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人教版 莲山课 件 k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人教版 课例展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别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来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参与小组活动,会表达、倾听、分析、交流与合作;爱护实验动物,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难点: 会表达、倾听、分析、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2 / 12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准备:把学生分为六组,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准备放大镜、盆栽菊花、实物投影仪等教学用具;把学生和教师准备的教学材料分装成教学用具盒 7 套。 附自制教学用具盒材料: 教 学 用 具 盒 分类 内装材料 1 号盒 放大镜、玻璃板、镊子、菜叶、两面胶、黑色记号笔、白纸 2 号盒 活体蜗牛 4 5 只 3 号盒 植物落叶、浸制蜗牛标本、竹编蜻蜓、石头、蚯蚓、电动玩具狗、苹果、鸡蛋等分装 在不同的 3 号盒 2.教学思路 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是设计这节课首3 / 12 先要考虑的问题。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移动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并且对生物学具有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先利用活体蜗牛创设生动的观察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小组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串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对不同物体的观察、讨论、比较,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同时进行爱护生物的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互动方式,让学生 会表达、倾听、分析、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教学流程 利用活体蜗牛创设观察情境 小组合作,观察蜗牛,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 汇报交流各组观察的结果 教师通过问题串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及观察生物的一般方法 给各组提供不同的物体,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找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 / 12 组间交流,迁移练习,加深对生物特征的理解,爱护生物的教育。 (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了两个盒子,请同学们 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 1: 1 号盒子装的是放大镜、玻璃板、镊子、菜叶、两面胶、黑色记号笔、白纸。 生 2: 2 号盒子装的是我们抓的蜗牛。 师:利用这些用具盒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生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生 2:可以观察它能不能吃菜叶。 生 3:可以用镊子碰碰它。 生 4:看它在玻璃板上能不能爬。 师:大家说得好。但能不能做到呢?现在就请大家一小组为单位来观察。观察的内容可以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选择,也可以另选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内容来做。 (教师实物投影出观察的时间、记录、爱护实验动 物等要求。学生开始观察,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解答) 师:(学生观察结束)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用具放回原处,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习惯,在以后的实验中也要这么做。现在请各组选派一名代表把你们组的观察结果给大家汇报一5 / 12 下。 组 1:我们组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蜗牛的,我们观察到蜗牛有一个壳,比较硬,如果不碰它,它能慢慢地伸出触角来,两个长的,两个短的;蜗牛爬的很慢,用镊子碰它,它就会立刻缩回触角。(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组 2:我们组的观察的结果是蜗牛有一个灰色的螺旋形的壳,把它放到玻璃板上,待一会儿,再把玻璃板翻过来 ,他能粘在玻璃板上,玻璃板上能看见有水的痕迹;它没有脚,靠爬行往前走;用镊子碰它,它就会立刻缩回触角,再碰它就会缩回自己的壳里;把它放到菜叶上,它没吃菜叶。(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蜗牛吃什么? 生:吃菜叶。 师:为什么这组同学没有看到牛吃菜叶呢? 生 1:可能是观察的时间太短了。 生 2:可能是教室里太吵了。 师:这几个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课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怎样能观察到蜗牛吃菜叶,有哪些因素影响它吃菜叶? 组 3:我们组的观察结果是蜗牛有壳,身体是软的,能爬;用 笔碰它,它就缩回壳里;它有一对眼睛,长在触角上;身6 / 12 体上有黏液。(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组 4:我们组有两只蜗牛碰它没有反应,可能是死了。我们组对其它两只蜗牛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是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坚硬的壳保护着,用镊子碰它触角时,触角会缩回去。(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组 5:我们组观察的是蜗牛能不能吃菜叶,观察结果是我们没能看到蜗牛吃东西;但是我们看到盒子里有绿色的小颗粒,可能是蜗牛的粪便;菜叶上有蜗牛爬过的痕迹。(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组 6:我们组观察的是蜗牛在白纸上能不能爬。刚开始,蜗牛一只缩在 壳里,不出来,我们不碰它,过了一会儿,它才伸出头来,一碰它就缩回去了;它在白纸上能爬,白纸上有蜗牛爬过去留下的痕迹;我们还观察到蜗牛的身体外面有壳,有大小两对触角。(组长把记录粘在黑板上) 师:在刚才的观察活动中,同学们都很认真,能把观察的结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活动中,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观察活动。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地记录,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师:我们从六个组的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蜗牛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我们把有生命的个体称为生物。那蜗牛有哪些生命现 象?它是生物吗? 生 1:蜗牛外面有壳,能运动。 7 / 12 生 2:蜗牛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生 3:蜗牛能吃菜叶。 生 4:蜗牛能排出粪便。 生 5:蜗牛能由小长大。 生 6:蜗牛要呼吸氧气。 生 7:能繁殖后代。 师:(教师和学生归纳总结的同时,教师板书生物的共同特征)大家总结得比较全面,蜗牛能吃菜叶说明它需要营养物质;蜗牛的呼 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不要简单地说是呼吸氧气;能排出粪便说明它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由小长大说明它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这些都是蜗牛的特征。那么,自然界中的有很多生物,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和蜗牛一样具有这些特征呢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 1:是,我们人就是生物,我们就有这些特征。 生 2:不对,植物也是生物,它就不能运动。 生 3:植物也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 4:植物就不能排除粪便。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对生命现象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请阅读教材,自己 解决一下这几个问题。 8 / 12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 师:有没有需要我们一起解决的问题? 生 1:有没有植物可以运动? 生 2:向日葵向着太阳转是植物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吗? 生 3:植物的废物是什么? 生 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也是生物的一个特征吗 ? 师:这几个同学的问题提得好,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也是生物的一个特征(板书)。谁还能解释其它的问题? 生:我在百科全书中看过,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是不能运动的,但是少数藻类植物,如衣藻是可以运动的。 师:你的知识 真丰富,其他同学也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运动是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是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谁还能解释一下其他的问题? (没有学生发言,教师解释) 师:向日葵向着太阳转是植物对刺激做出的反应,一般来说植物的应激性不太明显,植物的向水性、向肥性、向光性都是植物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关于 “ 植物产生的废物有哪些 ”这个问题,老师查完资料后再给大家解释。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9 / 12 征,现在请每个小组打开第三个盒子,判断一下盒子里的物体是不是生物,想一想为什么?时间 5 分钟, 从现在开始。 (学生观察、讨论) 师:请大家利用实物投影仪,把你们小组观察的物体展示一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组 1:我们组观察的是石头和竹蜻蜓。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它不是生物。而竹蜻蜓,它是竹子做的,虽然很逼真,但它不呼吸,比吸收营养物质,不能排泄,所以它不是生物。 组 2:我们组观察的是一盆菊花和银杏叶。我们组认为菊花是生物,因为它具有我们前面总结的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如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能够排出废物,能进行呼吸,能生长发育和繁殖。银杏叶脱离了银杏树后,就没有了银杏树的一些生命现象,所以它不是生 物。 组 3:我们组观察的是电动玩具狗,虽然它也会动,但是它不吃食物,不喝水,也不排出废物,更不能繁殖后代,因此它不是生物。 组 4:我们组观察的是蜗牛标本,我们组认为蜗牛标本不是生物,因为它死了,不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它不是生物。 师:你们说得好,生物体能生病、衰老和死亡,这也是它的一个共同特征(板书)。但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生物体的全部特征。 组 5:我们组观察的是活蚯蚓,它具有生物体的全部特征,10 / 12 因此它是生物。 组 6:我们组观察的是苹果、鸡蛋。苹果里的种子能长出苹果树,鸡蛋能 孵出小鸡,所以它们是生物。 师:大家同意他们组的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两种意见争论,教师引领) 师:刚才,我们讲了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生物体的全部特征。苹果、鸡蛋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单独存在时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只有鸡蛋孵出小鸡,苹果籽长出幼苗时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苹果、鸡蛋不能称为生物。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很好,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生物特征外,生物是否还有其他的共同特征呢?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会陆续接触到。现在请大家做教材后的两道练习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 完成。 师:下课了,蜗牛的任务也完成了,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实验生物,把它送回大自然,这项工作就请各小组下课后完成。 课例评析 纵观本节课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能主动、务实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课前采集蜗牛、准备苹果、鸡蛋、落叶、电动玩具等教学用具,让学生贴近生活找课程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前培训小组长、小组观察、组11 / 12 间汇报交流、自主阅读、判断物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 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题碰撞,激发了师生的思维,形成了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 学习共同体 ” 。教师也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的激励性评价,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拓展探究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学生发言所形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如何利用?学生言犹未尽时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多、交流多、教学目标不能完成怎么办 ?这也在今后教师教 研活动中需要继续探讨解决的问题。 另外,教学中应注意: 1.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避免 “ 揠苗助长 ” 。在 “ 生物与环境 ” 的主题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或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的形式比较多,往往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但应该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效果不但不好,还会导致学生的负担过重和两12 / 12 极分化。 2.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一类型的课容易造成课下学生忙着找资料,课上只需要将找到的资料简单汇报就可以了。其实,收集资 料的能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的,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A证书制作管理办法
- 仓储财产安全管理办法
- 业务合同登记管理办法
- 上街宣传物料管理办法
- 管道业仓储管理办法
- 质量检测员管理办法
- 西藏基金机构管理办法
- 中学财务后勤管理办法
- 蒸汽用户稽查管理办法
- 上海此次疫情管理办法
- 政府专职消防员入职考试250题及答案
- 砖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 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22-2035年)
- 气压治疗课件
- 《口腔材料学》教材笔记(12章全)
- 七上数学期末26天复习计划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 财务管理基础(第四版)全套教学
- 四级完整词汇(打印专用)
-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