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名言,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诵读正音 王好(ho)战 弃甲曳(y)兵而走 谷不可胜(shng)食 数罟(cg)不入湾(w)池 养生丧(sng)死无憾 鸡豚(tn)狗彘(zh)之畜(x) 然而不王(wng)者 涂有饿莩(pio),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语句,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6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措施。,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允许存在出人),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课 文 赏 析,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请朗读第一部分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 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说明:通过比喻,更形象、生动,说理更透彻,说服力更强。,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 耳 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 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 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课堂小练,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名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答 案,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发,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sh计算,数,凶,(1)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不吉祥,不幸 (2)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庄稼收成不好 (3)攘除奸凶(出师表)凶残、残暴 (4)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恐惧而喧嚷骚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 鼓敲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要求:认真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卒:(c)突然,出人意料。槁:干枯。油然:盛多的样子。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浡(b):蓬勃的样子。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由:同“犹”,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寡人之于国也,检查背诵,分析: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1、完成课后练习一。 2、 完成课后练习二。 3、讨论课后练习三。 4、完成课后练习四。,练习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临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1)告诉,使人知道 今将喻子五篇之诗(汉书) (2)明白、知道 成语有“家喻户晓” (3)比喻 王好战,请以战(寡人之于国也) (4)通“愉” 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庄子齐物论 ),喻,(1)与“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直,(1)种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管子) 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树立、建立 树帜曰“谢庄团练冯”(冯婉贞) (3)培养 终生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4)树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5)量词 树木一株、一棵称一树,树,阅读训练(附材料)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比:b,代替。壹:全部、都。洒:x通“洗” 易:疾速。耨:nn,除草。,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购置与技术服务协议
- 心律失常课件
- 2025年热处理工(助理工程师)考试试卷复习资料复习重点
- 2025年起重机械作业操作证考试冲刺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度全功能办公场所租赁合同(含共享会议室)
- 2025年度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与技能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设施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汽车驾驶员(C1)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实践)
- 2025年新能源电池原材料采购合同修订版及补充协议范本
-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