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两重性.doc_第1页
世界史的两重性.doc_第2页
世界史的两重性.doc_第3页
世界史的两重性.doc_第4页
世界史的两重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考试科目:_考试得分:_院 别:_专 业:_学生姓名:_学 号:_ 授课教师:_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试论世界史的两重性摘要:对于世界史可以从史学和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历史学的内容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在对世界史的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探究世界史的两重性,世界历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整体性与个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关键字:世界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两重性引言:整体的“世界史”概念是在地区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直到19世纪工业的发展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孤立闭塞的状态,使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整体的宏观的世界史研究与地区国别史研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世界史”本身就有了双重的含义,本文从对世界史的概念解读出发看世界史的两重性。1历史学的角度1.1世界史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什么是世界史,仍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世界史是全人类的历史,包括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和地区 Unesco, History of Mankind: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5vols.,London:Allen&Unwin,1963-1976.;有人认为世界史是除去本民族历史的外国史 国内学者通常将世界史等同于外国史。彭小瑜教授认为“世界历史”这样的名称带有浓厚的历史哲学意味,有淡化国别史和具体问题研究的倾向。因此,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将“世界历史”改为“外国历史”。见彭小瑜:世界史研究的学说史问题由“禁欲主义”一语的翻译说起,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第7页.;还有人认为世界史是对人类历史的宏观把握,包括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探讨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以及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等吴于廑:吴于廑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66页.。尽管如此,世界史是国际史,是关乎外民族的历史,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1.2世界史的发展一方面,世界史同历史学一样古老。在最早的历史著作,如希罗多德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对本民族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历史的记叙。希罗多德的历史虽以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为主题,但他对希腊城邦以外的“异邦人”的历史、政治制度、风土人情等也有详细的叙述,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达20个左右。另一方面,直到19世纪工业的发展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孤立闭塞的状态,使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它(指大工业引者注)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世界史”这一概念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就学科发展而言,在其萌芽阶段的“三四十年期间,我国实际只有外国史(更确切些说是西洋史),而无世界史。”,如果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天下”的历史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世界史”观念,那么古人治史的“世界”眼光和“胸怀天下”的理论视野似乎早就与“世界接轨”了,只不过,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今天的世界相比,在地理范围上狭小得多,在时间跨度上暂短得多,在内部结构和活动上简单得多。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希罗多德的历史都不仅仅局限于其中心命题,而是涉及他们心目中的整个“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世界史学科逐步发展,其总体情况在齐世荣先生的文章中已经有比较准确的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史”的概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在地区国别史的发展基础上得到提升,吴于廑先生的意见具有代表性,他提出:世界史“不是一门中国域外史,也不是包容一切国家、地区历史的总汇”,而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吴于度.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 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4).的学科。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2.1世界史的概念界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比较,对世界历史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他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89页.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表述了如下三层含义:(1)生产力的世界化。马克思指出,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重要途径是建立“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和“彻底消灭各民族之间的劳动分工”,这样就使得生产力世界化,就会发生“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的事实。生产力的世界化是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根本原因。(2)生产、交往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这是马克思所强调的一点。马克思认为,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空间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从而打破了“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相互交往的日益普遍及深化,是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重要途径。(3)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马克思在对世界历史涵义的描述中强调,世界历史使得各民族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使得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打破了,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被消灭了。马克思告诉我们是交往活动使然。正是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交往,使得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这是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重要条件。上述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界定表明,世界历史是人类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相互交往而使各民族相互依存并走向统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具有唯物主义特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相统一。3两重性的体现3.1民族性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是最直观基础的特征。3.2多样性与统一性 从以上对于何谓世界史人们所持有的看法观点及世界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世界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世界史是其他国家、其他名族的历史,强调的是其个体性、特殊性、多样性的特征;而另一方面,世界史是根据抽象出来的人类共性而组织起来的历史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其整体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特征。其中,从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了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并且在强调统一性的前提下承认其多样性,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补充的。在多样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前提下,世界历史将机遇和风险放大,一方面更容易的吸收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又处于分工体系下端大量资源被发达国家占领;同样,在扩大自由的同时也愈来愈手段世界力量的支配。3.3物质双方互为前提在社会有机体的历史进化中,许多现象都是互为前提又互为因果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私有制与异化、资本与剩余价值等都是如此,世界历史同样既是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说唯物史观是世界历史理论的前提固然可以,因为马克思确实是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唯物史观的改造才形成世界历史理论的。说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也无不可,因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既离不开对近代以来的经济政治关系的研究,又离不开他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改造。同样的道理,说世界历史理论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固然可以,因为资本的原始积累与世界历史形成过程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就难以对资本的形成和运动达到科学的理解,而说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是世界历史理论的前提也能成立,因为若是不懂得资本的运动和国际市场及其作用就无法理解世界历史的形成。所以世界史具有纵向的双重性,物质双方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同时,也符合事物相互转化、不断发展的哲学观点。3.4科学性与艺术性世界史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两重性。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历史哲学这个层次上。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高度的抽象性与哲学相通,在许多地方它被视为哲学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科学性。同时在历史哲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史料学所提供的可靠材料,对历史加以说明、解释和叙述,将过去的历史进行重认,并正确地、真实地、生动地对历史进行重认和再现的过程与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单纯的“科学”方法和抽象思维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而必须借助于历史学家的直觉、想象、形象思维和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具有文学艺术的特点。因此,我们说是科学与文学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两重性。4.结论一方面,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对世界历史各个构成部分及其演变发展产生作用,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各个构成部分及其演变发展对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产生作用。世界历史是整体性与个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则性与非规则性、统一性与多样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既关注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也关注处于一定世界历史中的个人和民族国家等共同体及其演变发展。参考文献1 Unesco, History of Mankind: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5vols, L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