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doc_第1页
中药学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doc_第2页
中药学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doc_第3页
中药学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doc_第4页
中药学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 业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班 级2011级(3)班学生姓名XX学 号指导教师XX 2015 年 4 月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I-1 前言12 实验材料32.1 药材32.2 菌种32.3 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43.1 中药香薰消毒剂的组方及制备 43.2 香薰中药消毒液抑菌活性试验43.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63.4 病房消毒试验64 实验结果84.1 香薰中药消毒液抑菌活性试验84.2 香薰中药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104.3 病房消毒试验105讨论11参考文献12综述14致谢21香薰中药消毒剂的抑菌活性研究摘要:目的 制备香薰中药消毒剂,观察其对病房常见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观察香薰中药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病房常见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平板法涂布研究了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自然沉降法,观察香薰中药消毒液对病房消毒后1h和通风后1h的消毒效果。结果 香薰中药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为敏感。香薰中药消毒剂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分别为: 2.50mL/L、5.00mL/L、40 mL/L、20mL/L。用于病房消毒,在消毒1h后及通风1h后仍保持较好的消毒效果,杀菌率均达75%以上,并且消毒效果与3%过氧化氢相当。结论 香薰中药消毒液对病房常见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气味芳香,值得推广。关键词:香薰中药消毒剂;病房消毒;最低抑制浓度;抑菌活性注:本论文题目来源于教师的市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J2012070。To study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Fragrant disinfectant Disi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Fragrant disinfectant Disinfection and observe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ward common bacteria.Methods To obser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romatherapy disinfectant isolate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Klebsiella pneumonia wards with K-B disk diffusion method.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by plate spread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by plate diffuse to tested bacteria .Using a s the method of falling down naturally to observe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aromatherapy liquid disinfectant for ward 1h and ventilation after 1h. Results Aromatherapy disinfectant has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especially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was the most sensitive.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2.5 mL/L、5.0mL/L、40mL/L and 20 mL/L.For ward, still maintain a good disinfection efficacy in disinfection of 1h and ventilation after 1h, the sterilization rate reached above 75%, and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and 3% Hydrogen peroxide. Conclusion Aromatherapy disinfectant has good effect on controlling unit common bacteria, and smell fragrant,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Fragrant disinfectant disinfection; Ward disinfection;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Antimicrobial activity1 前言 消毒剂广泛运用于医院、学校、公共交通、食品药品工业等场所, 对预防疾病传播、维护人民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消毒剂一般都是化学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酸钠、甲醛喷雾剂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繁殖芽胞、真菌、病毒等都有高效、速效广谱消毒作用,,但化学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对呼吸道有刺激,影响人体健康;同时部分化学消毒剂腐蚀性强,对家具、电器、金属物品有损害1。在医院,消毒剂的使用需求相对较大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气消毒机使用时虽允许人员走动但对于面积大、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滴注室、候诊厅等地方需安装多个,价格昂贵、投入较大,而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洒因其本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损害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这一理念更显特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年至 2010 年)的实施,中药消毒剂研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剂型上越来越先进,一批消毒效果稳定的新产品,跃入人们的视野。例如,天津中医学院提供的一种纯中药低醇消毒液,经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检测发现,对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一分钟,其杀灭率分别为 99.99%和 100%。湖南红蔓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中医药研究院联合研制的一种抗菌洗洁液,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经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年 9 月对浓度 15%抗菌洗洁液进行的产品鉴定检验发现,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 99.53%以上。且大量文献显示, 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空气消毒剂不会产生像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那样的缺陷2。 目前中药消毒剂复方组成主要以清热、除湿、祛风为法则。故以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两类为主3 。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与苍术、佩兰等芳香化湿之品联合组方既能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又有清新空气之效。本课题研究的香薰中药消毒剂是针对医院病房而研发的一种新的中药消毒剂。组方为苍术、艾叶、桂枝、薰衣草,现代研究证实均具有抑菌作用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组方中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部分。苍术主要含挥发油,由一系列的倍半萜、聚乙烯炔类及少量的酚类、有机酸类成分组成,是苍术的主要药理活性部分,它具有利尿、抗炎症、抗病毒、抗癌、抑制痉挛、镇痛等功效。在现代研究中,苍术抗菌的药理作用非常明确4。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其内含有挥发油0.69%。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64.75%,还含有甲酸苄酯、乙酸肉酯、香豆精、菖蒲烯等,桂枝醇的提取物能在体外抑制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以下,对于白色葡萄球菌、伤寒、志贺氏痢疾杆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炭疽杆菌、霍乱杆菌、肠炎沙门氏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5。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及安胎等功效。艾叶含挥发油,油中有桉油素、-石竹烯、-萜品烯醇、芳樟醇等,并含多糖类物质。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煎液、艾叶烟熏和艾叶挥发油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孙红祥体外试验研究发现艾叶45%醇提液在12.5mg/ml的浓度下,对短帚霉、共头霉、交链孢霉、芽枝霉、葡柄霉、杂色曲霉、葡萄孢霉、焦曲霉、土曲霉、草酸青霉、皱褶青霉、产紫青霉、绳状青霉、圆弧青霉、镰刀菌有抗菌活性6。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由其花穗提制的精油,香气清香,芳香宜人,因此作为赋香的主要成分而广泛用于日用化妆品工业中。此外,在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用途。早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即以药用而出名。如今,已证明薰衣草精油具有杀菌、抗真菌、松弛平滑肌、镇静、催眠等作用,且对烧伤和昆虫叮咬伤有效。Lis-Balchin(1998年)发现芳香醇是薰衣草精油抗菌的主要成分,它能抑制17种细菌(+和-)和10种真菌的生长,体外实验表明,浓度低于1%的薰衣草精油有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粪肠球菌的作用7。板蓝根和牛蒡子是常见的清热解毒类中药,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8,9。单是从组方组成方面,可以判断香薰中药消毒剂是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的。笔者通过多次实验确定组方和制备方法,研制了香薰中药消毒剂, 并通过K-B纸片扩散法10和平板涂布稀释法11 研究和证实对医院病房常见细菌的抑菌性能和稳定性,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平板暴露法观察香薰中药消毒液对病房消毒效果,为香薰中药消毒剂在医院等公共场合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2 实验材料2.1 药材 薰衣草、苍术、桂枝、艾叶等药材由中山市中医院中药房提供,经中山市中医院XX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正品。2.2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 Escherichia coli)ATCC27853、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25922、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ATCC49619、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ATCC38186、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ATCC 35659,标准菌株均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2.3 试剂与仪器 MH琼脂培养基(江门市凯林贸易有限公司);空白药敏试纸(OXOID);吐温-80(广州化学试剂厂);3%过氧化氢(汕头西陇化学试剂厂);LRH-250A生化培养箱( 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XSW-CJ-2A标准型净化工作台(吴江市津化设备总厂); LMQR-4060型立式灭菌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DL-ZD1浊度仪(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WH-203超声雾化器 (广东粤华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数字可调移液器; 游标卡尺;3 实验方法3.1 中药香薰消毒剂的组方及制备 3.1.1 组方香薰中药消毒剂由苍术、艾叶、桂枝、薰衣草组成经回流提取得到混合挥发油。3.1.2 制备按组方苍术、艾叶、桂枝、薰衣草比例1:1:1:1 ,共400g。各药味均打成细粉,混匀后加入圆底烧瓶,按固液比1:6蒸馏水,冷水浸泡2h,装入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挥发油,提取至没有挥发油滴出,约6h。挥发油用EP管收集到6mL,密封保存,收集挥发油。取等量吐温-80,逐渐加入挥发油,边加入边朝一个方向搅匀乳化,直至全部加完挥发油。搅均之后逐渐加入800mL蒸馏水,边加边搅匀,呈均匀的乳化液,未见表面有油层。制成1g/mL中药香薰消毒液,属水包油型乳化剂(O/W)。使用时经喷雾雾化而达到对空气进行消毒。3.2 香薰中药消毒液抑菌活性试验3.2.1 供试液的制备苍术、艾叶、桂枝、薰衣草各50g,混合打成粗粉,叶类药材剪碎,加入圆底烧瓶,按固液比1:6加入蒸馏水,冷浸2h,按水蒸气蒸馏法收集挥发油。用1%吐温-80无菌液稀释,配成100%、75%、50%、25%浓度香薰中药消毒液。3.2.2 菌悬液的配制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6种试验标准菌在相应的培养基上活化。取活化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一环放入装有5mL无菌水的离心管中,振荡摇匀,然后用浊度仪校正浓度至0.5麦氏标准液,相当于活菌量约为1.5108细菌数/mL的细菌菌悬液,备用。 3.2.3 药敏纸片接种与培养 用无菌棉拭子浸入调好的菌悬液中,将多余菌悬液在管壁挤出,在平板上划线,划满整个琼脂表面,旋转平板60重复划线共三次,最后一次用拭子涂抹琼脂边缘。置室温35分钟。 用微量移液器吸取30L各浓度香薰中药消毒液均匀涂布于无菌空白药敏纸片,两面各15L。待纸片吸透药液后须直接使用避免挥发影响结果。以贴浸有1%的吐温80水溶液的滤纸片为空白对照。 为了位置间隔准确,事先在平皿底用蜡笔作上记号。用无菌镊子取已经制备好的6种不同浓度的药敏片分别贴于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纸片,使其贴平,同时依次编号和记录。每张纸片的间距不小于24mm,纸片的中心距平板的边缘不小于15mm(90mm直径的平板适宜贴6张药敏纸片)。将贴好纸片的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7下培养,培养16h18h )。培养时间不得超过 18h。培养过久,部分细菌可恢复生长,抑菌环变小。3.2.4 结果数据记录 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 (包括贴片) 并记录。每组实验重复3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sd。3 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阴性对照组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香薰中药消毒剂对菌种表现出抑菌效果的判定标准为: 抑菌圈直径大小(含滤纸片直径)不敏感(6mm,-),低度敏感(7mm,+),中度敏感(7mm,+),高度敏感(15mm,+)。 抑菌率计算公式:抑菌率(%)=(药液抑菌圈平均直径空白纸片直径)/空白纸片直径100%3.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3.3.1 供试液的制备 水蒸气蒸馏法收集挥发油,用1%的吐温80水溶液作稀释剂制成不同体积比(150.00、100.00、60.00、40.00、20.00、10.00、5.00、2.50、1.20 mL/L)的香薰液稀释液。各浓度配制3.5mL。 3.3.2 菌悬液的配置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5种试验标准菌在相应的培养基上活化。取活化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一环放入装有5mL无菌水的离心管中,振荡摇匀,然后用浊度仪校正浓度至0.5麦氏标准液,相当于活菌量约为1.5108细菌数/mL的细菌菌悬液,备用。3.3.3 菌悬液接种与培养 移取0.1%的菌悬液加入至各浓度香薰液的稀释液中,摇匀制成香薰液与菌悬液的混合液。每管移取0.24mL香薰液稀释液与菌悬液的混合液于平板中,用涂布环涂布均匀,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7下培养)。以稀释剂1%的吐温80水溶液作对照,重复2次。记录放置时间,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3.3.4 结果判读与记录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结果读取时间。MIC是指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抑菌药物浓度。比较观察各梯度药物平皿,进行判读:接种点内有1个以上菌落或呈菌苔状为生长;接种点内无任何菌落或呈薄雾印迹为无生长。记录各抗菌药物浓度平皿上细菌生长情况,(+)表示生长,(-)表示无生长。以不生长菌体的挥发油的最低浓度为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3.4 病房消毒试验3.4.1 香薰中药消毒剂的制备 称取药材共400g,将苍术、桂枝打成粗粉,艾叶剪碎,与薰衣草一起混匀加入圆底烧瓶,按固液比1:6加入蒸馏水,冷水浸泡2h,接入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挥发油,提取至没有挥发油滴出,约6h。挥发油用EP管收集,约收集挥发油8ml。取8ml吐温-80放入研钵中2,边加挥发油边匀速研匀乳化,直至全部加完挥发油。搅均之后逐渐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搅匀,呈均匀的乳化液,定容至800ml,制成1g/ml香薰消毒液。3.4.2 消毒室选择 选择中医院统一规格的综合科病房,综合科病房每间病房面积31m3,空间约86m3,为医院中央空调供冷,室内温度2126,相对湿度40%70%。3.4.3 分组情况 随机分为两组:1g/mL香薰消毒液组和3%过氧化氢组,以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进行对照,比较与香薰中药消毒液消毒效果,各消毒10间病房。3.4.4 操作方法 将香薰中药消毒液或3%过氧化氢加入超声雾化器中,均匀喷洒,进行室内空间喷雾消毒,1g/mL香薰中药消毒液雾化量为0.7g 药物/m3,3%过氧化氢雾化剂量为5ml/m3,关闭门窗消毒60min。3.4.5 检测方法 采用平板空气暴露法,采样、培养方法在3%过氧化氢和香薰中药消毒剂消毒前30 min 及消毒后1h 和通风后1h 分别取样,在每间病房以对角线的中点和两端各距内墙1 处取一点(共5点),各放置1个直径为9cm的灭菌琼脂培养基平皿,距地面lm高度,平皿开盖后暴露在空气中30min,每个时间段各采集到空气标本5个平皿,将采集好的空气标本培养皿于37电恒温培养箱培养48。然后肉眼观察进行菌落记数,算出平均菌落数,并计算出杀菌率12。 空气菌落总数 50000 NA T (cfu/ m3),式中A为平皿面积(cm2),T 为平皿暴露时间(min),N 为平皿平均菌落数(cfu/平皿)。杀菌率=(消毒前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消毒前平均菌落数3.4.6 判断标准 参考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空气细菌菌落总数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13。3.4.7 数据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总数的差异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假单胞菌。它们的最低抑制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0mL/L、大肠埃希菌5.00mL/L、绿脓假单胞菌为40 mL/L、肺炎克雷伯菌为20mL/L。表2香薰中药消毒液对供试菌的MIC测定菌种挥发油浓度(mL/L)对照CKMIC值(mL/L)150100604020105.002.501.25大肠埃希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5.002.504020 注:“”表示无菌生长,“”表示菌落生长少,“”表示菌落生长较多,“”表示菌落生长很多,“”结果数不清,“”为 CK。4.3 病房消毒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香薰中药消毒液与3%过氧化氢对病房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P 0.01),消毒后1h和通风后1h两者消毒效果均能保持,两消毒剂消毒效果相当。详见表3。表3 不同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比较(sd,n=10)组别间菌落数/(cfu/m3)杀菌率(%)毒前30min消毒后1h通风后1h消毒后1h通风后1h香薰消毒液组3%过氧化氢组1010656676601214324*13137*16843*14531*80.2880.5676.3178.11注:与同组消毒前比较*P 0.01。 5 讨论 香薰中药消毒剂原设计组方由苍术、艾叶、桂枝、薰衣草、板蓝根、牛蒡子组成, 多数具有挥发性有效成分, 故在制备方案中, 选择用双提法14, 既提取了挥发性有效成分, 也使水溶性有效成分不至流失, 确保了药效。选择中药液喷雾法,经喷雾雾化而达到对空气进行消毒, 克服了中药烟熏法产生的烟雾引起对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副作用, 烟雾微粒在空气中飘浮还会污染空气15; 药片、药香点燃法起效较慢, 剂量小, 不适合大空间, 且有效成分都需具有较好的挥发性的限制以及中药气雾剂容器成本较高, 制备较复杂, 抛射剂可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只适于小范围使用等缺陷。使用中药液喷雾法经喷雾器、雾化器而造成雾粒、气溶胶, 粒子细小可达 20 60Lm, 扩散作用更快更强, 不仅具有消毒作用, 还能使尘埃沉降, 湿化、清新空气等多种效果。 但在实际制备过程中,组方方面,发现所得浓缩液为部分挥发油及药物混合物,喷雾过程中,水层及挥发油部分能较快的挥出,剩余的大颗粒粒子残存在药液里面,难以挥出,药液颜色较深。如果以喷洒的形式喷出,药液以液滴的形式喷出,效果更为理想。但可能对病房存在污染,黑色药滴易沉积沾在病床上,难清洗。药味中板蓝根、牛蒡子含挥发油极少,其抗病毒、抑菌作用多为内服,而本实验为香熏,由此建议精简处方,保留另四味含挥发油较多的药物,并以混合提取挥发油的形式。雾化方法,加以吐温-80乳化后,香薰乳化液分别加入电热香薰灯和超声喷雾仪中,电热香薰灯加热较慢,最后有部分油斑残存。超声喷雾仪雾化形式较好,香味更浓。选择超声喷雾形式。乳化方法,试喷雾后仍有少量精油浮在表面,易造成给药量不均,更改乳化剂添加顺序,由取吐温-80加热溶解于蒸馏水中制成0.5%吐温-80再加入挥发油搅匀,改变为取吐温-80逐渐加入挥发油,边加入边朝一个方向搅匀乳化,直至全部加完挥发油。搅均之后逐渐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搅匀,呈均匀的乳化液,未见表面有油层。 本课题制成了一种绿色环保纯中药空气消毒剂,香薰中药消毒剂是由薰衣草、苍术、桂枝等挥发油按一定配比组成,具有气味芳香,又能镇静、放松心情的效果。本研究显示香薰中药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为敏感。 特别是在有人条件下, 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空气消毒,用于病房消毒,在消毒1h后及通风1h后仍保持较好的消毒效果,杀菌率均达75%以上,并且消毒效果与3%过氧化氢相当,克服了化学消毒剂高刺激性、腐蚀性、漂白性和毒性等缺点,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改进、完善该中药空气消毒剂, 投入批量生产,广泛运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卫生预防打下了基础。另由于受中药原材料质量、提取工艺等的影响, 中药空气消毒剂效果不够稳定, 对其质量的控制尚缺乏深入研究。解决以上问题后使之成为效果稳定、质量可控、不染色的中药空气消毒剂, 就能充分体现中药确切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等优势, 中药消毒剂必将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巨大作用。参考文献1孙贵豫,许吟,杨怀.对母婴病房空气消毒方法结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1996,11(5):43.2周静仪.中药空气消毒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11:1812-1813.3 王建中,王利敏,姚冲,等.中药空气消毒剂研究现状J.中医药学刊,2006,11:2053-2054. 4赵子剑,肖胜男,赵永新,等. 苍术药理作用的文献再评价J.中国医院药杂志,2011,07:607-609.5OladimejiFA,Orafildiyao OO, Ogunniyi TA,Adewunmi TA.Pedic.ulocidal and scabicidal properties of lippia multiflora essential oil J.Ethnophamcal, 2000,72(2):305-3116孙红祥.一些中药及其挥发性成分抗霉菌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2):99-102.7 Lis-BalchinM,HartS.Studies on the mode of ac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lavenderJ.Phytother Res,1999,3(6):540.8高阳,董雪,康廷国,等.牛蒡苷元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J.中草药.2002,33(8)724726.9黄文玉,唐敏,王书珍,等.27种清热解毒中药对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1991,10(3):40.10 何明,张永跟.中药抑菌作用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6):44-46.11刘胜贵,许方美,张兰兰,等. 植物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方法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02:65-67.12魏淑珍,綦宗泉.植物药消毒剂对产科母婴病房消毒效果观察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3,7(11):17-18.13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14王建中,陶志祥.香叶中药空气消毒剂研制及效果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08:1694-1695.15葛朝珍,倪晚平,列建菜,等.艾条熏蒸法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实验评价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0,45(2):132. 综述中药消毒剂的研究进展1 前言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以及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理想的消毒剂应具备杀菌谱广、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好、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无刺激,易溶于水、对人和动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而目前人们使用的消毒剂大部分是化学消毒剂,如84消毒剂等,虽然消毒效果较好,但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比如乳酸有剌激性气味,腐蚀性也很强,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剌激,对家具、电器和金属物品也有损害1。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研究表明对薪膜有刺激性,2。又如甲醛虽然消毒效果不错,但其蒸气对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性很强烈3。 中药消毒剂由来已久,在我国东晋时期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用艾燃烧灸患者病床四角防治瘟疫传染。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某些中草药的抗细菌、抗病毒功用,在消毒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得中药消毒剂研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剂型上越来越先进,一批消毒效果稳定的新产品,跃入人们的视野。而大量文献提示利用具有杀菌作用中药消毒空气不会产生像化学消毒剂那样的缺点。中药消毒剂以其天然无毒、高效安全的优点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中药消毒剂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2 中药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许多单味中药和复方消毒剂都具有很好的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按照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种:2.1 芳香化湿作用 自然界中许多中草药具有芳香化湿辟秽的作用,这类物质往往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比如中草药艾叶,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艾叶提取液对真菌、病毒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又如据报道一种复方消毒剂的主药城份为藿香、艾叶、苍术等5,该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通过实验均反映比较好。还有一种单方制剂以白玉兰为其主要成份,白玉兰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柠檬烯和芳樟醇等6。有资料表明,桉叶素具有能够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7,白玉兰成分中的壬酸、梓檬稀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8,而其成分芳樟醇也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效9。2.2 清热解毒作用 一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它们可以用于预防病治病,也能用来对微生物进行杀灭。例如有一种复方制剂,他的主要成分为芦荟、金银花以及0.1%醋酸氯己啶,通过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消毒剂的原液对几种常见的细菌都有较好的刹灭作用10。2.3 芳香化湿和清热解毒协同作用 一些复方消毒剂制剂为了大大增大杀菌效果,它们用具有芳香化湿和清热解毒作用的多种中药为主要成分。比如有一种消毒剂,它里面的主药城份包括蟾酥、苦参和蛇床子等,通过杀菌试验表明这种消毒剂的效果非常好11。2.4 透表作用 还有一些成方制剂以具有透表功效的中草药为其主要成分。例如有一种复方消毒剂在防治流感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它里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成分:中草药柴胡的挥发油、从麻黄中提取的挥发油以及洗必泰12。3 中药消毒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3.1 苯丙素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苯丙酸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它们都具有一定得抗菌活性。植物中的苯丙酸类成分主要是桂皮酸的衍生物,常与不同的醇、氨基酸、糖、有机酸等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许多中药如茵陈、金银花等中存在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咖啡酸和喹啉酸的酯,是抗菌利胆的有效成分。香豆素(coumarin)是邻轻基桂皮酸的内酯,有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木脂素(ligans)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所指是其二聚物,有些此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13。3.2 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大多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苷元的活性一般比苷类强。如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作用。有些蒽醌类成分,如柯桠素等具有较强的抗酶菌作用,是治疗某些皮肤病的有效药物。3.3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种类的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3.4 萜类和挥发油 从芳香植物或草本的根、树皮、蓬叶、花、果实或种子中提取的油脂状物称为香精油,又称挥发油。不同来源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谱,对细菌、真菌、病毒、原核生物、昆虫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一般来说,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功能性基团决定了它们的抗菌能力大小。挥发油中含有的萜类、醇类、酸类赋予了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3.5 三萜及其苷类 三萜及其皂苷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对某些来源与植物的三萜皂苷进行抗致病霉菌、酵母和皮肤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常春藤皂苷活性最强16。甘草中的三萜使输血用的血制品中的病毒失活。3.6 生物碱类 生物碱是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许多生物碱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如小檗碱、苦参生物碱、蝙蝠葛碱等。4 中药消毒剂的方法4.1 中药烟熏法 为流传最早的中医传统空气消毒法,古人早已习用苍术、白芷烟熏避瘟; 民间端午节有用苍术、艾叶熏房间以驱瘴、除秽的习俗,现代实验证明有效。苍术、艾叶、香薷等制成消毒香点燃, 能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使感冒发病率明显下降 17 。以中药艾条 20g,于病室内点燃 1h,消毒合格率达 94. 4% 18。但不足处是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雾能引起副作用,烟雾微粒在空气中飘浮又污染了空气,对呼吸道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据报道艾叶燃烧产生尘埃被人吸入体内易沉积于肺部19。4.2 药片 药香点燃法 将中药粉碎,加助燃剂,加工成药片或药香点燃, 特点是燃烧迅速,烟雾显著却无明显烟尘,刺激性减少。用艾叶、苍术、蛇床子、茵陈、黄柏等中药加工成中药空气消毒片,点燃药片,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 80.09% 20。4.3 电热散香法 以艾叶、藿香、苍术、丁香、丹皮、金银花等提取有效组分,浸渍空白电蚊片,凉干后用电蚊香加热器加热挥发来空气消毒,杀菌率达78.18% ,高于艾条组、甲醛组和电子灭菌灯组,且持续 2h内均有效 21。其优点是不产生烟雾,不污染衣物用具。4.4 中药熏蒸法 中药熏蒸法也为传统方法,将中药加水煮沸,利用水蒸气将有效成分扩散, 可使气味比较均匀地弥散到空气中发挥作用,并能湿润、净化空气。用苍术、薄荷、藿香、黄连、连翘、贯众等以水蒸气熏蒸病房,30m in后,空气中细菌杀菌率达 70% 75% ,且对皮肤、黏膜、呼吸道无任何刺激 22。以苍术、白芷、丹皮、佩兰、贯从、板蓝根各,30g加水煮沸, 对病房熏蒸 1h,中药熏蒸组与紫外线组消毒效果无显著差异,优于等离子消毒机组,且可明显提高空气的清洁度 23。该法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特殊设备, 适合于基层使用。4.5 中药气雾剂 以板蓝根、苍术、薄荷、藿香等中草药制成的板蓝根空气清新剂 (江苏同大气雾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每瓶净含量 300mL)与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喷雾、艾条烟熏进行空气消毒的样本作细菌总数动态比较, 结果板蓝根空气清新剂消毒效果好于其它 3种方法, 且有效消毒时间维持最长 24 。气雾剂罐装成品, 使用方便, 喷出的雾粒微小轻细,分布均匀, 利于扩散,但容器成本较高, 制备较复杂, 特别是要以如丙烷、丁烷、二甲醚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作抛射剂, 可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只适于小范围使用。4.6 中药液喷雾法 中药经一定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液, 经喷雾器、雾化器而造成雾粒、气溶胶, 粒子细小可达20 60Lm, 扩散作用更快更强。该法不仅具有消毒作用,还能使尘埃沉降, 湿化、清新空气等多种效果, 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缺点是药液易对墙壁、衣物等器具染色。以黄芩、四季青、大青叶/厚朴、苍术、佩兰、鲜薄荷等提取液喷雾房间, 菌落数合格率达 93. 75% ,高于0. 5% 消毒灵的西药组(合格率 82.35% ) 25; 以野菊花、厚朴、苍术、金银花、牛蒡子、辛夷等制成的水提取剂体外有直接抗柯萨奇病毒CBV3、CBV5的作用,在教室内喷雾可降低中小学生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26。5 探 讨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全球都着眼于环保产品与无公害产品,中药消毒剂恰恰具有使用安全、气味芳香、对人体无害、效果理想、对物品无腐蚀作用,更适合在人员密度大,易污染的环境中使用等优势,所以中药消毒剂的开发也颇受青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药价格飙升使制作成本过高、作用效果不够稳定、持久的中药散剂烟熏消毒,容易导致烟灰飘浮,烟雾易致人呛咳不适等缺点使其发展受到了约束。以及受中药原材料质量、提取工艺的影响,效果不够稳定,对其质量的控制尚缺乏研究等。笔者认为,理想的空气消毒剂应该同时具有高效、低毒、无刺激等特点。这也成为今后研究中草药空气消毒剂的方向, 今后通过加强中药消毒剂剂型的改革和使用方法的改进,使其有更好的依从性及经济效益,必将产生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中药空气消毒剂的研制不限于消毒学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