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文化范文.doc_第1页
下川文化范文.doc_第2页
下川文化范文.doc_第3页
下川文化范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川文化范文 下川位于山西南部沁水县中条山主峰历山的东麓这里峰峦起伏山青水绿以其优美的森林草甸和舜耕历山的人文景观而被列为山西省著名风景旅游区 距今约251万年全球气候进入末次冰期的最高峰冰川扩张海平面下降到比现在低100多米的位置亚洲与北美间的白令海峡成为陆桥;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南端及台湾岛与大陆相连中国北方经历了第四纪以来最寒冷的时期面对恶劣的气候和变化了的环境人类要继续生存繁衍下去就不得不面对严酷的客观现实发掘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各种潜能和创造力主动而勇敢地适应新的生态系统由此而相应产生了新的文化:典型细石器工业这个时期整个旧大陆几乎同时普遍出现了成熟的细石器工艺使得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技术达到了顶峰水准同时也孕育着农业文明亦即随之而来的“新石器革命”中国这一时期的细石器工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重要遗址有山西沁水下川、蒲县薛关、吉县柿子滩、丁村77:01地点、榆次大发、阳高神泉堡、河北阳原县的虎头梁和籍箕滩构成细石器工业的主体是用娴熟的间接打制法和压制法普遍制作形状规整、用途专门化、精美细小的复合工具刀耕火种的原始拓荒农业也在这时出现 山脉多以寒武奥陶石灰岩为主故漏斗、竖井、洞穴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好下川就是一个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公里的山间盆地旧石器遗址散布于盆地边缘因下川附近最为丰富而被命名为“下川文化”文化遗物埋藏在二级阶地上部的亚粘土层里70年代初发现并作过多次发掘收获颇丰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绝对年龄距今2400016000年 下川文化的石质遗物包括细小石器和粗大石器两大类但文化的主体是以黑色燧石制造的大批类型复杂的细石器在初级产品中虽然直接打击法产生的普通石片仍占绝对多数但压制法的产物锥状石核、柱状石核、楔状石核、漏斗状石核以及与之相应的大量细石叶代表了下川文化先进的石器工艺在加工石器方面除继承了传统的石锤直接修整方法还出现了大量压制法产品工具的类型有琢背小刀、雕刻器、尖状器、锥钻、石镞、石锯、石核式石器和各种式样的刮削器这里还有不少小石叶和细石叶完整者很少大多数截断了一头或两头其目的是为了作刀片使用把这些截断的小刀片连续地镶嵌在骨把或木把上使彼此接口平齐减少间隙便成为一件锋利而实用的骨刀、骨匕首或骨矛头这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先进的复合工具1973年在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发现了仍然镶嵌着细石叶的骨刀和骨匕首便是截断的细石叶用于复合工具的实物凿证结合石镞、扁底三棱尖状器的发现证明下川文化的主人已经普遍使用复合工具从而促进了原始生产力的大发展石镞标志着弓箭应用于狩猎活动它可以安全地缩短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猎获量“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的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遍的劳动部门之一”总之下川的细石器因材施用工序明确、制作精细、形制规范从功能上考察这些工具可以从事狩猎、采集、收割、加工木器、加工皮革、穿孔、切割、雕刻、制衣等多种形式的生产活动粗大石器在下川文化中虽然比例较小但有两类工具引人注目一类是研磨盘粗砂岩制成表面因长期研磨而下凹这件石器使我们想起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虽然形状有别而功能应该是一致的是用来加工植物种籽或谷物的工具另一类是锛状器外形呈三角形、舌形和梯形底面平坦顶面较隆凸;一端宽厚陡直单向加工是锛状器的工作刃;另一端缩窄减薄用于装柄其功能与现今木工的锛相同类似的工具在榆社盆地、河北省虎头梁、籍箕滩、孟家泉等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均有发现三角形锛状器在中原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几乎绝迹而在欧洲、非洲、日本等新石器文化中屡有发现令人惊奇的是朝鲜半岛和东北延边至今仍在使用类似的铁质锛被当地人称为“手锛”上述现象为探索区域性文化演变、文化传播及中外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还表明大量锛状器的出现以及用于劈裂木材的楔形析器的认识使森林伐和拓荒从此具备了规模化作业进而预示谷物种植的可能出现以及真正的木器加工业和木结构建筑的诞生 山西境内与下川文化同时或关系密切的文化遗存还有几个分布区:汾河流域:已发现地点有古交市石千峰榆次大发和襄汾丁村77:01地点细石器文化内涵同下川一致但77:01地点时代略早于下川为距今26400800年既有下川细石器工具类型又包容了“丁村文化”特色含三棱大尖状器、斧状器、双阳面石刀、石球等黄河流域:分布于吕梁山西麓和黄河东岸已知遗址为蒲县薛关、吉县柿子滩和山西西北部若干采集点这个区域代表性的器物有楔状石核、船底形石核、长型双尖尖状器、卵圆形弧刃刮削器部分长型石器及软锤、指垫法加工与河套地区水洞沟文化有不少相近之处桑干河流域:阳高神泉堡遗址群含丰富的细石器文化文化内涵与年代与其下游不远的虎头梁文化一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