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题.ppt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题.ppt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题.ppt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题.ppt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2225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2.与“草盛豆苗稀”一句对比手法运用相近的一句是()A.衣沾不足惜B道狭草木长C.种豆南山下D带月荷锄归23、能够表达诗人辞官归隐原因的一句是()A.晨兴理荒秽B草盛豆苗稀C.夕露沾我衣D但使愿无违24这首诗很有画面感,如果用其中一句作为画题,哪一句更好()A.种豆南山下B.带月荷锄归C.道狭草木长D.但使愿无违。25.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表达出诗人洒脱随性、远离尘世的生活追求。B.表达出诗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实。C.体现出诗人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D体现出诗人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斗争精神。,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6、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阅读老王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9作者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出老王样子非常怕人。B说明老王当时病情严重。C强调老王令人生厌之态。D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10“老王同院的老李”可从侧面看出老王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老王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人。B老王是一个病重的人。C老王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D老王是一个诚实的人。11下列描写方法选文没用到的一项是()A心理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语言描写12本文用词洗练老到,很值得品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本句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用“站立”等词就不能表现这层意思。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这是因为老王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C“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笑得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的“攥”表达老王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用的是动作描写。13对“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赶忙止住我”表明老王了解杨绛的为人,知道她要给钱。B“我不是要钱。”一句表明老王是在临终前来和一生中给他温暖最多的人告别,他不愿意接受钱。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老王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D作者在文末表达的“愧怍”之情,主要原因是这一次给了老王钱。,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甲)是重峦叠嶂,(乙)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25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A既又B或者或者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26本语段的中心句是()A第句B第句C第句D第(11)句27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11)B(11)C(11)D(11)28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阅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1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4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5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7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8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9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4.下列说明方法选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是()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摹状貌15.对这段文字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1|34|567|89B123|456|78|9C1234|5|6|789D1|23456|78916.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文章原意的是()A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的桥墩,10个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B因为永定河经常发大水,所以卢沟桥采用了联拱的结构。C卢沟桥的桥面是用8米宽的石板铺砌成的,这也是卢沟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D桥面的两旁有石栏和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17.下列理解与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段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B第9句从修辞上看是排比、拟人,其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C“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D“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此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阐释了联拱石桥的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这则消息的电头,它交代了三项内容即、。2、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是。“西起九江”后面的不含是的意思。消息的特点是。3、文中“此种情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用了的表达方式,对它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灵,懦弱无能B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C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中“较为”可以去掉吗?如果不能,为什么?,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