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有什么.doc_第1页
对联的特点有什么.doc_第2页
对联的特点有什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的特点有什么 对联有两个源头,其载体源头是民间风俗题桃符的桃符板,文本源头则是古诗文中字数相等且对称相应的语句.二源合流才成对联.最早出现的对联,从五代十国的后蜀到南北朝时的梁,再到西晋,上推三大步,前移七百多年.对联在北宋时成为时髦,在明朝蔚然成风,在清朝出现鼎盛时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联的特点欢迎阅读参考 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经典励志的对联赏析 上联:晴绿乍添垂柳色 下联:春流时泛落花香 上联:雨洗杏花浓如许 下联:日烘杨柳翠欲流 上联:解趣黄鹂频送韵 下联:知情绿柳渐拖丝 上联:苦荼甘若荠萝卜软如酥爽人喉吻 下联:水藻绿于蓝山菰红似血快我情怀 上联:闲吟步竹石 下联:长醉歌芳菲 上联:莫忧世事兼身事 下联:却道新花胜旧花 上联:柳眼才舒芳草地 下联:桃腮正晕碧云天 上联:白鹭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