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态去耦合器使用说明书遵循标准NFPA70 250-6(e) 国家电气规程;IEC61643.1 连接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1 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NACE SP0177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试验;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试验;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C: 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 和导则:冲击;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和导则:振动(正弦)GB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18802.1-2002/IEC 61643-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 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SY/T0032 埋地钢制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固态去耦合器可用于: 管道电位梯度垫(接地垫)的去耦合。 对设备进行过交流故障、雷电和开关暂态过程的过电压保护 为了安全,用于不同的金属间的去耦合,这些会属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交流耦合。 在阴极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交流接地和直流隔离。 消减交流感应电压。 在去耦合不同的金属时,固态去耦合器可用于两个接地系统之间,或应用在其它需要交流搭接的构筑物之间,同时防止这些构筑物之间的电偶腐蚀。性能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额定隔离间电压(ImA)-2V/+2V2额定雷电冲击通流容量(4/10ms)100KA3稳态交流电流(A)454直流泄漏电流(mA)15故障电流(AC-rms/工频/30周波)3500A6工作温度()-45+607防护等级IP65隔离电压当电压低于所选定的隔离电压时,固态去耦合器阻断直流电流流通,而允许交流电流通过。当电压高于所选定的隔离电压时,固态去耦合器成为一个双向导电装置,允许所有的电流通过,以限制构筑物上的电压。直流泄漏电流与隔离电压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20时各种型号的固态去耦合器在最大隔离电压下的直流泄漏电流均小于10mA,70时小于100mA,正常的阴极保护电压作用在固态去耦合器上时,在两种温度条件下的漏电电流通常都小于1mA,这个数值对于阴极保护系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额定稳态交流电流此值代表固态去耦合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稳态交流电流,而此时隔离器隔离直流电流。此电流系由架空电力线路的感应而产生的。测量或确定在所预计使用的连接中的可能出现的稳态交流感应电流,并与固态去耦合器的额定电流45A(在50/60Hz时的交流有效值)相比较,并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适应系统条件的变化。雷电造成的连接点间的电压固态去耦合器是设计成能保持此器件端子之间的电压为个限定值,在雷电条件下,比固态去耦合器电压钳位能力重要得多的因素是:连接此器件的导线或汇流排上产生的电压。尽管固态去耦合器的固态设计限制其电压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要优于其它技术,但是要将两个连接点之间的导线由于雷电产生的电压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却是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导线的电感特性,它只是对快速上升的波形(如,雷电)很重要,而对交流故障电流却不用考虑。自感产生的电压主要与雷电电流流过的导体的总长度有关。因此,导体应当尽可能短,以限制此电压。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用于限制由于雷电所产生的电压的技术,与导体直径的大小关系不大。固态去耦合器的特性和特征固态设计固态去耦合器采用被验证过的对电压具有瞬间响应性的固态元件,当电压力图超过所选定的隔离电压时,立即钳住电压。故障安全固态去耦合器的一个重要安全特征是,当遇到交流故障电流或雷电电流这些故障山现时,器件将工作在短路模式中。在短路模式中,固态去耦合器将传导额定故障电流或雷电冲击电流,并仍然提供有效的接地(或导电)通道。现场维护固态去耦合器是完全免维护的。外壳固态去耦合器可用于模铸的非金属外壳中,且适合室内、室外和非水下的应用。极性连接固态去耦合器具有对称的隔离电压(2/+2v),极性无关紧要,两个端子可以与结构随意连接。运行次数只要额定的雷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