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侧边传动式深松旋耕机的设计摘 要: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能使旋耕机达到深耕,则采用将深松和旋耕作业结合起来,即先深松而后再旋耕,本设计在旋耕机前方附加横方梁,在横方梁上安装深松铲,并使铲深浅可调,以达到增加耕深的目的,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和旋耕机的设计,使作业过程中可以一次完成深松和旋耕作业,达到深层土壤疏松、表层土壤平整,满足直接播种要求。关键词:旋耕机;深松;深松铲 Design of 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ing Machine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e Rotary tilling machine can achieve the soil tilling.It combines the 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ing. that is,first Sub-soiling and then Rotary tilling .The specific plan is added a mechanism in the front of the existing Rotary tilling machine.It have the Subsoiler installed in the mechanism.It makes the subsoiler adjust the depth for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depth of cultivate.By selecting the proper parameters and designing the rotary tilling machine properly ,it can be proceed in 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ing completely.It can reach the demands that the deep soil is loosen,the surface soil is flat.It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eeding directly.Key words: Rotary tilling machine; Sub-soiling; Subsoiler1 前言我国属于干旱缺水国家,许多地区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需要先进的耕作技术对其进行改良。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对土壤的频繁翻耕,从而达到蓄水保墒、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目的,少耕、免耕作业法和深松技术成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耕作措施。该耕作方法作业时不进行传统翻耕,在深层进行土壤疏松,局部切断土壤供水系统,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如今我国旋耕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现在的使用情况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在动力方面,与之配套的拖拉机前进速度快(很少有低于2kmh),发动机功率偏小,轮距偏大。旋耕刀片易弯曲,易断裂。悬挂旋耕机的悬挂装置及使用万向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耕作的深度浅,满足不了当今农艺深耕、深松的要求。本次设计主要是达到增加耕深的目的,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和深松旋耕机的设计,使作业过程中可以一次完成深松和旋耕作业,达到深层土壤疏松、表层土壤平整,满足直接播种要求。深松旋耕机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一般水平横轴式旋耕机的耕深不超过20cm。加大旋耕深度的主要难点是引起作业负荷和功率消耗急剧增大, 机械强度刚性不足和机组功率不平衡。大功率拖拉机具有双速独立动力输出轴, 可以全功率输出, 这也为配套深松旋耕机提供了先决条件。 2 总体设计2.1 深松旋耕机方案确定根据任务书的设计要求,为使旋耕机达到深耕的目的,则采用将深松作业和旋耕作业结合起来,先深松后再旋耕,即可一次完成深松旋耕作业,具体方案为:在现有的旋耕机前方附加横方梁,在横方梁上安装深松铲,并使铲深浅可调,深松铲由铲头和铲柱两部分组成。所设计的深松旋耕机主要由深松铲、机架、传动装置、旋耕刀辊、挡土罩及平土拖板组成。1刀轴;2刀座;3弯刀;4侧边齿轮传动箱;5机架;6深松铲;7中间齿轮传动箱 图1 深松旋耕机的组成简图Fig l Loose the composition sketch of the rotary tillage machine deeply2.2 深松旋耕机工作原理 深松旋耕机工作时,深松铲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前进,深松铲将土层松动,达到深耕的要求。同时拖拉机输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驱动刀辊旋转,旋耕刀在前进和旋转过程中不断切削被深松铲松动的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罩相撞击,使土块进一步碰碎后落到地面,并利用平土拖板将地面刮平达到碎土充分,地面平整1。 2.3 旋耕部分切削方式的选择由于旋耕机刀辊的旋向,及轴与地表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成正转和反转两种基本形式。 图2 旋耕的切削方式Fig 2 Cutting way of the rotary tillage在以上图示两种形式中,a 是现在一般形式正转旋耕,b为反转旋耕两者在工作时的切削速度、刀轴切土扭矩等都表现不同,但反转旋耕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业时刀片切下的土块容易随刀滚抛向前方,易造成堵塞,不利于旋耕平土1。故选前者更合适。2.4 拖拉机的选择 由于所设计的深松旋耕机在旋耕同时进行深松作业,比起一般形式的旋耕机来能量消耗肯定不少,因此在选择动力时,尽量选择功率适中、轮距小、行驶速度低的轮式拖拉机。根据现有拖拉机型号使用性能等情况及任务书的要求。现初选快发-750的轮式拖拉机。参数如下表1: 表1 快发-750轮式拖拉机技术规格 Table 1 KUAIFA-750wheeled tractors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参数型式外型尺寸(mm)标定功率(kw)最大扭矩 (N*m)速度范围(Km/h)额定牵引力 (N)数值2轮驱动3824161522805598.40.5132.514000参数轴距(mm)最小离地间隙(mm)后轮轮距(mm)结构质量(kg)动力输出轴转速(r/min) 数值1880.543013002180540/730或540/10002.5 刀辊直径D和转速n确定刀辊直径D和转速n是旋耕机很重要的参数,它们对深松旋耕机的工作性能及土壤切削和抛掷过程,能量的消耗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切削过程中,能量的消耗与刀片接触轨迹的长度成比例关系,于是找出了正转时R/H(H,旋耕深度)的理想值为1.031.14。另外,在土壤刀片接触轨迹的长度和被耕土壤的体积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确定R/H=1.25,这是理想值1。对于刀辊的速度,当刀辊直径为49cm,转速大于120r/min,抛掷良好,不会发生严重的重切,但转速过高,会使抛掷消耗过多的能量,确定n=190 r/min。 图3 旋耕刀的运动 Fig 3 Sports of the rotary tillage one hundred sheets沿旋耕机前进方向纵垂面内相邻两把旋耕刀切下的土块厚度,即在同一纵垂面内相邻两把刀相继切土的时间间隔内旋耕机前进的距离2。Sz=t=60/Zn 或 Sz= 2/z (1)式中 t刀轴每转一个刀片所需时间,s Z同一旋转平面内的刀片数 n刀轴转数,r/min由公式(1)可见,增加Z或n,Sz变小,切土细碎,但随着转数的提高,功率消耗亦显著增加。若增加Z或n,刀片间距变小,易产生堵塞现象,故一般为1012mm。综上所述,旋耕部分设计时以上各参数相互影响。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及拖拉机规格,=29.4Kw,=0.2936.5Km/h。取V=R=3.8 m/s,由Sz=12.3cm,H=15cm,n=190r/min,则= R/=5.75,=2n/60=19.9rad/s,R=V/=190mm,D=380mm。若同一旋转平面内的刀片数Z=2,Sz=6.15cm。2.6 功率耗用深松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主要包括旋耕刀切削土壤消耗的功率、拉动深松铲前进消耗的功率、抛掷土垡消耗的功率、推动旋耕机前进消耗的功率、传动部分消耗的功率以及克服土壤沿水平方向作用于刀辊上的反力所消耗的功率1,可用公式(2)表示为: N=+ (2)式中 N深松旋耕机总的功率消耗 切土功耗 深松的功耗 抛土功耗 旋耕部分前进功耗 传动及摩擦功耗 克服土壤水平反力的功耗在深松旋耕机总的功率消耗中,以前三项功率消耗为主,约占总功耗的7080以上。公式中最后一项Nn是克服土壤沿水平方向作用于刀辊上的反力所消耗的功率.正转旋耕机此功率有推动旋耕机前进的作用,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旋耕机前进所消耗的功率Nt,故取负号。在实际中,常用旋耕比能耗来表示不同旋耕机功率消耗大小.根据设计的深耕旋耕机作业的耕宽B=130cm,耕深H=15cm,前进的速度=0.661m/s, 旋耕土壤比阻,取值范围1.41.6,它与耕深有关,耕深大取大值。假定旋耕机组在比较平坦的田地里进行匀速直线作业, 旋耕机工作时所需的功率可用公式(3)估算。=10075BhKr=l.33Bh Kr (3) =1.331.300.150.66114=25.7Kw由=25.7Kw,旋耕机工作装置工作效率取088,所需的功=/=29.4kW。由参考文献6可见,深松铲在黑壤土30cm松土深度时,牵引阻力在444876kg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取深松铲的牵引阻力为450kg,深松旋耕机配套的是三个深松铲,则深松部分所需功率为: 故所选动力满足深松旋耕机的功率耗损。2.7 耕幅的确定结合本次设计要求及动力情况,确定深松旋耕机的深松深度H=30cm,旋耕深度H=15cm,耕幅有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率参数和单位面积所牵引力以及单位耕宽所需扭矩进行计算。各功耗系数取为:单位工作面积所牵引力=1.98N/,单位耕宽所需扭矩=6.92N.m/cm。根据单位面积所需牵引力及单位耕宽所需扭矩计算总牵引力 F= B H (4)总扭矩 =B (5)总功率消耗为二者之和 1000=Fv+ (6)工作幅宽为 B= (7)旋耕刀辊转速n=190r/min,角速度=19.9rad/s,拖拉机平均行驶速度为:v=0.661m/s.计算出B=133cm。综合各因素,取耕宽为130cm。2.8 深松旋耕机的配置深松旋耕机的耕幅配置有正配置和偏配置两种,在旋耕机的耕幅超过拖拉机外缘宽度时,通常采用正配置,反之则采用偏配置,本次设计的深松旋耕机耕宽为130cm,而所选拖拉机宽有161.5cm,为了避免拖拉机的轮胎走在已耕地上,因此只有选用右偏置悬挂配置。根据经验,为了消除轮辙并达到耕后地表平整,耕幅偏出轮胎外缘的距离C,一般取50100mm,这样就确定了旋耕机的偏置程度2。如下图所示。 图4 深松旋耕机的配置关系Fig4 Loose the disposition of the rotary tillage machine deeply3 传动方案的确定3.1 传动路线深松旋耕机与拖拉机有悬挂式和直接式两种形式,悬挂式多用于大中型拖拉机,而直接式用于小型及手扶拖拉机。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采用悬挂式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双万向节把动力传给齿轮箱,为了适应旋耕机升降及深浅调节需要,万向节的传动轴采用能在方套管内自由伸缩的方轴。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箱、侧边传动箱或中间传动箱,拖拉机的动力传至齿轮箱后,再经侧边传动箱或中间传动箱驱动动力轴,传动方式有侧边链轮传动、侧边齿轮传动和中间传动三种形式。虽然侧边链轮传动零件数目少,并且重量轻、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但是链条易磨损,使用寿命短,这是不可取的。据本次设计的需要,将采用侧边齿轮传动,它可靠性好,但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复杂,成本高1。但从可靠因素来看,此方案可取。 1.万向节;2.中间传动箱;3.侧边传动箱;4.刀片;5.刀轴图5 深松旋耕机侧边链传动示意图 Fig 5 Transmission sketch map of the chain by the side of deep rotary tillage loosing machine3.2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3.2.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i=/n=730/190=3.84 (8)3.2.2 分配各级传动比取侧边传动箱的总传动比=2,由公式(9)可知单级圆锥减速齿轮箱的转动比 =i/=3.84/2=1.92 (9) 所以值符合一般单级圆锥减速齿轮箱传动比的常用范围。侧边传动箱由两个圆柱齿轮和中间齿轮组成,因为它们总的传动比不大,则采用一个圆柱齿轮和中间齿轮的模数相同的传动方式,传动比=2。3.2.3 计算转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各轴的转速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为0轴,变速箱高速轴为轴,低速轴为轴,刀轴为轴,各轴转速度为 =730 r/min (10) =/ =730/1.92=380 r/min = / =380/2=190 r/min各轴输入功率按旋耕部分功率Pe计算各轴输入功率,即 =29.4kw (11)=29.40.99=29.11kw = =29.110.97=28.23kw = =28.230.970.97=26.56kw各轴输出功率分别输入功率轴承效率0.98I轴 P= P0.98=29.110.98=28.53kw (12) 轴 P= P0.98=28.530.98=27.96kw 轴= 0.980.98=26.560.980.98=25.51kw各轴输入转矩 =9550 / =955029.11/730=380.82N.m (13)=9550 / =955028.23/380=709.46N.m =9550 / =955026.56/190=1334.99N.mI轴输出转矩T= T0.98=380.820.98 =373.20N.m 轴输出转矩T=T0.98=709.460.98 = 695.27N.m轴输出转矩T=0.98=1334.990.98 = 1308.29N.m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得A0=105,又由P1=28.53 n1=730 =27.96 n2=380 =25.51 =190。将有关值代入公式(14)可见得:dmin=A0 (14) dmin1=A0=105=1050.34=36mm dmin2=A0=105 =1050.42=44mm=105=1050.51=53mm4 重要工作部件的设计4.1 中间齿轮减速器的设计4.1.1 圆锥齿轮计算齿轮采用45号钢,调质处理后齿面硬度180190HBS,齿轮精度等级为7极。取=20,则=1.9220=38.4,取=40。参考机械零件的齿轮计算: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表达式 (15)其中, ,u=1.92, 选择材料的接触疲劳极根应力为: 选择材料的接触疲劳极根应力为: 应力循环次数N由下式计算可得 (16) 则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弯曲疲劳寿命系数接触疲劳安全系数,弯曲疲劳安全系数,又,试选。求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将有关值代入公式(15)得: 则 动载荷系数;使用系数;齿向载荷分布不均匀系数;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取,则,修正: (17) (18) 取标准模数。 计算基本尺寸 节锥定距 R=134.164mm(不能圆整) (19) 节圆锥角(未变位时,与分度圆锥角相等)=arctg= arctg=90-= 、均不能圆整大端齿顶圆的直径 小齿轮 =120+26cos=142.734mm 大齿轮 =240+26cos=245.366mm齿宽 b= (20) 取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复合齿形系数, 取 校核两齿轮的弯曲强度 (21) 所以齿轮完全达到要求。表2 齿轮的几何尺寸Table2 Size of geometry of the gear wheel符号公式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齿根高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齿顶角齿根角分度圆锥角顶锥角根锥角锥距齿宽由于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较大,所以齿轮和轴分开制造较为合理4。4.2 侧边齿轮减速器的设计4.2.1 选定齿轮的类型、精度类型、材料及齿数齿轮减速选为直齿圆柱齿轮。由于此机构中齿轮传动为低速级齿轮传动,故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材料选择,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差为40HBS。选小齿轮齿数z1=18,大齿轮齿数a2=uz=218=36。以上为选取的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4.2.2 公式计算d1t2.32=2.32 =32.15mm (22)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选载荷系数Kt=1.3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95.5105P1/n1=95.51050.39/360 N.mm=1.034104 (23) 由表选取齿宽系数d=1; 又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由参考资料,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2=550MPa; 由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设该齿轮工作寿命为15年,每年工作360天,每天10小时,则N1=60n1jLh=603601(1036015)=1.166109 (24) N2=1.166109/3=3.89108由参考资料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5 计算接触疲劳许应力 取失效概率无1%,安全系数S=1,由参考资料中式得, H1=0.9600MPa=540MPa H2=0.95550MPa=522.5MPa有关计算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代入H中效小的值d1t2.32 (25)=2.32(1.31.034104/1)3/2(189.8/522.5)2 1/3 =32.15mm计算圆周速度v V=(d1tn1)/(601000) (26)=(32.15380)/(601000) =0.639m/s计算齿宽b b=dd1t=132.15mm=32.15mm (27) 计算齿宽与高度之比b/h 模数 mt=d1t/z1=32.15/18=1.786mm 齿高 h=2.25mt=2.251.786=4.02mm b/h=32.15/4.02=8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0.639m/s,7级精度,由参考资料查得动载Kv=1.02;直齿轮,假设KAFt/b100N/mm 由表10-3查得KHa=KFa=1.2由表查得使用系数KA=1由表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KH=1.02+0.18(1+0.6 2d)2d+0.2310-3b将数据带入后得: KH=1.02+0.18(1+0.612 )12+0.2310-332.15=1.315 由b/h=8 KH=1.315 得KF=1.35 故载荷系数 K=KAKVKHaKH=11.021.21.315 =1.61 (28)按实际载荷系数效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得: d1=d1t=32.15 =34.53 mm (29)计算模数m m=d1/z1=34.53/18=1.92 (30)4.2.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公式m (31) 确定公式(31)内各计算数值由图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由图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85,KFN2=0.88; 计算弯曲疲劳许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 由式得1= =303.57MPa2=238.56MPa 计算载荷系数K K=KAKVKFaKF=11.021.21.35=1.652 查取齿型系数 由表查得YFa1=2.91 YFa2=2.28 查取应力效正系数 由表查得 YSa1=1.53 YSa2=1.73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0.01347 =0.01651 大齿轮数值大 设计计算 m mm = mm =1.203 mm (33)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1.203,并将近圆整为标准值m=2mm。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34.53mm,算出小齿轮齿数。又由于考虑拖拉机、传动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减速器、圆锥齿轮的配合装配以及轴的尺寸,得出分度圆的直径为4d1,因此小齿轮的齿数为: Z1=70 (34) 大齿轮齿数 z2=uz1=270=140 取z2=140这样设计即能满足齿数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4.2.4 几何尺寸计算计算分度圆直径 d1=z1m=702=140mm d2=z2m=1402=280mm 计算中心距 a=(140+280)/2=210mm计算齿轮宽度 b=169.06=70mm 取=70mm =75mm4.2.5 验算 F1=N=149.725 N (35) =2.139N/mm100N/mm 合适4.3 旋耕刀片的设计4.3.1 旋耕刀片的类型 旋耕刀是深松旋耕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刀片的形状和参数对旋耕机的工作质量功率消耗影响很大,目前卧式旋耕机上使用的旋耕刀,主要有凿形刀直角刀和弯刀三种。凿形刀片:凿形刀片的正面刃口为较窄的凿形刃口,呈平头或尖头,工作时对土壤进行正面切削。因正面刃口较窄,两相邻刀片的轴向间距大于刃口宽度,切土块的两侧因撕裂而与土壤分离。凿形刀片人土性能好,消耗功率较小,但耕作时易缠草,适用于较疏松的土壤。直角刀片:直角刀片的刃口平直,其由侧切刃和正切刃组成,弯曲部分近于直角上作时,刀片正面刃口先接触土壤,然后侧面刃进行切削并逐渐接近刀片根部,因此易产生缠草现象。这种刀片刚性好、碎土能力强,适于旱地耕作。弯形刀片:弯形刀的刃口呈弧形,由正面刃口和侧面刃口两部分组成,正面刃口较宽,正面和侧面刃口均有切削作用。工作时,靠近回转轴的侧切刃先与土壤接触进行切削,最后由正切刃切削。这种切削过程可把未被侧刃切断的土块、草茎压向未耕地,以坚硬的未耕地为支撑由正面刃进行切割,这样草茎易被切断。对不能切断的草茎其曲线刃口可将其推向切削刃的端部而脱落。这种刀片不易缠草,对土壤的适应性好1。由于弯形刀片对土壤适应性强,本次设计采用这种刀片。1正切刃;2前端部;3弯折线;4侧切刃;5侧切部6安装孔;7刀柄;8刀轴中心;9后缘图6 弯刀形状Fig 6 Form of the tulwar4.3.2 弯形刀片主要参数的确定刀片刃口曲线的形状 弯形刀片刃口曲线由侧面刃口曲线与正面刃口曲线组成。侧切刃口曲线的设计侧面刃口曲线应满足不缠草和耕耘阻力小的要求。现设计弯刀的侧刃多采用阿基米德螺线,其参数方程为:R=(1+K) (36)式中 螺旋线的起始半径 R转过角的半径 K系数,为一常数根据试验资料6,要使刀片侧切刃在潮湿粘土中不缠草,则刃口曲线端点的滑切角=5560,刀柄基部的滑切角=6570,即比约大10为好。选择 K=1/1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角的变化直接影响滑切角,增大,值也增加。但又受刀片长度的限制,所以max一般在在2645之间选用,以保证滑切角大于刃口与茎杆或土壤间的摩擦角。正切刃口曲线设计正切刃的作用是从正面切开土块,切出沟底并切断侧切刃没有切断的草茎,或将其向外推移。为保证刀片切深一致,减少沟底横向不平度,要求正切刃曲线的侧面投影在刀片最大直径所形成的圆柱面上,为圆弧的一部分,其俯视图投影为一根与侧切刃线相交的斜线。为减少冲击,正切刃与侧切刃的交角a应大于90。所以,正切刃为一斜置平面与圆柱面相贯线的一部分,此曲线在展开的圆柱面上是一正弦曲线,其参数方程为 x=t (37) Z= (38) 式中 正切刃口面与圆柱面母线的交角。把参数方程变成直角坐标方程得Z= (40) 为了简化正切刃滑切角的计算,以上述展开面作正切削面,正弦曲面上的斜率即为滑切角的正切。上式微分可得 (41)则 图7 正切刃Fig 7 Edge of the tangent以及代入上式得正切刃点1、2处的滑切角的正切: 式中 和为决定正切刃沿圆周方向的最大和最小位置角。而角又与、及正切刃宽度b有关,从图7知: (42) 由公式(42)可见,正切刃的滑切角与刀辊的最大半径、极限位置角、及正切刃幅宽b有关。增大,值也增加,但刀辊的半径过大,导致钮矩增加并使机器结构庞大。改变极限位置角的数值的对角也有影响,在保证正切刃易脱草的条件下,和值应尽量取得小些。目前国内设计的弯刀()的值取1015,角常取2533。为了简化设计,弯刀片的正切刃是利用圆弧与侧切刃连接起来,正切刃的实际起点并不处在以为半径所形成的圆柱面上1。本次设计考虑到工作要求及尺寸结构,在保证正切刃易脱草的条件下,=100,=15,=10,=28。刀片的最大切削半径 它与耕深及传动箱的结构尺寸有关。若耕深增大,则切削半径须增,切削钮距也随之增加。因此,在满足耕深要求和传动箱结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小的切削半径。根据已知条件,最大切削半径=190mm。侧面刃口曲线的起始半径 为了保证耕深和适宜的刃口长度,的大小可由下式决定(图8) 图8 Ro的确定Fig 8 Sureness of Ro=130mm (43) 式中 最大设计耕深,为150mm。正面刀刃幅宽b b的大小影响旋耕机的工作质量和功率消耗。若幅宽b增大,整机刀片减少,相邻刀片间距加大,虽不易堵塞,功率消耗降低,但破土质量差,所以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50mm为统一弯刀的幅宽。最大中心包角max 和为已知,则根据=(1+Kmax)公式可求得max值。其大小与侧刃的滑切作用有关,并受刀片长度的限制,一般max在2645之间。我设计的弯刀的最大回转半径为190mm,则取最大中心包角为40。4.3.3 旋耕刀片的排列为使旋耕机作业时不产生漏耕和堵塞现象,并使刀轴受力均匀1。现在旋耕刀片采用螺旋线排列方案较多,在我国是普遍采用。它是一种规律性强的排列方法,所以采用双头单向螺旋排列方案。已知,幅宽B=130cm,刀片切土宽b=6.15cm,刀盘上刀片数Z=2,总刀片数为40。图9 旋耕刀排列图Fig 9 The rotary tillage knife arranging and pursuing4.4 旋耕机刀轴旋耕机刀轴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组合式刀轴由多节管轴通过接盘连接而成,其特点是通用性好,可根据不同的宽幅要求进行组合。旋耕刀在刀轴上的安装有刀座和刀盘两种形式,刀座又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曲线型刀座滑草性能好但制造工艺复杂。用刀座安装旋耕刀时,每个刀座只装一把刀片;用刀盘安装旋耕刀时,每个刀盘可根据不同需要安装多把刀片。本设计采用整体式直线型刀座,刀座由钢板冲压成“U”型,套合后焊接而成,中间是空心的矩形。刀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刀座上。刀轴由无缝钢管制成,轴的两端焊有轴头,用来与左右支臂销连,刀轴上焊有刀座和刀盘,刀座按多头螺线等距离焊合在刀轴上,用以安装刀片。 1刀轴;2刀座图10 深松旋耕机刀轴 Fig l0 Knife axle of the deep rotary tillage loosing machine4.5 挡土罩及平土拖板的设计挡土罩是深松旋耕机的轴助部件,呈凸弧形,由挡泥盖板、左右侧板和橡胶档板等组成。挡土罩弯成弧形安装在刀辊的上方,其作用是挡住旋耕刀切削土壤时抛起的土块,将其进一步破碎,并保护驾驶员的安全。而平土拖板的前端铰接在挡土板上,后端用链条连接到机架上,其离地高度可以调节。拖板的作用是增加碎土和平整地面效果。深松旋耕机工作时,一面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前进,同时拖拉机输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驱动刀辊旋转,旋耕刀在前进和旋转的过程中不断切削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土板相撞击,使土块进一步碰碎后落到地面,并利用平地拖板将地面刮平达到碎土充分,地表平整。如下图11所示。 平土拖板;挡土罩;链条;侧边传动箱;悬挂架;深松铲;刀滚图11 挡土罩及平土拖板的工作过程Fig l1 Block soil covering and working course of towing the board of flat soil根据设计的要求,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将挡土罩设计成两个位置,形成大小两个间隙。在大间隙时,必须保证碰撞后的土块顺利向后;而在小的间隙时,土块来越过最高点的前段,间隙不能增加了,以保证刀片对土块的强制向下,这样将挡土罩形状确定为前段是与刀辊的同心圆弧,而后段是一偏心圆弧,它使间隙逐渐增大。挡土板与刀尖间隙大小,根据被切土壤的流量估算。Q=Ba= 66.1151300=1288950/s (44)土块的移动速度取为刀辊线速度的一半,即R= 19.919=190cm/s (45)考虑土块在间隙中运动时必须有较大的膨胀,取膨胀系数为2,则间隙为h=10cm (46) 大间隙取估算出来的h=10cm值。在小间隙时,不完全是在间隙运动,且比较紧,间隙必须小到使刀片充分发挥强制作用;间隙过大会使工作效果不好。则小间隙的确定用优选法,初取小间隙为3cm。4.6 深松铲的设计深松铲是深松旋耕机重要的工作部件,由铲头和铲柱两部分组成,因常在坚硬土壤中工作,故应具有较强的松碎土壤的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能。旋耕机由深松铲达到土壤的深松作业,它是一种纯牵引性作业。为了适应不同的作业要求,铲头型式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铲头与铲柱宽度相近者,如平脊凿形铲、双头凿形铲、凿柄铲等;一是铲头宽度大于铲柱宽度者,如鸭掌铲、双翼铲、箭形铲等。因为凿形铲的土性能好,工作阻力小,结构简单,强度高,制作方便,适合全面深松,所以本次设计的深松铲采用凿形铲。4.6.1 深松铲的松土原理及影响因素深松铲应该做到松土范围适当,牵引阻力小,这与深松铲的型式、参数及土壤状况有密切关系。以平面凿形铲为例,说明深松铲的松土原理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平面凿形铲的松土过程和双面锲相似,铲前面的土壤受到挤压而破碎,破裂线从铲尖开始,延伸到土表面。铲前进时这个过程重复发生,达到松土的目的。深松的范围及效果主要有两过参数决定:A工作的深度比(h/B),B锲面的倾角,如图12所示。 图12 深松铲的工作深宽比(h/B)及锲面倾角 Fig l2 The loose shovel of Shenzhen work is deep wide than (h/B) And carve surface inclination当深度比较小,且倾角小于90时,土壤松动范围将如图所示,底部与板同宽,上面向两侧及前面延伸,成一半球,在土表面成一扇面状。当深度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土壤的松动范围将如图所示,即只有上部的土壤被松动,而在一定深度以下,土壤只被挤压开一条槽。但是在两侧,会有一些小裂缝从地表延伸到最深处。这个土壤松动范围的极限点称为土壤深松临界点,它与土壤的性质及深松铲的参数有关。这说明,土壤的松动范围几深度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当倾角增加时,临界点变浅,在铲头两侧加翼板,能有效地改变土壤松动的范围,提高深松效果。根据我所选择的机械行业标准规定深松铲柄的情况,可知倾角为23。4.6.2 深松铲的配置图13说明了深松铲的布置对土壤松动范围的影响,对于不带翼的深松铲,当两个(a)S太小;(b)S适当;(c)S太小图13 深松铲间距与深度的关系Fig 13 Relation of the interval of loose shovel in Shenzhen and depth深松铲之间的距离S=11.5h时(h为深度),两个铲之间的土壤都被松动,且表土不会由于铲太靠近而隆起,当土壤含水量较大是,S取小值,含水量较小是S取大值。对于带翼的深松铲,一般取S=1.52h。根据设计耕深为24cm,3个深松铲的影响宽度理论宽度约为158cm,为了使深松影响宽度与旋耕宽度B=130cm相匹配,整机安装3个深松铲,铲间距由S=11.5h计算得,取S=45cm,在旋耕机的框形机架上对称配置。4.6.3 深松铲的牵引阻力深松铲工作时的阻力包括铲刃的切土阻力、土壤的变形(松碎)阻力和深松铲与土壤的摩擦阻力。三部分阻力沿前进的方向的分力之和即深松铲的牵引阻力,即 =+阻力主要与铲刃的技术状态有关,刃口锋利,阻力就小。所以要用质优耐摩的钢材制作铲头,还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耐摩性能。阻力和的大小与深松铲的基本参数b、以及土壤的类型和物理性状有关。角对牵引阻力的影响 许多试验表明,牵引阻力随角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 角宜取小值,深松铲的角一般在25以下。松土深度对牵引阻力的影响 根据试验,各种深松铲的牵引阻力均随松土深度增加而增大。表3为凿型铲(=23,b=10cm)在黑土壤的不同松土深度时,牵引阻力的变化情况(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深松铲测力结果)6。可见,在农业技术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深松深度不宜过大。否则,牵引阻力将迅速增加,经济上得不偿失。一般松土深度应以突破犁底层为度。 表3 凿型铲的牵引阻力 Table3 The hammer-type shovel traction resistance kg 深度(cm)2527.53032.535黑土壤,W=15.6%r=1.26g/43770187610621080黑土壤,W=18.6%r=1.23g/315384444522585W为含水率,r为深松阻比土壤的物理性状对牵引力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内聚力大的土壤,其平均牵引力可能比内聚力小的土壤大好几倍。就是同一种土壤,当含水量、容重不同时,牵引阻力也会有极明显的差别。实践证明,在土壤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