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 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奥克斯广场项目部 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目 录一 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31.1 工程名称 31.2 方案说明 3二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32.1 规程、规范 32.2 施工管理资料 32.3 施工图纸资料 3三 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管理 3四 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量 4五 卷扬机施工安装图 45.1 卷扬机安装立面图 45.2 卷扬机安装平面图 5六 卷扬机技术参数 5七 受力分析 57.1 电缆最大重量计算 67.2 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 67.3 受力比较 67.4 电动机功率负荷计算 7八 卷扬机安全操作方法及规程 78.1 作业前准备 78.2 作业中注意事项 78.3 作业完成后注意事项 8九 电缆起吊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 8十 施工应急预案 10 10.1 适用范围 10 10.2 救援组织机构 10 10.3 责任分工 11 10.4 事故应急处理 11 10.5 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 11 10.6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12 一 施工方案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1.2 方案概况:多功能电动提升机为奥克斯广场商业街精装修工程的辅助垂直运输机械,主要安装部件:底架、压重梁、卷扬机、自升平台、联动滑轮、附着装置等。升降机基础采用14*20膨胀螺栓贯穿一层地面,地脚螺栓与架体连接。二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2.1 规程、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标准GB/T5972-2009起重机钢丝绳养护、维修、安装、检验与报废2.2 施工管理资料: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3 施工图纸资料: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图纸三 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管理序号姓 名职 称1缪钢粮项目经理2裴绍军技术负责人3吴岳胜责任工长4唐贻作专业工长5魏金伟安全员、资料员6高欢友总监护员7魏金松监护员四 施工方案工程量序 号电缆型号规格数 量( M)150*50镀锌方管3900250*50镀锌角钢8000350系副龙骨30000460系主龙骨8000五 卷扬机施工安装图5.1 卷扬机安装平面图5.2 卷扬机安装平面图(1F图)六 卷扬机技术参数 6.1 配套电动机技术参数型 号ZD131-4功 率3.0Kw电 压380V额定电流7.8A防护等级IP44绝缘等级B级重 量60Kg执行标准编号JB/T9008.1-2004生产日期2014年1月6.2 电控卷扬机技术参数型 号ZD131-4配用功率3.0Kw/380V钢丝绳直径6mm钢丝绳长度100M生产编号1222卷筒有效半径150mm卷筒宽度450mm钢丝绳规格3*19+1FC出厂日期2014.3生产许可证编号XK21-218-00127平均绳速度6.0M/min生产厂家南京起重电机总厂七 受力分析7.1 电缆最大重量计算 7.1.1根据实用五金使用手册查得:本工程50*50镀锌角钢、方管每根最大重量为26 Kg/根。 7.1.2 本工程角钢、方管垂直起吊最大数量:10支。 7.1.3 电缆起吊最大重量:26.56Kg/支 *10支 =265.6 Kg7.2 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7.2.1 本工程使用卷扬机配套钢丝绳技术参数D=6(钢丝绳直径)n=3*19+1FC(钢丝绳规格)d=0.7(钢丝直径)P=1570Mpa(抗拉强度)K=5.5(钢丝绳使用电动卷扬机机械传动中型重量其安全系数)Q=0.85(多股捻制钢丝绳破断拉力折减系数)7.2.2 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Fb(破断拉力)=*d2/4 * P * n * Q/9.8 = (3.14*0.7*0.7)/4 *( 1570*3*19*0.85)/9.8 =2985.61(Kg)F(许应拉力)= Fb/K=2985.61(Kg)/ 5.5=542.84(Kg)7.3 受力比较 F(许应拉力) =542.84(Kg) 电缆起吊最大重量=265.6 Kg结论:本卷扬机配套钢丝绳能安全起吊本工程所需起吊电缆。7.4 电动机功率负荷分析74.1 电缆最大重量: G=265.6Kg*9.8N/ Kg=2602.88 N每分钟受力方向移动距离: S= 3 M起吊有功功率 P0 = G*S/T*1000=2602.88N*3M/60s*1000=0.13Kw卷扬机配用电动机功率 P=3Kw结论:P P0 ,本卷扬机配用电动机能安全可靠使用。八 卷扬机安全操作方法及规程8.1 作业前准备8.1.1、安装时,基座平稳牢固,采用4颗14配套地脚螺栓穿通地板拉紧固定,丝头带平垫、弹簧垫和双螺帽;8.1.2操作人员的位置在中厅自升平台边,指挥人员在地下室中厅处指挥。8.1.3作业前检查卷杨机与地面固定是否稳固和摇摆,检查电动机扇叶防护罩是否正常无松动,检查控制电缆线路是否完好,检查控制电缆线路是否悬挂于墙体上,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并同设备接触牢靠。8.1.4 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制动装置是否动作灵活,检查刹车片是否完好。8.1.5 作业前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股和松捻现象,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检查钢丝绳、滑轮的运转情况,并必须添加润滑黄油。8.1.6 作业前安装使用的导向滑轮地板上的采用闭口式地滑轮,槽钢横担上的采用吊式闭口滑轮。8.1.7 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卷筒旋转方向应和操纵开关上指示的方向一致。8.1.8 滑轮的位置是否与卷筒轴心线垂直。8.1.9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安装位置、钢丝绳拖动位置(包括竖井起吊通道)、滑轮安装位置不得有障碍物。8.1.10控制箱采用设备配套专用控制箱,明装壁挂牢靠固定,距离设备及起吊支点距离不超过3M,其电源就近从施工临电三级配电箱引入,电源线缆采用三相五线(YZ-5*6)橡皮绝缘软电缆,控制箱及其门盖可靠接地。 作业前检查内容中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修整完好后才能开始吊装作业。8.2 作业中注意事项8.2 .1 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绳。钢丝绳不许放完,最少在卷筒上应保留三圈。8.2 .2 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过10%时,应予更换。8.2 .3 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8.2 .4 作业中,电缆起吊点位置、卷扬机起吊位置、中间楼层每间隔2层一专人共计3人组成一个指挥操作系统,每人配对讲机和手电筒各1个,指挥系统人员同吊起物保持良好的能见度,卷扬机电控箱设一个人专职负责操作,司机、指挥员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8.2 .5 卷筒钢丝绳缠乱时,必须由两人配合缠绕,其中一人操作,一人在5M以外用手引导,严禁一人用手、脚引导缠绕,防止把手或脚绞进去发生事故。8.2 .6 作业中如遇停电,立即切断电源。8.3 作业完成后注意事项8.31 作业完毕,应断开电源,锁好开关箱。8.32 提升吊笼或物件应降至地面,清整场地障碍物。8.33 每隔两天有安全员进行检查。九 电缆起吊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9.1 钢丝绳同电缆连接方法9.2 电缆盘架设于专用电缆盘架上顺、反转灵活稳固,电缆退出后不得有扭曲现象,电缆在牵引过程中不得在支架、地面、桥架边角等物体上摩擦拖拉,发现电缆保护层和绝缘层有磨损情况整修好后再敷设,桥架内或者电缆钢管内的电缆不得有接头。9.3 敷设前按照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电缆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15倍。9.4 电缆牵引过程中,设停止按钮的楼层电井处分别安排一个观察指挥人员观察起吊情况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通知相邻楼层值班人员,故障没排出前严禁任何人重新开机,必须经过总监护员王金勇确认无误后方可重新开始吊装。9.5 电缆卷盘转动退出电缆时必须人工退出,严禁由卷扬机牵引拉力转动卷盘。9.6 卷扬机停止作业后严禁将电缆悬挂于钢丝绳上长时间停留或下班,必须及时卸荷。9.7 每根电缆的首、末端贴同一规格标签标注回路,并在1F电井位置和低配出线位置悬挂标志牌。9.8 竖井桥架中每根电缆在每个固定横档上必须固定,固定扎带采用专用尼龙扎带。9.9 桥架中电缆必须整齐排列有序,无交叉现象。9.10作业中监护员必须现场值班指挥,不得在作业进行中离开现场。十 施工应急预案10.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方案电缆起吊过程人员受伤非正常情况。10.2 救援组织机构现场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 责任工长任副组长,和内业资料员、材料保管员、各专业工长组成应急联动领导小组。工地现场值班电话关负责人联系电话:136857375861、 组 长: (项目经理) :缪钢粮 裴绍军2、 副组长: (责任工长) : 吴岳胜3、 组 员: (内业资料员): 魏金伟4、 组 员: (材料员) : 邹 容、赵贤平5、 组 员: (电气专业工长):唐贻作6、组 员:(总监护员):高欢友7、组 员:(监护员): 魏金松各小组成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协调,相互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救助工作。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资金、人员、设备及场地占用。配合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突发事件起因调查处理,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应熟悉报警电话(如110、119、120等)。施工期间,人员如有变动,接任人员自然接替其相关工作。10.3 职责分工10.3.1 组长负责联系报告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司相关领导机构,全面协调施工场外相关救援事宜和施工现场各责任小组成员的救援秩序。10.3.2 副组长主要配合组长的指挥,全面负责现场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勘察,记录;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10.3.3 内业资料员主要负责事故第一现场抢救指挥,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二次安全事故等事项。10.3.4 材料保管员主要负责救援车辆、物质和救援资金及时到位。10.3.5 专业工长、监护员主要组织下属作业人员全面参与救援行动,抢救现场伤亡人员和财产;组织开展事故人员自救,保证自救工作及时、迅速、有力,等待救援;并配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工作。10.4 事故应急处理10.4.1 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张凯、王金勇)应按照本项目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事故主要负责人(邓育松)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10.4.2 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对事故进行迅速评估后,立即由应急救援总指挥(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令。10.4.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各小组成员要迅速到达事故第一现场,并按其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迅速集结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器材,赶赴救援现场实施救援;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10.4.4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10.4.5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设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禁止人员未经过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恢复施工生产。 10.5 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10.5.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要同时做好四件事:(1)及时向上级报告(2)抢救伤员(3)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4)保护好事故现场,必须有组织、有指挥和有秩序地进行,以避免乱中出错。10.5.2 在事故负责人未到达现场之前,当时在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负责人应承担起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此时,要做好的事有以下4件:(1) 制止惊慌混乱(2) 将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3) 抢救伤员(4) 在急需并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在抢救伤员和进行排险工作时,一定不要招致伤害的扩大,负责人到场后,立即如实汇报情况。10.5.3 负责人到场后,应迅速了解情况和组织安排,指挥向上级报告、抢救、排除和保护等4项工作的进行。指挥人员头脑一定要冷静,杜绝指挥的失误。10.5.4 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进行时应对可能引起的新的危险作出防护安排,必须采取“先保险、后抢救、再排除”的严格要求和作法,以确保抢救和排险人员的安全。10.5.5 严格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依据。要求现场各种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保持原样。由于抢救伤员和排除的需要而必须予以移动时,应安排专人作出原状的标志并拍照记录,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10.5.6 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擅自清理现场。10.6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10.6.1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分析、伤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 (1) 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或主管部门。(2) 发生轻伤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责任人工长、专业工长、总监护员:发生重伤及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