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九)作文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九)作文 半命题作文常见失误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 XX 年浙江金华的 “ ,让生活更美好 ” ;有命后半题式的,如 XX年福建莆田的 “ 给我快乐的 ”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 XX 年广东省 “ 我和一起 ”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 XX 年湖北襄樊的 “ 一 路与同行 ” 。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2 / 21 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 “ ,也美丽 ” ,选用 “ 失败 ”“ 放弃 ”“ 挫折 ”“ 绿叶 ”“ 小草 ” 等符合语境;如选用 “ 奋斗 ”“ 追求 ”“ 成熟 ”“ 鲜花 ”“ 掌声 ” ,明显与 “ 也 ” 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 “ ,我的快乐之源 ” ,选择 “ 读书 ”“ 运动 ”“ 助人 ”“ 乐观 ” ,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 “ 烦恼 ”“ 睡觉 ” 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 “ 让人痛苦 ” ,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 “ 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 “ 享受地震 ” ,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 “ 合格 ”“ 得体 ” 。所谓 “ 合格 ” ,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 “ 得体 ” 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 谢谢你 ” ,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 “ 老师,谢谢你 ”“ 对手,谢谢你 ” 。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 “ 辛苦了,谢谢你 ”“ 再一次,谢谢你 ” 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3 / 21 考场作文是 “ 速成 ” 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 “ 当我面对的时候 ” ,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 “ 挫折 ”“ 成功 ” ;以 “ 人生路上多 ” 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 “ 朋友 ”“ 坎坷 ” 。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 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 “ 版权 ” ,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 “ 我生活在之中 ” ,填 “ 家庭 ”“ 学校 ”“ 社会 ” 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 “ 学校 ”“ 社会 ” 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 “ 集体 ”“ 亲人 ”“ 友谊 ” 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 “ 麻将声 ”“ 追星族 ” 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 “ 题海 ”“ 夹缝 ”“ 梦魇 ” 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 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4 / 21 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 “ 感悟 ” ,有考生拟成 “ 感悟大自然 ”“ 感悟人生 ” 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 ” ,以 “ 四川龙门阵 ”“ 重庆龙门阵 ” 补 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 “ 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 ”“ 爷爷的龙门阵 ” ,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 “ 我,因为我 ” ,有考生拟题为 “ 我美丽,因为我独特 ” ,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 “ 我 ” ,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 覆辙。 5 / 21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 “ 彩线串珠 ” 法构思。所谓 “ 彩线 ” 即线索, “ 珠 ” 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 “ 彩线 ” 展开,不能游离于 “ 彩线 ” 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 600 字以上。 写作导 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 一种享受 ” 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 “ 享受 ” ,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 “ 也 ” ,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 “ 享受 ” 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 “ 平淡 ”“ 冒险 ”“ 离别 ” 等 写作中要重点围绕 “ 也 ” 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 “ 也 ” 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6 / 21 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 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 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 “ 没想到,是如此 ”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 “ 没想到 ” 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 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 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 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 “ 深刻的人生道理 ” 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 “ 没想到 ” 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 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 “ 我 ” 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 “ 我 ” 任性而打 “ 我 ” 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构思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切都在演进变化。开放的社会、开放的7 / 21 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 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由封闭向开放型演变,由机械式向机变式发展。半命题作文的兴起与流行,就是这种变革的一个标志。 半命题作文的填题,填充一个字一个词,貌看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填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高明、机敏的填题,当顺着以下原则去运思、操作。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 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呢。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 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8 / 21 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 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 “ 我 ” 、 “ 迷 ” 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 “ 我 ” ,表明文章的 “ 量 ” 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 “ 我 ” ,局限于“ 我 ” 的一 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 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 “ 不可长 ” 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 “ 之风不可长 ” ,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激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 “ 之风 ” 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 “ 我 ” 出9 / 21 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 ,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 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 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碍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10 / 21 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 “ 长大 ” 怎样理解。对 “ 长大 ” 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 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 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 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题中 “ 学会 ” 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 “ 我 ” ,渗出一种可 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11 / 21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 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 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 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 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 “ 鞭策 ”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 “ 启迪 ”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 3000 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 “ 力量 ” 。 又如我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 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 “ 的 ” ,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12 / 21 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 “ 和 ” 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 “ 敬佩 ” 、 “ 恨 ” 、 “ 同情 ” 、 “ 鄙夷 ” 等。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 “ 家庭 ” 、 “ 学校 ” 、 “ 社会 ” 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 “ 集体 ” 、 “ 亲人 ” 、 “ 友谊 ” 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 “ 麻将声 ” 、 “ 追星族 ” 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 “ 题海 ” 、 “ 夹缝 ” 、 “ 梦魇 ” 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 “ 咖啡 ” 、 “ 中药 ” 、 “ 甲鱼 ” 、 “ 黄瓜 ” ,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 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 惶惶不安,挨批的滋 味 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13 / 21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 “ 度 ” ,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 “ 哭 ” 、“ 淘气 ” 、 “ 唱歌 ” 、 “ 做梦 ” 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 “ 第一 ” 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 “ 第一 ” ,如 “ 上学校 ” 、 “ 登台演戏 ” 、 “ 领奖 ” 、 “ 下水 ” 则成,因为这一类 “ 第一 ” 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 “ 说谎 ” 、 “ 当家 ” 、 “ 打工 ” 、 “ 独自远 行 ” 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填题运思应当谨记: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纵观近年省内外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 ,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题型,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 一、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 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14 / 21 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是一把双刃剑 (XX 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 ),也美丽 (XX 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 2.命后半题:如走近 (XX 年湖北省黄冈中考 作文题 ),藏在心中的 (XX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 3.命中间部分:如给的一封信 (XX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 ),生活因而精彩 (XX 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 )。 4.命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阅读。 三、易错点再现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 “ 撞车机率 ” 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 “ 面15 / 21 对 ” 的似乎不是 “ 挫折 ” 就是 “ 成功 ” 。又如,以人生路上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 “ 千人一面 ” 、千 “ 空 ” 一 “ 词 ” 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 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因为我,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四、写法指导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 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我迷上了16 / 21 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 “ 迷 ” 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 “ 迷 ” 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 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 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 “ 拥抱 ” 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 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17 / 21 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五、拟题训练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准、拟好题目。拟标题,是考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 “ 出击 ” 。 1、思路点拨: 以具体事物拟题。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 具体。 以抽象事物拟题。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以特定情景拟题。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2、请你补齐下列作文的题目:难忘的,示例:难忘的黄手绢。 当我面对的时候,示例: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 “58 分 ” 的时候。 很重要,示例:奔跑很重要。 六、同题竞技 文题: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18 / 21 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 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 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 让我陶醉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 )花让我陶醉 春风响亮地打了一个呼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既而笑靥如花。一夜之间,犹如解冻的大江,所有的花都如期而至,铺天盖地。小小的花萼 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 于是,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花, “ 四厢花影怒于潮 ” ,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满鼻子都是明明暗暗的香,濡沐在 “ 春雨无情轻似愁 ” 的场院和 “ 自在飞花轻似梦 ” 的乡间小路上,花事如潮, “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 ” ,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花,花,花,成了四季最耀眼的布景,最夺目的信物。这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这里有冰清玉洁的夏荷,这里有风高霜洁的秋菊,这里有凌寒傲雪的冬梅,花的世界,令人陶醉 19 / 2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美丽的花譬 喻美好的青春,蓬蓬勃勃。其实人的生命不正如花吗?美丽如她,短暂亦如她。生命像花一样绽放,颤颤巍巍,又终于 “ 无可夸何花落去 ” ,湮没在时代的风尘里。于是人们常常感伤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一阕葬花吟,几百年来,陪葬的该是多少泪人和浇愁的酒啊!如此娇弱的生命,偏偏 “ 风刀霜剑严相逼 ” ,只能花容失色,香消玉殒,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台稳性操作员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麻纤维开松参数调整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药制剂制剂抗性研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纺织染色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地板表面装饰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信息技术招教试题及答案
- 心脏解剖结构与传导系统知识测试卷
- 银行总行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主管 试题及答案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员工利益冲突管理制度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加油站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2023年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库7000题
-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