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英语1. hello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_第1页
一年级上册英语1. hello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_第2页
一年级上册英语1. hello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_第3页
一年级上册英语1. hello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_第4页
一年级上册英语1. hello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一年级上册英语 1. Hello 教学设计(北师大课标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Unit1Hello! 执教教师:中山市三角镇沙栏小学梁少平 课型:第一课时语篇整体教学课 学段:一年级上学期 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先锋英语) 一【 Teachingcontent】 1.认识: mocky,Ann, ken 2.课文对话: A:Hi,I :Hello,mocky. 3.指令句子 :Standup./Sitdown.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能对 mocky,Ann,ken 进行听、说、读。 ( 2)能听说读和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 A: Hi,I m. 2 / 11 B: Hello,. ( 3)能听懂指令: “Standup.” 和 “Sitdown.” ,并能作出相应的回应。 一 2.技能目标: ( 1)学生能对会话内容进行听、说、读、演,并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 2)能用 “Hello.” 和 “Hi.” 跟别人打招呼 ,并能作出正确的回应。 ( 3)能听懂指令 :“Stan dup.” 和 “Sitdown.” ,并能作出相应的回应。 3.情感目标: 二( 1)学会主动、礼貌地跟别人打招呼,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 2)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3)有兴趣去了解更多关于跟别人打招呼的西方文化。 五(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 1)能对 mocky,Ann,ken 进行听、说、读。 ( 2)能听说读和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 A: Hi,I m. B: Hello,. 2.教学难点: 3 / 11 ( 1)能灵活运用目标语言, 对本课的会话中句子基本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 2)能发准单词 “I m” 的音。 三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 TPR、情景教学法、交际法、游戏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 1)情景教学法:由于学生对课堂常规不熟悉,所以第一节课不需要按课堂常规开展。将音频和图片相结合,制作成课件,通过此课件引领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接着老师趁势进行自我介绍,并哼起 “Goodmorningtoyou!” 歌曲,完了立刻跟学生 Say“Hello!” ,然后拿出 mocky 手偶,认识 mocky,并随之展开一系列的学习 活动。 六( 2)游戏和故事相结合。在操练环节,创设了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游戏:乘坐 mocky,ken 和 Ann3 人开启的汽车到动物园探访 mocky 的朋友,要求先跟 “ 司机 ” 打招呼,才能乘坐。此游戏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情绪高涨,有效进行实际语言操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2.辅助手段:( 1)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cAI 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的效果,给学生带来图,文,音三合一的感觉。( 2) cAI 更能制作出色彩鲜艳的视角效果,能够更好地引吸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 cAI 产生的效果 更加明显。( 3)我们还可以利用 cAI 的设计使得教学难4 / 11 点简单化。 七 3.准备材料:课件、 mocky、 ken 和 Ann 三人物角色头饰、司 八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 Teachingprocedure】 Step1Warmup:GreetingwiththeSs. missyang(T):!(手势和眼神提示学生 ) Ss:Hello! T:( 跟随音乐唱起歌来 )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歌曲一唱完,马上跟学生问好 ) Ss:Goodmorning,missLiang. 【设计意图 :通过 Song 引领学生进入英语课堂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又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Step2Presentation: : T:Hi,I mmocky.(戴上 mocky 头饰 )I mfromhere.(指着英语书封面的画面 )I Ss:Hello,mocky. 5 / 11 (将 mocky 头饰分别戴在部分学生的头上 :S1, S2, S3) S1:Hi,I mmocky. Ss:Hello,mocky. S2: Ss: 【设计意图:通过头饰可以让 “mocky” 这一角色 “ 活生生 ”地进入英语课堂 ,既能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目标语言情景 ,又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大大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Hello”tomocky: T:Hello,I mmocky.(戴上 mocky 头饰 ) S1:Hi,mocky. T:Let ssay“Hello”inpairs. S2:Hello,I mmocky. S3:Hi,mocky. (以同样的方式在小组里进行对话训练 ) 【设计意图:一定量的机械操练肯定能强化学生对句型的记忆,并强化其口语基本交际技能。】 : T:oneday,?(出示 图片 ) S: T: sken.(出示人物 ) T:Whataretheytalking?Let slisten. 6 / 11 mocky:Hi,I mmocky. ken:Hello,mocky. Ann:Hi,mocky.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将语言整体输入,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整体的吸收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 (1)Readthetext. (2)openthebooksandreaditagain. Step3Practice: T:I ,I mmocky.(手势提示男生作回应 ) Boys(ken):Hello,mocky. Girls(Ann):Hi,mocky. T:? S1(mocky): (戴上 mocky 头饰) T:Whowantstobeken? S2(ken): (戴上 ken 头饰) T:WhowantstobeAnn? S3(Ann): (戴上 Ann 头饰) T: sbegin. S1(mocky): 7 / 11 S2(ken): S3(Ann): (以同样的方式让多组进行角色扮演 )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 ,学生能够很 清晰地进入角色,体验实际语言活动,更能意会到 “Hello” 和 “Hi” 真实语用含义。】 :(Abusdrivinggame) (1)model: T:I mmocky.(戴上 mocky 头饰和司机开车的手套 )Imdrivingabusnow.(做开汽车的动作 )Let ?(想跟我来吗? ) Ss:yes. T:Hi,I mmocky.(走到某学生面前 ) S1:Hello,mocky. T:comewithme.(挥手,指示该生跟老师的后面,充当乘客 ) T:Hi,I mmocky. S2: S3: T:?( yes.) Here,therearethreebuses,mocky sBus,AnnsBusandken ?(将 3 个头饰分别戴在 3 名自愿当司机的同学的头上 )comeon,let sgo. S1:Hi,I mmocky.(开动 mocky sBus) A: 8 / 11 S2:Hi,I mAnn.(开动 Ann sBus) B: S3:Hi,I mken.(开动 ken sBus) c: . T:ok,we ,theyaremocky sfriends. Animals:Hello! Ss:Hi! 【设计意图:创设了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游戏,学生乐于参与,且情绪高涨,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进行实际语言操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Standup,sitdown) T:Boysandgirls,thistimelet swatchavideo.(播放视频 ) : T:Followme,followme,standup,standup.(站立 ) Followme,followme,sitdown,sitdown.(坐下 ) : : T:Up,up,up,standup. Down,down,down,sitdown.(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 9 / 11 Ss:( 跟着唱 ,也跟着做相应的动作 ) (操练 3 次 ) ,listenanddo. T:Boyandgirls,Isay,youdotheactions,ok? Ss:ok. T:Standup, please. Ss: (做站立的动作) T:Sitdown, please. Ss:( 做坐下的动作 ) . 【设计意图:采用 TPR 教学法 ,将 “ 动作 ” 和 “ 声音 ” 在大脑中建立联系 ,将所学的指 令语言通过动作的表达形式重复多次 ,最后迅速的对指令做出快速的反应 ,从而逐渐地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 ,提高英语思维的速度。】 Step5Sumupandintroducesomewesterncultures: “Hello”. T:Todaywehavelearnedhowtosay“Hello”and“Hi”. T:西方人不拘礼节 ,讲究民主平等 ,见面说声 :“Hi” 或“Hello”, 道别挥手说声 :“GoodBye!” 。 10 / 11 T: slisten. T:Time ,thisistoday Ss:Goodbye. 【设计意图:以招呼语 “Hello.”,“Hi.” 和 “Goodbye.”作为西方文化教育的开端 ,将西方文化融入平时的教学中 ,引领学生一点一点地了解西方文化,扫除因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尴尬 ,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更加游刃有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