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学案设计_第1页
《蒹葭》学案设计_第2页
《蒹葭》学案设计_第3页
《蒹葭》学案设计_第4页
《蒹葭》学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蒹葭学案设计 蒹葭学案设计 课题 蒹葭 I 学校 一中 设计 anqier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 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 “ 追求者 ” 和 “ 伊人 ” 的形2 / 14 象。 过程与 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案 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 把握 “ 追求者 ” 和 “ 伊人 ” 的形象。 学案 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 一课时 学案准备 多媒体 学案流程 目的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3 / 14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 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 老师范读; 2 学生练读; 3 齐读; 4 指名朗读; 5 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 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6 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 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 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7 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 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4 / 14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 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 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4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 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 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 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5 / 14 6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 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在不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 “ 在 ” 字,主人公确信 “ 伊人 ” 就在水的那一边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 宛 ” 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 怅惘 痛苦 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 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6 / 14 不渝的人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 从之 ” ,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 “ 剪不断,理还乱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3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美丽? 外在?内在?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 伊人 ” 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 “ 伊人 ” 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 伊人 ” 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7 / 14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杜牧的 “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 。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 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配乐屏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不是生和死 而是 而是 教师准备: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小结: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 伊人 ” 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8 / 14 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 “ 伊人 ” 形象,实际上“ 伊人 ” 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 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 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共同体会 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 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 “ 道阻且长 ” 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 宛在 ” 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练读展示齐读 2 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 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结束语: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9 / 14 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品味中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0 / 14 11 / 14 12 / 14 把握人物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