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1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2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3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4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第三单元,04,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第10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目录contents,1,2,3,4,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5,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6,课时检测过关练,01,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02,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纵向理清“发展线”,土地私有制,士,学在民间,忠恕,为政以德,有教,无类,论语,仁政,性本善,亚圣,战国,无为而治,非攻,尚贤,君主专制,03,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纵横构建“联系面”,探究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本材料可运用唯物史观进行解读,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材料的关键。第一句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句话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力求改变现状,加速了社会转型,并由此带来了思想领域里的变化。,学读史(信息知多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研史料(名家怎看待),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政治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有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学术活动,经济上,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学术环境上,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阶级关系上,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探究点(二),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解读本材料要抓住关键词句,获取有效信息。材料首先分析了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王道既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然后指出诸子百家学说虽观点各异,但却是相反相成的,处理学术思想上的争论的方法应该是取长补短以“通万方之略”。,学读史(信息知多少),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研史料(名家怎看待),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要求统一的观念,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限制君权”思想,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爱民”思想,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关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04,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高度把握“历史魂”,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法家提倡“法治”,治国时偏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