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桥梁_第1页
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桥梁_第2页
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桥梁_第3页
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桥梁_第4页
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大跨预应力溷凝土桥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4)按执行性质分。环境标准按执行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新报批和重新审核3.政府部门规章(二)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2)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2.早期介入原则;(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梁研究论文 班级:TY2011姓名:DYL学号:06精品文档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梁论文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钢桁架桥;朝天门大桥;江界河大桥论文摘要:自从法国人Freyssinet于1928年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和设计理论、德国人Dishinger在1938年提出的现代斜拉桥设计构思之后的至今的几十年里,世界桥梁建设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1.1跨径不断增大目前,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将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至于混凝土桥,梁桥的最大跨径为270m,拱桥已达420m,斜拉桥为530m。桁架是平面结构中受力最合理的形式之一。桁架桥与其他桥型相比,具有自重小,结构轻巧、造型简洁,由上弦、腹杆和下弦组成的桁片,各杆件共同受力,有效地利用材料、便于节段拼装和施工快捷等优点。同时,大跨径桁架桥的桁架高度都很大,造势气势雄伟,外形轻巧,安全稳定,具有独特的美感。本文主要让读者了解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梁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钢桁架桥与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工艺以及我国重要的典型桥梁:朝天门大桥和江界河大桥。正文:1.1混凝土桁架桥的概念桁架概念:【truss bridge】 指的是以桁架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1.2桁架桥组成桁架组成: 桁架桥一般由主桥架、上下水平纵向联结系、桥门架和中间横撑架以及桥面系组成。在桁架中,弦杆是组成桁架外围的杆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上、下弦杆的杆件叫腹杆,按腹杆方向之不同又区分为斜杆和竖杆。弦杆与腹杆所在的平面就叫主桁平面。大跨度桥架的桥高沿跨径方向变化,形成曲弦桁架;中、小跨度采用不变的桁高,即所谓平弦桁架或直弦桁架。1.3桁架桥结构分类桁架结构分类:桁架结构可以形成梁式、拱式桥,也可以作为缆索支撑体系桥梁中的主梁(或加劲梁)。桁架桥梁绝大多数采用钢材修建,亦有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修建的例子。1.4桁架桥优点桁架是平面结构中受力最合理的形式之一。桁架桥与其他桥型相比,具有自重小,结构轻巧、造型简洁,由上弦、腹杆和下弦组成的桁片,各杆件共同受力,有效地利用材料、便于节段拼装和施工快捷等优点。悬索桥以受拉为主,拱桥以受压为主,桁架桥为拉、压力相平衡的形式。桁架的拉、压和腹部支撑都为杆件形式,杆件的自重小,桥梁的自重轻,跨越能力大。在更大跨的悬索施工中,应用良好,例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同时,大跨径桁架桥的桁架高度都很大,造势气势雄伟,外形轻巧,安全稳定,具有独特的美感。1.5我国的桁架桥发展历程我国比较有名的桁架桥梁有: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三联3128m连续钢桁梁,1957年,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南京长江大桥(三联3160m连续钢桁梁,1969年)、九江长江大桥(180m+260m+160m梁拱组合体系,1993年)、芜湖长江大桥(180m+312m+180m钢桁斜拉桥,1999年)和香港青马大桥(主跨1377m钢桁加劲梁悬索桥,1997年),目前我国修建的重庆朝天门大桥为190m+552m+190m钢桁拱桥,是世界最大跨径拱桥。桁架桥为空腹结构,因而对双层桥面有很好的适应性,以上列举的几座桥均布置为双层桥面。1)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成的一座现代化公铁两用桥梁,072m,由16孔跨径为56.84m及2孔14.63m上承板梁组成,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工处长,罗英任总工程师,但各主要工程,还是由各洋行承包。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1957年,是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又标志着我国修建大跨度钢桥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起点。大桥正桥为三联3128m连续钢桁架梁,公铁两用,包括引桥在内,铁路全长6772m,公路桥梁为4589m。 武汉长江大桥3)南京长江大桥,是1958年规划兴建,1968年建成。正桥全长1576m,计10孔,3联3160m连续钢桁梁桥加一孔128m简支梁,钢材为屈服强度350MPa低合金钢。该桥钢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经济薄弱,钢材产量很低,制造设备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为本桥开发的。 南京长江大桥4)1998年4月5日,世界上目前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坐落在日本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东经135度01分,北纬34度36分),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两座主桥墩海拔297米,基础直径80米,水中部分高60米。两条主钢缆每条约4000 明石海峡大桥米,直径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重约5万吨。大桥于1988年5月动工。1998年3月竣工。 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第一座用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斜拉桥,由著名的法国埃菲尔集团公司承建。1.6钢桁架桥钢桁架桥的主要特点及使用范围钢材是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均较高的匀质材料,因此钢桥具有很大的跨越能力,且结构可设计得相对比较纤细。钢桥的构件适合用工业化方法制造,便于运输,工地安装速度快,因此施工工期较短。钢桥在受到破坏后,易于修复和更换,适宜于战备和灾害恢复的快速抢修。钢桥易于腐蚀,因此需要经常检查和定期喷涂防腐涂料,近年来虽然研究出了一些长效的涂料,但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钢桥的养护费用比其他桥梁较高。1.7钢桁架桥的悬臂拼装施工 钢桁架桥的悬臂拼装施工,主要有下列程序:杆件地面预装、钢梁杆件悬臂拼装、高强度螺栓施工、安装临时支撑装置、钢梁纵移和横移等。1.8朝天门大桥朝天门大桥,于2009年4月25日正式通车。大桥只有两座主墩,主跨达552米,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主跨还要长,成为“世界第一拱桥”。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行人可经两侧人行道上桥;下层则是双向轻轨轨道,并在两侧预留了2个车行道,可保证今后大桥车流量增大时的需求。 朝天门大桥 著名的“悉尼大桥”曾是“世界第一拱桥”,不过,“世界第一拱桥”已经易主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它的钢拱桥主跨552米,比“悉尼大桥”还要长近50米。除此之外,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副院长王复敏透露,朝天门大桥4个支座的球面可在一定范围内扭曲、旋转,抵抗大桥因地震、颠簸、大风、洪水等引起的外力,确保大桥100年寿命,大桥还通过了苛刻的超声波探伤检查,能承载14500吨重量,居世界第一;公轨两用、先拱后梁施工难度世界第一。1.9江界河大桥一、基本情况1995年竣工的贵州江界河大桥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境内,跨越乌江如图所示。主孔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桥,桥型布置、上弦及桥面系构造如图所示。大桥全长461米,宽13.4米,桥面至最低水面263米,主孔跨径330米。在同类桥梁中,江界河大桥雄居世界第一, 江界河大桥堪称天下第一桥。它的建成,宣告了桁式桥梁新的世界纪录的诞生。二、本桥主要技术标准如下:孔跨布置:20m+25m+30m+330m+30m+20m,全长431m,主孔跨径330m,计算矢跨比为1/6,计算矢高为55m,下弦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三、施工工艺要点全桥两岸边孔,除瓮安岸边孔三段采用现浇外,其余均采用预制吊装。主孔采用析架伸臂法悬拼架设。悬拼工艺流程中最主要的是:按照设计的悬拼加载程序,将预制构件安全、准确的吊运就位一一张拉预应力钢筋(丝)使构件稳定一一主孔悬挂重量通过上弦和斜杆分别传至边孔各基础,借助于可靠的锚固,使基础和地基牢固连接在一起。概括起来,悬拼工艺成功的三要素是:吊得起、拉得住、锚得稳。当然,围绕这三个因素,有一系列的工艺,如:构件的预制一一脱模一一移运一一翻身一一吊装一一横浪就位一一临时稳定一一构件接头处理一一张拉预应力钢筋一一移运吊机一一连续悬拼一一体系转换等。其中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以下就悬拼工艺的关键技术:吊机系统设计、悬拼程序设计、预应力工艺设计和锚固设计,分别加以介绍。(一)、吊机系统贵州省采用析架伸臂法架设大跨径桥梁的一个重大改进是不用传统的缆索吊机,而用钢人字桅杆作主要吊装工具。人字桅杆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吊装运转安全可靠。(二)、悬拼工艺两岸边孔脚段,二段析片为预制吊装,每岸预制构件为12件。主孔朽片共分14段,半跨7段,预制构件54件,全桥共108件(不含顶底板和横向联系)。每件预制构件重量控制在120t以内。主孔下弦顶底板为预制吊装。主、边孔上弦顶底板为现浇。构件在两岸引道上预制。带节点的预制件采用卧式预制,不带节点的预制件采用立式预制。构件用千斤顶顶起脱膜后,以专用托架移运至桅杆脚下,由桅杆翻身并吊运至设计位置安装。30m+28m+26m+22m+22m+74m+22m+22m+26m+28m +30m,其中74m为实腹段。上弦在三、四节间之间断开,断点位置经过优化,断点至墩顶的悬臂长度为84m(悬臂段长度与计算跨径之比为0.255),中间桁拱段长度为162m。2.截面形式本桥上构所有杆件均采用箱形截面,各种截面的面积比、刚度比经过优化确定。上下弦及实腹段截面系先预制两边箱(桁片),吊装就位后再加盖顶、底板组成三室箱。上弦杆为高2.2m、宽10.56m的单箱三室截面,其顶板既作承受局部荷载的单向(桥面)板,有作为上弦杆的一部分参与纵向受力,设计成空心板,腹板呈工字形,如图2所示。3.节点构造本桥采用以圆弧过渡的扩大空心节点。即各杆件边线交汇处一律以圆弧过渡,杆件截面重叠部分不是全部填实,而是根据受力与设置预应力钢筋的需要,将腹杆、上下弦杆内整个空间或者部分空间相互交叉重叠的大部分截面仍然全部挖空,如图3所示。由节点光弹模型试验结果知,杆件交汇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严重,故增设较强的倒角钢筋。4.接头设计本桥采用预制悬拼施工,除拱顶采用湿接头外,一律采用半干性街头,塔接台阶宽30cm,杆件四周钢筋伸出,就位后电焊钢筋使其连通,产生的缝隙用钢板填塞,并灌注环氧树脂砂浆,然后用混凝土封闭其开口,拱顶接头长1m,端头预埋钢板,以便合龙时预压。5.预应力体系设计本桥上弦杆与斜杆为预应力构件,根据受理与施工需要,分为永久索和临时索,在体系转换后,主孔断点至拱顶区段为压弯构件,故仅布置临时索。考虑到上弦预应力钢筋在施工中需多次松张、接长、张拉的特点,采用32mmIV级高强粗钢筋和轧丝锚;斜杆为一次吊装,不需接长,故采用245mm高强钢丝和弗式锚(锚固端用墩头锚)。(三)、预应力工艺本桥上弦和斜杆为预应力构件。根据悬拼施工上弦的预应力钢筋须多次松张、接长、张拉的特点,采用业32mmw级高强粗钢筋。斜杆均为一次吊装,不需多次接长,故采用24小smm高强钢丝。悬拼过程中,构件吊装就位(或现浇顶底板完成)后,上弦边箱的预应力钢筋在锚固墙后进行张拉,中箱顶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在桥台尾部进行张拉,并在构件前端重复张拉一次,以减少孔道摩擦损失。斜杆的预应力钢索,除主孔四段斜杆采用下端张拉外,其余均在上端张拉。实践表明,使用粗钢筋轧丝锚体系可以多次重复松张、接长、张拉,操作简便,能耐锈蚀。这种体系适于逐段接长的施工工艺,以便结构体系转换成桥后,把多余的上弦预应力钢筋拆下,移到他桥使用。但粗钢筋生产长度有限,目前最长为12m,需用套筒接长,在构件上为接头开口较多,构造与处理较繁。与高强钢丝比较,粗钢筋强度较低,用钢量较大。本桥根据悬拼施工需要,上弦采用高强粗钢筋,斜杆采用高强钢丝,两种预应力体系在本桥上同时使用,各自发挥其优点。(四)、锚碗工艺本桥在半跨最大悬臂阶段有56000KN的拉力通过上弦和14000KN的拉力通过斜杆传至边孔,然后通过边孔上弦和斜杆分别传至桥台和腹杆基础。基础设计用抗倾覆和抗滑动稳定性控制。倾覆力矩产生的上拔力由基础尾部竖直锚桩(桩径27.3cm,其内放62mm组成的钢筋笼,浇筑C40混凝土)克服,滑动力由基础前方天然岩体抗剪强度克服,如图4所示。为增大锚固安全度,在两岸桥台后面还增加了水平锚固设施撑梁和锚固墙(与桥台分离)。五、新技术应用及科技创新(一)设计创新本桥采用贵州省首创的桁式组合拱桥新桥型,在结构设计方面有下列创新:1在桁式结构的关键部位-节点设计中,大胆采用了空心节点,减轻了吊重和自重,这在国内外桁式桥梁中是没有先例的。2进行了上弦断点位置、各杆件截面面积、刚度比、边孔桥型的优化设计。3采用了多点、分散的群锚及竖直桩锚与水平墙锚相结合的锚碇体系。4采用了高强钢筋轧丝锚和高强钢丝镦头锚、弗式锚两种预应力体系,并解决了两种体系的综合运用问题。(二)先进施工技术本桥主孔采用桁架伸臂法悬拼架设,吊装工具为1200KN钢人字桅杆吊机,施工设备少,操作简便、安全稳妥,在施工工艺上有下列突破和创新:1构件分段和悬拼程序新颖独特,有创造性。2吊装质量达120吨,在超大、超长、超重构件的翻身、出肋、就位等的操作工艺上有创新。3采用了临时扣挂、临时支撑、临时张拉等多种临时悬挂、稳定构件的工艺。4摸索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