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五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五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五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五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五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1 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请问人类在原始农业诞生以前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获取食物?,采集,渔猎,观察下列两组图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一、原始农耕,1、农业革命(距今1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狩猎,驯养牲畜,原始畜牧业诞生,一、原始农耕,2.中国农业的起步,黄河流域以粟的种植为代表,半坡遗址出土的已炭化的粟,粟,俗称小米,旱地作物,长江中下游以水稻的种植为代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粒,稻,水田作物,一、原始农耕,1、农业革命,2、中国农业的起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其它农作物的培育,黍、稷、菽、大豆,形成这种格局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原始农耕产生后的有什么意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哪些重大影响?,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加快了人口的增长。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3.定居和聚落,说明: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贫富之分,尚处于农业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我们怎么知道祖先的故事?,盘古氏,炎帝,二、中华文明的起源,1、远古神话,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的传说“炎黄子孙”,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盘古氏,开天辟地,创造万物。有巢氏,筑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结绳造网,以佃为鱼。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耕。,盘古氏,有巢氏,炎黄二帝雕像,人类的早期文明为什么多以神话传说为主要形式?其价值体现在哪里?,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因而往往借助想像解释周围的各种现象,于是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的人和事,也往往被赋予神话的色彩。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也可以将此作为文明起源的证据。,如图所示为大汶口文化遗址35号墓,这是一座三人合葬墓。墓中男子(左1)是墓主,旁边依次是女子和幼童,随葬物品均放置于男子一侧。,请问这张图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历史信息?,2、考古发掘,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被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也已产生。,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陶器等文物以及35号墓的墓葬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距今50004000前,中华文明起源呈什么特征、核心地区?,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传说中的历史,考古发掘中的历史,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1.满天星斗八方雄起2.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原始农耕,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生产特点: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生活方式: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中国特点:南稻北粟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