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_第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_第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_第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_第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长篇文学名著导读(四) 7格列佛游记导读 一、作者简介 江奈生 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早期通过改编古代神话,揭露宗教的罪恶,写作了木桶的故事。中年参加政治活动,并任托利党考察者报主编。晚年任教堂主持牧师。他同情并赞助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攻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写了大量的政论文和讽刺诗,著名的有小小的建议、一个温和的建议等。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二、写作背景 十八世纪的英国,农民生活恶化,抵抗贵族圈 地运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总之秩序更迭,党争激烈,政治腐败,同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英国的海外贸易,也带来了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也刺激了人们物欲的膨胀。 构成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主旋律。 三、作品主题 1内容简介 作品共分四个部分,分别写了格列佛的四次游历 小人国2 / 12 (利立浦特 )游记、大人国 (布罗卜丁奈格 )游记、飞岛国 (勒皮他 )游记、慧驷国游记。既描写了异域的风土人情,又将自己对时世政治、人性的感受认识融于叙述议论中,在厌恨和悲观的背后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小人国游记格列佛乘坐的 “ 羚羊号 ” 在太平洋上遇风暴,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岛上的人很小,风俗也奇特,国王用跳绳的方法选拔官吏,谁跳得高便可做大官。佛林奈浦跳得最高,做了财政大臣。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高些,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低些,两个政党仇恨很深。利立浦特常和邻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战争的起因是利立浦特国王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是先磕破鸡蛋大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鸡蛋小端。 大人国游记格列佛乘坐 “ 冒险号 ” 前往北美,在布罗卜丁奈格岛找淡水时被巨人抓获当作小怪兽展览。格列 佛与国王一起讨论许多政治问题:格列佛讲述英国近百年发生的大事,国王认为全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流放;格列佛建议帮他制造枪炮火药来巩固国防,国王很反感,认为发明杀人武器的人是 “ 人类的公敌 ” ,并说 “ 谁要能使本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来,谁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就更大。 ” 他还指出格列佛的 “ 同胞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 ” 3 / 12 飞岛国游记格列佛乘坐 “ 好望号 ” ,在马来亚一带遭海盗袭击,到了飞岛国。飞岛国的统治者过着阳光 雨露、衣食富足的生活,而下层的人民却过着缺衣少穿的苦难生活。飞岛国的人很注重科学研究,他们设计从黄瓜里提取出阳光,用实验法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利用蜘蛛结网,用风箱打气治病 他们是一群空想、不尊重科学规律的 “ 万能学者 ” 。格列佛后来又到了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幻术,能把死去的人招来,格列佛见到许多历史名士,了解了古人自由、勇敢、公正的美好品德。 慧驷国游记格列佛任 “ 冒险家号 ” 船长,航行到北美,水手劫船,格列佛被弃置在慧驷国。这个国家慧驷 (马 )是统治者,耶胡 (象人类一样的动物 )是畜类, “ 仁慈和友爱 ” 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它们节制、勤劳、运动、清洁、互助。格列佛向慧驷国王谈起百年欧洲君主战争,战争起因是君主认为自己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大臣贪污腐化,转移人们对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 2作品主题 作品寓意深刻,揭露英国丑恶政治现实和不良的人性是作品两大主题。 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辛辣的讽刺和否定,批判英国君主专制腐败,揭露党派纷争,讽刺无才无能投机钻营的政客,反对殖民掠夺,否定不义战争,4 / 12 表达了自己 对仁慈理智贤明君主的赞扬和对清明政治的呼唤。 批判人性弱点:贪婪、伪善、无信、残暴、怨恨、嫉妒、淫欲、阴险、野心,表达对仁慈、友爱、理智、真诚公正、勤劳、清洁等美好人性的礼赞。 四、艺术特色 作者用虚构的手法,用夸张、对比、反语的修辞,用幽默讽刺的语言,使小说生动含蓄耐读。 1利用虚构和幻想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作品的情节故事与英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采用象征影射,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英国政府和丑恶的社会现实。如小人国用跳绳来选拔官员,影射了英国君主的腐败无能和执政官吏的无才无 德、投机钻营;用高跟党和低跟党之争来暗指英国的两大执政党托利党、辉格党间的争斗;博学、理智、仁慈的布罗卜奈格国王,理智、贤明、仁慈、公正的慧驷国国王都是开明贤能君主的化身。 ” 2用夸张、对比、反语等修辞,使语言更生动幽默,更富有讽刺的力量。如将慧驷与耶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运用大量的反语使作品思想内涵得到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如介绍格勒大锥:懦夫立了伟大的战功,阿谀奉承的人最诚实,出卖祖国的人竟具有了古罗马人的优良品质,信神的人最虔诚,告密5 / 12 者最诚实,以此来讽刺 否定丑恶的社会现实。同时,幽默的语言风格更增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五、人物形象 佛林奈浦 (财政大臣 ):猜忌、阴险、狠毒、狡诈。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斯开瑞士 (海军大将 ):嫉妒、阴险、狡黠。 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 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 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慧驷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 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相关情节:慧驷是有理性、公正而又诚实的马 耶胡:是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是人性6 / 12 凶狠残暴、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卑劣、野心贪婪弱点的体现。 8名人传 导读 一、作者简介 罗曼 罗兰 (1866 1944)是 20 世纪法国作家。奠定罗曼 罗兰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花了 20 多年时间才完成的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 1915 年,瑞典文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阻挠,决定授予罗曼 罗兰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 “ 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 。罗曼 罗兰把奖金全部赠给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曼 罗兰发表了一系列反对战争的文章,为此他遭到诬蔑,不得不侨居瑞士多年。 1944 年被誉为 “ 欧洲的良心 ” 的罗曼 罗兰 逝世。 二、写作背景 1886 年,罗曼 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考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于是他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并指出: “ 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 ” 托尔斯泰 “ 慈祥 ” 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0 世纪初,在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7 / 12 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需要的是高贵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罗曼 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 “ 英雄 ” 人物的身上,他要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让人们 “ 呼吸到英雄的气息 ” ,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目的太阳。他制订了详细的创作计划,并先后写成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 名人传记 ” 。 三、作品提要 名人传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 托尔斯泰三个伟大天才传记的总称。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贝多芬传 1770 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波恩。父亲很早就对他进行严酷的音乐训练,贝多芬的童年很少感到温馨。17 岁时,他的母亲病逝,贝多芬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792 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开始音乐创作。 1796年,他的耳朵失听,这种疾苦一直伴随贝多芬一生。贝多芬还不断经受着情感的折磨,他绝望苦闷,甚至想结束生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对欢乐之声的热切渴望,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如英雄交响曲等。 1806 年贝多芬与布伦瑞克订婚。甜蜜的爱情对这位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的第四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都8 / 12 是这时的产物。与特雷泽的婚约最后幻灭了。 1810 1813 年,贝多芬在音乐事业上进入他的 盛年,先后写作了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等。人们把他看作是整个欧洲的光荣。辉煌之后是暗淡。音乐口味转向意大利的风格,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者弃他而去,或者离开人世,贝多芬进入异常孤独寂寞的时期。他的耳朵完全聋了,疾病导致他的指挥彻底失败,他为自己的失败而痛苦万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1824 年,第九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在维也纳举行第一次演奏,其激动人心的场面是空前的:当贝多芬出场时,群众五次鼓掌,许多听众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贝多芬也在结束后感动得昏了过去。 1827 年贝 多芬离开这个世界。他的一生就是: “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米开朗琪罗传 1475 年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生。六岁时母亲去世,便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从小迷恋绘画,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 1494 年米开朗琪罗先后去了威尼斯和罗马,完成了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一举成名。 1501 年开始他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的创作,却遭到当时群众的误解。 1505年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赴罗马,从此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教皇要他造一个能够和古罗马相称的陵墓,由于米开朗琪罗的仇 敌的挑唆,教皇突然放弃建造陵墓9 / 12 的计划,而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米开朗琪罗为此债台高筑,又失去教皇的宠爱,最后他不顾教皇的命令,离开罗马。后被俘。尤利乌斯二世死后,大主教梅迪契不久成为教皇克雷芒七世。克雷芒七世委托他主持梅迪契家庙和坟墓的建筑,劝他加入教派。米开朗琪罗突然改变主意,拒绝教皇的薪俸,想丢下手里的工作。 1527 年佛罗伦萨爆发革命,米开朗琪罗做了守城工程的总领导。而当城市被教皇的军队围困时,米开朗琪罗又匆忙出逃。克雷芒七世饶恕了他,但他必须继续为教皇服务。 1534 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 就是在罗马度过的。 1547 年他又被任命为圣彼得大寺的建筑师兼总监。他认为这是神圣的事业,因此拒绝任何薪俸。,但他的敌人百般刁难,以至米开朗琪罗最终未能完成。他的晚年是在极其孤独的境况下度过的。 1564 年米开朗琪罗在度过了他漫长而苦痛的一生后,在死亡中获得了永远的平静。 托尔斯泰传列夫 托尔斯泰 1828 年出生在俄国。两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离世。父亲的死让他 “ 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 ” 。托尔斯泰的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 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1844 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 1851 年,托尔斯泰去高加索服兵役。 1855 年底,他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农事改10 / 12 革,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觉悟,促进社会进步。哥哥尼古拉的阵亡让他再次思考死亡问题。 1862 年,托尔斯泰与索菲娅 别尔斯结婚。幸福的婚姻生活使托尔斯泰迅速进入创作的高产期。他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等。 1882 年他参加人口调查工作,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俄国大地上的满目疮痍,改变了自己的贵族生活,根绝一切享乐,自己去锯木、煮汤、缝靴子,要用自己额上流着的汗来换取面包,并终生与文明的罪恶和谎言对抗。他的妻子和家人不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这些行为;夫妇之间经常为此争吵。他后期的重要作品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最真实的诗。 1900-1910 间,他最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社会问题的论战中,他反对谎言,反对暴力,抨击各种迷信。他的思想使他与家人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 1910 年 10 月, 82 岁的托尔斯泰突然离家出走,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人说: “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大家为何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 列夫 托尔斯泰 ?” 四、思想内容 苦难对 “ 名人们 ” 的折磨和 “ 名人们 ” 对苦难的抗争是名人传的主要内容。罗曼 罗兰说: “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 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作品多侧面地去表现名人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11 / 12 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而苦难在各人身上又表现为种种不同的形式。贝多芬的痛苦是一种命运痛苦,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受难则来自内心。在与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