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_倪平_第1页
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_倪平_第2页
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_倪平_第3页
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_倪平_第4页
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_倪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002- 5855( 2010) 06-0036- 06 作者简介: 倪平( 1947 - ) , 男, 工程师, 从事阀门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工作。 阀门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单位的分析 倪 平 (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20) 摘要 分析了公英制流量系数单位的导出过程和计算式的转换过程 ,探讨了多项标准的流量 系数定义和计算式中量的单位 。同时分析并提出修正流阻系数计算式及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关系 式。建议在阀门流量系数的通用计算式中引入公英制单位换算系数 ,用介质的相对密度代替密度 。 关键词 阀门; 流量系数; 流阻系数; 量的单位; 相对密度 中图分类号: T H134 文献标识码 : A Q u a n t i t yu n i t s i nd e s i g nf o r mu l a s o f f l o w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f l u i d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f o rv a l v e N I P i n g ( N i n g b oA MI C OC o p p e r V a l v e s Mf gI n c , Ni n g b o31502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p a p e r a n a ly z e s t h e w a y h o wt o d e r i v e t h e u n i t o f f l o wc o e f f i c i e n t i n m e t r i c a n dU S Cs y s - te m s a n dt r a n s f o r mt h e d e s ig nf o r m u la t i o nb e t w e e nt w os y s t e m s , t h e nd i s c u s s e s th e d e f i n i t i o n s o f f l o w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t h e q u a n t i t yu n i ts i nt h e f o r m u l a s i nd if f e r e n t c r i t e r i a . I t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e s i g nf o r m u l a t io n o f f l u i dr e s i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e n t a n dth e r e la t i o n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f l o wc o e f f ic i e n t a n df l u i dr e s is t a n c e c o e f - f i c i e n t a s w e l l a n dp r o p o s e s th e r e v is e d o n e s . F i n a l lyi t p r o p o s e s t o i n t r o d u c e u n i t c o n v e r s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f o r u n i t c o n v e r s i o n b e t w e e nU S Ca n dm e t r ic i n t o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d e s i g nf o r m u l a s f o r v a l v e f l o wc o e f f i - c i e n t a n dt or e p l a c e d e n s i tyw i thr e l a ti v ed e n s i t y . K e yw o r d s : v a l v e ; f l o wc o e f f ic i e n t ; f l u i d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 q u a n t i t yu n i t ; r e l a t i v e d e n s i t y 1 概述 在 J B /T5296的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计算式 中,量的单位问题引起争议。 例如, 定义为介质 密度 ,单位为 k g /m 3 ( 取 = 1) 。既然 的单位符号 为 k g /m 3 ,却取 = 1。假如介质密度 = 982k g /m 3 , 取值是 982还是 1,或者是 0. 982。 流量系数 C 的 单位是否为 m 2, 其与 K V等值 , 还是与 CV等值。 按 J B /T5296式 ( 2) 计算的流阻系数值仅为通常所 知参考值的 1%。 选用 J B /T5296式 ( 3) 计算的 流量系数值与式( 4) 竟相差 36 000倍。因此分析公 英制流量系数单位的导出过程及计算式的转换过 程, 探讨流阻系数计算式以及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 关系式的推导过程 ,对深入了解合理处置计算式中 量的单位及相互换算等问题是必要的。 2 流量系数 CV( 美 ) 计算式中量的单位 2. 1 流量系数 CV( 美) 的定义和计算式 I S AS 39. 2中对流量系数 CV定义, 在通过阀门 的压力降为 1l b f /i n . 2 的标准条件下的流量值 ( g a l / m in ) 。表达式为 CV= Q G p ( 1) 式中 Q 流量 , U Sg a l /m in G 相对密度( 密度为 0. 036 15l b /i n . 3 时 , G= 1) p 压力损失 , l b f /i n . 2 2. 2 流量系数 CV( 美) 的单位 CV的 直 接 导 出单 位 是 U Sg a l /m i n ( lb f / i n . 2 ) - 1/2 ,文献1认为 , CV的单位是日常很少用的 36 阀 门 2010年第 6期 DOI : 10. 16630/ j. cnki . 1002 - 5855. 2010. 06. 012 i n . 4m i n- 1 l b f -1/2, 这是将美制容积流量单位 U S g a l /m in 换算成英制体积流量单位 i n . 3 /m i n 后导出 的。由于量的单位不是美国通用计量单位, 因此流 量系数 CV的数值被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与流量 Q 量值的系数等值同名,而没有指出其实际导出单位, 直接用量的数值表示量值, 如 C V= 1。这给流量系 数单位的认定和应用 、 公英制流量系数单位和量值 的换算以及计算式的转换带来不便和模糊信息, 引 发误解和争议 。 3 流量系数 C 计算式中量的单位 3. 1 流量系数 C 的定义和计算式 J B /T5296中对流量系数 C 定义 , 水流经阀门 的两端压差为 100k P a 时, 某给定行程所流过以 m 3 /h 计 ,介质密度取 k g /m 3的流量数值,单位为 m2 。 C= Q p ( 2) 式中 介质密度 ( 取 = 1) , k g /m 3 3. 2 流量系数 C 的单位 导出量的单位应根据其定义的单位制由计算式 直接导出 。或根据导出量定义的单位转换成相应的 基本量单位后间接导出 。但如对数值方程式业己指 定的基本量单位做出另外的选择或转换 ,就有可能 改变流量系数量值的数值。 己知 Q= 1m 3 /h , =1 000k g /m 3 , p =1b a r , 求 C 。 ( 1) 按定义的基本量单位制导出流量系数 p = 1b a r /100k P a = 100k P a /100k P a =1,取 = 1,代入式 ( 2) C1= Q p = l m 3 h 1 1 = 1m 3 /h 由于错误的以 100k P a 度量取值, 使 p 在计算 式中由定义的压差值变异成相对压力值 ( 相对于 100k P a 的倍数 ) , 从而使流量系数导出了与流量相 同的计量单位 ,使 C 和 Q 这两个不同的变量在计算 式中成了同类项。按定义的基本量单位制导出的流 量系数 C 的单位 m 3 /h 表示的是体积穿过一个面的 速率 ,不能显示出 “压降下 ”的规定条件 ,故不符合 流量系数定义 , 而只能作为体积流量单位 。同理, A P I 6D- 2008中定义流量系数 KV用 S I 单位 m 3 /h 表示也是不适合的 。在原文的 KV定义中没有指明 流量 Q 的单位 , 使计算式无法运算 , 这是个不完整 的定义。因此将此注解理解成原文对 K V定义中体 积流量单位空缺的补充说明更为合理。既然定义的 基本量单位制导不出定义的单位 m 2 ,又不能导出合 理的导出量单位 ,故定义的基本量单位并不适合。 ( 2) 改变定义的基本量单位制 取 = 1 000k g /m 3 , p =1b a r =10 5P a = 105 k g / ( s 2m ) ,代入 ( 2) ,则 C2= Q p = l m 3 h 1000 k g m 3 10 5P a = 1 3 600 m 3 s 1000 k g m 3 10 5k g m/s 2 m 2 = 2. 78 10 -5m2 更改定义的基本量单位制, 虽然可以间接导出 定义的 m 2 ,却改变了 KV量值的正常数值 ,将 CV与 KV量值的数值比由 1CV1. 156K V转变成 1CV 3. 6 10 4K V,这是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与面积相同 且能与其相加减的单位 m 2, 并不能代表流量系数实 际物理意义 , 容易对定义发生误解。因此定义 m 2 作为导出量单位也不适合 。 ( 3) 采用相对密度 d 并取p 单位为 b a r C3= Q p = l m 3 h 1 1b a r = 1m 3 /hb a r -1/2 m 3 /h b a r - 1/2是个组合形式单位, 虽其为非 S I 的法定计量单位 ,但与 U Sg a l /m i n ( l b f /i n . 2 ) -1/2一 样 ,均保持了各自计算式的一贯单位制 ,与 CV量值 的数值比符合公认的 1CV1. 156KV。因此以 m 3 /h 1 b a r 为基本量单位制符合定义的要求。 G B /T 17213和 B SE N1267在式中以试验介质密度 1与 4时水的密度 0的比值代替 , 这样 1、0在计算 式中就可按 k g /m 3 为单位取值了, 但 1/0组合形 成的独立基本量其实质却是相对密度 d ,基本量单 位制和导出量单位仍没有改变 。 4 公英制流量系数的换算及计算式中量的单位 如将 CV( 美) 定义的基本量英制单位换算成不 同的公制单位制, 所得流量系数量值 ( 即数值 单 位 ) 相等 ,但由于导出单位不同其数值也就不相等。 4. 1 流量系数 KV 流量系数 KV选用 m 3 /h1 b a r 单位制计算。 ( 1) 基本量的公英制单位换算 密度 0. 036 15l b /i n . 3 = 0. 036 15 27 679. 9k g /m 3 = 1 000k g /m 3 372010年第 6期 阀 门 取 = 1。 压力降p 1l b f /i n . 2 = ( 1/14. 5) b a r 美制容积流量 Q 1U Sg a l /m i n= 3. 785 10 -3m3 /m in = 0. 227 1m 3 /h ( 2) 流量系数 C 值的计算 将各参数代入式( 2) ,则 C 为 C= Q p = 0. 227 11 m 3 h 1 ( 1/14. 5) b a r = 0. 864 8m 3 /hb a r -1/2 ( 3) 流量系数 KV计算式 C 值与 C V( 美 ) 量的数值不相等, 是因为导出量 单位分别为公英制。但计算式选用的 m 3 /h 1 b a r 单位制与 J B /T5296 式 ( 3) 的单位制 m 3 /h 1 100k P a 相吻合 , 因此 K V值就是 J B /T5296中的 C 值, C 的计算式也不会是流量系数 C 的一般式 ( 量 方程式) , 而是流量系数 KV的计算式。 KV= q v p ( 3) 式中 KV 公制流量系数 , m 3 /h b a r - 1/2 4. 2 流量系数 C V 将公制单位 m 3 /h b a r -1/2的流量系数 K V换算 为英制单位 U Sg a l /m i n ( lb f /i n . 2 ) - 1/2的流量系数 CV 1m 3 /h b a r -1/2 = ( 1/0. 227 1) g a l /m i n 1/14. 51b f /i n . 2 = 1. 156g a l /m i n ( l b f /i n . 2)- 1/2 CV与 KV量 值 的数 值 换 算 关系 为 1CV 1. 156KV,表达式为 CV= q v p ( 4) 式中 CV 英制流量 系数, U Sg a l /m i n ( l b f / i n . 2 ) - 1/2 CV的 公英 制单 位换 算系 数 ( = 1. 156) 4. 3 流量系数 A V 流量系数 A V选用 m 3 /s k g /m 3P a 单位制计 算。 ( 1) 基本量的公英制单位换算 1 U Sg a l /m i n= 0. 227 1m 3 /h = 0. 227 1m 3 /3 600s 1l b f /i n . 2 = ( 1/14. 5) b a r = 6 897P a 0. 036 15l b /i n . 3 = 1 000k g /m 3 。 ( 2) 计算 流量系数 A V为 A V= 0. 227 1 3 600 m 3 s 1 000 6 897 k g /m 3 P a = 2. 4 10 -5 m 3 /s( k g /m 3 ) 1/2 P a - 1/2 4. 4 流量系数量值 流量系数是阀门的固有特性, 理论上按不同压 差下所测流量值 q 计算的流量系数值与根据定义指 定的 1b a r 压差下所测流量值 Q 计算的流量系数值 是相等的。当相对密度为 1,压差 P 为 1b a r 时 ,根 式的计算值为 1,此时导出量 C 正比于流量 Q , 其值 就等于流量 Q 量值的数值 ( 即系数 ) , 并以此命名 C 为流量系数 ,其值也被直接用于各种流量系数间数 值的换算。但这种换算仅限于数值的换算 , 各自的 公英制单位却不能放弃或改变 ,否则量值会因此而 改变。如将英制流量系数 C V= 1U Sg a l /m i n ( lb f / i n . 2 ) - 1/2 ,换算成公制流量系数 KV, 其量的数值换 算为 0. 864 8, 单位则应是公制单位 m 3 /h b a r -1/2 。 可见流量系数并非真实意义上的无量纲量系数 ,而 是量纲区别于流量的量。在其计算式中由于含有根 式运算 ,无论选用那种单位制, 在直接导出单位中压 降单位指数总是 - 1/2,使各类流量系数单位呈现复 杂的组合形式。由于不是美国通用计量单位或 S I 的法定计量单位 , 因此一般不直接使用。在表示量 值时将单位省略 ,仅以量的数值代表量值 ,如称流量 系数 CV=1。由此引发各种错位思维 ,例如在 J B /T 10768中将流量单位 m 3 /h 指定为流量系数计量单 位等。 4. 5 公英制流量系数的换算 如各流量系数基本量的量值均由 CV( 美 ) 等量 换算而来,相互间存在下列关系 。 CV与 K V采用相同的公制单位制计算 ,相等的 量值各由公英制单位表示 , 分别称为公英制流量系 数 。 1U Sg a l /m i n ( l b f /i n . 2 ) - 1/2 =0. 864 8m 3 /h b a r - 1/2 。量值的数值换算比为 1C V1. 156KV。 CV与 C V( 美 ) 分别采用公英制单位制计算 ,却 以相同的英制单位表示等同的量值, 两者均为英制 流量系数。量值的数值相等。 A V与 KV采用不同的公制单位制计算 ,又以不 同公制单位表示量值 , 所以 A V也是公制流量系数 。 2. 4 10 -5m3 /s( k g /m 3 ) 1/2 P a -1/2 = 0. 864 8m 3 /h 38 阀 门 2010年第 6期 b a r -1/2, 量值的数值换算比为 1A V2. 774 10 -5K V, 1CV10 6 /24A V。 5 流量系数的通用计算式 5. 1 流量系数通用计算式 流量系数是表示阀门在规定条件下流通能力的 基本系数 。常用流量系数 C 定义 ,在 1b a r 压力降的 标准条件下通过阀门的 倍流量值 ( m 3 /h ) , 单位为 一。通用计算式以相同的基本量单位及不同的单位 换算系数统一常用流量系数的计算方式 。表达式为 CV= q v d p ( 5) 式中 C 流量系数 ( CV、KV或 A V) ( 单位为一) d 相对密度 ( 单位为一 ) 公英制单位换算系数( 表 1) 表 1 公英制单位换算系数 C CVK V A V 1. 1561 . 02. 774 10- 5 5. 2 通用计算式中量纲 ( 1)相对密度 流体的相对密度 d 是试验介质密度 与 4时 水的密度 0之比 。如密度的计量单位为 k g /m 3 , 则其相对密度 d = /1 000。 ( 2)流量系数 G B3101将弧度单位归类于无量纲导出单位, 可按量纲一的量得到单位一 。于是平面角的单位符 号虽为 r a d , 但按标准规定在表示量值时可不明确 写出 , 如平面角 = 0. 5r a d = 0. 5。提议将流量系数 单位比照弧度单位用法 , 按量纲一的量确定单位是 一, 符号是 1, 给流量系数习惯用法一个法定表示 法, 如流量系数 KV= 0. 5m 3 /hb a r -1/2 = 0. 5。 5. 3 通用计算式中基本量 流量系数通用式中基本量的取值条件直接影响 导出量计算值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除应选用标准规 定的试验系统取值外, 还应注意几个影响取值条件 的因素。 单位 系数是根据式 ( 5)定义的单位制 确定的, 计算时要按既定单位取值 。 温度 水的密度不仅与温度有关 , 且与压力 有关 。在 0 40、 0. 1 2b a r 压力的试验条件下, 密度出现最大偏差值的是在 40、 0. 1b a r 压力状 态下 , 此时 min= 992. 2k g /m 3。但此偏差并不影响 标准规定的 2%取值精度。因此当试验水温度在 5 40, 压力在 0. 1 2b a r 范围内均取其相对密 度 d 1。如超出此范围, 应注意 d 的偏差对计算 值的影响或予以修正 。 粘度 选用粘性介质时 , 若使其雷诺数 Re D 1 000, 应考虑对流量系数 C 的计算值进行修正。 速度 液体试验介质为全通阀传递动压力 ( 一般在 1b a r 上下 )时 , 所需流速除蝶阀在 4m/s 左右, 其他各类阀门均在 5 6m/s 之间, 较工况 常用流速要大。如流速过小, 使 p 1有效读数过 小或小于压力表分度值, 或超出压力表量程区的有 效测量范围 , 会影响取值精度 。如流速过大, 则需 同比增加泵的流量供应。若出现泵的实际流量 ( 尤其是旧泵 )只能满足动压力 ( 速度头 )时 , 就 会使阀后静压力不足乃至趋零 , 影响 p 1正常取 值 。 压差 试验阀的前后压差 p 等于压差测量 装置测得的总压差 p 1减去两端测压点之间附加 管道压力损失p 2( 即 p = p1- p2) 。因此测 得的p 1值不可代替p 的取值进入计算式 。 6 流阻系数计算式中量的单位 6. 1 按标准定义的单位制计算流阻系数 K1 ( 1)D N 100截止阀试验数据 流量 q v=166. 8m 3 /h( 全开启 时 ) ,p= 1. 05b a r , 水的密度 = 1 000k g /m 3 。 ( 2)用体积流量基本公式求流速 V=Q A ( 6) 式中 A 阀门实际流通的截面积,m 2 V 阀门流道内的平均流速,m/s Q 每秒流经阀门的流量 ,m 3 /s Q= q v 3 600 = 166. 8 3 600 = 0. 046 3 ( m 3 /s ) A= ( 0. 1/2) 2 = 0. 007 85 ( m 2 ) 求得 V=Q A =0. 046 3 0. 007 85 = 5. 9 ( m/s ) 但在 B SE N1267的两个流速计算式中由于未 将流量计算值由 m 3 /h 换算成 m 3 /s , 使流速 ( m/ s )计算值扩大了 3 600倍 。 ( 3)计算流阻系数 按 J B/T5296式 ( 2)求流阻系数 K1 K= 2p V 2 ( 7) 392010年第 6期 阀 门 p = 1. 05b a r = 1. 05 100 100 k P a k P a = 1. 05 K1= 2p V 2= 2 1. 05 1 5. 9 s 2 m 2= 0. 06s 2m-2 在计算过程量的单位未能完全消元 ,K 则成了 单位为 s 2m-2的有量纲系数, 计算值也仅为 0. 06, 是通常所知参考值的 1%, 这个量值是不能成立 的。 J B /T5296式 ( 2)规定 , 取 = 1, 于是 成 为单位为一, 符号为 1的量, 在计算和单位换算时 k g /m 3 成了量的名义单位而未进入计算过程 。 p 的取值单位被指定为 100k P a , 这与指定 P a 为单位 的概念和结果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取值单位 , 按比 例取值, 而后者是量的单位 , 按单位取值。比如己 知压差p = 2b a r , 换算成 2 10 5 P a 后与 100k P a 的 比数为 2, 按规定取 p= 2, 是没有单位的比数。 而后者的换算值 2 10 5 的单位是 P a 。于是 s 2m-2 就成为 K 的导出单位 。既然计算式对p 和 设置 的单位, 不能在计算过程顺利消元 , 又不能结算出 正确的流阻系数值 , 那就需要改变单位的设置。 6. 2 流阻系数计算式的推导 流阻系数计算式源自于液体内部深度 H的压 强 P 计算式和 H 处位能转换动能计算式的整合。 P= H g H= V1 2 2g 式中 P 压力 ,P a V1 流速 ,m/s 介质密度 ,k g /m 3 g 重力加速度,m/s 2 由于流阻的存在使实际流速 V 比理论流速 V1 小, 即 V1=k 0V 。在表达流体沿程阻力的动能损 失、 计算压力损失或阀门前后压差p 时 , 表达式 转为 p=K V 2 /2, 但原式的单位制仍然没有变, K 为无量纲流阻系数。 6. 3 按推导的单位制计算流阻系数 K2 将 J B/T5296式 ( 2)中p 的单位改为 P a , 的取值单位改为 k g /m 3 ,V 的单位仍为 m/s 。 p= 1. 05b a r = 1. 05 10 5k g m/s 2 m 2 = 1. 05 10 5k g m s 2 K2= 2p V 2 = 2 1. 05 10 5 10 3 5. 9 2 k g m s 2 m 3 k g s 2 m 2 = 6. 03 6. 4 分析 比较两种单位制的流阻系数计算值可以确定 J B/T5296式 ( 2)中量的单位与计算式不符 , 需 改变 。在 J B /T5296式 ( 2)流阻系数计算式和 J B/T5296式( 1)管道压力损失计算式中 ,p 的单位应为 P a , 的单位应为 k g /m 3 。 7 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的关系式 7. 1 两种流量系数计算式的 KV计算值比较 ( 1)用 J B /T5296式 ( 3)求 KV值 C1= q v p = 166. 8 1 1. 05 = 162. 8 ( 2)用 J B /T5296式 ( 4)求 KV值 C2= A 2 K= 0. 007 85 2 6. 03 = 4. 52 10 -3 ( 3)计算值比较 C2/C136 000。分别按 J B /T5296的两种计 算方法计算流量系数 , 所得的 KV值竟相差 36 000 倍 。 7. 2 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关系式的推导 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关系式由式 ( 6)的流量 基本公式和 J B/T5296式 ( 2)的流阻系数计算式 转换后代入 J B/T5296式 ( 3)的流量系数计算式 后导出 。由于各式均为数值方程式, 式中的量均己 有确定的单位, 所以推导时不能因量的符号相同直 接取代 , 而需按不同单位计算出代数式的量值后 , 等量置换。 ( 1)流阻系数计算式的转换 由式 ( 7)变换得 1 p 1 =1 V 2 K ( 8) 设 p = 1b a r , 取 = 1 000k g /m 3。则 1/p1 = 1/10。按 J B /T5296式 ( 3)规定 ,p 的单位 为 100k P a , 的取值单位为一 , 则 /p = 1。 与式 ( 8)联解得 p = 10 1 p 1 = 10 V 2 K ( 9) ( 2)体积流量基本公式的转换 在式 ( 6)中,Q表示每秒流经阀门的流量 , 单位为 m 3 /s , 而在 J B /T5296式( 3)中流量 q v 表示每小时流经阀门的流量, 单位为 m 3 /h , 两者 之间的关系为 q v= 3 600Q , 代入式 ( 6)得 40 阀 门 2010年第 6期 q v= 3 600AV( 10) ( 3)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的关系式 将式( 9)和式( 10)代入 J B /T 5296 式 ( 3) , 则 KV= q v p = 3 600AV 10 V 2 K KV= 36 000A 2 K ( 11) ( 4)用式 ( 11)计算流量系数 K V KV= 36 000A 2 K= 36 000 0. 007 85 2 6. 03 = 162. 8 式 ( 11)和 J B/T5296式 ( 3)的流量系数 KV计算值相等, 表明 J B /T5296式 ( 3)如属数字 方程式 , 则应按式 ( 11)修正 , 在式中增添数字 因数 36 000。如其是量方程式 , 旨在表明 KV与 K 之间量的关系, 而与量的单位无关 ( 也包括计算 式推导时量的转换过程 ) , 那就需要化去计算式中 量的单位 , 并强调说明其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 8 结语 ( 1)J B/T5296的流量系数 C 即为公制流量系 数 K V, 定义 m 2 为其单位 , 与流量系数定义不符, 不宜采用 。计算式中 p 的单位改为 b a r 时 ,C 的 直接导出单位是 m 3 /h b a r -1/2。 ( 2)各流量系数单位均为非 S I 法定计量单 位。通常习惯以量值的数值表示流量系数的量值, 而对其单位隐而不现, 因而各流量系数间习惯的换 算方法也只停留在量值的数值换算上。其换算比的 确立不仅与流量系数单位有关, 且与基本量单位制 相关 。 ( 3)在 的定义 “介质密度,k g /m 3: ( 取 = 1) ” 中, 量的单位和取值单位有矛盾, 建议修 改 。在流量系数计算式 C= Q /p 中, 若 的取 值单位为一 , 则以相对密度 d 替代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