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xx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对联 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 二、对联的起源 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寿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例如解晋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 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见到一户农家正在操办喜事乾隆一时兴起便派人送去几个铜板和一副上联“三个铜钱贺礼嫌少勿收收则贪财”他满以为这半联会使对方难堪没想到这家的大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顽童上前答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回答的工整巧妙反而使乾隆举足不前左右为难还有一次乾隆和和珅、纪晓岚在一起乾隆高兴便出了上联: 四方台台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乾隆);万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和珅) 对联经过了这么漫长的历史阶段已逐步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品文雅的交际手段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叫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或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文学形式应用文它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例如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三、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四、对联的写作 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仗又可分为工对、宽对、借对和流水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会写出较好的对联 1、工对 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这才是工对所谓词性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所谓词类相对是指旧时把名词又分为以下十几类.如: 天文(日月风云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水江河等) 宫室(楼台门户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 衣饰(衣冠巾带等) 饮食(茶酒餐饭等) 文具(笔墨纸砚等) 文艺(诗词书画等) 草木(花草桃杏等) 鸟兽虫鱼(麟凤龟龙等) 形体(身心手足等) 人事(道德情才等) 人伦(父子兄弟等) 只有这些门类在对联中对上后才能称得上工对请看下面歌诀: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例1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和“云”既是名词又是天文类词对天文类词 例2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和“夜”同是名词又是时令类词对时令类词这两联均为漂亮的工对 2、宽对 是针对工对而言的.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相对 例1 山外斜阳湖外雪 窗前流水枕边书 山阳湖雪四个名词对下联的窗水枕书四个名词 例2 闭门藏新月 开窗放野云 “闭”“藏”两个动词对下联“开”“放”两个动词 3、借对 借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义一种是借音 因为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下联构成工对这就是借义的借对例如: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寻常”的甲义是平常但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两寻为常所以又以它的这个乙义拿来对数目“几度”就非常工整 除了借义有时借它的读音来与下联相对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沧”的读音“苍”表颜色来与下联表颜色的“蓝”来相对而且“海”对“田”“月”对“日”“明”对“暖”“珠”对“玉”等都是工对既是词性相对又是同类词相对 4、流水对 流水对又称串联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称流水对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属偏正关系内容串联这就构成了串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一籽入地 万粒归仓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上三个例子,全都是由流水对组成的. 既然串对的两联不是并列关系那上下两联是并列关系的对联就属于正对和反对了正对用来表现相近奤或相似的事物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例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反对是用来表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连的内容是相反的例如 柳絮体媚无骨气 梅花形廋有精神 五、对联的分类 1、春联 高天冬去苏万物 大地春回放百花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2、婚联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3、寿联 体健身强宏开寿域 孙贤子肖欢度晚年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4、晚联 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5、名胜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叁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行业联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7、书画联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8、其它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横批:缺衣少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横批:忘八无耻) 六、高考名题举例 例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山东等考卷)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树一代新风) 祖国江山好 (大地气象新)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新风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例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云南等考卷)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生机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 (勤劳能发家)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练习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一代园丁乐 (九洲桃李荣)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爆竹声声脆 (祖国日日新) 满园春色好 (遍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