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肩肘倒立教学反思 肩肘倒立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堂肩肘倒立(第一次课)公开课。学生虽然在七年级时已学过,在个别学生能独立完成整个动作的情况下,我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设计和安排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和体会腰立起、身体立直和立稳。教学的重点:腰立起,身体立直立稳。教学的难点:伸髋立腰,动作连贯,姿势优美。教学的方法:采用了探究教学法、讲解法、示范法等。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在准备部分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芭蕾舞步走。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挺胸 挺髋,腿伸直,脚面绷紧,并强调学生双手叉腰,手臂后仰,把胸打开。既起到活动各关节热身的效果,又为下面基本部分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在基本部分中,我根据如下主要的四个内容安排辅助和诱导练习: 一、立腰(两臂压垫腿上伸) 诱导练习 1、上体滚动后倒(两手抱于胸前),两腿伸直并拢举过头。 要求:垫子横向,两人一张垫子,在老师的口令下,统一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没有手臂压垫时,两腿向上伸的感觉。 2 / 7 2、在身体后倒双臂压垫的同时上举双腿。 要领:双臂压垫有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用手压垫时, 两腿向上伸的感觉。 在两个练习前,我提问学生,通过两次不同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两次练习后,我让学生回答老师,比较两次练习,那一次更容易让腿举高。学生显而易见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加深了两臂压垫腿上伸这个动作要领。并实现了以问题为情景以体验为收获的设计意图。 3、原地站立起踵挺髋练习。学生也可侧躺在垫子上练习。 要求:学生在老师统一的口令下练习。并要求学生把胸髋打开。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挺髋。 4、两人一组有目标的向上 “ 伸 ” 腿练习。学生用脚尖尽量去触铃铛,并且看谁在腿伸到最 高点时停留的时间长。 设计意图: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动力。我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在教学组织上,我根据现有的场地条件(体育馆刚好是一面篮球场),把挂有铃铛的绳子绑在篮球架上,把铃铛当成学生脚上升的目标。当学生的脚尖碰到了这个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也产生积极和愉悦的心情。比赛学生腿伸到最高点时停留的时间长,为后面的教学安排留下了铺垫。这个环节内容的安排实现了以情趣为动力的设计意图。 3 / 7 二、立直(曲臂撑背肘夹紧) 1、在同伴的帮助下,学生原地体会肘夹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躺在垫子上 时,不能很好地体会两肘夹紧的动作感觉,由于学生躺在垫子上,其他同学的帮助有一定的难度,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在站立、在同伴帮助的情况下,体会两肘夹紧的动作要领。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的上部(拇指向腰,其余四指托背)完成完整动作。 要求:伸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方蹬,成肩颈和上臂支撑地面的肩肘倒立姿势。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辅助和诱导练习,层层深入,完成今天的重点之重,并让学生有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实现以体验为收获的设计意图。 三、立稳 (保护与帮助 ) 二人一组,保护帮助者,两手提 练习者踝关节向上,同时一膝抵住腰部。 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教师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了安全和让学生掌握动作,在体操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加深学生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实现以活动为载体的设计理念。 以上三个练习在分别结束时,教师出示写在纸上的动作要4 / 7 领: 立不起:两臂压垫腿上升。 立不直:曲臂撑背肘夹紧。 立不稳:保护与帮助。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用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和感染力、号召力的语言鼓动学 生,吸引学生主动聆听、回味思考。学生听了后很快能领会动作的要领,并能较好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口诀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去记要领,去参与,可以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仰卧两头起的练习。 学生躺在垫子上,两头起,手和脚尖都尽量触到铃铛。教师统一口令。设计意图:练习肩肘倒立,对学生的腰腹肌力量的要求很高。安排这个练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腰腹肌的力量。为了合理地利用场地和器材,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的质量,我要求学生手脚要同时去碰那个铃铛。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动态地处理课堂教学进程。 古希腊的哲学家告诫我们: “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教师在当今情形中也应明了 “ 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 ” 课堂中由于受到我对学生学情不是充分了解和学生在陌生老师面前拘束等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教学进程变慢。我在课堂上根据变化了的场景,随时注意调整课5 / 7 堂的节奏、内容等。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课堂是应出现种种“ 想不到 ” 的,如果课堂凡事凡物都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掌握之中,那么课堂中生命灵动也就没有了。课堂也就开始步入压抑、死气沉沉的状态了,教师的教学也就逐渐成为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 了。 2、教学新颖地设计 事实上,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尤其感到是心理感到负担,收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耐不知内心的热情,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的状态。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将得到较为充分的激发。热烈的学习氛围是师生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沸腾的状态。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扮演角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通过让学生脚尖触铃铛巧妙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创造一些具有感染力 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课堂气氛。 3、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体验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对于活化课堂,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行动的能力来说是颇有成效的。听到的、看到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操作给人的印6 / 7 象深刻,不如亲身体验掌握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能力,因而,我在基本部分中,设置了双手抱于胸和双手压垫的两个对比性的练习,把学生的体验引入课堂,将教学内容有关要求与学生实 际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节课不足之处: 1、安排的教学内容量太多,重点不明确 本节课在基本部分虽然安排了四个内容,但由于辅助和诱导练习较多,老师在内容时间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所以教师在上整节课时,不能从容地掌握练习的节奏,有明显的赶时间的味道。由于这个原因,在处理教学重点上,安排的教学时间充分。 2、对学情分析不到位 由于在七年级的时候,我就安排了学生学习肩肘倒立,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层层深入的诱导和辅助练习后,最终有 7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完整的动作。但从现场的效果来看,并没有达 到老师的要求,这与我在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对学情分析所造成的后果有关。 3、场地器材安排合理性的问题 合理的场地器材的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在本节课上,我考虑到利用一片篮球场,利用一根绳子困在篮球架上,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其他设计方法。是否可以7 / 7 用两个十字架的绳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练习密度,也可避免队伍队形单一和一成不变的毛病。 4、采用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节 评价交流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2020七年级下册-河大音像版2020
- (2024年秋季版)福建省永安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说课稿 新人教版
- 邢台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评专练题库及答案
-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西藏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书7篇
- 7.6 结构体和共同体应用实例说课稿中职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第5版)高教版
- 海关监管区课件
- 7.2 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说课稿中职基础课-基础模块 下册-北师大版(2021)-(数学)-51
- 出差费用申请书
- 202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师范大学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版汉字听写大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路基分层自动版
-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新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
- 内蒙古建筑图集 DBJ-T 03-76-2018 自保温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 食品仓储业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
- 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