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_第1页
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_第2页
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_第3页
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_第4页
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袖笼深的设计方法原型的袖窿深用B/8+10.5控制深浅(从后领中向下量,B是人体胸围) 合体、紧身有袖衬衫、连衣裙的袖窿深直接按原型; 合体、紧身无袖衬衫、连衣裙的袖窿深可比原型提高12厘米; 合体、紧身春秋装、西服等比原型加深12厘米; 半宽松、宽松休闲装、茄克等比原型加深28厘米(按设计视觉效果而定); 合体大衣、风衣比原型加深2.53厘米; 半宽松、宽松大衣、风衣比原型加深410厘米(按设计视觉效果而定); 以上是样衣板。 推板时,无论样衣板袖窿深或深或浅,一律按B/8增减(完全按原型的跳档增减比例);即胸围每档跳4厘米(合体、紧身),袖窿深相应跳0.5厘米;胸围每档跳6厘米(半宽松、宽松),袖窿深相应跳0.75厘米。 袖山: 合体、紧身的按AH/4+2.5(衬衫、连衣裙)、AH/3(春秋装、西服)定袖山高,可以根据设计视觉效果微调加减0.51厘米,以增减袖宽; 半宽松按AH/56、宽松按AH/810定袖山高;均可加减1-3厘米,以增减袖宽。 上述方法体型覆盖面较大,如果推9个规格(每档差4厘米),从最低规格到最高规格之间,袖深点的上下移动量仅4厘米(0.5x8=4),稍大于人体腋下点的上下移动量一点儿,不会出现袖窿深超深超浅、袖宽超宽超窄的现象。袖窿周长与袖山弧线也比较容易匹配。 作为对比:当胸围每档跳4厘米,各种比例法(包括真比例法)的袖窿深相应分别跳0.67厘米、0.8厘米或1厘米;如果同样推9个规格(每档差4厘米),从最低规格到最高规格之间,袖深点的上下移动量分别是5.3厘米、6.4厘米、8厘米,明显地超过了人体腋下点的上下移动量。各类裤型制板的注意事项臀围和腰围差数过大或者小于20CM27CM的时候,就给制板师,推板师增加了制板、推板的难度。过大或过小的臀腰差,在原型裤型的基础上怎样处理省道、困势、后裆斜度是解决这些难度的关键。不能把原型制板的方法用在各种裤型制板上。制板师的准则应该是因人、因型而宜。业内人士都知道裤型的关键就是解决臀围和腰围之间差数的;省道就是解决这个差数的最好桥梁。立体制板、平面制板都离不开省道,正确运用省道,处理好臀和腰围的关系是服装设计、制板的关键。而特体裤型省道的作用尤为重要。各种省形、省道长短、省道数量,用在什么样的裤型、什么样的体型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 裤型制板过程中的曲线弯度,就是适合人体曲线要求的要素。而困势就是体现这一要素的重要步骤(侧缝困势、里裆困势、后裆斜度困势)困势的变化就是服装造型的变化。各种裤型的变化也是困势的变化,正确把握困势的大小,是解决臀围和腰围关系的关键。腰围过大,侧缝困势后片必须加大;腰围过小,侧缝后片困势保持原型困势。制板师一定要正确地把握原型困势曲线,因为原型困势是基础。特体困势造型是由原型困势造型得来的。运用好困势规律才能解决好臀腰关系,制作的板型(裤型)才能合体,舒适。 每一个服装制板师、推板师必须懂得后裆斜度在裤型设计、制板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的板型、成品尺寸为什么有的裤型就是蹲不下去。甚至于坐在椅子上都不舒服。后臀围感觉很紧,活动不得。造成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后裆斜度不够,没有斜纱线绺的拉力。各种裤型的后裆斜度是一样的(大裆,龙门宽与后裆斜线夹角必须在98100度之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坐姿,下蹲姿势的活动量,可见后裆斜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前腹(大、小),后臀(大、小)是男裤裤型(V型)的特点。臀围大、腰围小是女裤裤型(A型)的特点。能把这些正确地用在裤型的制板设计上,把容易出现的弊病解决在萌芽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制板师。前腹围少加数;后臀围多加数,要善于观察前腹后臀的特点,前加数和后加数一定要安排合理。 立裆高矮的确定不是千篇一律的,不能把原型裤型计算立裆高的方法生搬硬套在各种裤型上,前片立裆减数,后片起翘把减数加在2.5cm原型起翘上,这就是裤型立裆变化的规律,不能前片有减数,后片起翘2.5cm没加数,否则这个板型就违背了人体活动的规律。 原型:任何一个臀围数和这个臀围数相应的腰围数差数在20cm27cm的时候,就是这个臀围数的基本裤型(原型)。各种裤型的变化都是从原型裤型变化得来的,松度份的加放;困势的大小;后裆斜度的角度;前腹后臀的加数减数;立裆高矮的确定;膝围线的平移和部位尺寸的确定,都离不开原型裤型的基础,它是各种裤型(包括特体裤型)变化的所在。服装袖窿结构原理与设计在服装打版时,袖窿的结构设计对服装整体功能性影响很大。袖窿的形状与尺寸来源自人体,因此在服装袖窿结构与形状设计研究中,首先要对人臂根截面进行观察并测量出臂根围,从而建立起袖窿结构的基础理论。一、袖窿来源: 袖窿与人体臂根围相吻合,形状与尺寸来源离不开人体。在服装袖窿结构与形状的研究中,一是解剖人体,观察人体臂根围截面,能直观并且详细的了解到眩骨、三角肌、胸大肌、棘上肌、前后腋窝下脂肪层等内部关系。二是用蛇型尺在人体臂根围进行精确测量,在保证不变形的情况下,拓画在纸上,这样也能清楚的观察到外型轮廓线。同时,可以准确测量臂根围度尺寸,建立起袖窿结构的基础理论。有利于在各种款式服装变化中,推导出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 二、人体臂根围测量: 图中臂根截面形状是测量净胸围84cm的标准人体取得的。人体臂根围形状及尺寸近似整圆,直径在11.5cm左右,围度36cm,可从观察中得到,前袖山强弯曲,后袖山弱弯曲。因为前袖山由眩骨头形成,后袖山由三角肌形成。前后腋窝点成前略高、后略低的形状。 三、按人体臂根围推导公式: A、袖窿深推导:将测量得到的臂根围形状拓画在纸上,确定前胸宽与后背宽线。将肩峰点SP打开,将前袖山弧线拉成与前胸宽所形成的11度夹角,此时按水平线测出SP点移动为3cm,将此点作为有效袖窿深点加原来的直径长度。再加肩斜角度形成的数据4.5cm,可以得出11.534.519为前NP点至BL线距离。代入2B10可得到16.8cm再加2.2cm19cm,因此BL公式可得到2B102.2cm,B84cm,BL19cm(最小BL线深)。如果弹力面料可以负紧身,前胸宽可减小至2B10,BL线公式可不变。 B、前胸宽,后背宽公式推导:已知:B2龙门宽前胸宽后背宽。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按前胸后背差1cm,前胸宽等于15.250.514.7515cm;后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距15cm相差2.4cm,可采用2.5cm计算,即1.5B102.5cm。后背宽比前胸宽大1cm,可推导出公式为1.510B3.5cm。将36cmAH代入HB,约毛病地0.85HB。净胸围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内衣类可得出0.88HB,基础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四、按不同款式服装确定BL线: 基本BL线公式推导,我们在人体上取得计算可简化为BL2B102cm。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每类服装袖窿应加深1.53cm,AH不小于5cm较科学。因为5cm除以2等于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类服装变化的。小于0.8cm可以认为是同一类款式放松量在做变化。 A、紧身类、无袖类、针织类:2B102x,x0 B、紧身适体类、唐装、旗袍类:2B102x,x11.5cm C、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5cm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68cm绘制衣领纸样的十点注意事项要使衣领穿着在人体身上合体、舒服、平挺及美观 ,除了在工艺制作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外,提高领子的纸样设计水平是很重要的。绘制衣领纸样,需考虑人体颈部结构形状、胸位弧线、布料质地、是否系领带、包装方法及外观等多方面因素。1 注意量度颈围尺寸的准确性 围绕颈根部测量尺寸时,软尺必须经过左、右侧点、后颈第七颈椎骨点及前颈窝点(见图1),颈围尺寸的量度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领子的贴服程度。 2 注意衣领与人体颈部的结构形状保持一致 由于人体颈项为上细下粗结构,故衣领的反领线长度必须比领窝线长度短,领窝线长度等于颈根围度尺寸,而且反领线长度等于颈项围度尺寸。 3 注意上、下级领的高度尺寸差值 由于衣领穿着在人体身上时,不能在外观上显露出领窝线缝迹,故上级领高度必须比下级领高度大0.5cm1cm,绘制一片领的上、下级领的高度差值为0.5cm, 但是绘制二片领纸样,因上、下级领的缝骨线在反领线下0.5cm,故上、下级领的高度差值为1cm。 4 注意在下级领纸样的领咀处加出搭门 领子搭门宽度尺寸等于前身的1/2前筒宽度,例如前筒宽度3cm,则在领咀处加出搭门为1.5cm 。 5 注意下级领“鱼肚”线与前身领窝线的吻合 若下级领与前身领窝线不吻合,在包装时会出现椭圆形的不正常现象,特别是条子、格子等图案布料,会在领窝处出现歪条子、歪格子现象,影响外观。故在下级领的前部底线处加“鱼肚”位,其与前领窝线的前段部分线条重合。 6 注意领咀的前端斜度与前身边线吻合 绘制下级领纸样时,需在领咀的底线提升1cm3cm,使下级领的领咀前端斜度与前身边线成一直线。 7 注意区分领面与领里纸样 当衣领翻折于人体颈部时,由于布料有一定的厚度,会产生上级领向外翻翘的不平服效果,故领子面层高度b必须比底层高度a大 。绘制衣领纸样时,需区分领里与领面,依据布料厚薄,领面高度需比领里高度大0.2cm0.5cm 。 8 注意避免“交剪领”现象 当衣领被扣紧时,为避免上级领的前中部位出现重叠不美观现象,在绘制上级领纸样时,需将上级领长度减短0.5cm1cm。 9 注意系领带的衣领需有立体空间 若领型扁平,当系上领带时,反领线会上升而露出领窝缝迹线,影响外观。故需在领子纸样上增加领底线凹势,将纸样处理成内弧形,从而有藏领带的立体空间。 10 上级领边线与人体胸位弧线的贴服性 衣领穿着在人体身上,要求上级领边线平滑贴服在胸位弧线上,若上级领边线的弧度绘制不恰当或藏领带的立体空间尺寸不足,产生上级领的弯位与胸位弧线不配合,领子会压在胸位上或离开胸位弧线而出现不美观现象。故需进行试板,调整上级领边线。 结论 绘制衣领纸样,需考虑人体颈部结构形状、胸位弧线、布料质地、是否系领带、包装方法及外观等因素,从而改善领形纸样,达到高品质服装效果。 根据人体数据进行制版的小技巧日升在线 10-03-15 13:22:17 作者: 来源:穿针引线论坛看身高体重知道人的服装数据和看数据知道人的体型,这些技术的好处就是在你测量完很久的客人,忘记了他的体型,通过看他的测量数据而能达到了解他的体型。没有误差的去设计他的体型结构图纸,或者你测量不到的客人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别的方法知道他的体重和身高能高度的判断出他的身体数据而进行制版,有了这些绝技可以减轻你的误差和减少矛盾。 看身高体重知道人的服装数据和看数据知道人的体型,这些技术的好处就是在你测量完很久的客人,忘记了他的体型,通过看他的测量数据而能达到了解他的体型。没有误差的去设计他的体型结构图纸,或者你测量不到的客人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别的方法知道他的体重和身高能高度的判断出他的身体数据而进行制版,有了这些绝技可以减轻你的误差和减少矛盾。第一,看数据了解人的体型1前胸宽窄,后背宽宽,这样的数据反映出这个人一定是含胸体,制版时后片要加长。2身材不高胸围不大,肩却很宽,这样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柳肩体,注意制版的落肩量3前胸宽很宽后背宽窄,这样的人一是胸大或者是挺胸体,制版时前身长加长! 4身高正常,但是测量肩宽确很窄,这样的人肩一定是平的,制版注意落肩量5女孩子臂根围粗,说明臂膀厚,注意增加肩省吃量来达到袖笼弧度符合臂膀的弧度就是合体6反之身体正常臂根围很小,需要按正常加放量在增加量而达到袖肥和身体的围度平衡7看数据还可以知道客人的胸小胯大或胯大胸小,在制版时候好知道三围的加放量把握8遇到胖的女孩子通过测量可以了解到虽然身体胖,但是有2点不是随着身体而胖的地方是脖子和臂根围,百分之九十准确,但是个别也有这2点随着体型而胖的,但是要注明便于制版的把握。9当你遇到背宽和肩宽一样的体型的时候不能完全增加肩宽而达到有冲肩量的目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后小肩肩省设计出来就会有冲肩量了。10如果前胸宽很宽也没有了冲肩量了,可以把前领款设计出撇胸量来达到前小肩有冲肩量的目的。11看量体数据还可以知道这个客人是圆体还是扁体,胸围正常,而前胸宽和背宽都很宽,图画出来袖笼会很窄这一定是扁体。 12反之胸围丰满,而前胸宽和背宽都不太宽一定是圆体。13画丰胸和挺胸体板型时注意肩省量要少吃,前后领宽差也要减小,前后胸背宽需要调整也就是说会影响袖笼切面的姿态,让这个切面平行于前中心线或者内八字形,意识是前宽还是比后背宽窄点切面形态。14画含胸体时注意前后领宽差距大,肩省吃的正常或多吃点,适当调整前胸宽加点,不要因为含胸体前宽窄就是窄的了,做衣服是美化人而不是突出人的缺点,这样体型就是把肩的弧度做大些也就是符合这个人,比正常人弧度大。注意含胸体的人乳房不一定都是平或小的,也有大的,都发生在结过婚的妇女身上。15圆臀围的人制版时注意裤子厚度的量要足,臀围侧面打直不要画的弧度很大,后档困势适当调大些,后片腰省量也要给足了不然就不是2个球体了哈哈。16扁臀围体型属于做臀体型也就是俗话说的没屁股,这样人胯点突出,画侧缝弧线可以正常或者弧度大些符合客人,后困势减少,后腰省减小,腰围上端侧缝位置可以往里打最大值。服装结构设计中的立体思维造像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服装效果图阶段完成得很好,但做出的服装却与设想相差甚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者缺乏立体意识及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训练经验,在结构设计中没有把思维引向服装所表现出的空间审美特征上,束缚了设计想象。一、立体空间意识培养 服装款式设计的具体实施中有平面造型和动态变化造型的特点。服装的立体意识和款式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的造型实践,是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立体思维活跃的造型,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状、各部位的吻合关系、研究整体与局部的组合形态,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服装造型结合人体形态,适应于人们的各种活动。对有软雕塑之称的高级时装、晚礼服时装、艺术表演时装而言,它们虽形态优美,裁剪却难以琢磨:仅仅采用平面展开的造型方法,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只用立体裁剪方法又缺乏想象力。设计制做这种服装时,运用立体裁剪与结构设计并行效果较好。服装被称为“流动的雕塑”,而雕塑又被比喻是凝固了的音乐。结构设计师应该同雕塑艺术家那样,运用立体思维进行创作,即在身形架或真人身上直接进行立体造型和量裁制版,运用立裁与打版技巧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服装造型。现代服装结构设计,多运用立体思维对效果图进行审视和对款式造型外观进行分析,深刻理解款式的立体构形关系,认真研究款式造型所赋予服装的艺术风格,深入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曲面的关系。它一般分艺术造型与技术造型两部分。前者运用服装三维空间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及造型手段对款式设计进行添加、削减、重复、省略、夸张、变形,通过立体的想象做出其透视结构,最终在造型上符合款式设计的要求。后者是通过结构展开和特技工艺流程,根据服装款式设计的需要,类似一边操作、一边修改,使在平面效果中较难处理的服装凹凸、褶皱、曲线、浪势和复杂的线条在结构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服装效果图阶段完成得很好,但做出的服装却与设想相差甚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者缺乏立体意识及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训练经验,在结构设计中没有把思维引向服装所表现出的空间审美特征上,束缚了设计想象。人与服装属多维空间实体而存在,良好的空间意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服装的空间美和运动美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服装的平面和立体造型都属于“空间造型”,但它们的构成要素、组合原则却有所不同,人们观察它们的构成方法和感受情感也不一样。平面形态的裁剪主要依靠服装的外形轮廓来进行。一个确定的轮廓就表现一个肯定的平面表态,而一个立体形态没有固定不变的轮廓。例如平面上的一个圆形,它的立体形可是球,可是圆柱,也可是半圆形,还可能是陀螺形,显然,立体形态的创造不仅依靠轮廓(即投影),更要依靠实体的“量”。对于平面形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只能看到平面,其中的形态除了随着透视有些变化外没有根本的变化,立体形态则不然,根据观察者位置的变化,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对于结构设计者来说这种立体感需要经常培养。 二、立体构形训练与拓展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分析设计图所表现的服装造型结构组成的数量、形态细部的吻合关系以及结构制图分解的能力,而且还应融入立体构形的基本要素,将效果图所表现的服装结构直接用布料复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进行剪切,将平面状布料通过省道、抽褶、分割等形式,练习处理服装褶皱、悬垂、凹凸、曲线、波浪造型和复杂线条。也可用一些立体支架模台或用一些金属、木质或其他材料做成支撑架,其形体可以偏向抽象,也可以偏向具象,用一些可以作为服装材料的物质如布料或类似服装材料的物质,如塑料、纸张等,在支架中做出各种披挂式、包缠式、扎系式、连接式等形式的局部造型进行立体塑形训练,然后再展开平面形加以比较和体会。那支撑着悬垂、飘逸、凝重、奇妙、旋扭、浮雕感的组合影响着学生们的创作思维。支架与材料的空间关系,是在平面分解服装中无法得到的效果。这种带有立体因素的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服装空间组合概念,加强学生对服装体积感的知觉力和直观认识,使结构过程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实体的表现。 三、结构立体造型新探索 1、运用服装材料进行局部款式造型 即对照款式设计图“以材料为向导,以艺术为创新”的结构设计方法。首先挑选适合款式的几种材料,受不同材料的灵感启发进行结构造型。用平面纸样展开方法构成曲面状态进行比较,以选定的面料小样进行局部的立体构成,如叠领结构设计可用不同面料进行立体造型,经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每个服装局部细节都可以运用实际材料进行立体试样。这种以材料特性为结构设计先导,用科学的和艺术的眼光分析、感受材料特征,进行款式分解造型的训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安弗兰克费雷曾经说:“根据我的经验,设计服装作品,一方面要研究人体动态,另一方面是要注意面料的艺术和可形成的立体状态,因为面料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很大的分量,所以,我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面料是新的还是过时的,以及它的基本状态,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画成设计图,就很快地进行制作工作,并时时想着人体是运动的,设计出的服装要给人产生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应是设计师所要强调的东西。”费雷的设计经验告诉我们,以材料为先导,以艺术为创新的结构设计是一种现代思维模式。特别是对新型纺织品面料应具有敏锐的觉察力,并且准确地加以选择应用,在保持面料风格的同时应与款式造型风格相一致,从而使服装造型臻于完美。2、运用抽象结构造像和具象结构造像方法 服装结构造型训练是在对款式设计进行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过程。这种练习方法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抽象造型构成和具象造型构成。抽象形式分解练习一般具有两个要点:一、利用简单的抽象几何形体及各种非规则的抽象形体,将服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