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前言动力煤主要是工业锅炉和发电用煤,用量占我国煤炭产量的80%左右,入选比例在逐步增加。我国的煤炭多数为偏难选煤,炼焦煤资源稀缺,为尽可能完善地回收有用资源,炼焦煤选煤厂的工艺流程均比较复杂,原煤入选粒度范围一般为500mm。动力煤选煤厂一般采用相对简单的工艺流程,原煤入选粒度范围一般为100(300)25(13或6)mm1。国家计委已发布了煤炭洗选工艺技术在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在今后50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选煤是煤炭工业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现阶段,煤炭洗选加工在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发展的重点已由过去单纯注重降灰转为降灰与脱硫并举以及回收洗矸中的黄铁矿2。在产量上,也由1995年的1.9亿吨增至2.8亿吨,提高了47.3%。尽管如此,目前中国原煤入洗比例还是很低,仅为30%,在主要的产煤过中是最低的。这为煤炭行业的洗选煤加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空间选煤厂设计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工厂在建成以后能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要设计出体现国家工业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技术设计先进可靠、经济效益好的选矿厂。通过对矿区原煤的洗选加工,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可以降低动力煤灰分,提高动力煤的燃烧效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3。选煤厂设计对节约投资、建成投产后迅速达到设计规模和取得经济效益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提高选矿(煤)科学技术水平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董各庄矿1.8 Mt/a动力煤选煤厂初步设计。该厂属于矿井型选煤厂。该厂具有独立的辅助车间、生活福利设施以及铁路运输线,其工作制度为330 d/a,每天三班制,每班8 h,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服务年限为50年以上。完成原煤煤质资料分析,煤可选性评定,工艺流程选择与计算,设备选型,厂房布置,经济概算,图纸绘制等初步设计任务。11 厂区概况1.1 地理、行政及交通董各庄矿选煤厂是隶属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座矿井型选煤厂。该矿兴建于1909年,煤的牌号为肥煤。位于唐山市东北部,距唐山市约30Km。地处华北北部,临近京、津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南、向东毗邻天津港、京唐港,紧邻古冶车站和京津唐高速公路。董各庄矿位于唐山市六区之一的古冶区,处于唐山市区东部,古冶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区内有专用铁路、公路与外界相通。毗邻天津港、京唐港,紧邻古冶车站和京津唐高速公路,205国道贯穿全境。 图1-1 董各庄矿区交通位置图Fig. 1-1 Chart of Donggezhuang areas transportation1.2 自然地理情况1.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唐山市古冶区董各庄矿院内,地貌上属于山前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场地内未发现河道、沟、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层基本稳定。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该场地附近无污染源且远离污染源,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该场地土无腐蚀性,故设计施工时可不考虑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钢结构等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3场区内层杂填土层力学性质差异性大,呈松散状,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建议以第二层粉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并对基础底面以下进行换填处理,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内无可液化土层。场地标准冻深为0.80m。1.2.2 水文、气象区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在10-11.3之间,年最高气温38.1,最低-19,全年最低气温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份,平均-15.4。区内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春季少,时有早春。年平均降水量554.9mm,年最大降水量934.6mm,年最小降雨量372mm,日最大降雨量186.8mm,年最大蒸发量2714.3mm,年最小蒸发量360.4mm。1.3 工程地质和地震情况1.3.1 工程地质(1) 压扭性断裂。主应力方向仍为北西方向,其作用结果:受挤压力的直接作用形成压扭性断层,展布方向与开平向斜区域地质及构造一致。主应力的分力以力偶的作用方式形成扭性断裂,展布方向与力的作用方向、大小和岩体的边界条件有关。(2)张扭性断裂。主要发育在井田东翼,西北方向的挤压在该区域的作用强度较西翼微弱,受青龙山背斜的影响,与压扭性断裂直交的张扭性断裂比较发育。(3)矿井开采深度大,奥灰水压大,突水危险性大,断层或断层破碎带是最易发生底板奥灰突水的部位。通过对矿井地质构造的总结,井田内对煤层切割破坏的地质构造因素主要表现为断层及少量宽缓褶皱,十水平以下共有大中型断层15条,每平方公里0.94条,影响长度每平方公里2200米,从整个井田看仍能划分出大部分正规采区。1.3.2 地震情况按唐山市地震办公室提供资料本区地震等级为8级4。1976 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了7.8级地震。因此,建筑物抗震级别要求为八级。1.4 气候条件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东亚季风气候。历年最低温度-34.8,最高温度36.5。历年降雨量最大为1310.1mm,最小为643.7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冻结深度0.8-1.5m左右,冻结期为11月份,解冻期为4月份中旬,平均积雪厚度30-40mm,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导风向,最大风速为24m/s。1.5 水源供应与排水条件1.5.1 给水水源在工业广场内设三个独立的给水系统:生产用水、日消防用水、循环水系统,来供应各生产部门的用水5。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为矿上的主要用水部分。选煤车间用水主要来自新井的井下奥陶纪水层,取水送往工业广场生产清水池,输水时间为每昼夜16 h,其中14 h应与选煤厂工作时间相同。输送能力清水管道为467.85 m3/h,生活用水为53 m3/h。管网的安排布置:日用消防给水系统为环状管网,其余均采用枝状管网。1.5.2 排水(1) 生活污水:工业场地内各个建筑物排出的污水分别经过处理后排入室外生活污水管网,最终汇集于生活污水转排泵房的污水池,用污水泵扬至场外供农田灌溉用。(2) 生产废水:选煤车间底层设排水沟。选煤车间所有事故放水汇集于角锥池,角锥池溢流至溢流池,用泵扬至煤泥浓缩机,当该浓缩机发生事故时,溢流池溢流流入场地内的集中水池,用泵扬至事故煤泥沉淀池,经澄清后澄清水排放至场外排水沟至河流。浓缩车间的澄清水池、循环水池溢流流入集中水池,用泵扬至场外事故煤泥沉淀池。1.6 水源、电源董各庄矿选煤厂电源由该矿35 千伏变电所提供。该站设有三台15000 千伏安主变压器,6 千伏母线的结构方式为三段单联母线分段联络、互为备用。重介车间设有一座6 千伏高压配电室。从6 千伏开关柜引出两条线向重介车间供电。水源:选煤厂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源取自自备矿井水。电源:选煤厂电源接自矿井电源。1.7 建筑材料供应因钢材和木材供应困难些,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这些材料;钢筋和水泥供应好些,所以应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所涉及的砂、水泥、石子、钢筋、钢板等建筑材料的置备均可在当地采购。建筑材料主要就近购置于周边地区,本地劳动力丰富,施工单位可确保工程保质按期完成。2 原料煤基地2.1 原料煤生产及供应董各庄矿井田煤层上边由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褶皱与断层构造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大,因煤矿开采年代较长,现在煤层开采最深处距地面约-1100 m。董各庄矿现在主要利用斜井输送煤炭。董各庄矿可开采煤层包括薄中厚三种,煤层相距不远。根据开滦采煤经验,将采用沿走向长壁式全部陷落法采煤。各煤层全部使用综合机械化,薄煤层用刨煤机落煤7,中厚及厚煤层选用综合机组采煤。矿井设计能力为1.8Mt/a,矿井设计工作制度为300 d/a,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2 h。根据可采储量33.7539 Mt,按年产量1.8Mt计算,用较小的储量备用系数,包括增减时矿井的服务年限为115 年。2.2 煤层特征井田可开采煤层共有七层,自上而下为:1. 各可采煤层可采性(1)第五层煤为复合薄煤层,一般分为两层,中间被一层厚0.25米的夹石岩性为褐灰色粉砂质泥岩。可采范围在井田东翼和西翼-1000米以下16号剖面以东,煤层厚度0.791.91米,一般1.25米,厚度变化小,为主要可采区段。区内2号剖面以东有一薄煤带,东面宽180米,呈西高东低的发展趋势。井口西保安煤柱以西8号剖面区域虽可采,但厚度变化不大,平均煤厚1.00米左右,基本未进行开采。(2)第七煤层为复合中厚煤层,厚度0.25.51米,平均2.35米,有12层0.22.5米的泥岩夹石。井田范围内大部分见煤点都大于最低可采厚度。且东翼稳定,西翼厚度则变化不大。井口以东至3石门为大面积变薄带和冲刷带,由浅部以东高西低向深部延展。据现有资料分析,冲刷带边界横向上九水平以下有变窄的趋势,纵向上止于11水平以下。另外,45石门区域,结构复杂,夹石发育,夹石厚度一般在12米,局部可达2.5米以上。在回采过程中,采夹石以上的煤层,煤厚小,破夹石影响煤质;采夹石以下煤层,托夹石支护困难,特别是初次放顶容易造成跨面。西翼十水平以下因压力大,有淋水,维修周期短,经济部合理,大部分没有开采。(3)第九煤层为单一中厚至厚煤层,局部见14层夹石。西翼厚度大,在6.0米左右;东翼厚度小为3.0米左右,平均4.15米。九煤层是具有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4)第十一煤层为单一薄煤层,煤厚0.112.36米,平均1.16米。东翼厚度稳定,在0.812.36米,为主要开采区段,西翼不稳定,煤厚0.111.86米,一般0.81.0米。西翼因倾角大,煤薄,采煤方法不好选择,技术上有困难,再加上效益等原因大部分块段已放弃。(5)第十二1煤层为单一中厚煤层,偶见13层碳质泥岩夹石。煤厚0.83.54米,平均2.29米。12煤层在东翼分区线以东分为两区,夹石以上的煤层为121煤层,以下的煤层为122煤层。121煤层在井田东翼较稳定,是目前开采的主要煤层。(6)第十二2煤层122煤层东翼为中厚煤层。西翼(即12煤层)特厚煤层。东翼厚度在05.19米,平均2.91米,不稳定;西翼为6.2415米,平均12.12米,稳定。东翼122煤层九、十水平没有进行开采;十一水平东2石门于96年进行了开采。今后准备创造条件对以往未开采地段进一步勘探,评价其可采性,对其进行开采。2. 可采煤层顶底板特征(1) 第5煤层顶板:伪顶为黑色泥岩,质均一,致密平坦状断口,白色条痕,局部含少量粉砂岩,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碎屑,厚度0.30.94米,平均0.65米。直接顶为深灰色粉砂岩,质均一,致密,平坦状断口,上部岩性结构稍粗呈细砂岩,下部含云母及大羊齿、苏铁、楔叶及植物化石。局部夹岩炭质薄膜,并可见成分布的土黄色铁质结核及黄铁矿散晶,缓波状层理,厚度1.517.36米,平均4.55米。老顶为青灰色中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暗色岩屑,分选中等,圆度为次棱角状,硅质空隙式胶结,质地较坚硬,局部呈粗砂岩,夹层薄膜并可见菱铁质结核,厚度1.588.13米,平均6.27米。底板:直接底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质地均一,致密,由上而下砂质含量增加,夹浅灰色细砂岩薄层局部夹炭质薄膜及菱铁质结核富含宽大而杂乱的植物根石化,化石黑亮并显油脂光泽,并可见云母片,缓坡状层理,厚度0.11.71米,平均0.98米。(2) 第7煤层顶板:直接顶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质均一,致密细腻,断口呈次平坦状,可见炭质薄膜,显水平层理,局部为泥质含量低的细粉砂质,含芦木、科达及羊齿等植物化石偶见菱铁矿条带,底部有时可见薄层腐泥岩,具滑面。厚度0.712.13米,平均1.40米。老顶为浅灰色中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岩屑,分选好,磨圆度较差呈棱角状,硅质空隙式胶结,显示平行层理。上部夹粉砂岩透镜体及条带,下部岩性变粗。颜色变浅,底部可见亮煤斑块,粉砂质包体和菱铁质结核。厚度2.312.04米平均6.04米。底板:直接底为灰色泥岩,微带褐色,质均一,致密,具细腻感,含杂乱的黑色或褐色植物根化石及黄铁矿薄膜,偶见鲕状铁质结核。上部偶见薄层炭质泥岩,有植物碎屑,厚度0.512.04米,平均1.49米。(3) 第8煤层顶板: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微带褐色,质均一,致密,较细腻,贝壳状断口,遇水风化有爆声,呈板片状,层面有大量苏铁化石,显示水平层理。老顶为灰白色粗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差,颗粒呈棱角状,高岭石胶质,含煤屑、硅化木、厚层状,局部粒度稍细呈中砂质,偶见钙质结核。厚度1.824.31米,平均2.91米。底板:直接底为褐色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结构松散,容易破碎,俗称“酒糟底”。含大量云母,有时泥质含量高,形成泥质中砂岩。上部砂质含量少,含植物根化石。厚度0.511.81米,平均1.21米。(4) 第9煤层顶板:直接顶为褐灰色粉砂质泥岩,灰色条痕,贝壳状断口,具岩粉绺滑面,断面上可见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偶见植物碎屑化石。厚度00.95米,平均0.5米。老顶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高岭石胶结,厚层状,层理不发育,易风化。颗粒以长石、石英为主。磨圆度为棱角状、分选性差,含煤屑、硅化木及钙质结核,有时可见方解石脉脉穿插。厚度7.1315.4米,平均12.02米。底板:直接底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参差状断口,灰白色条痕,含黑亮的植物根化石及黄铁矿薄膜,有时含云母片,节理面有岩封绺,厚度0.52.31米,平均1.06米。(5) 第11煤层顶板:直接顶为给色腐泥质粘土岩,贝壳装断口,近煤时成和黑色油亮条痕,与煤层距离增大条痕颜色变浅,含黄铁矿细脉及海百合等动物化石。厚度02.80米,平均1.12米。老顶为深灰色粉砂岩,较细密,断口呈次平坦状,灰色条痕,含菱铁矿结核及褐色泥质条带结核,上部偶见植物炭化碎屑。厚度有0.752.10米,平均1.81米。底板:直接底为灰褐色粉砂质泥岩,炭质含量高,断口呈参差状,水平层理,含杂乱的植物根化石,可见黄铁矿散晶及薄膜。厚度01.21米,平均0.75米。(6) 第121煤层顶板:直接顶为黑色腐泥质粘土岩,贝壳状断口,油亮褐色条痕,离煤愈远条很色愈浅,含海百合等动物化石及较大铁质结合,结核打开可见方解石脉。厚度0.876.18米,平均2.53米。老顶为深灰色粉砂岩,质均一,致密,平坦状断口,局部可见贝壳状断口,断面可见黄铁矿斑点及菱铁质结合。厚度0.252.94米。底板:直接底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断口为参差状,含杂乱光亮的植物根化石,可见黄铁矿薄膜和云母片,厚度0.30.7米,平均0.5米。表2-1 董各庄矿煤层特征表Tab.2-1 Table of Donggezhuang coal characteristic煤层煤 层 厚 度 /m煤 层 间 距 /m最小最大变化规律最小最大变化规律平均平均50.063.11局部可采,可采范围内平均煤厚1.2813.66井田东北、西南、工业广场、以及吕35孔位置间距偏大,其余区域在2035 m之间0.99A0.17.01仅西北部煤厚在3 m以下,个别点煤厚偏大30.683.830.1515.14井田中部间距最大,往西南间距变小,往东北两煤层合区B0.253.93煤厚变化不大,井田深部个别钻孔不可采4.521.762.6418.36间距变化不大,仅局部间距较小,规律性不强90.264.53煤厚变化不大,井田深部有2个不可采点9.561.853.0724.6间距变化大,井田中部间距小,往周围逐渐增大缓慢110.002.54局部可采煤层可采范围内平平均煤厚1.05 m11.30.750.7535.35间距变化很大,井田中央间距最小,往两侧间距逐渐增大,西北部最大达35.35 m120.0012.51井田中部不可采,可采区平均煤厚2.22 m10.191.692.3 煤的物理性质井田内各种煤层均为深黑色,条痕为棕黑色。玻璃、强玻璃光泽。中、细条带状结构,层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破碎,大多呈粉末状及细粒状,块状较少,煤层偶见弱细光泽,木质结构。近顶板附近,常含有团状及侵染状黄铁矿和透明体。2.4 煤质特征按中国煤质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依开滦公司唐山地质局化验室提供的化验成果本井田煤层可为肥煤煤种。入选原煤为九层煤和五层煤,入选比例为3:7。其中九层煤挥发分(V)为35.51%,内在水分为5.92%,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26mm,(X)为10mm,硫分为0.87%,发热量达到23.58MJkg-1;五层煤挥发分(Vr)含量在36.13%,内在水分为4.32%,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26mm,(X)为10mm,硫分为1.10%,发热量达到20.16MJkg-1。3煤层及煤质条件煤质资料分析,了解煤的内在特性。煤质资料分析的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筛分和浮沉资料、可选性。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和实验,本选煤厂初步设计的煤质分析主要是对煤的筛分、浮沉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煤的可选性。3.1 煤样工业分析指标董各庄矿选煤厂煤样的工业分析指标见表3-1。表3-1 工业分析指标表Tab.3-1 Table of industry analysis indicators煤层牌号内在水分Wf / %挥发分Vdcf / %硫分St,d /%发热Qgr,d /MJkg-1粘结性GX值mmY值mmA煤层褐煤1.5635.790.762161026B煤层褐煤0.9832.90.5420.84610263.2 煤样筛分资料整理分析与综合3.2.1 原煤筛分资料审查与校正本选煤厂的原料煤来自董各庄矿A、B层煤。煤样的筛分试验结果分别见表3-2、3-3。表3-2 A层煤自然级筛分试验结果表Tab.3-2 Table of A coal bed natural grade screen test results粒级/mm产物名称产率Ad /%100煤3.07 35.58 矸石1.72 88.64 小计4.79 54.63 10050煤4.97 37.78 矸石2.81 86.35 小计7.88 54.62 50合计12.67 54.62 5025煤14.65 46.65 2513煤22.15 47.47 136煤23.64 49.90 63煤17.09 46.18 30.5煤6.00 46.18 0.50煤3.80 51.53 500合计87.33 47.83 毛煤总计100.00 48.69 500.583.53 47.66 表3-3 B层煤自然级筛分试验结果表Tab.3-3 Table of B coal bed natural grade screen test results 粒级/mm产物名称产率%Ad /%100煤3.41 19.36 矸石0.84 58.83 小计4.25 27.16 10050煤8.24 21.51 矸石1.51 59.48 小计9.75 27.39 50合计煤14.00 27.32 5025煤9.10 57.46 2513煤17.14 50.65 136煤15.60 42.65 63煤13.56 33.79 30.5煤22.88 28.93 0.50煤7.72 19.10 500合计86.00 38.65 毛煤总计100.00 37.07 3.2.2 原煤筛分资料综合综合入厂原煤的原始煤质资料可得A、B、九层煤原煤筛分结果综合表如表3-4所示。表3-4 两层煤自然级筛分结果综合表Tab. 3-4 Table of two raw coal size analysis results粒级/mm产物名称A层(K1=30%)B层(K2=70%)综合(K=100%)占本层/%占全样/%Ad/%占本层/%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100手选煤3.07 0.92 35.58 3.41 2.39 19.36 3.31 3.31 23.87 矸 石1.72 0.52 88.64 0.84 0.59 58.83 1.10 1.10 72.76 小 计4.79 1.44 54.63 4.25 2.98 27.16 4.41 4.41 36.11 10050手选煤4.97 1.49 37.78 8.24 5.77 21.51 7.26 7.26 24.85 矸 石2.81 0.84 86.35 1.51 1.06 59.48 1.90 1.90 71.40 小 计7.88 2.36 54.62 9.75 6.83 27.39 9.19 9.19 34.40 50合计12.67 3.80 54.62 14.00 9.80 27.32 13.60 13.60 34.95 5025煤14.65 4.40 46.65 9.10 6.37 57.46 10.77 10.77 53.05 2513煤22.15 6.65 47.47 17.14 12.00 50.65 18.64 18.64 49.52 136煤23.64 7.09 49.90 15.60 10.92 42.65 18.01 18.01 45.50 63煤17.09 5.13 46.18 13.56 9.49 33.79 14.62 14.62 38.14 30.5煤6.00 1.80 46.18 22.88 16.02 28.93 17.82 17.82 30.67 0.50煤3.80 1.14 51.53 7.72 5.40 19.10 6.54 6.54 24.75 500合计87.33 26.20 47.83 86.00 60.20 38.65 86.40 86.40 41.43 毛煤总计100.00 30.00 48.69 100.00 70.00 37.07 100.00 100.00 40.55 由表3-4做出原煤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见图3-1。依据表3-4原煤筛分试验分析表以及图3-1进行煤质资料分析:(1) 原煤灰分为40.55%25%,属高灰分煤;(2) +50 mm粒级原煤中,块煤含量13.60%;(3) +50mm粒级原煤的灰分=34.95 %;(4) -50mm原煤粒级为0.550 mm,产率为86.40%;(5) 从表3-4中可看出,随着粒度的减小灰分呈降低趋势,且00.5 mm灰分为24.75 %低于+0.5 mm粒级灰分,说明矸石不易泥化,且较脆。而+100 mm的大块煤含量为4.41 %,含量不大,说明煤质较软。(6) 原煤主导粒级为50 mm,产率为13.60%,灰分较低(34.95 %),两者均应为洗选加工的主要处理对象。图3-1 原煤累计粒度特性曲线Fig.3-1 The diagram of raw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 curve3.2.3 煤样+50mm破碎筛分资料对于+50 mm破碎后混合入选,由于缺少+50 mm粒级煤样的破碎资料,取破碎后粒度组成与原煤500.5粒度组成相同,灰分也相同,再通过系数法进行灰分校正,具体过程如下:1) 产率的计算:其中:+50 mm粒级破碎成-50 mm后各粒级占本级产率,%;原煤+50 mm粒级产率,%;原煤-50 mm粒级产率,%;原煤-50 mm各粒级占本层产率,%。2) 灰分的确定其中:+50 mm粒级破碎成-50 mm后各粒级灰分,%;原煤-50 mm各粒级灰分,%;原煤+50 mm合计灰分与-50 mm合计灰分的差值,%。根据上述公式可分别得到A、B煤层+50 mm粒级破碎粒度组成,分别如表3-5、3-6所示。表3-5 A煤层+50 mm破碎级筛分组成表Tab. 3-5 Table of the A coal +50 mm crash grade screen test results粒级/mm产 率灰分本级/%本层/%Ad/%校正后Ad/%12345502516.78 2.13 46.6553.64 251325.36 3.21 47.4754.46 136.027.07 3.43 49.9056.89 6.03.019.57 2.48 46.1853.17 3.00.56.87 0.87 46.1853.17 0.50.04.35 0.55 51.5358.52 500合计100.00 12.67 47.83 54.62 表3-6 B煤层+50 mm破碎级筛分组成表Tab. 3-6 Table of the B coal +50 mm crash grade screen test results粒级/mm产 率灰分本级/%本层/%Ad/%校正后Ad/%12345502510.58 1.48 56.10 44.77 251319.93 2.79 51.37 40.04 136.018.14 2.54 42.65 31.32 6.03.015.77 2.21 33.79 22.46 3.00.526.60 3.72 28.93 17.60 0.50.08.98 1.26 19.10 7.77 500合计100.00 14.00 38.65 27.32 对A、B层煤+50 mm煤样破碎筛分结果进行综合得到表3-7。表3-7 两层原煤+50 mm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Tab. 3-7 Tables of two coal +50mm broken-screening test results粒级/mm一层(K1=3.80%)二层(K2=9.80%)综合(K=13.60%)占本层/%占全样/%Ad/%占本层/%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校正123456789101150252.13 0.64 53.64 1.48 1.04 43.22 5.45 1.67 40.07 40.08 25133.21 0.96 54.46 2.79 1.95 42.82 16.60 2.92 39.89 39.90 1363.43 1.03 56.89 2.54 1.78 36.77 13.08 2.81 29.46 29.47 632.48 0.74 53.17 2.21 1.55 31.81 13.46 2.29 26.49 26.50 30.50.87 0.26 53.17 3.72 2.61 21.24 36.14 2.87 20.48 20.49 0.500.55 0.17 58.52 1.26 0.88 17.59 15.24 1.05 14.81 14.82 总计12.67 3.80 54.62 14.00 9.80 29.20 100.00 13.60 25.89 25.90 对自然级-50mm筛分资料和+50mm破碎级筛分资料进行综合,得到表3-8。表3-8 两层原煤破碎级与自然级筛分结果综合表Tab.3-8 Table of two coal natural grade and crash grade screen test results粒级/%自然级破碎级综合级占本级/%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占本级/%占全样/%Ad/%1234567891011502512.46 10.77 53.05 5.45 1.67 40.08 12.44 12.44 51.30 500.5mm灰分为40.63%251321.58 18.64 49.52 16.60 2.92 39.90 21.56 21.56 48.22 13620.85 18.01 45.50 13.08 2.81 29.47 20.82 20.82 43.34 6316.92 14.62 38.14 13.47 2.29 26.50 16.91 16.91 36.56 30.520.62 17.82 30.67 36.16 2.87 20.49 20.68 20.68 29.26 0.507.57 6.54 24.75 15.24 1.05 14.82 7.59 7.59 23.38 合计100.00 86.40 41.43 100.00 13.60 25.90 100.00 100.00 39.32 3.3 煤样浮沉实验结果分析与整合3.3.1 原煤浮沉实验结果审查与校正A、B层煤原煤浮沉资料及煤泥小浮沉实验资料分别如3-9表所示:3.3.2 煤样浮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由图3-1初步拟定的50 mm分级入选和+50 mm破碎后混合入选的方案,为满足评价煤质可选性、确定工艺流程需要,需整理、校正+50 mm自然级、500.5 mm自然级、+50 mm破碎级等浮沉资料。(50 mm分级的原因:从表3-4两层煤自然级筛分结果综合表可以看出500.5mm之间的灰分相差很小,而+50 mm和-50 mm的灰分相差的很大,所以选择从50mm开始分级。)1) 各煤层+50 mm破碎级浮沉资料 破碎级浮沉试验资料确定的原则与方法和筛分资料相似,按密度级校正原则进行。简单叙述如下:表3-9 A层煤自然级浮沉试验结果表Tab.3-9 Table of A coal bed natural grade float-and-sink test results筛分浮沉 密度级/kg.L-15025mm2513mm136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14.65 46.65 22.15 47.47 23.64 49.90 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842.03 6.09 85.52 42.48 9.17 84.88 44.02 10.28 83.56 小计(去煤泥)100.00 14.50 46.55 100.00 21.59 48.14 100.00 23.34 49.80 煤泥1.02 0.15 56.35 2.55 0.56 59.32 1.26 0.30 58.47 总计100.00 14.65 46.65 100.00 22.15 47.47 100.00 23.64 49.90 续表3-963mm30.5mm500.5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17.09 46.18 6.00 46.18 83.53 47.66 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占全样/%灰分/%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13 1.73 9.10 10.13 0.61 9.10 9.21 7.52 2.26 8.79 6.39 1.09 11.85 6.39 0.38 11.85 7.37 5.99 1.80 11.23 8.99 1.54 20.03 8.99 0.54 20.03 11.67 9.58 2.87 18.95 19.39 3.31 31.45 19.39 1.16 31.45 16.53 13.64 4.09 24.73 22.96 3.92 50.88 22.96 1.38 50.84 15.54 12.81 3.84 43.43 32.15 5.50 78.09 32.15 1.93 78.14 39.68 32.97 9.89 83.06 100.00 17.09 46.36 100.00 6.00 46.36 100.00 82.52 24.76 47.83 1.51 0.26 59.61 1.51 0.09 59.61 1.63 1.36 0.41 58.88 100.00 17.09 46.18 100.00 6.00 46.18 100.00 83.53 25.06 47.66 浮沉资料的校正通常采用调出量法。校正的基准为筛分表中的相应粒级灰分值为准。注意煤泥灰分不校正,则式中:灰分校正系数,此值可正、可负,%;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浮沉煤泥的灰分,%;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校正前后的灰分仍为除去浮沉煤泥的灰分,但其方法假定各密度级灰分不变,调整各密度级质量百分数。即:表3-10 B层煤自然级浮沉试验结果表Tab.3-10 Table of B coal bed natural grade float-and-sink test results筛分浮沉 密度级/kg.L-15025mm2513mm136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8.66 52.39 16.90 51.99 6.67 45.94 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63.19 5.70 71.30 63.18 10.74 71.16 45.36 6.93 70.95 小计(去煤泥)100.00 9.02 51.84 100.00 17.00 54.02 100.00 15.28 43.05 煤泥0.88 0.08 23.97 0.84 0.14 23.97 2.02 0.32 23.80 总计100.00 9.10 51.59 100.00 17.14 53.77 100.00 15.60 42.65 续表3-1063mm30.5mm500.5mm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10.80 40.98 30.00 31.41 73.0340.65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层/%灰分/%占本级/%占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贸易合规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商务协调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零废弃电子产品设计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历史研究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定量分析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心理学研究助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论坛社区管理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家庭医疗护理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供应链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社交电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英语】高三英语试卷分类汇编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安全上下楼梯课件
- 海洋守护:捕捞业新篇章-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渔业
- 后勤人员消防安全课件
- 202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8岗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代特色历史街区教案
- 生态环保模块化湿地建设方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含答案)
- 燃气管道勘察与设计方案
- 消防安全生命至上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