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doc_第1页
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doc_第2页
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doc_第3页
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doc_第4页
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无为二中高考语文复习核按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教学方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制作相应的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回顾最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关于高考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分别是这些:2011年考查的虚词有“之”“以”“因”“乃”四个虚词;2012年考查的虚词有“以”“则”“于”“为”四个虚词;2013年考查的虚词有“因”“而”“乃”“所”四个虚词。大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近三年安徽高考文言虚词都是我们常见的十八个虚词中,因此掌握常见的十八个虚词很有必要性。【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考点透析】(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其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二人称若、而、乃、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第三人称之、其、焉v 例: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例:秦王恐其破璧。v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作“它”解)备注后面请注意四号黑体字为正文内容(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之、若、乃这、这个、这里、这样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例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v 例: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你为什么这样愚笨。)远指代词彼、夫、其 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代事物何、胡、奚、曷、盍什么、哪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盍不为行?庄子盗跖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安、恶(乌)、焉在哪里、哪里v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班超传“怎么能”)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助词音节助词之、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不译;的样子例3:顷之,烟炎张天。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语气助词乎、之、也、焉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例2)例:儿寒乎?欲食乎?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例4:吾其还也。 句中语气盖、也、与表停顿,不译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句末助词陈述语气:也、矣、焉、不译;罢了,了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呢、吗而又何羡乎?逍遥游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呢、啊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者结构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的(人或物)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作用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不译附在时间词后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不译附在数词后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个、样主语后,表判断、提顿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不译附在主语后,表原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不译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也都表陈述语气,但二者分工明确。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表静态)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将然”或“必然”。(表动态)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二,讲练结合(当堂练习):打开|核按钮课本,完成相应的虚词部分。三,布置作业:(1) 预习后面关于从词性的角度归纳其他的虚词。(2) 完成所发的讲义练习。本课小结:今天因为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