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范仲淹,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段写了什么?着重于哪一方面?2.看第二段,划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3.找出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的句子4.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异”!。,第3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第4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两段作者选取了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二者虽形态各有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属自私心理。由此转入下一段的议论。,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滕子京负大才谪,为众所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范公偁过庭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以天下为己任.进则尽忧国有忧民之诚心,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结构图示,岳阳楼记,一.写作缘由,背景:谪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岳阳楼大观:横无际涯,气象万千,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骚人览物之情,阴悲晴喜,抒情,三.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主旨),议论,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2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两句相对: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句自对: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岸芷汀兰,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腾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庆历五年藤子京函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做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请划出有关语句。,第三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啸猿啼”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乐何极”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要求: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的“览物之情”是悲和喜,悲则“_”,喜则“_”。二者均是由“_”、“_”而生。,2.提问:这两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排比段,并列结构,描写和抒情,岳阳楼记,范仲淹,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景介绍,作记缘由,概述外景,引起下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骚人,登楼有感,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春和景明,喜气洋洋,仁人志士,生命价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忧,后天下乐,作记时间,作者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最想表达的是哪句?你如何理解?,(一方面申述抱负自勉,一方面以劝好友),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文观止的作者总评本文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请选出两个字或两个词来概括文章第2节所写的内容。文章3、4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景,表了什么情?(请你从文中筛选关键性的短语),从第5节中找出“古仁人”“迁客骚人”不同思想、心情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最后的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追求和境界?,你能从杭州历史上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吗?,【小资料】,岳阳楼建于唐朝开元四年至开元七年间,是我国古代素负盛名的游览胜地。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这座建筑物,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被誉为三大名楼。,文化名人,为楼添彩,自唐朝以来,岳阳楼就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胜古迹了。岳阳又为通往西南的必经要冲。唐、宋时代,朝廷贬官,大多远谪西南。这样,久负盛名的岳阳,又有楼观胜景,便成了历代失意的官吏与诗人游会登临之所了。正如文中所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些文人才士,到此一游,触景生情,能不援笔振辞、泼墨为文吗?故尔,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秀诗文,当然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单是在唐代,自张说谪守岳州建楼与宾朋酬唱以后,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等大家名流,就都曾到此,留下过题咏的名篇。,写文章的目的:,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同时,自己也在遭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为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达到规劝朋友的目的。,赞美滕子京,“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言虽简括,却极有分量,是对滕子京的赞颂。联系开头两处交待时间的话,可知滕子京的政绩是在短短一年多里做出的,就更显得了不起。在作者着力表彰滕子京的后面,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对当政者的不满。这个意思作者并未明言,而要读者去领会,这段如何写景?,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前人之述备矣,给范仲淹出了难题。,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前有佳作熠熠,要想不为败笔,范仲淹还要有相当的勇气呢!李白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他登到黄鹤楼上,美景唤起了他的诗兴,使他又要吟出诗来。然而,他抬头望了崔颖的登黄鹤楼,便慨然唱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叹气而去。像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对崔颖尚且退避三舍,而今范仲淹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景况下,来写岳阳楼记,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居然写出来了,而且文章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能在千百篇写岳阳楼的诗文中,首屈一指。他怎么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呢?原来,他不蹈前人窠臼,不拾他人牙慧,而是别开生面,另辟新境。,看作者怎样写阴天的景物?,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薄暮虎啸猿啼,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分析:,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形”、“不行”、“倾”、“催”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作者是如何写晴天的景物的?,锦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词组。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静影沉壁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壁。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迁客骚人看到晴天的景物,产生喜悦的心情。,迁客骚人:看到阴天的景物产生悲凉的情感;看到晴天的景物产生喜悦的情感。人的情感随着外物的好坏而变化。正是作者要批判的!,由写景、抒情到议论:,用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比较: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忧民,不考虑个人的得失。)迁客骚人:只考虑个人,自私自利,患得患失。向古仁人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享乐。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格!同时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得失,要忧国忧民。,分析:,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政治家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话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的期望。末一句的写作时间是作者有意注明,为的是要同开头呼应,提醒读者注意写作背景,滕子京在治理岳州和自己被贬的时间,这一句并非闲笔。,中心思想:,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当如何看待作者的见解?,作者的这个见解应该充分肯定。作者所以能提出这样的政治主张,是同他出身贫寒,比较了解人民疾苦,当官后政治上比较开明,并同顽固守旧势力作斗争等因素分不开的。从作者为官期间奋力抵抗西夏入侵,主张政治改革等实践来看,这样的主张虽然有它阶级的倾向性(从根本上说,他的忧国忧民还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但应该肯定它是进步的。写这篇文章时,作者也正遭贬斥,但他却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箴言劝勉朋友,要求自己,这正表现了作者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宽阔的胸怀。这样的品格值得称道。作者的两句名言,如果赋予新的政治内容,仍然可以用来激励我们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本文结构:,:1、概述岳阳楼的风光;引出迁客骚人观赏景物时的不同心情。(记叙)2、具体描写景物,抒发情感,阐明观点。阴天景悲情晴天景喜情,迁客骚人,描写,抒情,与古仁人比较,不以物喜议论不以己悲,批判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向古仁人学习,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一、作者简介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写景有声有色渔歌互答、郁郁青青、跃金有形有味岸芷汀兰有动有静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句式骈散结合的句式和对偶句的运用,“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核舟记等。,第1段,讨论: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2、这段文字前两句写了什么?第三句写了什么?第四句写了什么?,前两句写了重修的背景;第三句概括了重修时的盛况;第四句交待了写作缘由。,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贬放邓州(今河南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课文分析,第3段:总写第4段:分写第5段:分写写景:巴陵胜状楼之大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衔远山,吞长江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抒薄暮冥冥,虎啸猿啼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情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暗明情人物:迁客骚人登楼者景悲喜交抒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融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美在那衔远山,吞长江雄浑壮阔的气势;美在倾怀乡畏谗的悲情于怒涛浊浪中;美在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唱晚;美在身处困顿,还能够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楼佳联,1、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表,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名楼名诗,泊岳阳城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不可料,变化有鲲鹏。,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名词,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后毁于战火,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是我国古代素负盛名的游览胜地。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19.11.201912:07,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一职,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挚友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19.11.201912:07,(1)精巧的构思,写阴晴二景,抒悲喜两般情,叙缘由事,议古今忧乐情怀,站立“忧乐”处,回看记楼文,,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层层蓄势,借题发挥,19.11.201912:07,骈句整齐散句灵活,(2)精美的语言,如三、四两段,如第一文段,骈散结合,如二、五两段,19.11.201912:07,(3)精当的表达,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第一段,第二、三、四段,第三、四段,第三、四段,19.11.201912:07,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天下为公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名言,19.11.201912:07,两句相对。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句自对: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岸芷汀兰资料链接,结构图示,岳阳楼记,一.写作缘由,背景:谪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岳阳楼大观:横无际涯,气象万千,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月日动态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考评报告课件
- 年度全员安全培训
- 娱乐主播培训课件教学
- 工业投入产出联系课件
- 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4年上饶市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 物业公司总经理经营责任合同5篇
- 方孔网交易合同6篇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导读课 课件(共24张PPT)
- 一般毒性作用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4213-2008气动调节阀
-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班队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课件
- 固体废物采样记录
-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优秀课件31-川教版
- 会议会务需求确认单
- 试生产方案确认表(各单位会签)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