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7讲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燃烧及化石燃料的利用,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燃烧与灭火6年2考,一、燃烧与灭火,二、燃烧条件的探究(见实验聚焦突破部分),三、常见的灭火方法,四、火险应对措施,辨一辨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即可实现灭火。()2燃烧一定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但是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3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4水灭火时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也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6年1考,一、爆炸与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特别提醒(1)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如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2)灭火的原理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3)活泼金属着火一般用沙、土盖灭;(4)在火灾现场要学会自救,如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等。,二、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标识,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辨一辨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2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3混有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引起爆炸。()4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5厨房里天然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抽油烟机排气。(),考点3化石燃料6年1考,一、化石燃料,二、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想一想燃料燃烧时,若燃烧不充分,会有哪些弊端?燃料燃烧不充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例1】2016泰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B)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技法点拨认识燃烧与灭火要注意以下几点:燃烧一定发光、发热,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与反应,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爆炸不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可以使火熄灭,但不能说成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火熄灭。,变式运用1.2016肥城模拟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C将固体燃料(如煤)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火柴头向上时,火柴梗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反火柴头向下时,火柴梗吸收燃烧放出的热,使其温度易达到着火点,易燃烧;由图b中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灭。,类型2化石燃料和新能源,【例2】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解题方法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化石燃料,不是一种化工产品;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将其分馏得到多种产品,如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这些产品作为能源,可以驱动汽车、发电等。,变式运用2.2015广州中考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A煤中主要含有C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等元素,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煤不属于清洁燃料。,实验聚焦突破,实验5:探究燃烧的条件,1实验过程,2实验装置的评价及改进,典例分析,【例】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用导管向水中的白磷附近通氧气。(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1)红磷的着火点为240,铜片上的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燃烧;(2)水中的白磷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必须满足白磷燃烧的条件,可用导管向水中的白磷附近通氧气;(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命题挖掘,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4个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填实验序号)。(2)由得到燃烧的条件是:。(3)举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4)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2)燃烧需要氧气(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4)控制变量法,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燃烧的条件常结合兴趣小组实验、生产或生活背景考查;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灭火的方法以及原理均结合其他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2015泰安,13题,2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得分要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缺少任意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A火柴头垂直向上时,火柴梗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A错误;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新鲜空气的助燃,故B正确;蜡烛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熄灭的原因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把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四周传导,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C正确;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D正确。,猜押预测,1.2016西宁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可燃物燃烧不但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A错误;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改变,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错误;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生成二氧化碳,D错误。,命题点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中的自救方法等,常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做法、实例来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22012泰安,10题,2分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可能会使人触电,造成伤亡事故,故B错误;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因为有了充足的氧气会使火势更猛,故C错误;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可能引起爆炸,故D错误。,猜押预测2.2015岱岳区二模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A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能带电浇水灭火;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以减少煤气的浓度,不能打电话或开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以撤离可燃物。,命题点3化石燃料与环境,32015泰安,22题,6分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酸雨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m的颗粒物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石油ABC(2)A(3)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4)CD2CO26H2催化剂C2H44H2O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2)因为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A说法错误;而“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三个说法均正确。(3)由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可做出的调整为: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可以循环利用;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猜押预测3.2016乐山中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煤;氢气;石油;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填序号)。(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SO3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要使6.0g丙醇燃烧时不生成X,则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为g。,(1)(2)A、D(3)SO3H2O=H2SO4(4)CO14.4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2)根据图示可知,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报告方案研究与设计
-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题研究计划
-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汉译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数字逻辑与微处理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学院《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高分作文预测及范文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言表达训练计划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剖析与实证研究
- VaR方法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与探索:理论、实践与展望
- 中国谐波治理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EHS法律法规清单与合规性评价结果记录表
- 团员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样表)
- 保理的概念、类型与范围
- 保护坝壳自行配置的第一反滤层
- WebRTC音视频实时互动技术:原理、实战与源码分析
- GB/T 6913-202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 降低住院病人口服给药错误风险 持续质量改进
- 消防部队驾驶员行车安全
- GA 884-2018公安单警装备催泪喷射器
- 闸门启闭机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