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磷酸化治疗与缺血性心脏病.ppt_第1页
高能磷酸化治疗与缺血性心脏病.ppt_第2页
高能磷酸化治疗与缺血性心脏病.ppt_第3页
高能磷酸化治疗与缺血性心脏病.ppt_第4页
高能磷酸化治疗与缺血性心脏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能磷酸化治疗 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 卢竞前,主要内容,2,10万 次,6 公斤 还是35公斤?,每日心脏收缩,每日ATP消耗,仅供跑100米之需,心脏耗能居所有器官之首,但心脏能量的储备却极少,成年心室组织ATP约为 5mol/g, 仅维持50次心跳,心肌能量储备,100 米,维持正常心功能15秒,心肌能量消耗,心脏是一个高耗能、低储备的器官,低效途径:合成单位ATP需6.3分子氧,高效途径:合成单位ATP需5.6分子氧,葡萄糖氧化,脂肪酸氧化,约占心肌供能的70%,约占心肌供能的30%,FABPpm:细胞质膜脂肪酸结合蛋白;GLUT:葡萄糖转运蛋白; CM:乳糜微粒;PDH:丙酮酸脱氢酶;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FACS:脂酰CoA 合酶,FABPpm:细胞质膜脂肪酸结合蛋白,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PCrT-1),心肌线粒体,正常心肌能量代谢特征,不同途径的代谢率是由动脉底物的浓度、激素、冠脉流量、收缩力的状态以及营养状况所决定。 心肌能量代谢受发育、饮食、病生状态等的动力调节。,Huss JM, Kelly DP. Circulation research, 2004, 95:568-578.,正常心肌能量代谢受不同因素调节,糖代谢: 有氧氧化限制;糖酵解成为缺氧状态下有效代谢方式,但产乳酸过多,损害心肌细胞; 脂代谢:此时,脂肪酸氧化耗能大,脂酰辅酶A 经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为乙酰辅酶A; 而缺氧时,这条途径受限,会导致游离脂肪酸堆积;,缺血缺氧状态下的心肌能量代谢,6,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4;171: 20802090,冠心病,心衰,糖尿病性心肌病,冠心病与心衰患者均存在心肌能量代谢异常,J Am Coll Cardiol. 2009 October 20; 54(17): 15611575.,心绞痛,心衰,心肌缺血瀑布,缺血瀑布显示出伴随缺血程度等级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心肌序贯出现从灌注、舒张和收缩、室壁运动、复极、到相应的症状表现等一系列变化 在缺血早期心肌氧供失衡的较短时间内即已经出现代谢改变,在冠心病缺血事件链的早期即出现心肌代谢变化,Murphy E, et al. Circ Res. 2016,118:1960-1991,2016 AHA科学声明 线粒体的功能、生物学特性及在疾病中的作用,心肌代谢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线粒体DNA突变,细胞核DNA突变 线粒体蛋白,获得性线粒体 缺陷,线粒体动力学缺陷,线粒体自噬缺陷,蛋白质转换缺陷,代谢信号传导变化,生物能量代谢缺陷,钙转运缺陷,细胞死亡通路缺陷,活性氧缺陷,心肌细胞死亡,Circ Res. 2016;118:1960-1991,正如科学声明最后的总结:数据显示线粒体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心肌缺血和向心衰的转归中,线粒体心肌代谢在心肌缺血、与向心衰的转归中扮演重要角色,定义,作用,心肌能量代谢治疗,指不改变心率、血压和冠脉 血流下,改善心肌细胞能量谢 过程,使心肌细胞获得更多能量物质,保持细胞功能和完整性的治疗方法; 不影响功能和耗能的过程, 仅利用有限的氧气、底物资源来产生更多的能源物质,消除代谢产物的不良影响,促进人体自身产生更多的能源 消除代谢产物的不良影响 改善治疗心血管疾病症状、预后,11,1929年,Drury和Szent-Gyorgyi描述了腺苷类物质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潜在应用,1962年,极化液首次被用于治疗AMI,70年代初,发现辅酶Q10具有 心脏保护作用 1978年,曲美他嗪上市 70年代,磷酸肌酸发现具有心脏 保护作用,2006年,雷诺嗪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000年,乙莫克舍被证实可能具有改善人类心脏功能的潜在作用,1985年,左卡尼汀被证实可能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 1988年,Dichloroacetate被证实可能改善CAD患者的心脏功能,1992年,发现核糖可能与CAD患者的缺血耐受性有关 动物实验证实,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影响梗死后心脏功能,Eur Heart J Supplements ,1999 , (1) :29 Heart J ,1999 , ( suppl 1) :22 Eur Heart J ,1999 ,1 (suppl 0) :1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09, 15, 841-849,2014欧洲与中国冠心病 指南、 2014中国心衰指南明确了心肌代谢药物对心脏治疗的有益作用,心肌能量代谢的探索历程,12,缺血性心脏病的干预治疗发展历程,主要内容,14,左卡尼汀 曲美他嗪 1,6二磷酸果糖(FDP) 磷酸肌酸,经氧化反应糖酵解供给能量,经氧化反应脂酵解供给能量,先天优势:无需耗氧,直接供能,常用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15,糖 脂肪 蛋白质 (某些氨基酸),FDP,CO2+H2O+ATP,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左卡尼汀,曲美他嗪,磷酸肌酸可穿透细胞膜,即刻无氧供能*,*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16 Vol.16 No.1,磷酸肌酸:即刻起效,无氧供能,FDP、曲美他嗪、左卡尼汀 通过影响糖酵解通道间接产生ATP供能 30分钟后,需氧 PCr通过进入细胞释放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直接供能 即刻起效* ,不须氧,16,线粒体,ATP 是主要的现存能量 1927 年,在肌肉中发现了PCr高能磷酸 键不能直接用,需交回ATP,是一种快的 再生形式, 通过CK 系统,主要功能是扮演 时间能量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些功能功 能不PCr 有关. 表现为丌同类型的CK 亚型,肌肉收缩时的PCr 的降解,产生了游离肌酸(Cr);1962年发现,抑制调控PCr 转换为Cr 的酶(CK),则ATP 水平快速下降,降至肌肉不再能够收缩的水平;表明PCr系统在促迚心肌能量再合成过程中十分重要,Einstein. 2014;12(1):126-31,肌质,磷酸肌酸转运ATP至心肌细胞,以维持心脏收缩功能,抑制调控PCr 转换为Cr 的酶(CK), 则ATP 水平快速下降,17,-30,-2520,-1510,-105,-50,05,510,1015,20,能量储备(PCr/ATP)变化比例(%),n=426,疑似CAD患者及确诊CAD参照患者,其中疑似CAD患者行核磁波谱评价其心肌能量储备,随访3年,Circulation. 2004;109:2993-2999.,WISE研究*,*心血管事件指死亡、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脑卒中,-3025,y=-18.90Ln(x)+51.17 R2=0.64,PCr/ATP比值降低程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1. Starling RC, Hammer DF, Altschuld RA. Human myocardial ATP content and in vivo contractile function. Mol Cell Biochem. 1998;180:171-177. 2. Nascimben L, Ingwall JS, Pauletto P, et al. Creatine kinase system in failing and nonfailing human myocardium. Circulation. 1996;94:1894-1901. 3. Ingwall JS, Kramer MF, Fifer MA, et al. The creatine kinase system in normal and diseased human myocardium. N Engl J Med. 1985;313:1050-1054. 4. Katz AM. Is the failing heart energy depleted? Cardiol Clin. 1998;16:633-644, viii.,心血管疾病与磷酸肌酸含量变化:反向关系,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人类心肌活检标本中,发生左心室肥厚及心衰的心脏,其磷酸肌酸池比正常心脏低60%3,4,活检标本的分析表明,发生心衰的心脏,其磷酸肌酸比正常心脏低25%-30% 1,2,磷酸肌酸 下降 25-30%,磷酸肌酸 下降 60%,19,31磷磁共振波谱(31P MRS) ,唯一工具评价人心肌高能磷酸HEP(high-energyphosphate体内代谢的工具; 心肌HEP代谢表现为代谢的稳定性,以便在负荷增加时,维持持久的PCr 和ATP 的水平平衡; PCr/ATP 比值,反映肌酸再磷酸化率(creatine rephosphorylation rate) 和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PLoS ONE. 2016, 9(6): e97368,磷酸肌酸系统对心肌细胞能量平衡稳态的影响,31P MRS 研究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各种结构性心脏病、DM 和其他代谢性疾病时,心脏PCr/ATP 比值显著下降,但不具有病因特异性,20,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Neubauer S, Horn M, Cramer M, et al. Myocardial phosphocreatine-to-ATP ratio i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irculation. 1997:96:2190-2196.,共39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比值1.6=19人,健康人=30人;第二组比值1.6=20人,其中8人死亡(心血管事件) 19名患者/比值正常的有2名死亡(总死亡率11%); 1名死于心血管事件,不论PCr 减低,是原因还是结果,均表示一个不利的预示信号 PCr/ATP比值下降,是扩张性心肌病、其他心脏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PCr/ATP比值下降- 是扩张性心肌病、其他心脏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21,有研究发现,老人PCr 和ATP 浓度均降低,PCr 和c-ATP 的真实浓度,随年龄下降; 新近一项健康人研究,也证实不仅真实浓度,而且左心室PCr/ATP 比值也呈随龄性下降; 另有研究发现,CK 活性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继而导致持续性的细胞内的PCr 水平下降;,高龄:ACS住院患者中75岁的患者占40%1,老年人心脏高能磷酸代谢的改变:PCr/ATP比值随年龄增高而下降,1,Alexander KP,et al.Circulation.2007;115(19):2549-2569. 2,PLoS ONE. 2016, 9(6): e97368,研究主要结果:随年龄增加,线粒体功能的丢失和损害,氧化磷酸化过程显著降低; 补充PCr 在老年心血管病人中,可能受益更大;,22,The differences in LV PCr/b-ATP ratios were significant (p0.001) between all groups.,散点图显示196名健康志愿者的年龄与左心室磷酸肌酸PCr和ATP比值呈反比例线性关系。,PLoS ONE.2016, 9(6): e97368.,老年人心脏高能磷酸代谢的改变:PCr/ATP随年龄增高而下降,23,主要内容,24,1Guzun R, Timohhina N, Tepp K, et al. Systems bioenergetics of creatine kinase networks: physiological roles of creatine and phosphocreatine in regulation of cardiac cell function. Amino Acids. 2011;40:1333-1348 2刘瑛琪,李天德,任艺虹,等磷酸肌酸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J. 心脏杂志,2004,16(1):14_16 3 Branovets et al. 2013,缺血性心脏病时补充磷酸肌酸/肌酸:多重机制,多重获益,25,缺血性心脏病时补充磷酸肌酸/肌酸:稳定ATP浓度,1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23 (2016) 637647; Amino Acids (2016) 48:19551967 2Kubler and Katz 1977,心肌细胞显著依赖于有氧代谢,与其不停顿的做功有关1 缺氧引起的中等程度ATP 合成下降,损害心肌收缩力,活动受限,预防进一步的ATP 缺乏导致的不可逆性的心肌丢失2,作为能量“ATP” 的贮备和调控剂的磷酸肌酸,具有稳定细胞内ATP 浓度和转运的重要介质1,26, PCr 在心脏也具有多效性,如PCr 直接结合红细胞膜,对抗机械刺激和氧化应激,稳定细胞膜1, Cr 不仅稳定心肌细胞膜2,还在肝细胞中过表达线粒体CK ,后者降低氧化应激,维持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 的关闭3, 补充Cr 降低小鼠心脏中的mPTP 孔道开放4; 还降低一些心血管危险因素,例如高半胱氨酸、脂质过氧化等5,缺血性心脏病时补充磷酸肌酸/肌酸:发挥生理性能力储备,1Tokarska-Schlattner et al. 2012 2 Zucchi et al. 1989 3 Dolder et al. 2003 4 Lygate et al. 2012 5 Deminice et al. 2009,补充到心脏中的肌酸,主要利用Cr改善能量代谢,以PCr 形式,发挥最大的、生理性的能量贮备作用,27,缺血性心脏病时补充磷酸肌酸:在心肌细胞应激状态发挥重要作用,转基因小鼠-缺乏GAMT 酶,不能合成肌酸;故降低了心肌细胞收缩贮备;增加了再灌注损伤引起的PCr/Cr 缺乏,导致显著缺血的易感性 PCr 可以保护缺氧应急的心肌,可以显著改善安静状态下反映心收缩脏功能的多项参数1 Branovets 发现, GAMT 酶缺乏的动物心肌细胞,补充PCr可以保护线粒体结构和细胞内亚细胞器的生物膜肌浆网、肌纤维膜等2,1 Hove et al. 2005 2 Branovets et al. 2013,28,缺血性心脏病时补充磷酸肌酸: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 有效改善缺血部位血供 PCr能与致使血小板凝聚的ADP共同作为血液中肌酸激酶的底物参与酶反应,使血小板从凝聚状态变成松散状态,使心肌缺血带的微循环得到改善,29,直径40m的小动脉通过心肌的代谢活动来调节(非内皮依赖性),代谢增加引起小动脉的舒张,从而导致40-100m的小动脉内压力下降及肌源性扩张,而后者又引起上游血流增加从而引起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生化机制的实验性及临床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期间心肌细胞高能磷酸盐减少:CrP &ATP。高能磷酸盐的减少程度与心肌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严重程度相关联。,Ettore Strumia Francesco Pelliccia Giuseppe DAmbrosio,Adv Ther (2012) 29(2):99-123. DOI 10.1007/s123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