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 墓志铭 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 解释 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改变 中国的 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 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 解释世界 和 改变世界 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 历史的巨人 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 过程2 / 9 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 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 80 多岁的老人,从 1951 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 60 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 天才的头脑 为题,集中以马克思(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 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 原汁原味 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活着的马克思最后以 伟大的人格 为题,从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奋的学习精神、无谓的斗争气概、高尚的道3 / 9 德情操、真挚的革命友谊,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通过品读马克思的故事,确实如作者们所说的,能使我们对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谓奋斗终生等人生哲理会有新的感悟。马克思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就在于: 这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点滴中见高尚,平凡中见伟大,马克思熠熠生辉的伟大人格,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活着的马克思的作者,年长者 83 岁、年轻者 63 岁,平均年龄 73 岁,他们讲述马克思的故事, 更多地融入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也更多地包含了他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实情感。读毕活着的马克思,我相信读者们都会有同感,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懂者才能述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二) 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赵老师斧正。 正如这本书的出版说明所言,该章节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 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4 / 9 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世界 ,然后通过指导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首先,唯物历史观基本原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对各种观念批判继承的产物,它能够逻辑严密地给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而预测到下一个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同时,唯物历史观的产生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质变,它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等各种观念、思想和概念,在论证了 物质决定意识 之后,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这一历程中, 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用处的废 物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 .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唯心史5 / 9 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 ,所有者通过物的形式,即通过货币统治非所有者 .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里的环境指 一定的物质结 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 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6 / 9 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 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 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随着 (无产阶级)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使无产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其使命在于使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样一来, 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 . 以上是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 先谈私有制(它以某种形式客观存在)。在上层建筑层面,客观的 公 退 私 进(抓大放小,管理层收购等)以及物权法的出台说明了私有制以某种形式获得了确认和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 劳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 ,个人自由只是在某个阶7 / 9 层(比如企业管理层)才存在。既然私有制 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公有制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迅速发展壮大很难说不 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无产阶级的交往和联系是否得到加强。 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 以我在国企的工作经历来看,工人的联合体 工会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跟党委、行政相比较,工会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很难保障工人的各种权利。正因为如此,下岗、分流、降薪、非正常的加班这些现象得以普遍存在,生命的过度耗费更加深了我对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这一论断的认识。 再次,谈一下生产力的保持。 只有交往成为世界 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既然竞争和扩大世界交往能够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我们不难理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并将市场经济定性为 工具 的初衷。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8 / 9 的产物 ,这说明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客观规 律,需要以既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为基础,而不能幻想打造空中楼阁。 最后,将着眼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既然马克思主义历经百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然具有超强的预见性,仍然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分工。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生产和交往的分离,表现为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商业资本家的产生) 、 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开始处于竞争的关系中,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从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 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对所有制的规定) 、 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 最后谈一下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指出,要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来考察和研究当前的现象和问题 ,这便是对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比如文中谈到的 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沥青渣子销售合同范本
- 合作合同解读与案例
- 快递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 混凝土切块采购合同范本
- 酒店楼层转租合同范本
- 鸭场赔偿合同范本
- 武汉租商铺合同范本
- 土地勘察合同范本
- 护栏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防疫运输合同范本简单
- 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
- 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Z(卫生)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