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14讲 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14讲 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14讲 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14讲 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14讲 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材料包括_和它们的_。,金属材料,纯金属,合金,2金属的物理性质,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_,当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性质,用途,【特别提醒】(1)铝虽然活泼性较强,但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进一步氧化,因而抗腐蚀性更强。(2)当Fe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的是亚铁离子(Fe2),而非铁离子(Fe3),溶液为浅绿色。2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_和一种_反应,生成另一种_和_的反应。(2)通式:ABCACB,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活动性顺序,2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就越剧烈。(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强,氢,盐溶液(化合物的溶液),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原理:利用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及与氧气、酸、盐溶液能否反应和反应的难易程度、反应速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实验方案:(1)两种金属通用法:将一种金属(M)插入另一种金属(N)的盐溶液中,如果无明显现象,则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如果M上有N附着,则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NM,MN,特殊法:如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种金属排在氢前,另一种金属排在氢后,也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判断:将两种金属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如果M上有气泡产生,N上无明显现象,则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2)三种金属两固夹一液a试剂: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单质和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b操作方法:将两种金属分别插入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附着及溶液颜色变化),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MN,两液夹一固a试剂: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单质和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b操作方法:将金属分别插入两种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附着及溶液颜色变化),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对更多金属,可以用酸先分组,转化为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探究。,【注意】(1)实验前必须打磨金属表面,除去氧化层或污物。(2)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硝酸和浓硫酸。(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盐必须可溶于水。(4)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命题解读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主要以文字叙述或图片的形式在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中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金属材料的识别;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常见合金及其性质。,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例1】(2016,大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B,【方法指导】正确理解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应练习1(2017,玉林)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2(2017,广州)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B钢是纯铁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A,C,命题解读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中考重要的考点,常以图示或实验形式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主要命题点是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的化学性质,【例2】(2017,泰安)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B,【方法指导】熟练掌握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有关量的变化关系,结合函数图像分析即可解答此类题。,对应练习1(2017,东营)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C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B,2(2017,济宁)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导学号58504061)反应速率:MgFeZn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ABCD,D,命题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命题点有:通过与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滤渣、滤液的成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D,【方法指导】常常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可以利用金属与可溶性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对应练习1(2017,郴州)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AZnSO4溶液B稀盐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2(2017,临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BXZYCYZXDZYX,D,B,A,2(2017,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B,3(2015,海南)小明为了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YZXWBXYWZCXWYZDWXYZ,C,4(2017,绵阳)向FeCl2、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B滤液中一定存在MgCl2和ZnCl2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D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C,5(2017,绍兴)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C,6(2016,南充)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自行车上_(填序号)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2)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A,在链条上涂油,(3)自行车的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为了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将铁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写出一种自行车出行的好处_。,FeCuSO4=FeSO4Cu,节约能源(或保护环境),7(2017,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导学号58504062)(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