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对联来了解传统知识.doc_第1页
品读对联来了解传统知识.doc_第2页
品读对联来了解传统知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读对联来了解传统知识 挽联纪念中的才思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者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在写作中要求有针对性、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既适用于张三也适用于李四;并要有艺术性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讲求技巧做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使人过目难忘 挽联一般都中规中矩但也有别出心裁的佳作流传于世 1.康有为挽谭嗣同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谭嗣同字复生康有为将两个人的名字嵌入了对联中既表达了对谭嗣同的惋惜也对自己的政治生涯做出了自嘲 2.无名氏挽袁世凯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这幅对联却字数不齐乃是大忌据说作者是借此挽联一语双关表达“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的意思 3.端木蕻良挽许地山 未许落花生大地 不叫灵雨洒空山 联嵌逝者名许地山、笔名落花生、作品空山灵雨三项可见作者良苦用心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那么你能根据下联补全上联的内容 译著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传统常识 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 正月新春欢度春节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除了我们熟知的元宵节、中秋节、七夕、端午节、重阳节等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节令正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我们渐行渐远而这些节日风俗也同样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总结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指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要祭祀土地 2.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为了纪念死于绵山大火中的介之推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3.花朝节:二月十二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姑娘们要剪纸赏红、放花神灯、烧香 4.上巳节:三月初三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这一天有踏青、曲水流觞、会男女等习俗千古名帖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一个上巳节的兰亭聚会中写就的 5.晒衣节:六月初六又称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等在佛寺叫做翻经节习俗是每家都要拿出自己家的花衣、花裙和装饰用具晒晒还要祭祀山神 6.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国的鬼节传说是地官舜的诞辰也称盂兰盆节有祭祀招魂等习俗 7.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授衣节祭祀祖先为死去的亲人送寒衣所以也称祭祖节 8.下元节:十月十五又称消灾日下元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