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_第1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_第2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_第3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_第4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E年真题(2023・2025)

4<05簸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三年考情-探规律•

考点三年考情(2023-2025)命题趋势

2025陕晋青宁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1.分离定律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

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表观遗传;

知识主要表现在

2025湖北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系谱

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浙江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系谱

2025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2025云南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PCR扩增验

的原理与过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③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

考点12024北京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的结

象分析)

构及功能、染色体、DNA、基因和核甘酸之间的关系;

分离定律

2024安徽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2.自由组合定律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2024全国甲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性状与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

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

位基因;

2023海南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②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

全国甲卷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性状

2023合定律的问题

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3北京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突③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

变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应用

2025湖北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④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2025甘肃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性状的显、

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5四川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性状的

考点2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5河南卷: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自由组合2025黑吉辽蒙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定律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伴性遗

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精子的形成过程;

2025甘肃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9:3:3:1和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分离定律

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性状的显、隐性关

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5北京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

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基因突变;

2025广东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

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表观遗传;

2025江苏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9:3:3:1和

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

用;

2025黑吉辽蒙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

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突变、减数分裂过

程中的变化规律;

2025全国二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杂

交育种、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2025浙江卷: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重组、植物体细胞

杂交技术;

2024广西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9:3:3:1和

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2024福建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

2024广东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基因重组;

2024全国甲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

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

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2024湖北卷:9:3:3:1和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基因突变;

2024新课标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

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PCR扩增

的原理与过程;

2024浙江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

2024江西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

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2024山东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

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

组合定律的问题、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2024海南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9:3:3:1和

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

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4江苏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伴性遗传

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

象分析);

2024贵州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

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分离定律综

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

的基因型;

2024江西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

和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突变PCR扩增的

原理与过程;

2024河北卷: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

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

组合定律的问题、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2024新课标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9:3:3:1和的变式类型及应用、用测交的方法检

验F1的基因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

型、等位基因;

2023重庆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

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

定及应用;

2023北京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

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

方法问题;

2023湖北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

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2023广东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

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2023山西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

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2023全国乙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利

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分离定律

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

2023辽宁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

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

用;

2023天津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

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性

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3山东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精子

的形成过程、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减数分裂异常情

况分析;

2023浙江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基因、

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

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3山西卷: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问题、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

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

表现型、等位基因;

2023全国甲卷: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

因突变;

■考点分练・精准达标.

考点01分离定律

1.(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某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H,在一些个体中可因甲基化而失活(不

表达),又会因去甲基化而恢复表达。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H基因在精子中为甲基化状态,在卵细胞中

为去甲基化状态,且都在受精后被子代保留。该病的某系谱图如下,Illi的基因型为Hh,不考虑其他表观

遗传效应和变异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正常男性

o正常女性

■男性患看

•女性患看

A.L和12均含有甲基化的H基因B.Hi为杂合子的概率2/3

C.lb和H3再生育子女的患病概率是1/2D.Illi的h基因只能来自父亲

2.(2025・湖北・高考真题)研究表明,人类女性体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从而使女性与男性

体细胞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相当。基因G编码G蛋白,其等位基因g编码活性低的g蛋白。缺失G

基因的个体会患某种遗传病。图示为该疾病的一个家族系谱图,已知II-1不含g基因。随机选取III-5体内

200个体细胞,分析发现其中100个细胞只表达G蛋白,另外100个细胞只表达g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1■jQ口正常男性

IL7JYIy号1.2患正病常男女性

m-・患病女性

1234567

A.III-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追溯源自1-2

B.III-5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源自母方

C.III-2所有细胞中可能检测不出g蛋白

D.若m-6与某男性婚配,预期生出一个不患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

3.(2025•浙江・高考真题)某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所示,已知该遗传病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Ai或

A2引起,且Ai对A和A2为显性,A对A2为显性。为确定家系中某些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根据Ai和A2

两种基因的序列,设计鉴定该遗传病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泳结果相同的个体表型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电泳结果不一定相同

B.若U3的电泳结果有2条条带,则H2和li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若Ei与正常女子结婚,生了1个患病的后代,则可能是A2导致的

D.若IIL的电泳结果仅有1条条带,贝打16的基因型只有1种可能

4.(2025・云南・高考真题)冬瓜果面有蜡粉可提高果实抗病、耐日灼和耐储性。为探究冬瓜果面蜡粉的遗

传方式并对蜡粉基因(用“A”“a”表示)进行定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群体植株总数/株果面有蜡粉株数/株果面无蜡粉株数/株

P130300

P230030

F15235230

F2574430144

注:Fi为P和P2杂交后代,F2为Fi自交后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果面蜡粉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依据

是o

(2)实验证明蜡粉性状的改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基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H的切割位点,可用于在

苗期筛选出果实表面有蜡粉的植株,据此设计引物后进行植株基因型鉴定的步骤为:提取基因组DNA-_

目的DNA片段-限制酶H切割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Pi植株为1条条带,P2植株为2条条带,则F2

中有蜡粉的植株为条条带,限制酶H的切割位点位于(填“A”“a”或“A和a”)上。

(3)用表中材料设计实验,验证(1)中得到的结论,写出所选材料及遗传图解。

5.(2024.北京.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出了第一幅基因位置图谱,示意图如图,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一4一1—一4

wHIH

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图

A.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伴性遗传

B.所示基因在Y染色体上都有对应的基因

C.所示基因在遗传时均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四个与眼色表型相关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6.(2024・安徽・高考真题)某种昆虫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虫有黄色和白色两种表

型,雄虫只有黄色,控制白色的基因在雄虫中不表达,各类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力相同。随机选取一只白

色雌虫与一只黄色雄虫交配,B雌性全为白色,雄性全为黄色。继续让Fi自由交配,理论上F2雌性中白色

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1/2B.3/4C.15/16D.1

7.(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对粮食生产具有突出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状优良的水稻纯合体(甲)给某雄性不育水稻植株授粉,杂交子一代均表现雄性不育;杂交子一代

与甲回交(回交是杂交后代与两个亲本之一再次交配),子代均表现雄性不育;连续回交获得性状优良的

雄性不育品系(乙)。由此推测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A)位于(填“细胞质”或“细胞核”)。

(2)将另一性状优良的水稻纯合体(丙)与乙杂交,Fi均表现雄性可育,且长势与产量优势明显,B即为优

良的杂交水稻。丙的细胞核基因R的表达产物能够抑制基因A的表达。基因R表达过程中,以mRNA为

模板翻译产生多肽链的细胞器是。Fi自交子代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数量比

为o

(3)以丙为父本与甲杂交(正交)得Fi,Fi自交得F2,则F2中与育性有关的表现型有种。反交结果

与正交结果不同,反交的F2中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型有种。

8.(2023•海南・高考真题)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现有该

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

(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

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

C.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3:1

9.(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

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l、A2、a);基因Al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

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

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

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

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

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

10.(2023・北京・高考真题)二十大报告提出“种业振兴行动”。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筛选具有优良性状

的育种材料并探究相应遗传机制,对创制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

(1)我国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油菜(绿叶),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突变体(黄化叶)。突变体与野生型

杂交,结果如图甲,其中隐性性状是

P野生型X黄化叶

野生型

F,野生型黄化叶

980346

⑵科学家克隆出导致新生叶黄化的基因,与野生型相比,它在DNA序列上有一个碱基对改变,导致突变基

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如图乙)。据此,检测F2基因型的实验步骤为:提取基因组

DNATPCRT回收扩增产物-—电泳。F2中杂合子电泳条带数目应为条。

酶B的酶切位点

引物

引物

(3)油菜雄性不育品系A作为母本与可育品系R杂交,获得杂交油菜种子S(杂合子),使杂交油菜的大规

模种植成为可能。品系A1育性正常,其他性状与A相同,A与A1杂交,子一代仍为品系A,由此可大量

繁殖A。在大量繁殖A的过程中,会因其他品系花粉的污染而导致A不纯,进而影响种子S的纯度,导致

油菜籽减产。油菜新生叶黄化表型易辨识,且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科学家设想利用新生叶黄化性状来提

高种子S的纯度。育种过程中首先通过一系列操作,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的A1,利用黄化A1生产种子S的

育种流程见图丙。

黄化A1黄化A1黄化A1黄化AlR

[授粉]授粉]授粉]授粉]授粉

A植株二>绿叶底黄化黄化黄化蟀>种子S

植株,性不育植植株植株植株(供生产,种植)

试验育种阶段大田生产种子大田生产种子

(无花粉污染)阶段一阶段二

(存在花粉污染)

图例:=>收获种子、种植

①图丙中,A植株的绿叶雄性不育子代与黄化A1杂交,筛选出的黄化A植株占子一代总数的比例约

为o

②为减少因花粉污染导致的种子S纯度下降,简单易行的田间操作用

考点02自由组合定律

1.(2025•湖北•高考真题)某学生重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取一粒黄色圆粒Fi种子(YyRr),培养成

植株,成熟后随机取4个豆荚,所得32粒豌豆种子表型计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性状黄色绿色圆粒皱粒

个数(粒)2572012

A.32粒种子中有18粒黄色圆粒种子,2粒绿色皱粒种子

B.实验结果说明含R基因配子的活力低于含r基因的配子

C.不同批次随机摘取4个豆荚,所得种子的表型比会有差别

D.该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表型比支持孟德尔分离定律

2.(2025•甘肃•高考真题)某种牛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无角)对h(有角)完全显性。体表

斑块颜色由另一对独立的常染色体基因(M褐色/m红色)控制,杂合态时公牛呈现褐斑,母牛呈现红斑。

在下图的杂交实验中,亲本公牛的基因型是()

3.(2025•四川•高考真题)足底黑斑病(甲病)和杜氏肌营养不良(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至

少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0Hz1OHJ

,-----------;r।2-------,一----一,口。正常男女

n古富直5Td□6占自㊂患甲病男女

7皿患乙病男

■患甲、乙两病男

1234

A.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L与IIL的基因型相同

C.1几的乙病基因来自I,

D.1晨和再生一个正常孩子概率为1/8

4.(2025•河南•高考真题)现有二倍体植株甲和乙,自交后代中某性状的正常株:突变株均为3:1.甲

自交后代中的突变株与乙自交后代中的突变株杂交,E全为正常株,F,中该性状的正常株:突变株=9:6(等

位基因可依次使用A/a、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2出现异常分离比是因为出现了隐性纯合致死

C.R植株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占7/15

D.握中交配能产生AABB基因型的亲本组合有6种

5.(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中国养蚕制丝历史悠久。蚕卵的红色、黄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

因(R/r)控制。将外源绿色蛋白基因(G)导入到纯合的黄卵(rr)、结白茧雌蚕的Z染色体上,获得结

绿茧的亲本1,与纯合的红卵、结白茧雄蚕(亲本2)杂交选育红卵、结绿茧的纯合品系。不考虑突变,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B雌蚕均表现出红卵、结绿茧表型

B.R雄蚕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有RRGG、rr等类型

C.R随机交配得到的鼻中,红卵、结绿茧的个体比例是3/8

D.F?中红卵、结绿茧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目的个体的比例是2/9

6.(2025•甘肃•高考真题)大部分家鼠的毛色是鼠灰色,经实验室繁殖的毛色突变家鼠可以是黄色、棕

色、黑色或者由此产生的各种组合色。已知控制某品系家鼠毛色的基因涉及常染色体上三个独立的基因位

点A、B和D。A基因位点存在4个不同的等位基因:A5■决定黄色,A决定鼠灰色,「决定腹部黄色,a决定

黑色,它们的显隐性关系依次为A,>A>at>a,其中A,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AW的纯合鼠胚胎致死)。B基因

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B(黑色)对b(棕色)为完全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只考虑A基因位点时,可以产生的基因型有种,表型有种。

(2)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鼠杂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黄色鼠:黑色鼠:巧克力色鼠=8:3:1,产生这种

分离比的原因是o

(3)黄腹黑背雌鼠和黄腹棕背雄鼠杂交,B代产生了3/8黄腹黑背鼠,3/8黄腹棕背鼠,1/8黑色鼠和1/8

巧克力色鼠。则杂交亲本基因型分别为毕,6o

(4)D基因位点的D基因控制色素的产生,dd突变体呈现白化性状。让白化纯种鼠和鼠灰色纯种鼠杂交,鼻

代呈现鼠灰色。R代雌雄鼠交配产生F2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鼠灰色:黑色:白化=9:3:4,则亲本白化纯

种鼠的基因型为,Fz代黑色鼠的基因型为

7.(2025•北京•高考真题)Usher综合征(USH)是一种听力和视力受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为a

型、B型和丫型。已经发现至少有10个不同基因的突变都可分别导致USH。在小鼠中也存在相同情况。

(1)两个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a型USH的家系如图。

家系1家系2

①家系1的n-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②家系1的HT与家系2的n-2之间婚配,所生子女均正常,原因是o

(2)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表型复杂化。例如,小鼠在单基因G或R突变的情况下,gg表现为a型,rr表

现为Y型,而双突变体小鼠ggrr表现为a型。表型正常的GgRr小鼠间杂交,B表型及占比为:正常9/16、

a型3/8、丫型1/16。E的a型个体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有。

(3)r基因编码的N蛋白比野生型R蛋白易于降解,导致USH。因此,抑制R'降解是治疗USH的一种思路。

已知F通过蛋白酶体降解,但抑制蛋白酶体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凋亡,因而用于治疗的药物需在增强N稳定

性的同时,不抑制蛋白酶体功能。红色荧光蛋白与某蛋白的融合蛋白以及绿色荧光蛋白与R'的融合蛋白都

通过蛋白酶体降解,研究者制备了同时表达这两种融合蛋白的细胞,在不加入和加入某种药物时均分别测

定两种荧光强度。如果该药物符合要求,则加药后的检测结果是o

(4)将野生型R基因连接到病毒载体上,再导入患者内耳或视网膜细胞,是治疗USH的另一种思路。为避免

对患者的潜在伤害,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用作载体的病毒必须满足一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两个条件并分别

加以解释o

8.(2025•广东•高考真题)在繁育陶赛特绵羊的过程中,发现一只臀部骨骼肌尤为发达、产肉量高(美

臀)的个体。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单基因(G/g)突变所导致,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止匕外,美臀性

状仅在杂合子中,且G基因来源于父本时才会表现;母本来源的G基因可通过其雄性子代使下一代杂合子

再次表现美臀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人员将美臀公羊和野生型正常母羊杂交,子一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选择子一代中的美

臀羊杂交,子二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

(2)由于羊角具有一定的伤害性,育种人员尝试培育美臀无角羊。陶赛特绵羊另一条常染色体上R基因的隐

性突变导致无角性状产生,如图a进行杂交,P美臀有角羊应作为(填“父本”或“母本”),便于

从耳中选择亲本;若要实现F,中美臀无角个体比例最高,应在F?中选择亲本基因型为。

美臀仃角正常无角

PGgRRXggrr

F]*GgRrX&GgRr

(3)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G基因及其附近基因(图b)共同参与调控,其中D基因调控骨骼肌发育,其高

表达使羊产生美臀性状;M基因的表达则抑制D基因的表达。来自父本的G基因使D基因高表达,而来自母

本、具有相同序列的G基因只促进M基因的表达,这种遗传现象属于-GG基因型个体的体型正常,

推测其原因。

DG/gM

b

(4)在育种过程中,较难实现美臀无角性状稳定遗传,考虑到胚胎操作过程较繁琐,可采集并保存,

用于美臀无角羊的人工繁育。

9.(2025•江苏•高考真题)某昆虫眼睛的颜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黄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

b为显性,基因A存在时,眼色表现为黑色,基因a不影响B和b的作用。现有3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①②③

P黑眼X白眼黑眼X黄眼黑眼X黄眼

1!!

黑眼

F.黑眼黑眼:黄眼

1:1

r黑眼:黄眼:白眼黑眼:黄眼

212:3:13:1

(1)组别①耳黑眼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有;H中黑眼个体基因型有种。

⑵组别②亲本的基因型为;月中黑眼个体随机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o

(3)组别③的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有0

(4)已知该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XX为雌性,XO为雄性。若X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H,抑制A基因

的作用。基因型为aaBBXhX11和AAbbX"0的亲本杂交,耳相互交配产生另。

(i)月中黑眼、黄眼、白眼表型的比例为;鸟中白眼个体基因型有种。

(ii)耳白眼雌性个体中,用测交不能区分出的基因型有。

(iii)若要从月群体中筛选出100个纯合黑眼雌性个体,理论上月的个体数量至少需有个。

10.(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科学家系统解析了豌豆7对性状的遗传基础,以下为部分实验,回

答下列问题。

(1)将控制花腋生和顶生性状的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F/f表示。在大多数腋生纯系与顶生纯系的杂

交中,出腋生:顶生约为3:1,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⑵然而,某顶生个体自交,子代个体中20%以上表现为腋生。此现象(填“能”或“不能”)用

基因突变来解释,原因是。

(3)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D/d可能与(2)中的现象有关。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用两种纯种豌豆杂交

得到F,B自交产生的F,表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格内“+”、“-”分别表示有、无相应基因

型的个体。

腋生表型顶生表型

基基

因FFFfff因FFFfff

型型

DD4-+-DD--+

Dd++-Dd--+

dd+++dd---

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设,则鼻中腋生:顶生的理论比例为,并可推出(2)中顶生亲本的基因型

是O

⑷研究发现群体中控制黄色子叶的Y基因有两种突变形式y-1和y-2,基因结构示意图如下。Y突变为y-1

导致其表达的蛋白功能丧失,Y突变为y-2导致oyT和y-2纯合突变体都表现为绿色子叶。

在一次yT纯合体与y-2纯合体杂交中,B全部为绿色子叶,展出现黄色子叶个体,这种现象可因减数分裂

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引起。图中哪一个位点发生断裂并交换能解释上述现象?(填“①"或''②"

或“③”)。若此储个体的20个花粉母细胞(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各发生一次此类交换,在减数分裂

完成时会产生个具有正常功能Y基因的子细胞。

11.(2025•全国二卷•高考真题)水稻为一年生植物,每次收获后需要重新播种。我国科学家展开了培

育多年生水稻的相关研究。

(1)甲品系具有地下茎,地下茎可使水稻进行无性繁殖,从而具备多年生特性。将无地下茎的乙品系与甲品

系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结果显示,F?的性状分离比接近,由此判断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

p甲品系x乙品系

F1有地下茎

F2有地下茎无地下茎

30242237

(2)若要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可设计的杂交方案和预期结果为o研究者将2个控制地下茎的基因

分别命名为R2和R3o

(3)DNA中存在许多简单重复序列(SSR),可作为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通过对F2群体分子标记与表型的

关联性分析,最终确定了R2和R3的位置,甲品系的基因和SS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乙品

系的相关分子标记用小写字母表示,如ml。

Ml--M3

--R3

--R2

--M2--M4

3号染色体4号染色体

注:Ml〜M4表示不同的SSR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16.2%的初级精母细胞在R2基因和Ml标记之间发生了一次互换,推测叫雄配子中

mlR2配子所占比例为%.>

(4)由于乙品系高产、口感好,且生育周期短,能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适合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欲利用

杂交育种,培育可稳定遗传的具有地下茎的新型乙品系,请完善育种流程。。

甲品系X乙品系

F11一

筛选含________分子标记的植株X

、'(连续多代)

同上筛选

I一

筛选有地下茎且稳定遗传的植株

12.(2025•浙江•高考真题)谷子(2n=18)俗称小米,是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自花授粉。已知

米粒颜色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E和e控制,其中白色(ee)是米粒中色素合成相关酶的功

能丧失所致。锈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之一。抗锈病和感锈病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现有黄色感锈病的栽

培种和白色抗锈病的农家种,欲选育黄色抗锈病的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⑴授粉前,将处于盛花期的栽培种谷穗浸泡在45~46℃温水中lOmin,目的是,再授以农家

种的花粉。为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对授粉后的谷穗进行处理。同时,以栽培种为父本进行反交。

(2)正反交得到的3全为浅黄色抗锈病,鼻的表型及其株数如下表所示。

黄色抗锈浅黄色抗锈白色抗锈黄色感锈浅黄色感锈白色感锈

表型

病病病病病病

82

F2(株)1202421184039

从国中选出黄色抗锈病的甲和乙,浅黄色抗锈病的丙。甲自交子一代全为黄色抗锈病,乙自交子一代为黄

色抗锈病和黄色感锈病,丙自交子一代为黄色抗锈病、浅黄色抗锈病和白色抗锈病。

①栽培种与农家种杂交获得的B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甲的基因型是,乙连续自

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纯合黄色抗锈病的比例是0杂交选育黄色抗锈病品种,利用的原理

是o

②写出乙X丙杂交获得子一代的遗传图解O

(3)谷子的祖先是野生青狗尾草(2n=18)。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物栽培中长期大范围施用除草剂,由于

除草剂的—作用,抗除草剂的青狗尾草个体比例逐渐增加。若利用抗除草剂的青狗尾草培育抗除草剂的谷

子,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2点即可)。

13.(2024•广西•高考真题)某种观赏花卉(两性花)有4种表型:紫色、大红色、浅红色和白色,由3

对等位基因(A/a、B/b和D/d)共同决定,其中只要含有aa就表现白色,且Aa与另2对等位基因不在同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4个不同纯合品系甲、乙、丙和丁,它们之间的杂交情况(无突变、致死和染色

体互换)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FiFi自交,得到F?

紫紫色:浅红色:白色心

I甲(紫色)X乙(白色)

色9:3:4

丙(大红色)XT(白紫紫色:大红色:白色心

II

色)色6:6:4

A.B/b与D/d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I、II组的Fi个体,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

C.I组产生的其紫色个体中有6种基因型

D.II组产生的Fz,其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14.(2024•福建•高考真题)人体I型胶原蛋白是骨骼和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蛋白,由两条a1链和一条

a2链组成,a1链由17号染色体上的COL1A1编码,a2链由7号染色体上的C0L1A2编码。某夫妻因部分

I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检测发现丈夫存在1个突变的COL1A1,妻子存在1个突变的C0LlA2o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的COL1A1和COL1A2为非等位基因

B.该夫妻所患疾病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丈夫体内I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的概率是1/2

D.该夫妻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8

15.(2024•广东•高考真题)雄性不育对遗传育种有重要价值。为获得以茎的颜色或叶片形状为标记的

雄性不育番茄材料,研究者用基因型为AaCcFf的番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部分结果见图。其中,控制紫

茎(A)与绿茎(a)、缺刻叶(C)与马铃薯叶(c)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雄性可育(F)与雄性不育(f)

为另一对相对性状,3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CcF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