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莲山课 件 k 第六单元复习 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蕃、甚、妖、蔓、鲜、劳形、 二、作者的掌握 让学生运用表格把作家、作品、作者朝代、对作者评价、名言名句罗列出来,以便于记忆。 三、写法的复习说 陋室铭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2、还运用了如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语言上骈散结合 爱莲说 1、衬托(正衬、反衬)的成功运用。 2、语言的骈散结合。 3、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重温阅读语段 21*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2 / 9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驴不胜怒,蹄之( ) 、技止此耳( ) 、以为且噬已也( ) 、虎因喜( ) 9.下面句中加点的 “ 益 ” 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和( )。( 2 分) 、满招损,谦受益。 、精益求精。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 、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译: 。 11. 写出由这则寓言衍生出来的成语(至少两个): 。( 2 分) 12.庞然大物的黔之驴为什么会被虎 “ 断其喉,尽其肉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 分) 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B 同 “ 只 ” 不过、仅仅 c 将要 D、于是 9、 10.(一只)老虎看见驴,觉得它是个庞大的家伙,于是反它当作神, 只敢躲在树森偷看它。 3 / 9 参考答案 : 11.黔驴技穷,庞然大物(黔驴之技) 12.驴虽是宠然大物,却无对附老虎的本领,只会鸣叫、蹄之,才会被老虎 “ 断其喉,尽其肉 ” 。本文告诉我们面对那些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东西,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言之有理即可) 爱莲说 -周敦颐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_ 3理解填空。 4 / 9 第 一 段 中 描 写 莲 花 高 洁 、 质 朴 的 语 句 是_ , 描 写 莲 花 正 直 的 语 句 是_。 短 文 以 莲 为 写 作 对 象 , 写 菊 、 牡 丹 的 目 的 是_。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应放在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_。 4短文赞扬莲花 “ 出淤泥而不染 ” 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 “ 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 ”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_ _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 ” ,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 / 9 6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 菊 ” 和 “ 牡丹 ” 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 1.多、洗涤、牵连、更加 2.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 1)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 3) 4、 5、世人甚爱牡丹。 6、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守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22 陋室铭 -刘禹锡 (一) _ , _ 。 _ ,_。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 / 9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_。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 _, _。 _,_。 作用: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 _。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 _。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答: _。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参考答案: 1.刘禹锡 2.山不在高,在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名山、灵水与 “ 陋室 ” 相提并论,强调 “ 陋室 ” 也有 “ 名 ”“ 灵 ” 的性质,引出对陋室的描写。 3.这里指品德高尚弹奏)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7 / 9 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2)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5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 “ 火起 ” ,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齁 声()中 间 () 曳 屋许许声()() 2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 1)宾客意少舒 .少: ( 2)不能指其一端指 .一端: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4)奋袖出臂 .奋: ( 5)两股战战,凡欲先 走股 .走: 3与文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 / 9 A.学而时习之巴蜀之鄙有二僧 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D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人有百手()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4翻译文中画线句。 5按要求找出这两段中表示时间的词。 ( 1)表示突然发生的。() ( 2)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发生。() (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6用 “ ” 画出写一家人由醒到睡过程的词句。 7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 8一家人睡去后,宾客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9第 4 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 “ 善 ” 仍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_,侧写 _。 10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浓墨重彩点染由于失火从屋内卧室到邻近火场传来的极为复杂的声响? 11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一句,从哪些方面写宾客犹如身临火灾现场? 9 / 9 (二) 1houjianyehu2( 1)稍微 ( 2)指:指明一端:一种( 3)说出( 4)卷起( 5)股:大腿走:跑 3( 1) A( 2) D4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5(1)忽( 2)未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