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1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1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1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1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 1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继续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要点: 1.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 2.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学生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的内容 。 教学设想: 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单元。它表明了我们对探险这一过去被国人相对忽视的人类文化活动的价值倾向。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当前,全球一体化在加速,不同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交流、沟通越加频繁,打破隔阂,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文化精华,这已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从2 / 12 这一角度说,本单元的复习,要拥有一种全球文化和视角,具涂抹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在复习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 养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观念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项:学生讨论后展示单元知识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 课文题目中心内容知识要点 登上地球之巅( 1960 年 5 月 ,)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 ,)克服重重困难 ,终于登上了地球之巅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荒岛余生,鲁滨逊身陷荒岛他用自己的理智和智慧解决了生存困惑寻求到了精神的寄托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学习主人公在困境 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伟大的悲剧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3 / 12 真正的英雄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培养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两小儿辩日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第二项:内容拓展 盘古开天辟地 我国一些古代小说中,往往开头都写道: “ 自从盘 古开天地 ” 以来如何如何,历史也常常从他写起。盘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呢?传说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就好像一个大鸡蛋,黑暗混沌一团,盘古就孕育在这里面。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觉睡醒过来,觉得挺闷气,于是抓过一柄板斧,用力一挥,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天地开辟了,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就上升成了天,另一些浊而重的东西,就下沉而为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和地都各以每天一丈的速度不断增长,盘古也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每天长高一丈。又过一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 盘古也越长越高大,长4 / 12 到据说有九万里那样高。他为了不让天地再合拢来,一直顶着天,支着地,象一根大柱子那样撑着。 这位为人类开辟了天地的大神,死的时候是很威武的。古代传说中说,他的呼吸化成了变幻的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和躯体变成五座高山,他的血液成为了奔腾的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成为了肥沃的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天上数不清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髓变成为珍珠美玉,连他流下的汗水都成为甘霖雨露,浇灌着万物生长。这样,盘古成了 “ 天地万物 之始 ” 。 关于盘古,还有另外一种传说,盛行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他们认为盘古是人类的祖先。大意说,他原是高辛氏养的一条美丽的狗,后来他帮高辛氏除掉了他的对手房王,因而立了功,高辛王遵约把公主嫁给了盘古。经过六天的修炼,他变成了狗头人身的形状。盘古和公主结婚后生下了三男一女,这就是人类的来源。至今,我国南方苗、瑶、黎等民族中,对盘古十分尊敬,称他为 “ 盘古 ” 还给他修了盘古祠、盘古洞。 女娲补天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5 / 12 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 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 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6 / 12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 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 ?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 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7 / 12 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 (约前 340 椩记 ?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米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巍然屹立在莽莽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处,常年覆盖着冰雪。它那金字塔形的峰体,在百公里之外就清晰可见,给人以肃穆和神圣的感觉。珠穆朗玛峰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登山家心目中的“ 圣殿 ” ,是每一个登山家的终生夙愿。 1921 年,英国等探险家纷纷组队,投入巨资,攀登世界最高峰。而且,探险家们更看重从难度大的中国一侧北坡攀 登珠峰,先后共组织了次之多,但是均未能成功。其中, 1924年,著名英国登山家马洛里等,凭借先进的登山工具和丰富的经验,顽强地攀登到珠峰北坡海拔 8680 米处,即 “ 第二台阶 ” ,马洛里和他的队友不幸遭遇山难,功亏一篑。人类8 / 12 攀登珠穆朗玛峰历史 自从 1953 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从南坡登顶珠峰后,从北坡登顶珠峰一直是新中国登山运动员的梦想。中国登山队于1955 年开始组建,史占春为第一任队长。 1960 年,尽管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是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中国登山队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年轻的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3 人于 5 月 25 日凌晨 4 时 20 分成功登顶,首次完成了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 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后,又在现代登山运动史上先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75 年第二次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藏族队员潘多成为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1988 年中国与日本、尼泊尔联合组队,首次实现了珠峰南北坡双跨;从 1988 年至 1999 年,年轻的登山家李致新、王勇峰二人用了年时间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XX 年5 月 21 日、 22 日,中国登山 队的两批队员登顶珠峰成功;从 1993 年开始,中国 x 藏登山队开始踏上攀登 14 座 8000米以上高峰的征途,截至 XX 年 5 月,他们已经攀登上了其中的 12 座山峰,并争取在今后两三年里实现既定目标。中国登山健儿的历次次登顶珠峰 南极科考小资料 我国南极考察始于 80 年代。 1980 年,首次派出两名科学家9 / 12 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 1984 年 11 月,我国首次组织南级考察队赴南极进行考察,并于 1985 年 2 月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建成南极长城站。 1989 年 2 月,我国又在东南极建成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 随着两个站的建成,我国南极考察从建站为重点转为科考为重点。 1991 年,开始实施的科考 “ 八五 ” 计划,在极地气象、冰川、高空大气物理、地学、极地环境、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几十个学科取得丰硕的成果。一批科研成果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南极大陆 冰封的南极大陆 南极洲的面积为 1360 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 97%为冰层所覆盖,形成南极冰盖。冰盖所覆盖的并非全部是大陆,一部分冰盖伸出在陆地之外,浮处于海面上,形成冰棚。南极洲最大的冰棚为罗丝冰棚,面积约达 50 万平方公里。南极冰盖不仅覆盖面积大,而且冰层极厚。目前测得冰层 最厚的地方达到了 4200 米。由于南极大陆极为广阔,所以,尽管人类已经拥有 “ 冰雷达 ” 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测量南极冰盖的厚度,目前已测出冰层厚度的地方还不到整个大陆的一半。广阔的南极冰盖犹如遮盖在南极大陆真实地貌上的神秘面纱,至今尚未被人类完全撩开 冰盖的形成与演化 10 / 12 南极大陆陆基的平均海拔为 -150 米。如果没有冰盖覆盖,大陆的绝大部分都应是被大海所淹没。但由于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所以即使是含盐量颇大、冰点很低的海水,在这里也会冰封万里。同样,由于寒冷的原因,这里的降雪也只会堆积而不会融化。雪越积越厚,深 处的雪就会被压缩而逐渐冰化。到达 100 米深处时,积雪完全冰化,做为含气泡的冰。据测算,南极内陆部分的冰层每年新增约 3-4 厘米,沿岸地区每年形成 20-30 厘米。新的冰层不断地形成,照此下去,冰盖应该越来越厚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冰在受到强大的压力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冰盖会由较高处的中心向较低处的四周缓慢流动。大范围的冰盖流动将使冰盖向海面突出,形成浮出海面的冰棚。 南极冰盖下的湖泊 南极冰被盖下的湖泊是目前关于南极洲的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最初发现冰下湖泊的是英国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用飞机搭载的冰雷达 大范围地测量南极冰盖的厚度时,接收到一种强烈的水平反射回声。这些回声和来自冰被下地基的回声完全不同,由此进一步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了冰盖下的湖泊。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观测了南极大陆 50的地区,共发现大约 90 个冰下湖泊。俄罗斯东方基地下发现的宽 50 公里、长 230 公里、总面积 14000 平方公里的冰下湖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冰下湖可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万年。在这与世11 / 12 隔绝了一百多万年的环境中,会发现什麽样的未知生物呢?这一待揭的谜底令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激动不已,他们对此充满想象,期待着新的发现。 陨石的宝库 南极冰盖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使得南极洲成为地球上发现陨石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大 陆。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南极洲收集到的陨石的总数超过 17000 颗。这其中最为轰动的是 1984 年发现的火星陨石,科学家研究表明,这颗陨石上可能含有生命存在过的迹象。 由于南极大陆冰盖覆盖的特殊环境,使得在此发现的陨石比其它地区发现的陨石更少被污染、更富有研究价值。 有关资料:载人航天史 10 座里程碑 1961 年 4 月 12 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乘坐东方 -1号飞船绕地球轨道一圈飞行了 108 分钟,成为空间飞行的第一人 。 1963 年前苏联女宇航员瓦莲京娜 .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 -6号航天飞船绕地球飞行 48 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进宇宙的女性。 1965 年前苏联宇航员阿列科谢 .列昂诺夫首次实现舱外活动。 1968 年阿波罗 -8 成为第一艘绕月球飞行的载人飞船。 12 / 12 1969 年美国的阿波罗 -11 使人类第一次在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