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范文.doc_第1页
河姆渡文化范文.doc_第2页
河姆渡文化范文.doc_第3页
河姆渡文化范文.doc_第4页
河姆渡文化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姆渡文化范文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第一次发现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阑式建筑的遗迹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在长江下游一带却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发掘中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遗址中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遗存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但由于该地是属于河岸沼泽区所以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鲻山遗址鲞架山遗址慈湖遗址小东门遗址傅家山遗址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白泉遗址灵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中国浙江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至舟山群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大约在西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发掘最早故称作河姆渡文化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牲畜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亦有较也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遗址首先于1976年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被发现而得命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为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为约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发展的时间介於裴李冈、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主环境与华北不同所以观察河姆渡遗址立体造景可发现自然景观与裴李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 自然环境 河姆渡遗址位於长江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为原始农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遗址附近水源丰富适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长普遍都发现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遗存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证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记录当地降水多气温高应属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有水鹿、野猪、牛等动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以鹿科动物最多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即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密布如织的沼泽又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发展渔猎、饲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遗址中所发现的柄叶连体木桨证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猎活动中乘用杆栏式的房屋也反映出为适应南方高温潮湿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与华北黄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别河姆渡文化遗址周边山水 住屋特质 据地理勘测河姆渡建筑遗址附近有一座小山东北面当时是一片湖泊这样的地理位置最适合干阑式建筑型式干阑式住屋有许多特色使居民能临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风凉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过后的氾滥及不卫生的蒸气和低飞的昆虫聚集残馀弃物可从地板空隙掷出随水漂流;在陆上的杆栏建筑掷出物可成犬猪的饲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浓烟的火以防蚊虫如建筑在地形崎岖之地还可减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临下也可防敌人袭击河姆渡遗址出土许多桩柱、立柱、梁、板等建筑木构件构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销钉等显示当时木作技术的杰出柱子两端凸出的小方形称为榫、柱上凿出可将榫插入的孔为卯遗址中所发现的两种木构衔接法令人惊叹不已至今仍为木工工艺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将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缝隙遗址中发现的企口板两侧各有一道企口可与另一块侧边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们的木质地板还是用这方法拼接另一是销钉孔带销钉孔的榫和梁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销钉栓住榫头就不会从卯口脱出了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技术可说已为中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基础 编结纺织 河姆渡出土的纺轮、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等据推测这些可能属於原始织布机附件显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由手工编织发明了原始的机械 原始音乐 河姆渡出土相当多的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浙江杭州市还能看见一种用小竹管做成发出鸟鸣声的竹哨显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遗存陶埙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遗物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市面上观光区兜售的陶笛与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可见它的原始河姆渡遗址充分显示出南方长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发展不亚於华北的文化这可证明中国文化其实是多元发展各有特色的! 经济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现显示农业收获较前丰富才有馀粮酿酒河南龙山文化中还流行以猪、牛、羊、鹿的肩胛骨为材料制成卜骨将卜骨加以烧灼观察兆文以解释吉凶占卜显示此时已有某种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龙山的两座窖穴里还发现了炼铜用的坩锅残片说明当时已能铸造铜器一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处於原始农业社会解体阶段最终发展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 书名:河姆渡文化定价:¥28.00元金桥价:¥26.60元节省:¥1.40元出版/发行时间:XX0701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丛书名: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作者:刘军ISBN:7501019207开本:32开页数:192 随着耜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河姆渡先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变但是尽管耜耕农业和家畜业为河姆渡先民增加了产品仍然还要靠渔猎和采集作为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河姆渡遗址出土动物遗骸数量巨大其中仅能鉴别属、种者达六十一个门类还有许多骨骸是不知其名的如果把这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加在一起其数量肯定居国内外已发掘的同时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之首这表明河姆渡先民渔猎活动是非常频繁的河姆渡遗址北面有广阔的水域沼泽湖泊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水生动物资源南面有深山密林、灌木丛林和茵茵绿草也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陆生动物资源总之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资源尸子?广泽记载:“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庖栖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渔猎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有关遗物推测河姆渡先民利用弹弓发射陶弹丸击落飞鸟也有的用弓发射骨镞击落飞鸟河姆渡第一期文化有一种C型式骨镞圆柱形长锋锋尖多圆钝一些研究民族学的学者告知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这样一种习惯为了猎取有美丽羽毛的鸟怕伤它的身子就用类似河姆渡这种箭镞强弓可以发射箭镞击倒野兽河姆渡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箭镞一千七百件之多这与河姆渡先民广泛使用弓箭狩猎有密切关系像鹿一类的动物抵抗力弱且数量多喜成群结队外出觅食游闲容易成为河姆渡先民的首选目标这可以从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的鹿类标本中可得到证实而且鹿类的下颌骨大都十分残缺破损意味着确实曾被食用从出土的动物标本来分析犀、象、虎、熊一类大型动物骨骼标本数量很少说明这些动物的确凶悍无比不易捕杀 一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二)河姆渡文化的确立(三)江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二河姆渡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河姆渡遗址的保存条件(二)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1丰富的遗迹2独具特色的文化遗物(三)河姆渡遗址大量的动植物遗存1动物群2植物群三河姆渡先民的生存环境四河姆渡先民的经济生活(一)河姆渡先民发达的耜耕农业1栽培稻谷的大量发现2农业生产工具(二)河姆渡先民的家畜饲养业(三)河姆渡先民的渔猎与采集活动(四)河姆渡先民的生活习俗1生活用具2生活情况(五)河姆渡遗址的建筑1建筑遗迹2木构建筑技术3干栏式建筑的复原推测(六)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艺术1雕刻2陶塑3彩陶五河姆渡先民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一)中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二)中国最早的织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