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回答问题。,经济活动,土地沙漠,次生盐渍,【深度思考1】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提示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次生盐渍化也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干旱地区灌溉不当造成的,石质荒漠化也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荒漠,温带草原,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流水,风沙,气候异常,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温馨提示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读下面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形成的景观图,回答问题。,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_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_。,区域经济,生存环境,生产力,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_。(2)利用_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问题。(5)控制_。,生态平衡,水资源,生物措施,能源,人口增长,【深度思考2】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你知道它的生态作用吗?,提示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考点一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其他重要条件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链接拓展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1)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工程等开发建设不当。,(2018青海联考)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1)(2)题。,(1)目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植被退化沙漠化、盐碱化旱涝灾害A.B.C.D.(2)该河下游弱水河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A.雪线上升,冰雪融水减少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解析第(1)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势坡度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东部季风区。第(2)题,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增强等),也有人为原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答案(1)B(2)D,1.判断一个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的方法一看位置,经纬度位置在四个沙漠带中。二看年降水量,年降水小于400mm的地区易发生荒漠化。三看土地覆被和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中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等可引起荒漠化。四看地形,地形崎岖,若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考法一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1.(2016海南地理,1618)右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D.,(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A.B.C.D.(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2)题,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但夏季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导致表层水分被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3)题,材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故为维护生态安全,应该保持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答案(1)C(2)B(3)D,考法二风沙活动状况及成因分析2.2014课标,36(2),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解析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1.合理利用水资源,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链接拓展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经典高考题)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2)该区域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荒漠化防治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由上表可知,该地沙地、草地面积比例较大,应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上图可知,19992007年,该地毁草开荒,导致沙化面积增大,故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B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征。云贵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松嫩平原中部均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高原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严重,故D项正确。答案(1)B(2)D,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模板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考法一荒漠化的防治1.(2015山东文综,56)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第(2)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1)C(2)D,考法二土地荒漠化危害与防治措施2.2014课标,36(3)、(4),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2)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解析第(1)题,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第(2)题,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2)(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法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3.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右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3)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影响降水量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B.C.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降水量大全年风大土质疏松冻融作用强A.B.C.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陡坡开垦,坡地地形不会改变,对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AT地址空间扩展方案-洞察及研究
- 基于深度学习的扫地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洞察及研究
- 边缘人格神经递质-洞察及研究
- 二手买卖合同范本6篇
- 异地住院租房合同5篇
- 信用助学贷款合作合同样本5篇
- 品牌命名执行合同4篇
- 2025年人才测评在人才测评技术升级中的应用方案
- 2025年品牌形象评价品牌形象与品牌形象塑造效果优化方案
- 2025年教育信息化项目执行框架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课件
- 普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
- 地质年代周期表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2930.8-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