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doc_第1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doc_第2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doc_第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doc_第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专业:城市规划 地点:8号与9号教学楼指导老师:起止日期:2014.11.242014.11.28 河南城建学院目 录一、前言(3)(一)实习目的(3)(二)实习要求(3)(三)实习任务(3)二、内容(4)(一)实习的项目(区域概况)(4)(二)程序(4)1、导线测量(4)2、高程控制测量(5)3、碎步测量(5)(三)方法(6)1、角度测量方法(6)2、边长测量方法(6)3、高程测量方法(7)4、碎步测量方法(7)(四)精度(7)(五)计算成果及示意图(7)1、水平角观测记录(8)2、导线边长观测记录(11)3、闭合导线坐标计算(12)4、闭合水准路线计算(13)5、控制网示意图(14)三、实习心得体会和建议(14)四、实习评语(15)一、前言(一)实习目的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2、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3、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掌握地形测量的测、算、绘技能;4、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二)实习要求要求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学习和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三)实习任务1、实习动员,领仪器工具,落实计划;2、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导线点、水准点、图根点);3、测图控制测量外业:导线测量(测角、量边)、四等水准测量;4、控制测量内业:导线计算、水准测量内业、控制点坐标与高程成果表;5、测图准备:图纸、展绘控制点;6、地形图测绘;7、地形图整饰(包括地貌图勾绘);8、编写实习报告; 9、还仪器、工具;交测量成果:控制测量资料、图纸;实习报告、实习日记;10、实习总结。二、内容(一)实习的项目(区域概况)8、9号教学楼及其周边,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有五条路,在教学楼的周围有草坪围绕。(二)程序1、导线测量(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1)控制形式 、选点因测区面积较大,地势起伏高差较大,建筑物较多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布设成闭合导线。控制点一共取了5个,点号依次为1、2、3、4、5。总共组成了六根导线,每根导线的长度都不小于课本要求。2)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a、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b、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c、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d、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e、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在实习动员会之后,老师带领我们踏勘了我们要做的实习工作地点,并指导了我们选择勘探点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之后,由于地点有限,三个班都测量,于是每个组分开。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分别选择了勘探点,我们组的勘探点是K3、G3-1、G3-2、G3-3、G3-4、G3-5,起始方向为K4-K3,控制点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控制点的选择是整个控制测量的关键,选择控制点要注意选择的控制点要能够观测到测量点,并且距离不应太远。控制点与控制点的距离应当适中,控制网的角度不宜过大或过小,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很快,勘探点都已经选择完毕,并用红漆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下一步的实习内容了。我们就开始讨论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2)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3)边长测量工具:经纬仪,水准尺(标杆),钢尺。在测量水平距离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往返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这样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4)平面坐标计算2、高程控制测量(1)水准测量使用变换仪器高法。(2)高程计算在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量完成之后,我们紧接着就开始了高程的测量工作 ,相对于角度测量,高程的测量工作颇为顺利,也很轻松。因为高程测量不用把仪器架设到控制点,这样就是我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灵活性,我们采用快速测量多次测量的方法,根据实习任务指导书的要求,使用变动仪器高的方法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很快,我们就完成各控制点高程。测量高程是我们进行最顺利和省时的一项。3、碎步测量(1)准备工作(2)地形测图碎部测量是从周四上午开始的,我们画出草图,对主要点进行标号记录,并且测量了主要点的控制角度以及控制点到各个碎部点的平面距离,记录在碎部测量表上。这样通过角度和水平距离就可以锁定点的位置,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出碎部主要点在图纸上的表现位置,由于天气原因,碎部测量进行了一天时间,这样整个测量工作户外工作就基本完成了。碎步测量进行得很顺利,没有前两天那么生疏,感觉经过两天的测量,熟悉了很多,安置仪器也熟练了不少,用时少了。(3)地形图的检查和整饰在碎部测量基本完成的时候,我们开始着手整理数据和准备制图,碎部数据整理起来很快,因为控制网已经表现在图纸上,并且数据都是相当准确,碎部的整理工作和制图工作完成的都比较顺利,但是很多的细节和数据都是无法在草图上记录下来的。于是,在周五上午,我们全组出动,拿上图板和图纸,边测量边记录边绘图,这是我们最有效率地的合作了。我们几个人全组分工,组长画图,其余分为两组测量,其中一组中两人拉尺一人记录。半天的时间,我们把草图上表现不出来的东西完成了一大部分,这样,就使我们放心了很多,毕竟,时间不多了。周五下午,我们继续努力,由于深知下午就得交成果,我们就很着急,但值得安慰的是我们就差八号楼的小花坛未测,很快我们就完成了。接着我们就回到教室整理数据,终于把剩余的部分完全呈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一个星期的成果。虽然有些累和无奈,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终于看到我们小组七个人努力的果实了。(三)方法1、角度测量方法(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24秒否则重测。2、边长测量方法(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3、高程测量方法(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4、碎步测量方法(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2)对准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读取上丝、中丝、下丝度数,和竖直角度。(四)精度观测角度的最后成果,写成度、分、秒形式;水准测量高差精确至mm; 钢尺丈量精确至mm。(五)计算成果周三下午完成导线全部外业测量之后,我们带着我们所有控制网的数据来到班里进行计算,直到晚上,也还是没把数据整理好,因为我们的控制网选择的控制点并不是很合理,角度相差较大,导线距离相差也比较大,这样就可能导致测量的误差,我们经过反复的计算、校正,甚至要重测,我们只能回寝室继续进行计算,直到将近十一点,终于把控制网的数据正确整理出来,并将数据表现到了图纸上。才发现理想中的数据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切都没那么简单,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这样更利于实习进度。也想起了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测量要步步检核”。1、水平角观测记录导线水平角观测1(测回法)测站点号目标点号竖盘位置水 平 角 观 测备 注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5K3左0000541891806189181241891900K3右2100030189181843918485K3左9000541891812189181242791906K3右2905030189181241200842K31左00003644004844010654401241右180012444012452240248K31左900012440136440130513402301右270005444012453140218- 11 -导线水平角观测2(测回法)测站点号目标点号竖盘位置水 平 角 观 测备 注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34左00003065473065474826548004右17957546548062245450034左900030654742654800215548124右26958546548182335471245左00003085010085005438501305右17959008500483264594845左900054850012850030317501065右269595485004833550042导线水平角观测3(测回法)测站点号目标点号竖盘位置水 平 角 观 测备 注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12左00004815927421592745K315928302右17958061592748K3339255412左90004215927061592724K324927482右26958541592742K369263623左00003017622241762236117622543右179590617622481356215423左90005417623001762248126623543右2695654176223618619302、导线边长观测记录导线距离测量记录线段 距 离 观 测往 测返 测往返差(m)距离平均值(m)相对精度分段观测值(m)总长(m)分段观测值(m)总长(m)K3-120.00107.7020.00107.740.04107.72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7.7027.741-210.0074.1210.0074.180.0674.1510.0010.0010.0010.0020.0020.0024.1224.182-320.0092.5020.0092.600.1092.5520.0020.0020.0020.0020.0020.0012.5012.603-430.00150.8030.00150.940.14150.87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8030.944-520.0089.4020.0089.600.2089.5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9.409.605-K330.00133.0030.00133.20.2133.130.0030.0030.0030.0030.0030.0043.0043.20- 18 -3、闭合水准路线计算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 号观测角()改正数()改正角()坐标方位角a()距离D(m)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点号x (m)y (m)x (m)y (m)x (m)y (m)K3 44 01 18+1644 01 34187 50 41107.72-4-106.71-3-14.70-106.75-14.739024.1384285.800K31159 27 34+16159 27 508917.3884271.071208 22 5174.15-3-65.27-2-35.27-65.27-35.272176 22 42+16176 22 588852.1884235.82211 59 5392.55-4-78.53-3-49.07-78.53-49.07365 47 54+1665 48 108773.5884186.733326 11 43150.87-6125.30-4-83.98125.30-83.98485 00 42+1685 00 588898.8884102.75461 10 4589.5-343.12-278.3943.1278.395189 18 12+15189 18 278942.0084181.14551 52 15133.1-582.13-4104.6682.13104.66K39024.1384285.800K3719 58 25+95720647.89+0.25+0.18计算略图辅助计算测=7193825 fx=X测=+0.25 K=fD/D=0.00047 f容=606=146.97f=测-理=95 fy=y测=+0.18 K容=1/2000K fD=fx+fy=0.30804、闭合水准路线计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第 3 组 2014 年 11 月 29 日测段编号测 点距离L(m)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的高差(m)高 程(m)备 注 1A484.45+0.1060.003+0.109153.939G3-1154.048274.15+0.1430.003+0.146G3-2154.194392.55+0.2670.004+0.271G3-3154.4654150.87+1.9530.006+1.959G3-4156.424589.5-0.9070.003-0.904G3-5155.5206133.1-1.6590.005-1.654K3153.866724.2+0.0710.002+0.073A4153.939648.82-0.0255+0.0255辅助计算fh=-25.5mm L=648.82 f容=40L=32mmfh5、控制网示意图三实习心得体会和建议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在文枫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工程测量的综合实习。由于天气原因,本次的测量实习显得尤为困难。但我们团结合作,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实习内容。通过本次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通过具体的操作,进一步熟悉了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方法,相对于从书本上看到的抽象的内容,亲手操作不仅让我们将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更重要的,实习能使我们在能更加熟练、精准的操作基础上,更贴近实际运用的作业,及独立的完成所需的测量实际任务,这样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所以,深知实习重要性的我必须认真的把握好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已经可以迅速的对中整平经纬仪。而且,经过多次对数据误差的分析,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学着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