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8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及复习题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及复习题 文言实词复习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文实词知识点。 2、能辨析文言文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四种常见现象。 3、学会积累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4、确理解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文言文实词的四种常见现象。 (二)通假字辨析: 汉字在古文的实际运用中 ,常拘于汉字的词汇量有限 ,而令使用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者便借用其它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代替应急之用 ,后人便称之为 “ 通假字。请看下面的句子: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读音 c 意义安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读音 shn_意义伸张 3、为天下唱唱通倡读音 chng 意义倡导 2 / 38 1.通假字的读音有几种情况 ?(1).通假字和本字读音不同 ;(2).通假字和本字读音相同 . 2.通假字的意义一般如何理解 ?*要按本字的 意义来理解 . 3、如何正确辨别通假字 ? 1.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句的语言环境 .2.结合文章的意旨 ,理解体会 . 辨别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固以怪之矣: _通 _读音 _意义 _被坚执锐:_通 _读音 _意义 _ 轻寡人与: _通 _读音 _意义 _仓鹰击于殿上: _通 _读音 _意义 _ 自董卓已来: _通 _读音 _意义 _秦王不说: _通 _读音 _意义 _ 寡人谕矣: _通 _读音 _意义 _卜者知其指意: _通 _读音 _意义 _ 苟富贵,无相忘: _通 _读音 _意义 _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课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三)古今异义词辨析,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长跪而谢之 2、卒中往往语 3 / 38 (请一个同学先翻 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 长 ” 这个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 “ 长 ”在文中是指道歉,现代汉语中则是感谢。 “ 往往 ” 在文中是到处,现代汉语中是经常的意思。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楚人怜之古:今: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今: 以头抢地古:今:休降于天古:今: 今亡亦死古:今:抑亦人谋古:今: 会天大雨:古:今:开张圣听:古:今: 引喻失义:古:今:叹息痛恨:古:今: 遂用猖獗 :古:今: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 ( 4 一词多义辨析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吴广以为然 2、然足下卜之鬼乎 3、秦王怫然怒 师生共同分析:。 句中的 “ 然 ” 是 “ 对,正确 ” 的意思, 句中的 “ 然 ” 是 “ 然而 ” 的意思。 句中的 “ 然 ” 是“ 的样子 ” 的意思同样是 “ 然 ” 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 4 / 38 师: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苟富贵(如果)今诚以吴众诈自称(果真)皆次当行(编次)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实在)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扶苏以数谏故(多次,屡次)宜付每与臣论此事(谈论)道不通(道路)卒数万人(几)有司论其刑赏(评定)伐无道(道义)谓为信然(确实)皆次当行(行列、队伍)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欲信在义于天下(通 “ 伸 ” 伸张)乃行卜(往、去)行收兵(走)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 】复习过程中 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 5)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5 / 38 将军身被坚执锐 天下缟素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 句中的 “ 坚、锐 ” 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 坚 ” 指坚固的铠甲 , “ 锐 ” 指锐利的兵器。; 句中的 “ 缟素 ” 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丧服 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法皆斩(依法)死国可乎(为 而死)此教我先威众耳(树立威信) 陈胜王(称王)皆刑其长吏(惩罚)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箪食壶浆(用箪盛)亲贤臣(亲近)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得所(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人) 固以怪之矣(以 为怪)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使 伏、使 流)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 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 6)复习总结: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掌握好6 / 38 复习方法,做好知识的积累,这样对阅读文言文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九年级上册字词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第一单元 1、妖 ro() 2、风 so() 3、红 zhung()素 gu() 4、一代天 jio() 5、成吉思汗() 6、稍逊() 7、田 p()8、 xun() rng() 9、 qing() bo() 10、喑()哑 11、润如油 go() 12、禁 g() 13、留滞() 14、静 m() 15、chng() jng() 16、 ji()难 17、颤()抖 18、 jing()硬 19、 q()息 20、荡 yng() 第二单元 21、旁 w() 22、 zhng()引 23、 xi() d() 24、断zhng()取义 25、言行相 g() 26、强 gu()不舍 27、pin()进 28、教 hu() 29、 yn()落 30、灵 ji()31、 ru()智 32、 lng()驾 33、 m() 留之际 34、 mi()上欺下 35、 jin()而有之 36、凭()吊 37、 l()民百姓 38、诅()咒 39、 k()尽职守 40、恼()羞成怒 41、扶 y() 42、重 do()覆 zh()43、孤军 fn()战 44、深 su() 45、 yn()含 46、污mi()47、浩 hn()无际 48、曙()光 49、怜 mn() 50、s()然起敬 51、 sh() d()之情 52、 y()词 53、 ku()然无累 54、 t() s()横流 55、 yng() l() 56、7 / 38 自 zh()之明 57、气吞斗()牛 58、 tn() t() 59、繁 yn() 60、抽 y()61、刹()那间 62、麦 su() 63、化为 w()有 64、一 pu()黄土 65、无与 ln()比 66、怒不可 () 67、 zh()立 第三单元 68、阴 hu( ) 69、 xio( )索 70、 j( ) s( )71、小 zhn( )帽 72、 b()谷 73、 hun()猪 74、 qun()骨 75、 b()间 76、 ()然 77、鄙y()78、 ch()笑 79、 s()索 80、深 di()81、 wn()然 82、z()su()83、 lio()逗 84、胆 qi() 85、 xi()斯底里 86、撅 ()断 87、旧 ch()儿 88、 chu()破 89、 m()食 90、 x()闹 91、 q()除 92、 ji()j()93、栈 ()桥 94、与日 j()增 95、牡 l()96、 qio()开 97、 ln()l()98、阔 chu()99、 sh()白 100、 ch()异 101、呵 ()斥 102、棱 ()角 103、 x()s()104、沙 y()105、纸 nin()子 106、发 jin()107、 d()nn() 第四单元 108、 机械 () 109、 j()取 110、根深 d()固 111、持之以 hng() 112、 zz()()不倦 113、锲 ()而不舍 114、不言而 y()115、轻而 y()举 116、格物 zh()zh()117、q()家 118、 xi()身 119、 chn()意 120、 pn()hun()121、 zho()8 / 38 事 122、一 fn()风顺 123、 xi()手旁观 124、 y()情 125、zo()饰 126、 jio()揉造作 127、狡 xi() 128、 ji()难 129、咀嚼 ()130、味同嚼 ()蜡 131、蒸 li()132、 zh()碍 133、吹毛求 c()134、 chn()明 135、要 ju()136、不求 shn()解 137、狂 wn()自大 138、因小 sh()大 139、hu()然 un()通 140、开 jun()有益 141、咬文 jio()字142、 ln()理 143、寻章 zhi()句 144、地大物 b()145、j()梁 146、 kun()骗 147、前 p()后继 148、怀古伤 jn()149、 wi()民请命 150、 xun()虚之至 第五 单元 151、水浒() 152、嗔()怒 153、 gn() g() 154、朴()刀 155、恁()地 156、别()拗() 157、怨怅()158、省()得 159、晌()午 160、 q() q() 161、怄()气 162、兀()自 163、逞()辩 164、剜()口 165、n()x()166、吹 x()167、 nunu()()连声 168、忒()169、晁()盖 170、面面厮 q() 171、 u()噪 172、 dun()的 173、 xn()思 174、 u()当 175、鸡肋() 176、 po()官 177、 食讫() 178、 sh()才放 kung() 179、麾()军 180、 zn()害 181、绰()刀 182、 yng()装 183、禀()请 184、大l()185、沉 yn()186、 bn()师 187、对答如 li()188、 hu()乱 189、带挈() 190、醺() 191、相()公 192、 tin9 / 38 ()着 193、星宿() 194、斋()公 195、拙()病 196、桑 z() 197、 jio()幸 198、 xun() chng() 199、 dng()子 200、攥() 201、不 xng()人事 202、讳() 203、绾() 204、啐() 205、商 zhu() 206、 wiwi()()连声 207、倒 ()运 208、 sh()与 209、 yn()及 210、管 di()211、x()功 212、相 y()213、 n()烦 214、挖心 su()胆 215、精血 chng()聚 216、 ku()望 217、胡诌() 218、模()样 219、 gun()寡孤独 220、 c()拥 221、拈()弓搭箭222、作 y() 第一单元练习(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今朝() 单( )于 () 二、解释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 : 红装素裹: 折腰: 风骚:风流人物: 三、文常填空: 词,又称。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沁园春雪中是词牌名;,是这首词的题目。 四、默写: 10 / 38 1沁园春雪中 “ ,。 ” 三句运用想象,虚写出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2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作用的两句是: “ ,。 ” 3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主旨句是: “ ,。 ” 4同写雪景, 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 。 五、积累运用: 1.古人常把 “ 社稷 ” 作为国家的代称,你知道除此之外,“ 国家 ” 还 有 哪 些 代 称 吗 ? 请 举 出 一 例 :_。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 / 38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题目是 “ 雪 ” ,词中描写了北方的大雪。 B开头的 “ 千里 ” 、 “ 万里 ” 降雪地区之广, “ 冰封 ” 、“ 雪飘 ” 写严冬寒威之 烈。 c “ 望长城内外 ” 中的 “ 望 ” 字可换成看字,因为 “ 望 ”字也有看的意思。 D词中最后两句热情歌颂了新时代,歌颂了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3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4文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5作者以 “ 望 ” 统领下文,都望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 6下阙中的 “ 惜 ” 字以下铺叙,同上阙中的 “ 望 ” 字以下七句结构上相同;但上阙是 的描写,下阙是的叙述;上 阙是中有,下阙是。 7作者用遣词造句,极有分寸,同是评价古人,而意存分别,这些词语是:。 “ 惜 ” 字统领七句,请说出 “ 惜 ” 包含哪些意味:12 / 38 _ _ 8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_ _ 9.“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有哪些含意 ? 10.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 ?请说明理由。 _ _ (二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13 / 38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 名长短名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 “ 沁园春 ” 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 长沙 ” 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D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可定为中调。 2词中 “ 看 ” 字可称 “ 领字 ” ,这领起了下文的哪些句子 ?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句 B 四句 c 六句 D 一 七句 3运用了 “ 词语移用 ” 修辞方法的是 () A击 B翔 c击、翔 D染 4诗词讲究炼字,如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一个 “ 闹 ” 字就把春意盎然之景表 现了出来。这节中,这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寒、击、翔 B染、透、争、击 c层、透、翔、问D万、遍、争、碧 5对下面诗句中词语分析品味正确的一项是 () “ 极目楚天舒 ” , “ 舒 ” 字既是诗人所见的开阔,又是诗人的心情舒畅,情景交融。 “ 独立寒秋 ” , “ 寒秋 ” 寓指当时的政治气候。 14 / 38 “ 一桥飞架南北 ” , “ 飞架 ” 比 “ 横跨 ” 好,在于能形象地写出大桥的动态、结构的宏伟建筑的飞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的意思是孔子感叹岁月的流逝,而词中引用则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要 “ 只争朝夕 ” 。 “ 截断巫山云雨 ” ,化用典故,说明人民的魄,为下文神女的 “ 惊 ” 作铺垫。 A B c D. 6从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想到了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是。 7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这三句词语的次序同一般语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如果变成一般语序,该是怎样的 ? _ _ 七、作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爱是无私的奉献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单元练习(二) 一、一、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5 / 38 朦胧()栖息()颤动 ()闪烁()昏晕()微漾()沉浸() 2.解释下列词语: 朦胧: 二、默写填空题: 1.今夜偏知春气暖,。,人迹板桥霜。 2.白居易观刈麦诗中表现农民吃苦耐劳品质和难以诉说的辛酸的诗句是,。,。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侍句,读来耐 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各写出两句。(课内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请按示例填写相关内容。 示例:三国演义 罗贯中 杨修 恃才放旷 ( 1)水浒 ( 2)鲁滨逊漂流记 二单元练习(一)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旁 w()佝 lu()承 tio() xi()渎 xin()慕强gu() tu()当 pin()进 jing()异芥 d()嘘()叫余晖()灵柩()深邃()睿()智蕴()涵曙()光鞠()躬 二、填空: 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 。与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16 / 38 ” ,有著作编为。 2、伏尔泰是法国,。在运动中主张 ,强调。 3、维克多 雨果,法国文学的杰出领袖,代表作有,。我们曾学过他的。 三、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 A 暑光 B 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你为人类的诉讼案( A 辩护 B 辨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 他把人的尊严( A 赋予 B 负予)黎民百姓。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 A 蕴含 B 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 个公民,我们要( A 恪尽 B 克尽)职守。 四、学习成语除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把他们填到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去。 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孤军奋战恼羞成怒恪尽职守 ( 1)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 ,领导到位。 ( 2)个人离不开集体,者往往以失败告终,而如能融入一个有力的集体,那么他便能反败为胜。 ( 3)梅艳芳好友纷赶医院探望。 17 / 38 ( 4)被发现其罪行后,歹徒,上前欲殴打见义勇为者,但最终寡不敌众,被扭送到公安局。 ( 5)变色龙中,作者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比作 “ 变色龙 ” 。 五、仿照例句句式,另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六、按要求默写。 (山东烟台市中考题 ) _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 但愿人长久, _。 (水调歌头 ) 江山代有才人出, _。 (论诗 ) _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_。 (岳阳楼记 ) 疏影横斜水清浅, _。 (山园小梅 ) 二单元练习(二)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刹()那麦穗()一抔()衰()败 mng()发宿()愿繁 yn()()立 zh ku()然灰 jn()涕泗()谀()词 相契()扶 y()枘()凿羲()皇 18 / 38 二、填空: 1、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诗句出自的。 2、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诗句出自的。 3、致女儿的信选自 _,作者 _,前苏联 _ 家和 _ 家。代表作有 _ _。 三、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做一个幸福的人,( )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从人本身来说,( )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 )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 A只有 只能 如果 B只能 只有 如果 c只要 只有 如果 D只有 只要 如果 四、下面语段空 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为先,严字当头,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 “ 自由 ” 。 A、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精密地推理论证 B、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 c、精确地搞好试验,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 D、精密地测量计算,精细地搞好试验,精确地推理论证 19 / 38 五、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李大师的画艺可谓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 B、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我就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c、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六、按原文填空 1、,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阅读牵手一文,回答后面的习题。 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 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20 / 38 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 “ 嗷 ” 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 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 ?她 “ 嗯 ” 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 !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 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 !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 ?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 ?妈妈生21 / 38 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 路的。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 ?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 1、本文题目 “ 牵手 ” 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了什么(或 “ 有什么作用 ” )。 答 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 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答: (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答: 4、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2 / 38 5、请写出文中与 “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 ” 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 答: _ 三单元练习(一) 一、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 ()瓦楞()獾()秕()谷撬开 () 髀()嗤()笑絮絮()瑟索()煞白 () 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 潺潺()黛色()愕然()五行()栈桥 () 拮据 ()诧异 ()牡蛎 ()褴褛 () 一、中考题型练习病旬的辨识与修改 中考中对辨识病句的基本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对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是: 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 能正确 使用修改符号。 对这一考点,中考常用的考查形式为:病句的辨识,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病句修改 ,一般以主观题出现 (常要求使用23 / 38 规范的修改符号 )。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常见病句的辨识及其修改 ,难点是对文段中的病句进行辨识、修改。 对策: 一般说来,影响句子正误的因素有 3 个: 从语法方面看,是否有语法结构问题; 从逻辑方面看,是否合乎事理; 从色彩 (感情、语体色彩等 )方面看,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因而,我们要准确辨识句子正误并对其进行修改,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常见病句类型主要有: 成分残 缺,包括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宾语不一致、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语序不当; 句式杂揉; 不合逻辑; 重复赘余。 2.掌握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句子辨别病句的方法往往不同,如通过 “ 压缩句子,提取主干 ” 法,可判别一个复杂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对于句中含有并列短语的句子,往往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对于介词当头的句子(句中又使用了“ 使 ”“ 让 ” 等词),常有主语残缺的语病。而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词、换。 修改的一般 原则是: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 24 / 38 总之 ,我们要做到准确、快速辨识和修改病句就应掌握上述方法,同时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 : 细读所给句段 ,整体感知其意 ; 针对句意和句式 ,选用辨识方法 ; 对照病句类型 ,作出错因判断 ; 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 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中学以来 ,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 ,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 ,身体仍很健康。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 ,为祖国建设服务。 分析 答此题需考生了解病 句的一些基本类型,并要有一定的语感。 A 项 “ 一直 ” 和 “ 始终 ” 重复,所以删去任何一个都可。 B 项介词 “ 通过 ” 用在句首,后一分句前又有 “ 使 ”,造成全句主语残缺,删去两词中的任一个即可。 D 项语序不当, “ 人类的 ” 应调至 “ 一切 ” 的前面。 例、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夫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分析 第 句系语序不当,答题时需认真审读;第 句主要是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时可改变个别词语,但不要改变句 子原意。 解题 “ 广大市民 ” 与 “ 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 ” 对25 / 38 调 ,(或在 “ 对于广大市民 ” 后加 “ 来说 ”) 。 “ 提高 ” 改为 “ 改善 ”( 或将 “ 状况 ” 改为 “ 质量 ”“ 水平 ” 等 ) 实战练习: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根除网吧 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修改下列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 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 ,a 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 ,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 b 消失得销声匿迹。 修改: a b (二)父亲不写信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 “ 亲爱的孩子 ” 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26 / 38 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 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 “ 父亲 ” 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 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 “ 你去复读吧。 ” 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27 / 38 我把泪咽进肚 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 “ 兰州,到底远了点。 ” 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 “ 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还能丢了吗? ” 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 ), “ 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 ” 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 “ 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 ” 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 “ 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 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 表露感情28 / 38 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 “ 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 ” 蓦地,我心头一震!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 “ 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 ” 他说: “ 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读第 段,说说 “ 我 ” 为什么感到和父亲 “ 很疏远。 ”( 2 分) 2、第 段中写 “ 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 ” ,结合上下 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分) 3、第 段中写 “ 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 ” 含义是什么?“ 我 ” 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 4、结尾 “ 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 ” 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 “ 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 这句话 “ 顶得上千万封信? ” ( 3 分) 5、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两个 “ 父亲 ” 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29 / 38 第六单元练习(一) 一陈涉世家选自 _,是我国第一部 _,全书由 _、 _、 _、书和表五个 部 分 组 成 , 共 _ 篇 , 世 家 是_ 鲁 迅 称 这 部 书 为_。 二作者是 _,字 _, _时期我国著名的_家、 _家。 三给加点字注音。 阳夏() 嗟()乎 闾()左 適()戍 皆次当行() 陈胜王() 罾() 篝()火 笞()广 被()坚执锐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今亡亦死() 辍耕之龚上() 若为佣耕() 发闾左谪戍渔阳() 念鬼() 夜篝火() 此教我先威众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至陈() 五通假字 ( 1)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音 ,义 (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 ,音 ,义 (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 ,音 ,义 ( 4)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通 ,音 ,义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和翻译各句。 30 / 38 1 失 期 , 法 皆 斩 _ 2 上使外将兵_ 3 用丹书帛曰_ 4 狐鸣呼曰_ 5 置人所罾鱼腹中_ 6 尉果笞广_ 7 忿恚尉_ 七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1 / 38 1 嗟 乎 ! 燕 雀 安 知 鸿 鹄 之 志 哉 ?_ 2 辍 耕 之 垄 上 , 怅 恨 久 之_ 3 藉 第 令 毋 斩 , 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_ _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 _ 5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_ _ 八课内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2 / 38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选出句式与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丹书帛曰 “ 陈胜王 ”B.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书非借不能读 也 D.陈胜者,阳城人也。 3.对第二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的意思是: “ 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 。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 “ 等死,死国可乎? ” 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4陈胜、吴广为了顺利发动起义,采用的做法是()。 A表达志向,分析形势,问卜念鬼。 B分析形势,问卜念鬼,商讨办法。 c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D问卜念 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税法考点试题及答案
- 网络运营与网络维护的区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生活应用试题及答案
- Msoffice考试的思维导图总结试题及答案
- 现代文学中的冲突情节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一级Msoffice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WPS核心试题及答案
- PowerPoint设计的心理效应与观众反应试题及答案
- Photoshop个人作品集提升试题及答案
-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时间观试题及答案
-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 制冷空调管件的焊接与质量控制
- 公路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 DB11 2075-2022 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
- 课件:第七章 社会工作项目结项(《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评估》课程)
- 大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知识资料培训课件
- 陕旅版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V
- 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中债估值的编制与应用课件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五课件
- 《井冈翠竹》完整版课件解析
- 数学建模历年竞赛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