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办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由题干信息“最简捷、迅速、直接”可以看出,苏俄是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符合这一特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D项。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实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的尝试,故C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 3苏俄曾采取的重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市场和商品交换,故A项错误;苏俄时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在苏联时期,不是在苏俄时期,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强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重视市场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导学号:07182197】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A由“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的作用,排除。5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导学号:07182198】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C材料反映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实行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才能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与题意相符。6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耕地总面积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07182199】A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B国内外战争破坏农业生产C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D集体化政策挫伤生产积极性D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国家为了累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大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是导致农业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7“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这里的“它”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凯恩斯主义C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下苏联的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模式,故选C项。8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A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项正确。9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 “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年425.13 55118.217 3301940年1 831.716 592.327.159 564增幅(%)330.08367.2549.0930.48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材料四(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解析】第(1)问, “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和材料三“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得出使苏联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粉碎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得出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露,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市场调节作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首先要重视工业化,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国民经济的比例要协调发展。【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积极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3)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略市场需求。 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冲A挑战练1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CA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只是一种改革的尝试,当时党内还有很多反对意见,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1“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D由“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分析可知,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虽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但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12“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导学号:07182200】A义务劳动制的实行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材料反映了国家对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的计划控制,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与材料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13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导学号:07182201】A总体上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深刻批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斯大林模式”开创了在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由此可见材料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故选C项。此题涉及的是“斯大林模式”,与新经济政策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评价的重点是苏联工业化成就,也没有深刻地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排除A、D两项。14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斯大林模式”所起的作用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07182202】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则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材料二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促使怎样的经济体制形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的表现。(2)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解析】第(1)问,联系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等知识回答“非常手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行政办法”促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包括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等。第(2)问,分析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农业项目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建材城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湖南省平江县2026届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
- 五官争功300字(11篇)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与合作协议
- 农村资源整合利用开发协议
- 疫情下的税收政策
-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维护合作合同
- 宏八初一上期中数学试卷
- 邯郸一中高考数学试卷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5篇
- 购货大米合同模板
- 2025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 双氧水罐罐区安全设计规范
- 【正版授权】 ISO 13408-6:2021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6: Isolator systems
- 开票税点自动计算器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教学培训课件
- DLT 5175-2021 火力发电厂热工开关量和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规程-PDF解密
- 乙状结肠癌术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