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doc_第1页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doc_第2页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doc_第3页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doc_第4页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 总经理声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4E级民用机场,本场各项设施与管理工作均符合“民航总局第156号令”的相关要求。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AAC139CA-R1)的要求,结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实际编制而成。编制手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适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运行管理的政策、程序、方法,以及对运行保障实施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机场管理机构的运行安全职责。手册作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基础性法规文件,于2006年 月 日获得民航总局批准(民航机函 号),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在此,我要求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及手册中涉及的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手册中关于机场运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运行保障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并随时接受中国民航管理当局的监督检查。我授权,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区管理部负责手册的修订、报批和动态管理工作,使之与实际相符合,以确保机场运行安全。总经理(签名) 日期:手册修改记录序号修订内容的目录编码修改时间执行日期换页人目 录第一章 总则1-11.1 依据1-11.2 变更、公告1-21.3 适用范围1-31.4 解释1-31.5 企业基本情况1-31.6 总平面规则及管理1-61.7 机场土地使用管理1-91.8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对机场的要求1-10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系统2-12.1 机场安全管理方针政策2-12.2 机场安全管理组织2-12.3 机场安全信息管理和报告制度2-32.4 事故、差错的处理2-92.5 安全隐患(问题)处理2-102.6 航空安全检查2-112.7 员工安全培训2-142.8 员工持证上岗2-162.9 对驻场单位及外部人员管理原则2-18第三章 机场使用细则与飞行程序3-13.1 机场概况3-13.2 无线电、导航设备3-33.3 灯光设备3-43.4 航站区域及地形特征和主要障碍物3-53.5 气象特征和运行最低标准3-63.6 机场临时关闭与恢复运行程序3-103.7 起落航线规定3-173.8 仪表进近、过度高、过渡高渡层、等待和优先着陆3-173.9 空域、走廊、放油区3-183.10 进、离场规定及航行管制规定3-193.11 飞机滑行规定和车辆人员在场内通行的规定3-193.12 主要邻近机场3-213.13 特殊规定和注意事项3-22第四章 飞行区场地管理4-1概述4-14.1 组织结构及职能分配4-34.2 跑道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34.3 滑行道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64.4 机坪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84.5 草地(升降带)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94.6 排水系统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104.7 飞行区环场道、围界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4-114.8 场务机具、车辆及其他检查维护措施4-144.9 安全运行程序及措施4-164.10 赔偿损失4-16第五章 目视助航设施管理5-1概述5-15.1 组织机构与职责5-35.2 进近灯光系统的组成、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45.3 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的组成、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75.4 跑道和滑行道灯光系统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85.5 机坪泛光照明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125.6 助航灯光站及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135.7 助航灯光安全运行程序及措施5-165.8 地面标志线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205.9 标记牌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225.10 标志物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255.11 航空器目视停靠引导系统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5-265.12 损坏的赔偿5-26第六章 供水、供电设施管理6-1概述6-16.1 组织结构与职责分配6-26.2 航站区的供电设施及技术标准6-36.3 航站区的供电设施维护标准6-56.4 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6-66.5 变电站消防设备及有关规定6-106.6 应急电源(备用发电机组)的技术标准、检查维护及应急供电处理6-126.7 供水系统设施及技术标准6-14第七章 机坪运行管理7-1概述7-17.1 管理机构与职责7-27.2 进场控制7-37.3 航空器地面运行管理7-37.4 车辆地面运行管理7-87.5 车辆停靠航空器7-127.6 车辆避让航空器的规定7-137.7 货物的运送7-147.8 航空垃圾、废弃物的运输7-157.9 人员地面运行的管理7-157.10 机坪施工7-167.11 机坪运行管理权力7-167.12 罚则7-16第八章 机场控制区内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管理8-1概述8-18.1 管理机构及职责8-28.2 机场控制区道口管理8-38.3 车辆管理8-38.4 车辆行驶8-58.5 速度限制8-68.6 车辆、设备的停放8-68.7 驾驶员的管理8-78.8 权力8-9第九章 施工管理9-1概述9-19.1 管理机构和职责9-29.2 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及相关要求9-49.3 施工安全管理9-99.4 不停航施工管理9-109.5 不停航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9-13第十章 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10-1概述10-110.1 本场的主要通信导航及监视设备10-210.2 运行维护管理10-310.3 本场主要的气象设施10-20第十一章 供油设施管理与安全运行11-1概述11-111.1 储油设施(使用油库)的运行及安全管理11-111.2 油罐及附件11-211.3 储油设施的防雷击设施设备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11-611.4 供油设施的运行安全管理及检查维护11-711.5 航空燃油的种类、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11-1111.6 航空燃油的质量控制11-1111.7 航空器加油作业与处理11-1311.8 航空器抽卸燃料的作业与处理11-1711.9 F类航空器的加抽油作业与处理11-2011.10 加油车的行驶及停位11-2011.11 加油作业的安全规范11-2211.12 加抽油作业对辅助设备的安全要求11-2411.13 供油系统的应急保障11-25第十二章 危险品管理12-1概述12-112.1 管理机构和职责12-212.2 危险品运输的基本原则12-212.3 危险品航空运输的申请和许可12-412.4 危险物品的运输准备要求12-612.5 危险物品运输的管理12-712.6 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查12-1312.7 危险品管理的信息报告程序12-1412.8 危险品管理的培训12-1512.9 防止隐含危险品的预防措施及危险品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2-16第十三章 公共安全管理13-1概述13-113.1 管理机构及职责13-213.2 航站区公共安全13-213.3 候机楼公共设施安全13-313.4 航站区以外公共安全13-413.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3-613.6 权力13-613.7 罚则13-7第十四章 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空防)管理14-1概述14-114.1 机场区域划分14-314.2 民航公安机关14-314.3 空防安全14-514.4 隔离区通行证管理14-914.5 闭路电视监控14-1114.6 安全检查14-1114.7 应急指挥中心14-2214.8 航空安全意外的调查14-2514.9 损坏的赔偿14-2614.10 新闻发布14-27第十五章 机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区管理15-1概述15-115.1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15-215.2 净空保护区技术标准及检查维修15-415.3 障碍物位置及技术标准15-615.4 电磁环境保护管理15-1015.5 机场环境保护管理15-2815.6 噪音防治15-2915.7 污水处理15-29第十六章 鸟害及野生动物危害防治16-1概述16-116.1 管理机构和职责16-216.2 机场鸟害防治方案的制定16-316.3 机场周边环境治理措施16-516.4 机场鸟害防治的措施16-516.5 机场鸟害防治的设备设施及检查维护16-616.6 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16-9第十七章 救援及消防设施管理17-1概述17-117.1 机场消防站17-317.2 消防业务车辆的技术标准17-417.3 消防装备、设备/器材配置17-517.4 消防车辆的检查维护17-617.5 消防应急通迅器材技术标准17-717.6 消防通讯器材检查维护17-817.7 消防业务车辆主要灭火剂的技术标准与检查维护17-817.8 航楼固定式消防设施的技术标准与检查维护17-917.9 航站楼移动式消防设施的技术标准与检查维护17-1417.10 航站楼消防安全管理17-1517.11 机坪固定式消防设施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17-1917.12 机坪移动式消防设备技术标准及检查维护17-2017.13 残损飞机搬移设备技术及检查维护17-2117.14 应急救援常规设备的配置及检查维护17-2117.15 医疗救护机构与急救/救护设施设备的配置17-23第十八章 应急救援计划18-1概述18-118.1 组织机构图与相关职责18-218.2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与规定18-718.3 应急信息流程18-1318.4 机场内航空器失事18-1418.5 机场外航空器失事18-2018.6 航空器空中故障18-2118.7 非法干扰/劫持航空器18-2218.8 非法干扰/航空器的爆炸物威胁18-2518.9 非法干扰/飞行活动区的爆炸物威胁18-2818.10 燃油溢漏18-3018.11 航空器地面事故18-3218.12 残损航空器的搬移18-3418.13 道面的紧急抢修18-35第十九章 应急预案计划(非航空器救援预案)19-1概述19-119.1 职责、基本原则、规定及信息通报流程19-219.2 航站楼失火19-719.3 非法干扰/航站楼的爆炸物威胁19-1019.4 非法干扰/冲击机场19-1219.5 危险品污染19-1319.6 疫情19-1419.7 医学紧急情况19-1419.8 自然灾害/强风、强降水、雷暴、台风、地震19-18第二十章 应急演练20-120.1 演练目的20-120.2 演练类型20-120.3 基本要求20-120.4 演练的基本步骤20-3第二十一章 机场资料21-121.1 机场业务职责和基本情况21-121.2 跑道与升降带21-821.3 滑行道21-921.4 机坪21-921.5 机场管理范围内要求加装照明或制作标志的每一个障碍物的位置21-1121.6 通信、导航、航管、气象等空中交通管制设施21-1321.7 灯光、标志牌、标记物等目视助航设施21-1421.8 旅客航站、货物航站及其他建筑(含地下工程)的说明21-1621.9 救援与消防、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查设施及设备的说明21-2121.10 公用设施、供油设施、供电设施、机务维修设施的说明21-2521.11 电磁环境保护、噪声防治、污水治理和排放、冰雪控制、航空固体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设施及鸟害情况的说明21-3021.12 机场建设史21-3121.13 城市总体规划对本机场的要求21-36第一章 总则1.1 依据1.1.1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使用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编制与管理基本要求(AP-81-CA-7)、民用机场使用手册机场资料编制要求(AC-CA-2000-5)、机场使用手册附图绘制基本要求(AC-CA-2000-4)的标准和建议措施编制,符合民航总局有关机场使用许可的标准和规定,符合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和标准,是规范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安全运行和指导机场公司各部门工作的基本文件。1.1.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运营管理机构即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和使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企业、通用航空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其运行方式及行为必须符合本手册的要求。1.1.3 机场管理机构组织机场各单位、各部门在本手册的指引下,编制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化管理、设备设施使用维护等部门手册,保证本手册的内容在本机场的运行中得以实施。1.1.4 机场管理机构组织各单位、各部门编制的安全管理、规范化管理、设备设施使用维护等部门手册及管理规定,经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后作为本手册的附件及对本手册相关章节的补充,以单行本形式发布并实施。1.2 变更、公告1.2.1 机场管理机构建立了有效的手册动态管理制度,包括手册的编制、发布实施、修订程序等,并指定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负责手册的动态管理工作。1.2.2 在手册实施过程中,出现手册内容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民航总局新颁布的机场使用许可的标准和规定不符时,机场管理机构必须修订手册相应内容,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并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3 民航总局向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发布修改手册中规定、程序的书面指示或其他指令时,机场管理机构必须根据指令修订手册相应内容,并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4 机场运行管理系统或运行标准发生较大变化时,机场管理机构必须修订手册相应内容,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并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5 机场基础设施、设备或服务等级发生改变时,机场管理机构必须修订手册相应内容,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并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6 航行资料汇编、补充或机场相关航行情报发生改变时,机场管理机构必须修订手册相应内容,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并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7 机场改建、扩建等重要工程项目竣工后,机场管理机构必须及时修订手册相应内容,以书面形式加以明确,并上报民航总局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1.2.8 在手册实施的每一年,应进行局部的复核检查和修订;民航总局审核前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与评估;根据结果对手册相应内容进行必要的修订。1.2.9 手册修改和变更的有关内容报经民航总局或授权机构批准后,机场管理机构应以公告形式发布,确保手册使用者持有最新、有效的资料。1.3 适用范围1.3.1 本手册适用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运营的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程序、机场运行保障管理的控制,包括所采取的组织措施、检查程序及对问题的处理办法。1.3.2 本手册的版权属机场管理机构所有。未经机场管理机构的授权或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发表、引用。1.4 解释1.4.1 本手册经民航总局批准后正式实施,原武汉天河机场使用手册同时废止。1.4.2 本手册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解释。1.5 企业基本情况1.5.1 企业性质。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运营与管理。机场公司于1998年5月18日组建,民航总局委托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持有51%的股权,武汉市人民政府委托武汉交通发展公司持有49%的股权。机场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民航3名,董事长、总经理由民航方担任。武汉市2名,其中一名为副董事长。2004年2月28日,民航将其持有的51%的股权转让给湖北省人民政府。3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又将上述资产转让给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同年12月16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将其持有的49%的股权转让给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至此,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完成属地化改革,成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5.2 企业组织机构机场公司成立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机关设7个部室:办公室、规划发展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质量安全管理、党群工作部(董事会办公室)。二级机构有:现场指挥救援中心、飞行区管理部、航站楼管理部、航空安全保卫分公司、动力能源分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信息网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空港服务有限公司、公安局。2005年1月起,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对所属成员机场的餐饮、零售、广告、贵宾服务实行专业化管理。按照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部署,还将对停车场、旅游业实施专业化管理。未来,机场公司主要负责航空主业的运营与管理,最终实现主副剥离。1.5.3 企业经营范围机场公司经营范围为:机场运营、规划和发展;航空客货运输业务;航空售票代理;地面运输服务;航空器维修;场地出租、仓储服务;汽车一、二级维护、小修;机电设备维修;花木绿化;电子及计算机网络集成工程;计算机网络运行服务;电子及计算机产品销售;通讯设备安装、维修等。1.5.4 机场基本情况1.5.4.1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遵照周恩来总理1973年关于“要修武汉国际备降机场”的指示精神,于1985年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修建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于1990年12月16日正式动工兴建,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一期工程于1994年9月27日竣工,1994年12月28日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4月15日作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正式开航启用。1.1.4.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座落在武汉市汉口北偏西,黄陂区天河街东南约1公里处,距武汉长江大桥直线距离26公里,建有进出机场的专用高速公路。机场定位参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227,北纬30。4701,跑道真方位角41。41,磁方位角43。50。1.1.4.3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75.447公顷,其中场区内占地253.553公顷,场区外占地21.924公顷。天河机场总建筑面积240,000m2,航站楼建筑面积28,450m2, 公用停车场面积3000m2,设计高峰小时旅客流量为1700人次,年旅客吞吐量为420万人次。1.1.4.4 机场现有跑道长3400米,宽45米,两侧道肩各7.5米,滑行道3400米,飞行区等级为4E,能够满足B747400型飞机全载起降的技术要求。站坪面积11,3200m2,有11个机位,旅客登机桥6座;停机坪面积87,000m2,有16个机位(其中3个机位被占用),可同时停靠24架大中型飞机。机场配有一、二次雷达和仪表着陆系统等通信导航设备,建有面积为2145m2的货运仓库,航油补给实行管线运输。1.1.4.5 2004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38万人次,超过了420万人次的年设计容量。为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规划建设第二航站楼,并于2004年12月29日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1.6 总平面规则及管理1.6.1 总平面规划的原则依据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机场总体规划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为辅”的原则。规划设施应当布局合理,各设施系统容量平衡,满足航空业务发展需求。1.6.2 总平面规划的管理1.6.2.1 总平面规划的要求依据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应补充深度要求的内容)机场总平面规划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飞行区设施和净空条件应符合安全运行要求,航站区位置适中,具备分期建设的条件;(2)空域规划可行,飞行程序设计合理,目视助航、通信、导航、航管、雷达和气象设施配置适当;(3)航空器维修、货运、供油等辅助生产设施及消防、救援、安全保卫设施布局合理,直接为航空器运行、客货服务的设施靠近飞行区或站坪。供电、供水、供气、通信、道路、排水等公用设施与城市公用设施相衔接,满足机场发展要求;(4)机场与城市间的交通连接顺畅、便捷;机场内不同使用要求的道路设置合理,避免相互干扰;(5)编制机场噪声相容性规划,包括针对该民用机场起降航空器机型组合、跑道使用方式、起降架次、飞行程序等提出控制机场噪声影响的比较方案和噪声暴露地图;对机场周边受机场噪声影响的建筑物提出处置方案,并对机场周边土地规划使用提出建议;(6)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布局,结合地形进行竖向设计;公用设施管线统筹考虑,建筑群相对集中;在满足机场运行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尽可能少占耕地,减少拆迁。1.6.2.2 总平面规划的管理规定根据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制订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土地使用及规划管理条例。(1)机场总平面规划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上级主管部门为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其授权机构和民航总局;(2)机场总平面规划图纸及有关文件应送武汉市人民政府规划土地、环保部门备案,以利于机场总平面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净空控制以及机场周围地区的规划与发展,并将机场发展的有关内容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3)机场总平面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按民航总局和民航中南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对机场总平面规划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协调驻场单位,为各驻场单位提供平等的服务;(4)机场总平面规划如需修订,机场管理机构应征求各驻场单位意见。各驻场单位应主动配合做好机场总平面规划的修订工作,提供本单位的意见和要求,服从机场管理机构提出的管理要求,遵守并服从机场总平面规划;(5)机场内任何改扩建或单体建设项目的立项(含定址)报告上报之前,建设单位必须持报告批文及图纸先征求机场管理机构的意见,机场管理机构对照经审定的机场总平面规划复核,出具书面意见,对不符合机场总平面规划布置的项目,不予同意;(6)机场总平面规划依据机场建设发展实行动态的严格管理。机场总平面规划如需变更,需逐级上报,经审批后方可实施。机场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工程时,必须重新修订、调整机场总平面规划,上报审批。机场管理机构对经审定的机场总平面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复核,及时将复核报告上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其授权机构,并报送民航总局备案。1.7 机场土地使用管理1.7.1 机场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民航总局规定行使武汉天河机场土地管理权。1.7.2 任何单位及个人使用机场范围内的土地,须事先征求机场管理机构同意,经武汉市土地管理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后,方可使用。1.7.3 现驻机场单位的用地范围和数量,由该单位向机场管理机构提出用地意向,并协商,经机场管理机构职能部门核实后,汇总上报批准,各驻场单位可根据该批准文件向武汉市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确认土地使用权。1.7.4 使用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登记和使用证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改变用途时,须事先征得机场管理机构同意,报武汉市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批准。1.7.5 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在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兴建建筑物和设施,其位置、高度须符合机场总体规划和飞行安全、环保、防火等有关规定和绿化要求。1.7.6 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设施在使用单位或个人撤离时,不得出租、转让或擅自改作他用。其土地使用权通过武汉市土地管理部门由机场管理机构收回;建筑物和设施的处置,必须征得机场管理机构同意。1.7.7 武汉天河机场的飞行区和工作区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以收获为目的的耕种;禁止取土采砂等破坏地表的任何行为;严禁任何人破坏飞行区和工作区的植被。1.7.8 武汉天河机场工作区和飞行区的零星土地不得随意荒弃,必须有计划地绿化。1.8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对机场的要求1.8.1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对本机场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旅游、经贸事业持续、稳定、迅速地发展,对运输市场特别是航空运输的要求大为提高。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武汉天河机场应满足国内干线机场和航空公司基地的功能及发展需求。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划,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本期工程按4E级设计,年旅客设计吞吐量420万人次;近期将对航站楼进行扩建,扩建后年旅客设计吞吐量达1300万人次;远期工程将达到四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跑道,年旅客设计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目前还需要改进和完善一些配套实施,以满足机场持续、稳定的发展。1.8.2 机场对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1.8.2.1 城市规划应严格按机场总平面规划的要求进行,特别对机场周边30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进行控制和保护。1.8.2.2 城市规划建设必须符合机场通信、导航、气象、雷达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1.8.2.3 城市规划建设应按机场的长远规划控制好机场发展的预留地。1.8.2.4 城市远期规划建设应具备高等级进场公路和轨道交通体系,满足客货运量的发展要求。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系统2.1 机场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切实贯彻这一方针,把航空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机场每年都制定了航空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制定了安全管理措施和奖惩原则,确保机场安全平稳运行。2.2 机场安全管理组织2.2.1 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总体安全管理,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四级构成:安全生产委员会、质量安全部、二级单位安全管理组和三级单位安全管理组。四级组织层层管理、层层负责,共同推动机场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安全生产委员会设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职能机构质量安全部二级安全管理机构二级单位安全管理组三级单位安全管理组设委员最高安全决策管理机构公司主管领导设兼职安全员三级安全管理机构设兼职安全员2.2.2 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武汉天河机场最高安全决策、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机场公司安全工作战略发展规划和安全总目标,分析机场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做出相关决策,并向各二级单位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指导和监督机场公司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等组成,其办公室设在机场公司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办公室委员 副主任主任2.2.3 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是机场公司安全管理职能机构,具体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委员会各项安全工作指令,负责对各二级单位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将各二级单位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向安委会汇报,在安委会和各二级单位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质量安全部由部长、安全主管和专职安全员组成。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质量安全部专职安全员 安全主管 部长2.2.4 二、三级安全管理组二、三级安全管理组分别是机场公司二、三级安全管理机构,依据机场公司安全工作指令以及规定的安全职责和权限,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二、三级安全管理组由组长、副组长和组员构成。组员中包含兼职安全员。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安全管理组组员副组长组长2.3 机场安全信息管理和报告制度2.3.1 机场安全信息管理原则2.3.1.1 统一领导原则武汉天河机场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在民航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开展。武汉天河机场严格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民航中南地区航空安全信息管理办法以及民航监管办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安全信息管理工作。2.3.1.2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武汉天河机场安全信息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机场公司负责统一监督管理整个机场安全信息工作;机场公司下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信息管理工作。2.3.2 机场安全信息的分类武汉天河机场机场管理机构将安全信息划分为外来信息和内部信息两大类,外来信息是指来自于机场公司以外的安全信息,包括安全指令信息、安全参考信息;内部信息是指来自于机场公司内部的安全信息,分为生产安全状态信息和安全活动信息。其构成情况如下图。安全指令信息安全参考信息外来信息安全指标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活动信息 安全信息生产安全信息生产异常信息生产安全状态信息生产事故信息内部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其各自涵盖内容如下表: 安全信息外来信息安全指令信息上级领导及有关管理部门发出的各种安全工作指令、要求、事故通报、安全生产简报、安全管理经验以及事故教训等信息。安全参考信息通过特定渠道获得的国内外、行业内外与安全生产有关,对机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信息。内部信息生产安全状态信息生产安全信息机场公司从事生产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以及遵章守纪等安全行为;投产使用工具、设备的完好程度,以及在使用中的安全状态;生产能源、材料及生产环境等符合安全生产客观要求的各种良好状态;各生产单位、生产人员及主要生产设备连续安全生产的时间;安全生产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人数,安全生产的经验等。生产异常信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人员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违反生产规律的异常行为;投入使用的非标准、超载运行的设备,以及其他有缺陷的各种工具、设备的异常状态;生产能源、生产用料和生产环境中的物质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各种异常状态;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生产工程、生产项目等无章可循的生产活动;违章人员、生产隐患及安全工作问题的数量等。生产事故信息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事故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级等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以及事故造成的危害;参加事故抢救的人员、经过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事故调查、讨论分析经过和事故的原因、责任、处理情况以及方法措施;事故类别、性质、等级,以及各类事故的数量等。安全活动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安全指示、要求及贯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及贯彻执行情况;安全会议制度的建立及实际活动情况;安全组织的建立、安全机构人员的配备,及其作用发挥的情况;安全工作计划的编制、执行,以及安全竞赛、评比、总结表彰情况等。安全教育信息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人员的思想动向及存在的问题;安全宣传形式的确立及应用情况;安全教育的方法、内容,受教育的人数、时间;安全教育的成果,考试人员的数量、成绩;安全档案、卡片的及时建立及应用情况等。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检查的组织领导,检查的时间、方法、内容;查出的安全工作问题和生产隐患的数量、内容;隐患整改的数量、内容和违章等问题的处理;没有整改和限期整改的隐患及待处理的其他问题等。安全指标信息各类事故的实际发生率及查处率;职工安全教育率、合格率、违章率及查处率;隐患整改率,安全措施项目完成率;设备定试率、定检率、完好率等。2.3.3 机场安全信息的收集2.3.3.1 安全信息收集的内容机场公司安全信息收集的内容有:安全指令信息、安全参考信息、生产安全信息、生产异常信息、生产事故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指标信息等。2.3.3.2 安全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1)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国家、民航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的安全指示、要求等;(2)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安全管理情报,如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方面著作、论文、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等方面的资料;(3)通过安全工作汇报、安全工作计划、总结,安全质量员、职工群众反映情况等形式,收集安全信息;(4)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和利用安全检查记录,收集安全检查信息;(5)利用安全技术装备,收集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运行、异常运行及事故信息;(6)利用安全会议记录、安全调度记录和安全教育记录,收集日常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信息;(7)利用事故登记、事故调查记录和讨论分析记录,收集事故信息;(8)利用违章登记,违章人员控制表,收集和掌握人的异常信息;(9)利用安全管理月报、工作月报表,定期综合收集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信息。2.3.4 安全信息的传递2.3.4.1 生产异常信息、生产事故信息的传递程序一般情况下,机场公司生产异常信息、生产事故信息按照机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二级安全组织、三级安全组织、岗位员工层级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进行信息传递。紧急情况下,机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通过现场指挥救援中心进行安全信息的汇总与反馈,各二、三级安全组织、岗位员工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与现场指挥救援中心进行安全信息的互动与传递。传递方式如图。机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紧急情况下安全信息传递一般情况下安全信息传递现场指挥中心岗位员工三级安全组织二级安全组织2.3.4.2 其他安全信息的传递程序在日常工作中,机场公司安全指令信息、安全参考信息、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组织领导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指标信息等按照管理层级进行互动传递。传递方式如图。机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二级安全组织三级安全组织岗位员工2.3.5 不安全事件的报告2.3.5.1 在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发生不安全事件后,事发相关二级单位应在得到有关信息后的10分钟内报告武汉天河机场现场指挥救援中心指挥室。2.3.5.2 武汉天河机场现场指挥救援中心指挥室在接到有关不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报告当日值班一号、机场公司主要领导和质量安全部,同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2.3.5.3 武汉天河机场不安全事件信息原则上采取逐级上报方式,如遇特殊紧急情况,可越级报告;在电话方式不可用的情况下,安全信息应当采用可供利用的最适当、最迅速的方式报告;初始报告表应当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上报,当航空安全信息系统不可用时,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上报。2.3.5.4 武汉天河机场不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最终受理单位为机场公司质量安全部,联系电话:02785818285,02785818591(传真);24小时值班电话设在武汉天河机场现场指挥救援中心指挥室:02785818546,02785818602(传真)。2.3.5.5 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涉及航空安全信息的报告,严格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民航中南地区航空安全信息管理办法以及湖北机场集团公司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中有关要求执行。2.4 事故、差错的处理2.4.1 事故、差错处理程序2.4.1.1 在武汉天河机场作业区域内发生事故、事故征候、各类差错后,当事人或目击人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2.4.1.2 当事人或目击人向现场指挥救援中心(报告电话:85818546、85818576)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事故征候、差错简要情况,并保护好事发现场。2.4.1.3 现场指挥救援中心向当日机场一号值班领导、机场公司主要领导以及质量安全部报告事故、事故征候、差错简要情况。2.4.1.4 现场指挥救援中心协助有关领导或者总指挥对事故、事故征候、差错的性质及严重性进行断定,并对现场进行协调指挥。2.4.1.5 质量安全部将事故、事故征候、差错现场情况报民航湖北监管办。2.4.1.6 质量安全部对事故、事故征候、差错事件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取证。2.4.1.7 对于一般差错,质量安全部现场取证后,可委托责任单位写出调查报告。2.4.1.8 对于严重差错以上事件,质量安全部配合行业上级有关单位调查组进行现场取证并深入调查。2.4.1.9 上级调查组参照国家或者民航有关调查程序对机场事故、事故征候、严重差错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体现“四不放过”原则,包括事件发生原因、有关人员责任、采取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以及对于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等内容。2.4.1.10 根据调查结果,质量安全部督促有关单位完成有关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落实。2.4.1.11 质量安全部对于各类事故调查报告及事故调查记录进行归档保存。2.5 安全隐患(问题)处理2.5.1 安全隐患(问题)处理程序2.5.1.1 质量安全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汇总机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2.5.1.2 质量安全部对问题进行初步评定,认定为公司级的安全隐患(问题),报请机场公司安全分管领导签发安全整改指令。2.5.1.3 机场公司安全分管领导审核质量安全部填报的安全整改指令,根据实际情况签发公司安全整改指令。2.5.1.4 责任公司对下发的安全整改指令,进行认真研究,10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方案和整改计划书面上报机场公司质量安全部。2.5.1.5 质量安全部组织有关单位对责任部门上报的整改方案和整改计划进行审核,5个工作日内对责任部门进行书面回复。2.5.1.6 责任部门按照审核后的整改方案和计划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结果书面上报质量安全部。2.5.1.7 责任部门视整改情况,可以书面申请对整改计划进行一次调整。2.5.1.8 机场公司安全分管领导根据责任部门提供的完成报告,亲自或委托质量安全部对该隐患(问题)进行验收,同时决定是否对该隐患(问题)进行关闭。2.6 航空安全检查2.6.1 检查要求2.6.1.1 航空安全检查是武汉天河机场公司用以评估和检查有关安全责任单位航空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关安全责任单位应无条件接受检查。2.6.1.2 武汉天河机场公司航空安全检查应每年不少于两次。2.6.1.3 质量安全部每周不少于一次深入生产一线、工作现场抽查航空安全情况。2.6.1.4 根据工作需要,经安委会主任、副主任批准,质量安全部应不定期进行航空安全专项检查。2.6.2 检查对象武汉天河机场范围内有关安全责任单位。2.6.3 检查内容2.6.3.1 贯彻执行行业安全管理标准以及年度安全工作方案执行情况。2.6.3.2 贯彻执行政府有关安全工作法令、法规、规章、方针、政策以及命令指示的情况。2.6.3.3 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发生航空不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单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2.6.3.4 存在的隐患,以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2.6.3.5 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工作领导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和深入基层抓安全工作的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情况。2.6.3.6 安全管理状况以及安全管理机构职能发挥情况。2.6.3.7 对以往检查组所提问题和隐患消除的情况。2.6.3.8 安委会、安全形势分析会、讲评会、协调会及党委会研讨安全问题的会议记录。2.6.3.9 有关台帐记录及其他需要的检查内容。2.6.4 检查人员2.6.4.1 检查人员包括:民航总局、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民航湖北监管办派遣人员,机场公司质量安全部人员以及机场公司机关抽调人员。2.6.4.2 检查人员基本条件:熟悉航空管理基本知识;明确安全检查内容和程序;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刚正不阿地处置问题;工作积极负责,清正廉洁。2.6.5 安全检查程序2.6.5.1 一般由机场公司领导带队,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同时指定检查组负责人。2.6.5.2 组织检查人员学习安全检查内容、程序、方法和应注意的有关事项。2.6.5.3 听取被检查单位的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有关会议资料、文件、现场检查,对有关人员测试等,工作组可分头检查。2.6.5.4 检查负责人召集检查人员会议,汇报检查情况,然后会同被检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开讲评会,对其安全形势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讲评和写出书面评语,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等。2.6.5.5 对一个单位安全检查结束时,按要求填写航空安全检查结果通知单和改进(预防)通知单。2.6.6 检查整改情况的反馈和报告被检查单位按要求将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向检查单位进行书面反馈和报告。每次安全检查后由质量安全部将检查结果(通知单)及反馈报告一并入档,并将检查情况向主管领导及上级报告。2.7 员工安全培训2.7.1 培训原则2.7.1.1 全员培训原则全体员工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