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高考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高考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高考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高考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2017上饶检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如下图甲,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如下图乙,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B)A图甲中的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解析图甲中表示多糖,表示蛋白质,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a是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尾部。共同构成了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而磷脂分子无此功能。2如图,a代表某信号分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可能是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要有受体,例如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来完成信息传递。3(2014全国卷,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D)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植物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就是胞间连丝,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此通道可以进入另一个细胞。细胞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糖蛋白减少,细胞的识别能力弱化,细胞容易扩散,即黏着性降低。细胞内的许多生理生化反应需要消耗能量,ATP是其能量提供者。动物细胞不能合成蔗糖,但可以合成乳糖。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D)A核膜不与细胞内的其他膜相连B核仁与细胞核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D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控制细胞的代谢D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染色质发生周期性变化解析核膜与内质网膜是相连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中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核中的DNA不能进入到细胞质中。5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由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有关而与无关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都有关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磷脂分子的运动和绝大部分蛋白质的运动;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由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和载体蛋白都有关。6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解析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越多;部分离子小分子也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7(2017江西省赣州市高考生物一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但无法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B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错误;胰岛B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其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B正确;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中的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8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C)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解析膜蛋白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如B淋巴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受体分子,A项正确;膜蛋白中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分别朝向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外侧和内侧,即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B项正确;膜蛋白在膜中的流动性较磷脂的弱,C项错误;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这些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D项正确。9(2017湖南长沙高三期末)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水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水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的细胞(B)A酵母菌细胞B浆细胞C人成熟红细胞 D乳酸菌细胞解析浆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生物膜系统发达。10(2017河南省安阳市高考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D)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是运动的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细胞膜的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水解有关的酶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A错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参与,如植物的胞间连丝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水解有关的酶,D正确。11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B)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解析从题意中可以看出,识别器具备的应该是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在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12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解析由题中实验可知,a细胞的细胞核放入经人工处理后去核的b细胞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形成的c细胞表现出a细胞的性状;将b细胞经人工处理后得到的细胞培养一段时间,表现出b细胞的性状。显然细胞核决定性状,即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与细胞质无关。本实验中的观察目标是细胞,并不能代表生物体的一切性状。13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C)A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解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不均匀分布,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其中只有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这一点与罗伯特森的三层结构模型一致。14下列生理活动中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是(C)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 B垂体分泌生长激素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D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解析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为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二、填空题15(2017日照检测)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_血液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_受体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细胞膜接触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_,请举例:_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通道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胞间连丝_。(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_有关。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常见的有三种:通过血液的传送,将腺细胞分泌的物质运送到靶细胞,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激素调节;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把信息传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和结合的过程;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由通道完成信息的相互传递,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这种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16图1和图2是细胞膜结构的放大部分,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组织、细胞与器官之间通过某种信号分子的交流与反馈而实现的。图1中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则甲蛋白是_抗体_,是_浆_细胞产生的。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