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互动课堂,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1一般状况(1)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知识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长大于夜长,昼长小于夜长,2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值,极昼,最小值,极夜,昼夜等长,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a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遇到阴天、雨天或雪天时,升旗和降旗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附升旗图片),请思考下列问题:(1)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在冬季与夏季有何不同?(2)推测北京的白昼在哪个季节最长?答案:(1)冬季:国旗升的晚,降的早。夏季:国旗升的早,降的晚。(2)夏季。,(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拓展延伸: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昼(极夜)发生地区,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特殊提醒:理解昼夜长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如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大。(4)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除赤道)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分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1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C、D四地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A、D两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D点的昼长是_。,C、A、B、D,A地昼变短夜变长,D地昼变长夜变短,16小时,【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远近可判断,甲处为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因而可判断出A、B、C三点位于北半球;根据A、B、C、D四点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出它们的白昼长短情况。第(2)题,根据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远近可判断,乙处位于地球的近日点附近;当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南移,A点(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D点(南半球)情况相反。第(3)题,结合昼长计算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直接观察图也可发现夜长为昼长的一半。,1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一日之内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最大的角度。2空间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知识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3时间分布规律:(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_;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_。(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_;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_。(3)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直射两次。,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最大值,材料一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m、小区绿化率为50%的宣传广告,某市一些市民先后购买了位于曹家渡的静安丽舍恒辉阁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房的间距仅为304m。为此,该小区的38户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材料二我国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节约土地投资成本,使楼间距越来越小,许多地区出现了牵手楼,如下图:,请思考下列问题:(1)小区业主为什么这么重视楼间距问题?(2)楼高与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底层业主们采光条件最差的季节是哪一个?为什么?答案:(1)楼间距与太阳光照相关,在太阳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效果。(2)冬季。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四季中最小,前楼的影子最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纬度而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太阳直射哪一条纬线,哪一条纬线上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然后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2)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点,太阳直射该点所在纬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该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那么一千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受地球球体形状和平行光线的影响,地球上除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外,其它地点每远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一个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减少1。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纬度差(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例如夏至日(6月22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夏至日:H90(402326)7326冬至日:H90(402326)2634如果计算的不是二分二年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当日直射点的纬度可以在当年的天文年历上查到。特别提醒: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距离直射点相等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方法技巧:两个角度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递变规律:来增去减,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2)年变化规律:热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从2326增大到4652;温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52;寒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从4652减小到2326。,下图中a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b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可以据此判断半球。,2图中三条线分别代表南半球冬半年某日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h为一已知量)。读图,回答问题。,(1)三地的纬度依次为_、_、_。(2)h的最大值为_,H2的最小值为_,H1的固定值为_。(3)该日,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4)地位于地的_方向,说出你判断的理由。根据地发生极昼现象可判定地位于北半球,地昼夜等长,可确定其在赤道上;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地位于120E经线上,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则地位于30E经线上。,90N,北纬(90h),0,2326,6634,2h,南纬(90h)及其以南地区,由北纬h向南北两侧递减,西南,【解析】第(1)题,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地太阳高度无变化,地应为北极点;地恰好发生极昼现象,其纬度值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等于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值)是互余的,则地纬度为北纬(90h),地昼长为12小时,则地位于赤道。第(2)题,地的太阳高度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点最北可到达2326N则h的最大值为2326;H2为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其最小值为6634;H1为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其值固定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值的2倍,即2h。,第(3)题,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纬h,则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南纬(90h)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h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地位于北半球,地位于赤道,则地位于地南方;由于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正午)北京时间为12时,由此可判断地位于120E经线上,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由此可计算出地位于30E经线上,即地位于地西侧;综上可知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1四季更替(1)成因,知识点三四季更替与五带,(2)划分,最长,最高,最短,最低,6、7、8月,12、1、2月,2五带(1)划分依据:_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五带的划分,太阳辐射,每年7、8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人们穿着短袖长裙,如图1,而南半球某些地区气温较低,大雪纷飞,身穿棉袄,如图2。,请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解释上述现象。(2)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是什么节气?南半球是什么节气?为什么?答案:(1)7、8月份,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区因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气温高,为夏季;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气温低,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也是冬至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不能说南半球冬至日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正确的表述是:冬至日,北半球处于冬季,南半球处于夏季;夏至日,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拓展延伸:四季更替的纬度差异此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在夏半年因海拔高较凉爽,在冬半年因纬度低较温暖,其季节更替也不明显,被称为四季如春的“春城”,如我国的昆明、巴西的巴西利亚。,3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如图),回答(1)(2)题。,(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2)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黄河流域C东北地区D江南丘陵【解析】同一地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等。黄河流域位于暖温带,四季最为分明。,C,B,夏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的判读信息提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晨昏线的位置及特征。,方法总结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1)太阳直射点的确定:过地心且平分白昼的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太阳直射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3)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余角到极点之间为极昼极夜的范围。(4)昼夜长短的分布: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正好相反。,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2)这一天是_月_日前后,节气是_;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快或慢)。(3)此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北半球_;南半球_。(4)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_时,昼长是_小时;D地的地方时是_时,昼长是_小时;E地的地方时是_时,昼长是_小时。(5)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2326N,6,22,夏至,远日,慢,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2,12,6,12,10,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本题图中可以看到半个晨昏线圈,图上为晨线。判读这类图时,首先,要明确经纬网的圆圈外沿是几度经线(合为一个经线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管理技术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试题(含详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储能系统锂电池双碳目标政策合规考核试卷
- 2025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大数据处理技术》混合云环境下分布式数据库部署策略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卷(详解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密度综合练习试题(解析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全体教师大会上副校长讲话:警惕!7个教学环节正在吞噬课堂质量-从备课到教研的破局之道
- 2024年船舶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检测试题(含解析)
- 【MOOC】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2025华为ICT大赛(实践赛)-网络赛道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中(多选题)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 语文-安徽省鼎尖名校(安徽小高考)2025届高三11月联考试卷和答案
- 膜结构车棚施工方案
- 《浅论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11000字(论文)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有答案)
- 二次结构阶段危险源清单(房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