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pdf_第1页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pdf_第2页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pdf_第3页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从1 9 2 9 年到1 9 3 5 年,在江 西苏区先后出版的报纸、刊物约 有2 0 0 种。其中红色中华、青 年实话、红星报、斗争是江 西苏区的四大报刊,它们的最高 发行量曾达到1 2 万份。 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创刊于1 9 3 1 年 1 2 月1 1 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后改为 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 机关报。发行对象主要是中央苏 区军民,发行方法主要靠各级苏 文马一凡 维埃政府机关,由苏区印刷厂用 活字铅印。1 9 3 4 年1 0 月3 日,在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暂时停刊, 当时出版到2 4 0 期。中央红军长 征到达陕北后,红色中华于 1 9 3 5 年1 1 月2 5 日从2 4 1 期开 始复刊,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政府机关报,一直出到1 9 3 7 年1 月2 9 日的3 2 4 期。从这时 起,红色中华报改为新中华 报,在延安改名出版。起初为陕 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 9 3 9 年2 月7 日,改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 红色中华 4 9 府机关报。1 9 4 1 年5 月1 5 日终 刊,它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 放日报。 1 9 3 4 年l O 月3 日后,在江 西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实 际上并未全面停刊,而是在中央 红军主力长征后,由瞿秋白继续 带领部分人员坚持出版到1 9 3 5 年1 月2 1 日才被迫停刊。当时, 红色中华报仍接着原期数编 号,每周出版三期,后来由于环 境恶化,改为每周两期,最后是 每周一期。其发行数量逐渐减 少,最后仅发行3 0 0 0 多份。报纸 的宣传内容,主要是扩红、征粮、 动员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保卫苏 区等,后来又有大量篇幅报道, 揭露国民党军队侵占苏区后大 肆烧、杀、抢、掠的野蛮罪行,号 召苏区人民同敌人斗争到底。为 了保守秘密,对红军主力突围长 征的消息,红色中华报始终只 字未提。 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的 红色中华报在极度困难的条 件下能坚持出版发行4 个多 月,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中央苏 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青年实话 青年实话是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主办的适 应青年特点的杂志。它创刊于 1 9 3 1 年7 月2 0 日,时值第二、三 次反“围剿”战争之间,开始称 战斗报,属装订本,只出版了 万方数据 青年实话对1 9 3 1 年1 2 月宁都起义的报道 第1 、2 期,每期发行8 0 0 0 份。编 辑部长期设在瑞金。由于频繁的 战争而暂停刊。1 9 3 1 年1 1 月至 1 9 3 2 年2 月,战斗报改名为 青年实话,单张四开四版,从 第3 期出版到第9 期,每期发行 1 万份。从1 9 3 2 年3 月至1 9 3 4 年1 0 月青年实话改为3 2 开 小册子,开始为半月刊,后改为 周刊,从第1 0 期出版到11 2 期, 发行量达到2 万8 千册,它的声 望在中央苏区仅次于苏区中央 局、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 色中华。因此,青年实话是在 中央苏区青年中有着广泛影响 的刊物。 胡耀邦接任少共中央秘书 长后,曾担任了青年实话杂志 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工作,此阶 段是杂志的鼎盛时期。 青年实话宣传的主要内 容和步调大体上与红色中华 一致。不同的是,它具有鲜明的 青年报刊特色,编排形式和内容 多样活泼,文字通俗生动,对青 年读者富有引导、组织、鼓动作 用。它经常刊载共青团中央的文 件,交流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的经 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 识。它一创刊就提出“应该使报 纸为着战争”,以此作为自己的 宣传中心,教育组织青年踊跃参 加红军,努力生产支前,开展拥 军优属的多种活动。它向青年解 说当前国内外形势和革命任务。 在栏目设置上,除社论和一般论 说外,它注意适合青年的特点和 5 0 爱好,设置了青年生活素描、 前线通讯、白区青年生活、 青年卫生顾问、轻骑队、工 农大众文艺、体育、游戏、 测验、悬赏征答、歌曲等 多种栏目,有时还有漫画。它刊 登的十劝郎当红军、共产青 年团礼拜六歌、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歌等,在青年中广泛流行。 青年实话受到广大青年读者 尤其是红军青年的欢迎。 1 9 3 4 年1 月,第五次反“围 剿”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为便 利其工作,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决 定,青年实话杂志印刷所及其 工作人员全部迁至瑞金。 红星报 红星报于1 9 3 1 年1 2 月1 日在瑞金创刊,原定5 日刊,实 际不定期,一般是4 开4 版,由 中革军委印刷厂铅印出版,1 9 3 3 年3 月3 日第3 l 期起,改为3 2 1 9 3 1 年1 2 月”日红星报创刊号 万方数据 斗争第一期 开油印期刊,同年8 月上旬又恢 复原来的4 开铅印报纸形式,并 重新编印期号。前后共约出版 1 2 4 期。在苏区,它是仅次于红 色中华和青年实话的第三大 报纸,发行量达1 7 3 0 0 余份。 寓教于娱乐之中,版面生动 活泼是“红星”的一大特点,它除 社论、前线通讯外,还设有“俱乐 部”、“猜谜语”、“红军歌曲”等专 栏,登载了大量的歌谣、游艺作 品,又设立了“军事常识”、“军事 测验”等栏目,传播军事知识,内 容十分丰富。 1 9 3 3 年6 月下旬,在总政治 部主任王稼祥的举荐下,邓小平 被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兼红星报主编,他坚持群众办 报方向,很快就建立了一支拥有 5 0 0 多人的通讯员队伍,通讯员 中有普通战 士,有党政机 关的领导,有 红军部队的 指挥员。许多 通讯员既是 前线战斗的 战士,又是战 地记者:既持 枪杀敌。又挥 笔写稿。所写 的既是他们 的战友,又是 他们自己。 战士们 热爱“红星”, 中央领导人 特别关注“红 星”。当时的 中央军委负 责人周恩来、 王稼祥经常 审定报纸的 重要社论和 文章。周恩 来、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 等都在红星报发表过署名文 章。1 9 3 3 年8 月1 4 日,红星报 用整版篇幅发表了毛泽东以“子 任”笔名写的吉安的占领。 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 果实,红星报实现了它创刊时 的光荣使命:“加强红军里的一 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 平线和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 产党苏区代表大会决议,完成使 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 1 9 3 4 年1 0 月,中央红军主 力长征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 华暂时停刊,而红星报则继 续编辑发行,她又成为党和红军 在长征途中的一颗闪闪的红星。 斗争 斗争,1 9 3 3 年2 月4 日创 5 l 刊于江西瑞金。该刊是由当时苏 区中央局主办的实话和党的 建设两刊合并改名而成,1 6 开 本旬刊,铅印,重要文章用4 号 宋体字。一般每期1 6 页,有时2 0 页,最多的第2 4 期达3 2 页,最 少的一期1 2 页。该刊在一般情 况下基本上都能按时出版,即使 在1 9 3 4 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最紧张时,仍坚持出版。斗争 苏区版的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 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少共中央等 的重要决议、指示、政策条例和 主要领导人的报告;共产国际有 关的决议、总结和重要报告以及 苏区党、政、军,苏区工运、青运、 妇运等方面的文章。许多中共领 导人都曾为该刊撰写文章,其中 刘少奇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 可能是中共最早提出实行厂长 负责制的一篇重要文献。张闻天 为该刊负责人,杨尚昆也曾做过 编辑工作。 斗争的出版时期,正是王 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中 国共产党的时期,反“罗明路 线”,无论在福建还是在江西,矛 头都是指向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所以毛泽东当时在斗争上没 有发表过有关路线斗争的文章, 而着重在进行农村调查,先后有 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查田 运动的群众工作、长冈乡调 查和才溪乡调查等重要文章 发表在斗争上,为我们留下了 珍贵的史料。斗争在传达中共 中央政策,提高党内政治理论水 平,宣传共产主义,总结苏维埃 政权和经济建设经验,动员人民 力量反抗敌人的军事围剿等方 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舆论作用。 ( 作者单位河北威县第一 中学) 万方数据 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作者:马一凡 作者单位:河北威县第一中学 刊名: 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2009(4) 被引用次数: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李宥儒.辛文婷 从红星报看红军报刊的党报新特征期刊论文-青年记者2010(35) 2. 徐毅 “受众本位“是党报发展的基石红色中华的启示期刊论文-青年记者2008(18) 3. 姚辛 红色劲旅之歌左联小史(十)期刊论文-党史文汇2008(1) 4. 郑德金 战争年代党报的经营与发行期刊论文-中国记者2003(11) 5. 吴超.WU Chao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事业期刊论文-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 6. 吴赘.吴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