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_第1页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_第2页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_第3页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_第4页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知识目标:知道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规定及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 的前提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篇 播放视频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三起侵犯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件 提问:大家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 溺亡 ” 、 “ 虐待 ” 、2 / 9 “ 性侵 ” 这些残酷的字眼,在近期发生的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新闻中,与天真烂漫的青少年联系起来,这令我们深感痛心和怜惜。从视频中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三起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与防范 保护意识。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身边潜伏的种种侵害,而这些侵害会给我们未成年人的身心乃至生命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P101,我们今天学习第九课第二框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出示课题) 通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身边的侵害。 警惕篇 多媒体展示微信图片 微信,快速与人联系的一种手机新型语音工具,相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微信中 “ 摇一摇 ” 、 “ 漂流瓶 ” 和 “ 查找附近的人 ” 等多种新型即时通讯功能,为陌生人之间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结识和交流平台,已成为时下很 多年轻人的 “ 交友利器 ” 。但它却频频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 Q#j、诈骗等犯罪工具。 多媒体展示几则新闻: 岁少女赴昆明见网友被奸杀凶手为网友亲哥哥运用学生喜3 / 9 欢的话题 “ 玩微信 ” 展开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警惕篇 XX.两名初三女生宾馆见网友惨遭 6 名男子 L#j XX.未成年在校女生见网友姐姐受骗被逼卖淫 XX.两高中女生见网友被逼卖淫因反抗遭杀害 岁少女约见微信朋友惨遭 Q#j 并拍裸照威胁 岁女学生见网友遭绑架 Q#j 被拍裸照勒索 5 万 XX.男子微信 “ 摇 ” 来的女友竟是男人被仨男劫 匪抢走手机和 30 元钱 问:看了这几则新闻,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究竟是微信还是 “ 危信 ” ? 多媒体展示:玩微信需谨慎 微信摇一摇,擦亮眼睛识朋友。 微信摇一摇,约 “ 微友 ” 需小心。 微信摇一摇,防范之心不可少。 微信摇一摇,个人信息慎公开。 微信摇一摇,隐私设置要合理。 微信摇一摇,账号信息勿涉及。 微信摇一摇,财产往来核真伪。 微信摇一摇,提高警惕免侵害。 同学们,在享受现代通讯沟通便利的同时,也要防止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尤其是女生。 4 / 9 多媒体展示:女生如何保 护自己? 1、保持高度警惕,洁身自好,衣着打扮得体,行为举止文明; 2、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单独约见陌生网友 ,约见要有亲友相伴随行,地点应选择公共场所; 3、不要被对方的言语轻易蒙蔽,要摸清对方真实情况; 4、攀谈中,应避免泄露财产状况,切忌炫富 ; 5、尽量不发布视频、照片等个人信息 ,谨防被人利用。 如遇到不法分子,要及时报警。 归纳: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阅读课本 P93、 P94 页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把身份证借给亲戚吗? 2.小燕失误在哪? 3.小佟的遭遇危险吗? 多媒体展示: 结论一: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 归纳:网络交友要谨慎、利益引诱要小心、陌生人员要提防通过 “ 微信交友 ” 引发的事件,让学生意识到身边潜伏的危险,提高警惕性。 5 / 9 事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女生,引导学生思考:女生如何保护自己? 播放视频失踪女童寻回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找出小女孩机智勇敢摆脱侵害的亮点,举手回答。 多媒体展示:亮点一:孤立无援时女童没有过度反抗 亮点二:警察赶到,女童迅速挣脱嫌疑人,跑向民警 亮点三:抱着警察的腿哭喊 “ 她不是我妈妈 ” 亮点四:准确描述被拐过程 亮点五: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就读学校及家长联系方式 亮点六:拉着警察衣角,躲在民警身后 教师逐一解析,点拨:女童在关键时刻表现神勇!某种程度上说,她救了自己。 多媒体展示: 结论二: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多媒体展示: XX 年 5 月 11 日上午,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5 名初二学生溺水事件。 辨一辨:遇危难该理智救援 还是应奋勇当先? 学生讨论。 结论三: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冷静,要理智,要学会6 / 9 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量力而行。 多媒体展示:课本 96 页 4 幅图片 问:图中的同学遇到哪些险情?怎么办?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力量对比; *周围环境的利用; *机智求助他人; *主观心理的调节; *人身安全第一; *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 *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多媒体展示案例:遭遇校园小霸王 讨论:妥协退让,助纣为虐还是以牙还牙, 以暴制暴? 多媒体展示: 结论四: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 : 当我们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勇敢地同其搏斗 当我们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 “ 呼救法 ” 、 “ 周旋法 ” 、 “ 恐吓法 ” 等及时脱身 万不得已时: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通过找出视频中的亮点,逐步形成用智慧保护自己的意识。 7 / 9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采取最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护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法律篇 1、阅读课本 P97 页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独立思考,不会的相互讨论 ) 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著作权法 2、多媒体展示案例: “6 名中专女生宿舍围殴学妹近 1 小时皮带被抽断 ” 问:怎么办? 学生思考,教师归纳。 结论五: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多媒体展示图片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判断、表达以及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方法,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实践篇 8 / 9 拓展延伸: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1、你的手机或电话收到中奖信息。 2、陌生人向你打听你同学的情况。 3、周末了,几个同学一起去爬山,不小心掉到了一个 3 米多深的山洞里。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用什么办法营救小明?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体验中感受自救和救人的快乐。 总结篇 1、教师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点 2、学后感言:这节课后,想对我们的同龄人,说些什么? 3、课堂练习。 4、(教师寄语、总结) 愿我们 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随时都会发现身边潜伏的危险。愿我们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