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七年级上册第 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3 七年级上册第 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3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识记要求 了解 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提高、商业的繁荣 体会 “ 两汉盛世 ” 名不虚传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归纳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理解分析认识升华 通过思考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证观点 两汉经济的发展与 400 多年政治统一、 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民族自豪感 2 / 7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成就,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教学重点 两汉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教学难点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两汉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 (启发学生回答 ) 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 “ 文景之治 ” 。 B、东汉初年,光武 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 “ 光武中兴 ” 。 2、过渡讲解: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 66 页 “ 导入框 ” 的内容。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指导学生阅读 66-67 页 “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和 “ 动脑筋 ” 内容,思考回答: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3 / 7 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 A、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 80 多年无大灾。 B、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 800 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教师接着指导学生根据 67 页 “ 汉代牛耕图 ” 和 “ 耧车 ” 图,回答: A、牛耕在什么时候出现? (春秋后期,那时要用三个人驾驭两头牛拉犁耕地。 ) B、西汉的牛耕有了什么进步? (已装上 “ 犁壁 ” ,便于翻土碎土;普遍使用 “ 二牛抬杠 ” 法,提高了效率。 ) 耧车起了什么作用? (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 当时农作物品种怎样分布? (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广泛 种桑麻。 ) 3、教师过渡讲解:随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欲知其究竟,请阅读 67-68 页 “ 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 。 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组织学生结合彩图 20“ 西汉锦袍 ” 和 67 页 “ 马王堆素纱衣 ” 、 68页 “ 文献资料 后汉书摘录 ” 以及 37页 “ 自4 / 7 由阅读卡 铁氏三兄弟 ” 和 70 页 “ 自由阅读卡 汉代炒钢法 ” ,讨论回答问题:西汉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哪些行业?有哪些成就领先于世界? A、丝织业,使用提花机,产品精美,为外国人叹服。 B、钢铁冶炼业,杜诗发明 “ 水排 ” ,比欧洲早 1000 多年,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炒钢技术是在西汉中期发明的,欧洲到 18 世纪中期才会使用它。 2、组织学生根据 70 页 “ 活动与探究 3 议一议 ” :你怎样看待日本发现 “ 汉委奴国王 ” 金印这件事? A、史书的记载与真实的文物完全一致,说明了我国的历史书籍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B、可以肯定,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 3、组织学生根据 70 页 “ 活动与探究 2 找一找 ”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犁壁、耧车、水排、炒钢法等。 ) 4、过渡讲解: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而商业的繁荣集中反映在当时的首都长安。请看 68 页“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1、让学生根据 69 页 “ 动脑筋 ” :你怎样看待两汉统治5 / 7 者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 A、有些是对的。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 “ 弹射飞鸟 ” 、民宅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B、有些是错的。如,限制市场贸易的时间,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2、指导学生观看 69 页 “ 长安平面图 ” 和 “ 活动与探究1 看图分析 ”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A、长安的宫殿是哪两座? (未央 宫、长乐宫 ) B、它们的面积大约占了全城的几分之几? (三分之一 ) c、长安的街道有什么特点? (笔直宽阔,两旁绿树成荫,还有比较完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 ) D、长安的商业区叫什么? (东市、西市 ) E、它们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了起来? (汉朝统治者采取抑商政策,所以不把商业区设在市中心。用墙围起来,是为了严格管理。 ) 3、学生讨论回答: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A、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B、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如时间许可 ,巩固小结 1、按纲要信号讲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填写 “ 汉朝主要经济成就 ” 表: 农业 6 / 7 手工业 水利 (治黄河 ) 工具 耕作 作物 丝织 冶铁 汉武帝 汉明帝 (王景 ) 犁壁 耧车 二牛抬杠法 水稻、小麦 桑麻 提花机 素纱衣 水排 (杜诗 ) 炒钢法 3、学生当堂完成 64 页 “ 练一练 ” :应选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 4、布置课后作业:新学案 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