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1页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2页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3页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4页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322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今天上了这一课 ,因为没有先进的设备 ,靠自己的回忆写了这个实录 ,和实际上课有些出入 . 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欣赏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介绍余秋雨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藏经洞文物流失的情况 ,能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感情没有升华到位。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回忆一下,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处文物景点?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我们先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句话可以概括这小节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 (生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生:我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天王和强壮勇猛的力士。 2 / 8 师: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蔼。 生:给人很慈祥 的感觉。 师: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人。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是什么样子? 生:看上去很高贵,很威风。 生:应该有力气很大的样子。 师: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画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选取其中能表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细看)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卧佛长达 16 米! 师: 16 米,是多长? 生:有我们 4 个黑板这么长。 生:有我们 16 张课桌这么长。 师:这么大的卧佛,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一起读一读描写卧佛的这句话。 (出示卧佛图片欣赏)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彩3 / 8 塑? 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生:惟妙惟肖。 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 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板书:两千多)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对第二小节的总结,又是壁画的概括,默读第三小节,画出这句话。 生:我认为是这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师:重点的词语是? 生: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板书:精妙绝伦宏伟瑰丽) 师:精妙绝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彩塑怎么样?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师:从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绝伦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师:绝伦就是 生:其它地方没有。 生:独一无二的。 师:彩塑是精妙绝伦的, 壁画是宏伟瑰丽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 宏伟 ” ?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板书:四万五千多) 4 / 8 师:这时我们已经站在莫高窟的壁画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 (生默读)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我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许多神佛的形象。 师:课文中用的哪句话来概括壁画内容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 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对,这句话里用了 “ 有 有 有 还有 ” 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是哪句话?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我们练习读一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下? 5 / 8 (生读) 师:读得真好,那飞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们眼前一样。同桌互相读,看你的朗读能不能打动你的同桌。 (生练习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展示飞天图片) (看到飞天的图片,学生 “ 哇 ” 生不绝,被美妙的画面深深吸引。) 师:看到这些精彩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这些壁画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画真丰富了!祖国文化遗产真是灿烂辉煌啊! 师:我们回头再看这两句排比句。看一看,怎么样把描写飞天 的这一句改成用 “ 有 有 有 还有 ”这种样子来描述的?先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有点怎么样? 6 / 8 生:听上去有点不顺溜。 师:你能说一说吗?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的; 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师:很好。在说的时候,后面的 “ 的 ” 不能少。 师:壁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只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飞天的壁画。我们能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间生活或者自然风光中的一种,也用“ 有 有 有 还有 ” 这样的句子说出来?能说几个 “ 有 ” 就说几个 “ 有 ” 。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生:壁画上的神佛,有闭目养神的,有神态安详的,还有打坐念经的。 师:说的不错,说的是神佛形象的。还有谁愿意说?(这时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还没有想好,我们就把这作为课堂作业,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师: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一起读课文。 (生读) 7 / 8 师:藏经洞的特点是什么? 生:藏经洞的特点是面积不大。(板书:面积不大) 师:但是 (这时学生举手)呵呵,我还没有讲,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讲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却藏有六万多件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 师: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字?什么字? (圈出 “ 曾 ” ),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就是过去。 生:就是曾经。 生:就是过去有这么多文物,现在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是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说到藏经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叫王圆箓。是他最先发现了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写了一本书文化苦旅,其中有两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写的文物怎么样在道士手里 流失的,我们选其中的片段看一下: 1905 年 10 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 年 5 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8 / 8 24 大箱经卷、 5 箱织绢和绘画; 1908 年 7 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 10 大车、 6000 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 10 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 300 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1914 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 5 大箱、 600 多卷经卷; .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生:真让人心痛! 生:现在我们的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