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璞游仙诗的承前启后作用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作者简介:李燕,女,山东莱芜人,鲁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郭璞游仙诗在两晋诗歌乃至整个诗歌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郭璞对两晋游仙诗和玄言诗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山水诗的形成更是功不可没。本文通过郭璞游仙诗对两晋诗歌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来梳理郭璞在两晋诗坛上的地位。 关键词:郭璞;游仙诗;作用 I207.22 A 1006-026X(2012)12-0000-02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晋代文学家、训诂学家、博物学家。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在西晋度过了大半生,晋元帝继位后,曾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反而被杀。晋书本传记载:“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才高,而讷于言论,辞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诗文多数已散佚,郭璞的主要成就是诗和赋,游仙诗为其代表作品。这些诗是他到达江南后所作。他目睹了江南偏安政权的微弱朝廷为强臣所制,因此对政治失去了信心,继而在他的玄言诗中呈现避世全身的思想。他笔下充满了离奇的神仙境界,这种境界都是远离人世的。在东晋玄言诗盛行的时期,郭璞游仙诗的地位是不能小觑的。 对郭璞这位生活在两晋时期的诗人,历来文人作了不少赞美,钟嵘诗品中说:“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钟嵘给予郭璞很高的评价说他是“隽上之才”。相较于建安风骨和太康时期的重模拟、重词彩、内容一味追求繁缛来说,两晋诗坛的主流是玄言诗,而郭璞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所以刘勰在明诗篇中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总的来说,刘勰对当时的文坛状况是贬多于褒,认为两晋文坛失去了建安正始时期那种慷慨悲凉,却以玄言清谈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刘勰对这股玄言诗风并不怎么欣赏,转而感叹郭璞游仙诗的“挺拔而为俊”,郭璞借游仙诗来抒发忧郁之情,自有一番新意。而本文讨论的中心在于郭璞游仙诗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性和对后代诗歌的启发性。 郭璞的游仙诗现存19首,其中完整的有10首,这些诗大多是南渡后的著作。郭璞对东晋初年的政局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看到一些人身居要职,却不羡慕,他知道仕途险恶,魏晋以来许多政治人物都没有很好的结局,而自己又已小有名气,很难完全引退,唯一的办法是“不尘不冥,不骊不骍”,因此他在诗中说:“蚓蛾以不才陆槁,蟒蛇以腾鹜暴鳞。”这时他的思想已经遁入了老庄,以至于其诗歌的情调颇类阮籍、嵇康,刘师培说:“郭璞所作,浑雄壮丽,出于嗣宗。”以至于他认为混迹仕途而不干预政事,可以避免灾祸,但是事情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不得已入王敦幕后,郭璞的命运也就注定了以悲剧收场。 钟嵘在诗品中提到:“永嘉时,贵黄老,稍向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词,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洵、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骨尽矣。先是,郭景纯用俊之上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郭璞凭借“俊上之才”成了那个时代转移风气的作者。郭璞擅长方术,些许接近道家,恰因为郭璞的方术之术而影响了他的仕途。因为在当时,方术之士是受到轻视的。但他的诗并不像玄言诗那样的单调,这和他内心情感的复杂有关系。郭璞的游仙诗里充满了一种愤慨不平的感情,这是与玄言诗相违背的,更是与玄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的。郭璞的游仙诗假托神仙来抒发人世间那种悲愤感慨,在他的游仙诗中找不到神仙的乐趣,而更多的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正如他的游仙诗其五: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潜颖怨清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逸翮”,代表能够飞的很远的鸟。“迅足”,代表能够跑的很快的马。“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意思是一条清浅的水流,根本就不能掀起大一点的波浪,叫那吞舟的大鱼在里边怎样游动?“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明月那样美好,人们却难以接受。“潜颖怨清阳,陵苕哀素秋。”生长在幽暗之处的植物得不到阳光的照耀,希望春天早些到来,而生长在高处的植物没有什么遮挡,秋天的风霜一来马上就会调零。“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我空有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可是我无能为力,因此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沿着帽缨流了下来。这首诗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抑郁不得志。 因此后人将郭璞游仙体道类玄言诗的特点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混杂。尤其是道家思想与道教思想、玄理与仙意经常糅合不分,郭璞诗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是亦隐亦道,亦人亦仙,隐道共游,人仙混处。第二,玄言诗本来也属于文人言志诗,而郭璞作品尤其富于“坎壈咏怀”、“有所寄托”的味道。郭诗中有一种不平之气,同时也有庄老的恬淡逍遥之趣,比之永嘉平淡之体,有“辞兼俗累”之感。在艺术上,对人物、对仙境的浓墨重彩的描绘也就有了较多的“比兴”的意味。第三,辞采彪炳。钟嵘评价其“彪炳可玩”,刘勰评价“挺拔而为俊矣”。这都说明了郭诗有藻彩。不仅是诗,他的文采在诗、赋、赞、上疏上也都有上乘的表现。这也与他好古博物有关系,其文字功底极其深厚,在遣词造句上他继承了太康诗人重辞采、讲求对仗等的特点,同时他又是渊博的学者,善于在楚辞、山海经等书中汲取神话故事,作为构思更有利于他的遣词造句,既能化用古书中的典故,又能在对仗和语言上下功夫。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所以郭璞的游仙诗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钟嵘诗品对郭璞的游仙诗权威评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乖远玄宗,而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一方面他认为郭璞继承了潘诗绚丽轻快的风格特点,可供欣赏玩味;另一方面他认为孙绰和郭璞比起来却大相径庭。作为玄言诗人的代表,孙绰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玄言诗的特征,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看不到丝毫朋友之间的情谊,仿佛只是一位苦思冥想中的哲人在自言自语,而在郭璞的赠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友人即将离去十分地不舍和对友情深切地眷恋,如人亦有言,正如他在诗中所语:松竹有林。及而臭味,异苕同岑。义结在昔,分涉于今。我怀惟永,载咏载吟。真情实感溢满字里行间,而这正是玄言诗所欠缺的。这可充分说明,郭璞确实有变革玄风之功,这变风正是试图恢复诗歌的抒情特征,使诗歌回到主流发展轨道上来。而这主流正是沿着诗言志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一路发展而来的。他确实在因袭前人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而钟嵘也在努力表现郭璞的异的方面。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言:“景纯艳逸,足冠中兴。”一方面他的辞藻是美艳的,一方面他的精神是超逸的,郭璞的玄言诗与东晋中期的玄言诗并没有多大的不同,若有不同,无非是郭璞是在乱世、坎坷的社会背景下对玄学人生观予以研讨,从他的玄言诗中较多的品味出淡淡的不平之气,而东晋中期的玄士们一般是在养尊处优、雍容娴雅的境况下从事人格美妙探讨。 郭璞在缘情绮靡、理过其辞两种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糅合的特色。游仙诗自身的诗体特征和玄言诗处于某种似与不似中,玄言诗风之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郭璞游仙诗中的慷慨之气、坎壈之怀与艳逸之采,较早的对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产生了反拨作用,身兼儒术与方术的卜筮者,大多具有遗世与殉物、求名与救世的双重情结。 相比较之郭璞玄言诗对前代的继承性,他对后代的开创性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郭璞的玄言诗分为:直言玄理类,山水悟道类,游仙体道类。这三类玄言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郭璞直言玄理类的玄言诗为庾阐、孙绰、许询等的玄言诗开了先河。由于郭璞是史官,却依照天象而议朝政是非,据卦卜而论国家祸福,他奔走于权贵之门,但他只能归于精于方术的儒家的旁门左道,而不能将他看作清虚无为的玄学名士中人。但到了东晋中期随着政局的动荡和玄学的不断发展,玄学成为东晋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玄风成为士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年辈比郭璞稍晚的庾阐已经是一位真正的江左名士,他的经历、思想和创作和郭璞极为相近,但在他的诗文中玄意已经相当浓厚,这与郭璞显然有别,因此卢盛江就视庾阐为东晋玄言诗的起点。直到东晋中期玄言诗在孙绰、许询等人的发展下,玄言诗一度振兴。如果说郭璞的玄言诗中还有抒发个人积怨的东西,在孙绰、许询的玄言诗中已经很难找到抒发个人情感的东西了,在他们的诗歌中更多的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在孙绰的玄言诗中既有山水悟道类又有游仙体道类玄言诗的结合,他的诗歌直接来源就是郭璞游仙诗中仙境和人物形象的结合。 郭璞玄言诗中山水题道类诗歌的发展影响更是深远,郭璞游仙诗对山水的清音和面貌的描写,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魏晋时期,士大夫们往往避谈社会现实,而以山林为乐,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逐渐增多。而郭璞游仙诗中所显露的山水情怀对山水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郭璞的游仙诗或飘逸超然或玄虚缈远寄托着他对神仙世界的憧憬。他影响了王羲之、谢灵运、陶渊明的创作,也引起了东晋后期玄言诗的新变山水之变,因此刘勰称:“江左篇制,溺忽玄风。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因此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玄言诗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山水诗的出现与玄学及其玄学影响下的社会风气、士人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山水诗是由玄言诗“蜕变”而来的,江南的秀美山川引导着诗人们散怀畅情、体道悟空,为山水审美的崛起提供了契机,而玄学隐逸的特点又促使他们更贴近自然,因此郭璞的山水悟道类诗歌,多用于描写自然山水的景色。王羲之处于上流社会,他主要是寄怀于书法和山水之游赏,而谢灵运却成为了山水诗的鼻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的逐步形成发展期,郭璞的游仙诗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继而,作为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在经历官宦的坎坷之后,自然山水成为他精神的乐园,他对山川景物的描写有声有色,精美而秀逸。谢灵运之后,谢朓是进一步发展山水诗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摆脱了玄言诗的尾巴,避免了形而上空泛的议论从而形成了清新流利的独特风格,将山水诗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此为玄言山水诗阶段。到盛唐时期形成了着力描写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风格淡雅恬静,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唐代是成熟的山水诗阶段。 郭璞游仙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从屈原到李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郭璞游仙诗第五首末句写道:“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这种情感让我们想起了屈原离骚的末句,写自己在天空中行游,“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娱乐。”然而笔锋一转“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不能否认,郭璞所描写的这种情景,是从屈原那里受到了启发,而且又深深地影响了后人。例如李白的作品中也常常写到“游仙”,如古风第十九首中,写到自己与仙人卫叔卿“驾鸿凌紫冥”之际,“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因此郭璞对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虽然郭璞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无法与陶渊明、李白等大家相媲美,但是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无法磨灭的,我们在盯着太阳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它周围小的行星。郭璞便是小行星中最亮的一颗。 注解: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钟嵘诗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第9页,下同。 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二第8页,下同。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郭璞逸翮思拂霄.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曹道衡郭璞与游仙诗,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1期。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浅析梁实秋人性论的文学观 简析宋代词境的开拓与境界说 边界、移动、抉择 历史视野中行政道德建设浅析 中日数字观之比照 唐人小说中的华岳山神 英国文学简史述评 浅论李叔同文学作品中的情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台影视拍摄合同协议
- 开店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接送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电话营销协议书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合同补充协议书
- 承揽加工合同的担保协议
- 直饮水使用安全协议合同
- 承包土地合同协议书模板
- 房屋安置协议书买卖合同
- 承运车辆解除合同协议书
- 《非权力影响力》课件
- 2025年江西南昌市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数字化教材开发研究
- 文学传播学概论课件
- 第3单元主题活动三《创意玩具DIY》(课件)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
-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
- You Raise Me Up二部合唱简谱
- 五年级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