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端午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属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 “ 民俗风情 ” 这一单元。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节选部分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的场面,节选部分独立成文。 文本字数不多,但高明之处颇多。 1、受左传影响,把重点放在人不明白之处。 战前双方形态如何,如何进行准备,如何排兵布局等等是局外人所不知道的,因此需要大篇幅叙述,而激烈厮杀,则无分南北,基本相同,即使文中无多少描述,读者也可以凭常识和想象而知。 端午日一文,要描述的是湘 西茶峒这个地方的民俗民风,此处端午节有哪些于他处不同的风俗,龙船有何特色,划船的人有多少,如何安排,如何奖励,奖品为何等等,各地各不相同,这是需要详加描述的,唯有对这些详加描述,才能写出一地之特色,而如你追我赶激烈划船,估计各处基本相同,读者完全可以凭借生活常识去想象。所谓最特色的才是最世界的,边城这本小说,正是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2 / 6 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而成为名著,节选自边城的端午日也同样正是描述具有边城小镇茶峒特色的端午风俗而入 选教材,也正是教材编者将其列入 “ 民俗风情 ” 的原因。 2、端午日一文,不但描述了具备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而且在写作技巧上也同样具有许多精妙之处。 端午日一文主要描述了茶峒人欢庆端午日的三个场面,从场面描写的角度来分析文本,其写作技巧的高超亦令人叹为观止。 渲染气氛,层层烘托。端午日一文虽然没有用大量篇幅描写激烈紧张的赛龙船的场面,却不惜笔墨渲染了赛前赛后的气氛。作者先以无人不穿了新衣,不在额头蘸雄黄酒画王字,家家必吃鱼吃肉等风俗的叙述,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接着交代万人空巷,官民人等无不到河 边看划船,设置了悬念,是什么样的激烈比赛能够如此吸引民众,此所谓 “ 未成曲调先有声 ” ;然后一步步叙述划船的赛前训练、交代船只的结构、桨手的分工、船员的结构等等,无不使读者心驰神往,最后又叙述领奖追鸭那唯有茶峒特有的风俗,更有使读者如临现场,沉醉其中的功效。至于赛龙船如何紧张激烈,如何你追我赶,读者更可以从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擂鼓的故事去驰骋想象。文章的文字虽然简明通俗,但层叠无穷的悬念,层层烘托的气氛渲染,无不展示出作者高超的文章技巧。 3 / 6 点面结合,精致剪裁。端午日一文,就其结构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场面描写。场 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正因为要把众多人物安排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之中,要把在这特定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尤需作者精致剪裁,精巧结构,方能使各项材料安排条理清晰,有点有面且重点突出。端午日描述赛龙船的场面,可谓匠心独具,实在是一篇场面描写的范文。在材料安排上,先叙述茶峒人早早吃饭,家家倒锁了门,万人空巷,齐聚河边,这些都是从 “ 面 ” 上来写,然后依次叙写龙船的结构、桨手的训练、两岸的呐喊助 威以及赛后的捉鸭子,这样点面结合,顺序清楚、渐次展开,详略得当,重点鲜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必定能让学生于场面描写的知识上有较大收获。 3、端午日一文的语言通俗简明,但作者用词之精确,通俗的词语中蕴含深刻的意蕴,同样是十分精妙的。 “ 上午 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 ,一个 “ 就 ” 字写出全茶峒人看龙船的心情是何等的迫不及待。 “ 莫不 ” 穿了新衣,“ 莫不 ” 倒锁了门。 “ 莫不 ” 在税关前看热闹,三个 “ 莫不 ” 写尽茶峒那全体参与全民欢庆的热闹场面,足以胜过大篇幅的描写。文中虽然没有大段文字描 述赛龙船的紧张激烈,但 “ 身体结实、手脚伶俐 ” 的桨手选拔和一句 “ 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情形 ” 交代,足以4 / 6 让读者遐想赛龙船的紧张激烈。而领奖过程中 “ 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都写出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 , “ 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 则蕴含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万民同乐的喜庆。端午日的语言于质朴之中,蕴含丰富的意蕴。 二、说教学目标: 1、感受民俗 “ 特色 ” 2、学习铺垫烘托、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写法 3、体味湘西茶侗淳朴、军民同乐的民风。 三、教学重点、难点: 精彩的场面 描写:层层烘托,点面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掌握课文词语 (一)谈话式导入,师生交流。 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 2、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过端午节有哪些民俗呢? 4、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课文是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说说你所知道的作者。文章介绍的是哪里的端午节呢? 5、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读读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茶侗端午有哪些独特的民俗。 5 / 6 (二)整体感知,说出茶侗民俗之 “ 异 ” 。 1、自读课文,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用笔圈 划出来。 2、说说哪些民俗和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 (三)整体阅读,感受茶侗民风之 “ 乐 ” 。 1、再读课文,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端午日的气氛,你会用那个词? 2、小组合作,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体现端午日的热闹。 3、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湘西茶侗怎样的民风? (四)深入思考,体悟作家点面结合,铺垫烘托的写法。 1、看视频,叙述场景。 2、读赛龙舟场景,体会该段描写语言简练、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