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讲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内容标准:了解北魏初期在社会面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重点: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孝文帝改革的过程及内容;3、改革的重要意义难点:认识孝文帝改重大历史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南朝,北朝,西魏,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向南大迁徙、大融合时期。北方发生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社会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包含三个层次:,民族融合的实现途径,国家分裂或战乱,使各民族迁徙、杂居。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农耕生活。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册封、和亲。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一、改革背景,(2)影响: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及经济文化交流加强、,(1)概况:建立:386年拓跋珪(道武帝)建立魏国。统一:439年拓跋焘(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北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北魏社会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民族矛盾:原因:(1)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2)官吏无俸禄,贪污、搜刮加重百姓负担。(3)强迫服役当兵,任意杀戮。结果:民众起义,威胁政权稳定。(2)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原因:不同民族间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悬殊。表现:拓跋贵族汉族地主,戒心,不满,、北魏初期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封建化进程。,政治: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仿汉制设官制;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文化: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材料: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促进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4、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5、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前提: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必要性:北魏社会矛盾激化,威胁其统治,改革迫在眉睫;、奠基础:北魏统治者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封建化进程;,、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1、实行均田制2、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3、推行租调制4、设立三长制,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内容:作用:,创建新制,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一)均田制,因战争和人口迁徙,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统治者分土定居均田制的雏形。,农民:(1)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2)受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杂税,前提:,内容:,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露田:无主荒地;不可继承买卖,无所有权,桑田:已耕种过的土地;可继承买卖,官吏地主:官吏可获得公田,地主的原有土地不变。,所谓“均田”,不能理解为“平均土地”,只是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那部分公田,进行有限度的授田、还田。受田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使用权,不准随意买卖;农民在获得使用土地权益的同时,要承担义务,从而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地主来说,他们的土地占有不受任何影响。对农民来说,由于有了小块土地耕种,徭役赋税相对较轻,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因此均田制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评价:进步性: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抑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大量流民定居,大量的荒地开垦出来;使更多农民成为封建政权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政权的财政收入与劳役需要;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局限性: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任然存在,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地矛盾无法避免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二)整顿吏治,背景:内容:整顿吏治俸禄制影响:(1)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2)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任期标准,处罚措施,目的,内容,5家设一邻长、5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直属州郡。,内容:,三长制(了解、不用记),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性质:基层行政组织,影响: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配合均田制,国家收入增加。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新的租调制(了解、不用记),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新生政权,内容:,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1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其租调与一夫一妇数量相同。,作用:,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发展了生产,缓和了矛盾,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目的:,措施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俸禄制为新制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第二阶段改革孝文帝主持侧重点是:目的是:主要内容:作用:,汉化政策,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1)迁都洛阳2)移风易俗:3)学习汉族的制度,(三)迁都洛阳改革的有机组成,1、原因: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巩固统治。,3、过程:493-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4、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四)革除旧俗,典章制度生活习俗重修官制礼仪,仿效汉制,以洛阳为原籍,重汉臣,政治联姻把两族利益联在一起,通婚姻,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讲汉话,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穿汉服,移风易俗,措施,内容,作用,促进融合,逐渐趋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二、改革措施:,(一)均田制,(二)整顿吏治,(三)迁都洛阳,(四)革除旧俗,第一讲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知识结构,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通信网络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与健康养生讲座及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软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消杀考试题及答案
- 残疾人客户需求评估流程
- 小学英语课后辅导效果记录范文
- 初级中学教科室课程建设计划
- 体艺教研组创新教学方法计划
- 2025高三生物课后深度复习计划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馈改进计划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
- NY-T 4251-2022 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代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91226
- YS/T 690-2009天花吊顶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6463-2011羰基合成脂肪醇
-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连铸坯质量控制与缺陷控制课件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 雕塑基础教学课件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