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VB6.0学籍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学籍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学籍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学籍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学籍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某一学校学生管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学生的方案。文章介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关键字】: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Visual Basic应用。AbstractWith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nd profou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ature in technology step by step.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new subject. Enterprise need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o enterprise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 efficiently and organically, which means tightening up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ny resource (staff, finance, property, etc.) internal the enterprise, and also establishing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itting i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exploring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visual Basic, utilizing “Top-Bottom” overall plan and a strategy according to “Bottom-Top” appl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at is to establish a set of effective scheme for student management by computer, through analyzing disadvantages of student management by human resources.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on three sections. The system analysis sec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cludes feasible analysis, management function analysis.The system design section mainly focuses on system function design and data base design and data number design. And the system realization section has provided several major function , together with the main windows and programs.This economical and pragmatic system has explicit interface, with simple operation.Keywords :MIS、student management、visual basic application48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概述.11.1开发背景.11.2开发环境.21.3系统的开发意义.2第二章 学籍管理系统分析 32.1系统及需求分析.3 2.1.1系统需求.32.1.2可行性分析.32.1.3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42.2系统的功能简介.32.3系统开发的目标.5第三章 系统设计.5 3.1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63.1.1确定计算机处理流程.63.2数据流程分析73.3数据存储分析83.4数据库设计93.4.1数据库需求分析.9 3.4.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0第四章 代码设计与实现.124.1系统登录界面.124.2系统主界面.144.3系统管理界面.174.4查看和修改界面.214.5信息录入管理窗口.334.6查询管理模块.39第五章 系统管理和维护与评价.455.1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455.2系统的评价455.3系统设计心得收获与结论45致 谢. 46参考文献.47第一章 概述1.1开发背景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非常快。学校的发展也是非常的快了,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量也非常的大,资料可能经常性的发生更换,原来手工的管理模式就是不怎么的合适了。而且手工的数据是存放在多处的,没有使用统一管理的模式,数据整理非常的麻烦,统计也非常困难,很多的情况下,老师都是在重复一些相同的工作。做一些相似的报表,这样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非常的容易出错。在这种条件下,使用微机管理就显的非常的合适了。只要你正确的录入,统计,报表输出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资料也成倍增长。办学者们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庞大的信息量。只有利用计算机,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在这里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管理信息系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生管理正在逐步迈向管理信息现代化。但是,我国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的档案管理还是采用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这就造成工作效率低、误差大,也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学校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场所,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管理上都应走在最前列,而其中管理又是学校运转良好的关键。如何提高管理,是当前学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课题的需求分析:在当今的时代,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系统中各个方面。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简化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利用学校内部信息对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对学生在校档案、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全面管理。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可以使学生管理规范化。计算机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顺应了我国的国情,实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是学生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有力武器。1.2开发环境在操作系统方面,虽然现在Linux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使用者来说,操作显然没有微软的Windows那么的流行和傻瓜化.而且现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不能和以前相提并论了,而且硬件的价格也一天天的在下降了,所以也不用为了节省整体的造价而改用硬件要求很低的系统.所以我们决定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将运行在(中间部分略)强大的工具来协助管理人员轻松地进行与数据库的连接和管理。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Visual Basic+Access来开发整个系统。1.3系统运行环境 中文Win98/Win2000/Windows Xp环境下单机运行。1.4系统的开发意义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本系统是由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可视化开发软件工具下分析、设计、开发大中专院校的学籍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论证,对应用领域进行调查分析,参考各种资料和进行数据库编程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基本上成功地实现了设计要求。是我们设计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基本上满足了用户在学校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用户界面友好。1.5系统及需求分析本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校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年级班级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5.1 系统需求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 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 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1.5.2可行性分析由于本系统管理的对象单一,都是在校学生,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数据库管理。且学校用于学生管理的微机都是PIII以上的机器,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在技术难度方面,由于有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相关参考文献,特别是网上资料,特别是参考其它程序的功能,因此完全可以实现。1.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WindowsXP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Access,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选用VisualBasic6.0,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2.经济可行性采用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学生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3.营运可行性(1).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培训,上手较快,学校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2).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标准性:系统编写与运行必须符合标准,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又可以在此标准上每一项功能运行。可靠性:由于学籍信息的重要性,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从而避免或减少数据损失。安全性:通过系统权限控制使用者,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信息量较大,系统对信息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捷有效的。可维护性: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便于开发与维护,也有利于情况随时进行1.5.3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经过调查学校的学籍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学籍档案。1.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符合入学条件的,学校批准后由专人向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对新生注册,并建立相关的学生个人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和班级、家庭住址等),由本班班主任配合学校学生管理处负责人(学生科)统一审核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1.学生成绩信息:将学生的学期成绩,由学生管理处工作人员将每期成绩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1.学生学籍档案:学生情况与奖惩情况。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状况,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记录和奖惩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与汇总,学生学期评语等有关的在校期间表现进行的记录。由学籍管理处工作人员将评估结果存入学生档案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1.6系统的功能简介本系统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班级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等。2.2.1 项目规划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由班级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模块组成,特规划如下:(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管理系统用户,能添加、修改和删除有关用户的信息,只有管理员能进行这些操作。(2)查看和修改该模块的功能包括添加或修改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情况和查看学生所选课程及课程成绩等资料。从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快速查询和了解。(3)信息录入模块该模块的功能包括添加课程和添加成绩的管理工作,包括添加课程号、名称和任课教师。添加成绩包括修改、添加或删除学生所选科目的成绩,从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快速编辑和录入(4)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管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和成绩查询,用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或班级等方便的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1.7系统开发的目标出于本系统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将最终定位于完成以上所述的系统主要业务的基本模型上。第二章. 系统分析2.1业务流程分析班级教务处输入计算机班主任教务处学生班级输出院系班级管理业务流程图:教务处输入计算机班主任教务处学生档案档案输出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图:奖励和处罚教务处输入计算机教师教务处学生奖励和处罚输出奖惩管理业务流程图:教务处输入计算机教师教务处学生成绩教师输出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图:输出院系班级教务处输入计算机班主任教务处学生院系班级班级2.2数据流程分析:2.2.1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硬、软件,数据结果与文件组织,用图形描述及相关的注释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图中没有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在对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调研阶段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用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新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为了使整个系统的概况一目了然,把细节用下一层的数据流图来表示,本系统采用了,逐层细画的原则。由于本系统的数据模块较多,下面仅以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为例来进行编制。学籍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务处学生教师教师学生情况学生成绩查询统计分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0层数据流程图学生课程管理部门教务处教师1.0学生管理2.0课程管理3.0成绩管理4.0统计分析D1D2D3查询者管理者成绩成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层数据流程图2.3数据存储分析:实体联系图1、数据模型设计。首先来做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E-R图,分析这个问题的实体,从系统分析可以知道,学生的成绩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课程给出的,学生、课程、教师组成了这个系统的三个实体。2、再分析三个实体之间的联系。首先,这三个实体不是一个统一体,学生成绩与教师没有内在联系,教师必须通过课程实体才能与学生建立联系,因而先不考虑。课程与学生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联系;一位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一门课程有多位学生共同学习。而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实体“学生”和“成绩”共有的属性,应填在二者的联系“学习”边。因为成绩既不是学生独有的,也不是课程独有的;“学生甲70分”或“英语70分”是不完全的,说“学生甲英语70分”才是正确的,因为70分是学生甲和英语课二者共有的。这个E-R图可画成下图。学生课程成绩学习mn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学生与课程的E-R图教师与课程这两个实体之间,是一对多联系;一位教师可以都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成绩来说只能有一位教师(英语、高等数学有多位教师教,但对某个固定的学生来说只能有一位教师)。其E-R图,如下所示。nl教师课程教学学习nmm学生课程教师学习学习课程学生教师实体模型数据模型数据库教师与课程的E-R图组合到一起,得到最后的E-R图,有了E-R图,就可以设计数据库。下图为数据模型图。l2.4功能分析:功能层次图总体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确定和子系统与模块的划分,结构化。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本系统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班级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等。2.2.1 项目规划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由班级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模块组成,特规划如下:(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管理系统用户,能添加、修改和删除有关用户的信息,只有管理员能进行这些操作。(2)查看和修改该模块的功能包括添加或修改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情况和查看学生所选课程及课程成绩等资料。从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快速查询和了解。(3)信息录入模块该模块的功能包括添加课程和添加成绩的管理工作,包括添加课程号、名称和任课教师。添加成绩包括修改、添加或删除学生所选科目的成绩,从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快速编辑和录入(4)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管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和成绩查询,用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或班级等方便的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第三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将根据系统调查与分析阶段的结果,进行新系统的设计工作。系统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即把系统的功能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功能模块,取得它们之间的联系,规定它们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其次是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选择具体的设计手段和处理方式。因此,如果说系统研制人员在系统调查与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在逻辑上弄清楚系统“做什么”的话,在系统设计阶段的认为则是在物理上确定系统“如何去做”。所以系统设计阶段也称为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3.1软件模块结构设计311系统方案确定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有一下几点:(1).尽量采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的目的。(2).系统应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的规定,满足学校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3).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客户端)负责提供表达逻辑、显示用户界面信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则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系统分析等前期工作应尽量详细完善,以便学校以后体系结构的改变,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方便地采用Brower/server的方式进行访问。(4).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即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设计维护人员补充、维护。(5).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添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通过对系统的调研与分析,系统主要应完成的功能有:院系班级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312软件结构设计本系统在执行时,先根据不同的操作人员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模块,然后可以输入数据或者进行其它的查询或浏览等操作;总体来说,本系统属于一个事务型管理系统。3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了Access数据库系统,这是微软集成到Office中的一个桌面数据库,能够快速方便的和Office的其他套件综合使用。程序只需要简单的修改一下链接就可以,这样,为程序的平滑扩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3.2.1、数据库需求分析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上,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够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在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实体共有四个数据表:(1)超级用户表:包括数据项有用户名、密码。(2)课程信息表:包括的数据项有课程号、课程名称和授课教师。(3)学生信息表:学号、班级、名字、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父母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院系、专业、附注。(4)学生与课程表:包括的数据项有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号、备注、成绩。3.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是希望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与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恰当,能正确反映实际信息关系,重复数据少,存取效率高并能满足用户数据要求的数据模型。课程课程号授课老师课名用户名密码登录班级姓名管理员/普通用户学生学籍从属学生信息电话号码学号专业住址出生年月性别民族从属学生与课程学号课程名称课程号备注成绩从属1. 系统逻辑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将ER图转换成一张张的二维表,以及各表的属性。E-R图是系统的概念设计,对系统前期分析相当重要,它可以正确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业务系统过程。本系统的E-R图如下:N院系E-R图 转换成二维表学号班级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专业父母姓名住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课程号课名授课教师学生与成绩信息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号备注成绩用户管理表用户用户名密码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字典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项:数据项是不可在分的数据单位。(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3)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及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5)处理过程:处理过程的具体处理逻辑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6)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对原数据的描述。本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学生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及长度可否为空备注专业文本型(20)NOTNULL班级文本型(20)NOTNULL学号文本型(8)NOTNULL姓名文本型(8)NOTNULL性别文本型(8)NOTNULL出生年月文本型(8)NOTNULL民族文本型(4)NOTNULL父母姓名文本型(8)NOTNULL地址文本型(8)NOTNULL邮政编码数字型(4)NOTNULL院系文本型(8)NOTNULL电话号码数字型(6)NOTNULL附注备注型(50)NOTNULL列名数据类型及长度可否为空备注用户名文本型(16)NOTNULL密码文本型(16)NOTNULL系统管理表学生与课程表列名数据类型及长度可否为空备注课程号数字型(10)NOTNULL课程名称文本型(20)NOTNULL学号数字型(8)NOTNULL成绩数字型(4)NOTNULL备注备注型(50)NOTNULL课程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及长度可否为空备注课程号数字型(10)NOTNULL课程名称文本型(20)NOTNULL授课老师文本型(8)NOTNULL第四章 代码设计与实现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本系统的运行界面以及主要界面的源代码。41系统登陆界面:本界面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管理,本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USE表中,本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而设置了不同的权限,用户在登陆系统的时候,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自动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是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信息。如果一致,则允许进入系统,否则,提示出错。编写代码:Option ExplicitPublic LoginSucceeded As Boolean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 set the global var to false to denote a failed login LoginSucceeded = False 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cmdOK_Click()On Error GoTo errh: Dim rs As ADODB.Recordset Set rs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rs = cn.Execute(SELECT UserName , Password FROM 超级用户 ) If rs.EOF Then rs.Close Set rs = Nothing Unload Me Load FrmMain Exit Sub End If rs.MoveFirst Dim i As Integer 校验是否为超级用户 Do If rs.Fields(UserName) = txtUserName.Text Then If rs.Fields(Password) = txtPassword.Text Then UserType = True LoginSucceeded = True rs.Close If txtPassword.Text = Admin Then IsAdmin = True Unload Me Load FrmMain Exit Sub Exit Do End If End If rs.MoveNext Loop Until rs.EOF 校验是否为普通用户 Set rs = cn.Execute(SELECT 学号 FROM 学生 WHERE 学号 = & & txtPassword.Text & ) If rs.EOF Then MsgBox 无效密码或用户名请重试!, , Login txtPassword.SetFocus SendKeys Home+End Else rs.Close UserType = False LoginSucceeded = True Unload Me Load FrmMain End If Exit Suberrh: MsgBox Err.DescriptionEnd Sub42系统主界面:本模块是本系统的应用界面,在本界面上集成了本系统的所有功能,共有6个功能菜单,从而实现了系统管理、查看和修改、信息录入、查询四项功能,其中又8个子菜单。通过执行各个菜单命令可以进入各模块功能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主界面的设计效果编写代码如下:Option ExplicitPrivate Sub Form_Load() MakeCenter FrmMain If UserType = True Then Me.Caption = Me.Caption + 超级用户 Else Me.Caption = Me.Caption + 一般用户 menu3.Enabled = False Command4.Enabled = False menu1.Enabled = False menu5.Enabled = False Label5.ForeColor = &H8000000C Label4.ForeColor = &H8000000C Label8.ForeColor = &H8000000C End If Me.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2_Click()FrmView.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34_Click()On Error GoTo errh DataReport1.Show Exit Suberrh: MsgBox Err.DescriptionEnd SubPrivate Sub menu4a_Click()frmSearch.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6_Click()frmAbout.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7_Click()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menua_Click()frmPass.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addC_Click()DlgCourse.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addG_Click()frmAddGrade.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b_Click()DlgPass.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c_Click()DlgLogin.Show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menud_Click() Reportreject.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g_Click()frmsearchInfo.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Input_Click()FrmInput.ShowEnd SubPrivate Sub menum_Click() ReportAch.ShowEnd Sub43系统管理:该模块可以实现用户的修改密码、添加用户、重新登陆三种功能。1、添加用户窗口效果如下:其编写代码如下:Option ExplicitPublic addnewstate As BooleanPublic upok As BooleanPrivate Sub CancelButton_Click() Me.Hide upok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Form_Paint() 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OKButton_Click()On Error GoTo errh Dim rs As New Recordset If addnewstate Then If Text1.Text Then If Text2.Text Then If Text3.Text = Text2.Text Then rs.LockType = adLockOptimistic rs.CursorType = adOpenKeyset rs.Open 超级用户, cn, , , adCmdTable rs.AddNew rs.Fields(Password).Value = Text2.Text rs.Fields(UserName).Value = Text1.Text rs.Update rs.Close Me.Hide upok = True MsgBox 添加成功 Else MsgBox 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End If Else MsgBox 密码不能为空,请输入密码! End If Else MsgBox 用户名不能为空 End If End If Exit Suberrh: MsgBox Err.DescriptionEnd Sub2、修改密码窗口:设计效果如下:其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On Error GoTo errh Dim rs As New RecordsetIf Not addnewstate ThenIf Text1.Text Then If Text2.Text Then If Text3.Text Then If Text3.Text = Text4.Text Then Set rs = cn.Execute(SELECT * FROM 超级用户 ) If rs.EOF Then rs.Close Exit Sub End If rs.Close rs.LockType = adLockOptimistic rs.CursorType = adOpenKeyset rs.Open 超级用户, cn, , , adCmdTable rs.Find (UserName= & & Text1.Text & ) If rs.Fields(Password).Value = Text2.Text Then rs.Update Password, Text3.Text rs.Close Me.Hide upok = True MsgBox 修改成功! Else MsgBox 错误的的旧密码 rs.Close End If Else MsgBox 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End If Else MsgBox 密码不能为空 End If Else MsgBox 密码不能为空 End IfElse MsgBox 用户名不能为空End IfExit Suber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