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 “ 然后有千里马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虚词“ 也 ” 的用法,另有 “ 其、之、而、以 ” 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 “ 伯乐相马 ”“ 知己 ” 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 “ 伯乐 ” 和 “ 千里马 ” 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2 / 7 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 “ 伯乐相马 ” ,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 相传伯 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 马 说 ”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 说 ” 就是 “ 谈谈 ” 的意思,比“ 论 ”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 “ 说说千里马 ” 或 “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 。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3 / 7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 )学习课 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4 / 7 1请一学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 策之 ”“ 食之 ”“ 鸣之 ” 是什么句式 ? (3)三个 “ 之 ” 字,用法是否一样 ? (4)你是怎么理解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的 ?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 “ 之 ” ,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5 / 7 “ 策 ”( 驱使 )、 “ 食 ”( 喂 )的宾语。第三个 “ 之 ” 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 “ 久之 ” 的 “ 之 ” 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 )这里“ 鸣 ” 是 (马 )鸣,而不是鸣 (马 )。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 )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 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 ?写了些什么作品 ?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 6 / 7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 “ 拓展探究 ” 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795-800)。其时,韩 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 而志不得通 ” ; “ 足三及门,而阍人 (守门人 )辞焉 ”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 “ 有忧天下之心 ” ,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 “ 伯乐不常有 ” 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 (即杂说一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 “ 龙嘘气成云 ” ,然后 “ 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 (宇宙间 )” 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广告策划自考试题及答案
- 篮协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木刻水印雕刻版员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无法打开的原因
- 课件旋转平移路径
- 真空制盐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压电石英片烧银焊线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试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 钢渣处理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康复医学科患者康复方案制定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竞赛网络知识竞赛考试试卷题库(290题)附答案
-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
- 2025年机器人标准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军考政治时事政治热点试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村医笔试重点题库
- 2025年儿科学测验试卷答案及解析
- 地坪硬化合同(标准版)
- 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养生艾灸直播课件
- 2025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云南省2025年校长职级制考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