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间词话八则 教学目标一了解作家作品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成就。二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渗透在文中的美学观点。三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设计教学方案A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作品。二掌握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三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四德育目标: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目标二、三教学难点:目标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分析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由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朗读课文,识字正音(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识字正音。 (二)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多媒体显示)凋碧树 憔悴 胸襟 遽 晏欧 阑珊 悠然 萧萧 宝帘 津渡 稼轩 可堪(三)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课文。三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教师讲解: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课文围绕“境界”精选了其中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第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特别是第一则中他所引用的词句、他所阐明的为文为学的“三种境界”说,广为流传。(一)学生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不必字字落实,了解内容即可。)2指名学生讲解第一则内容。明确: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来的。然而像我这样率然以这种意思解释这几首词,恐怕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是不会允许的。3教师讲解:作者赋予这三组词句以新的含义和人生哲理。借三首词中的语句论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的三种境界。请同学们用自己话来解释这三种境界。明确: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次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 。4.教师讲述:有人说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或艺术创造的历程,还是对人生的综述与总括。人生之路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被人们赋予更多的解释。 既可以指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三种境界,也可以泛指人生事业追求的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界,应该是指寻求确立理想的目标的阶段。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应该是指为实现理想的不懈努力的阶段。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融会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目标。四 课堂小结: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五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背诵第一则中所引的三组词句,即“三种境界”。板书设计:人间词话八则 王国维“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 起初的迷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而的执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最终的顿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渗透在文中的美学观点。二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三德育目标: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目标一、二教学难点:目标二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研读第二五则“诗与境界”。(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五则。1结合注释,以学生为主翻译第二五则,教师进行点拨。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二)内容理解:(1)研读第二则。1教师提问: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学生分析回答:“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指名学生讲解第二则内容。教师补充明确:第二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作者认为:有我的意境,是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所表现的客观事物都带有明显的自我感受的色彩。无我的境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外物和谐相处;因此在作品中能做到物我合一,难以分割。古人填词,表现出有我意境是很多的,然而他们未必不能再现出无我的意境;才学渊博、感情丰富的诗人,自然能够再现出物我融合的意境。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作者的主观色彩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较为隐晦,创作主体和客体完美地统一、融汇在作品里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2)研读第三五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1什么样的诗词是“有境界”的诗词?(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界的诗词)2古代诗词讲究练字,一个字有时能使全句或全篇文字生辉,在诗谓“诗眼”,在词谓“词眼”。“红杏枝头春意闹”和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词眼分别是什么?(“闹”字和“弄”字 )3第五则提出了什么样的美学观点?(诗词的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把诗词境界的大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三)写作指导1才学渊博、感情丰富的诗人,自然能够再现出物 我融合的意境。 2只有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才能创作出有境界的文章。3在写作中,要精心构思,要讲究炼字。4在写作中,不必一定强求写大场面大意境,只要精心构思,善于选材,小细节也能写出佳作。三 研读最后三则“诗人与境界”。(一)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三则。1结合注释,以学生为主翻译最后三则,教师进行点拨。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3内容理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即提出他影响深远的“境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认为只有具有一定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的诗人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教师提问:在最后三则中,作者阐明了什么观点?讨论明确:第六则高度评价了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成就,他认为苏词风格旷达,辛词气派豪放。没有二人的才华横溢、宽大胸襟,却想效仿苏辛,就如同东施效颦一样。第七则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入于其内,所以能真实的描写它;出乎其外,所以能客观地观察它。入于其内,所以描写它时就能有活泼生动之气;出乎其外,经过客观的观察,然后再描写它时就能有高贵的品格。此则对于入于其内、出乎其外的论述充满辩证法思想。 第八则提出诗人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只有这样,才能任意驱遣自然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二)写作指导:1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学,练就宽大的胸襟。 2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 3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四 课堂小结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理论的归纳、总结、提高和发展,同时又吸取了西方美学的营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很多论述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又富有辩证法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 而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源于他的专心致学、博览群书、勤于思索、善于感悟。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五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指南。2背诵文中所引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人间词话八则 王国维第一则:借用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第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参考资料文本解读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课文围绕“境界”精选了其中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第一则借三首词中的语句论述三种境界。作者认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来的。作者赋予这三组词句以新的含义和人生哲理。第二至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第二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作者的主观色彩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较为隐晦,创作主体和客体完美地统一、融汇在作品里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第三则论述了怎样的诗词才是“有境界” 的诗词。意境不仅仅是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诗人心目中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能够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界;不能反映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就叫作无境界。一般说,有境界、无境界的“境界”多指描写景物的作品,此则指出这种见解的偏颇,认为描写人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的作品也可以是“有境界”,关键看其是否真实,真实则有境界,反之,虚假则无境界。第四则举例说明练字的重要性,一个字有时能使一句,甚或全篇文字生辉,在诗谓“诗眼”,在词则可谓之“词眼”了。宋祁词玉楼春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一个“闹”字,就将整首词的意境全部提示了出来。张先词天仙子中吟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安放一个“弄”字,整个词的意境马上被点染了出来。 第五则提出了境界有大小之分的观点,但同时又指出,不能把诗词境界的大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第六则高度评价了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成就,他认为苏词风格旷达,辛词气派豪放。没有二人的才华横溢、宽大胸襟,却想效仿苏辛,就如同东施效颦一样。第七则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入于其内,所以能真实的描写它;出乎其外,所以能客观地观察它。入于其内,所以描写它时就能有活泼生动之气;出乎其外,经过客观的观察,然后再描写它时就能有高贵的品格。此则对于入于其内、出乎其外的论述充满辩证法思想。 第八则提出诗人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只有这样,才能任意驱遣自然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补充资料一作者作品简介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岁。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票模拟合同
- 口罩劳务合同
- 苗木移植合同
- 蔬菜买卖合同
- 店铺租赁转让合同
- 国际商法合同
- 外围护栏合同
- 户外安装合同
- 促销推广合同
- 二衬施工合同
- 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 2025年注册计量师(一级)计量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测量不确定度深度解析
- 税务局国考行测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公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
- 数学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必考题检测卷
- 《看不见的力》第一课时课件-科学二年级上册冀人版
- 2025成考英语词汇必背3500词
- 质量控制流程梳理与执行标准
- 2025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哈尔滨医科大学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全运会简介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